主题:【原创】林总的庐山 (小引) -- 史文恭
手续健全却又是严重政治错误?那接到上级指示到底是有还是不走?
“现在我们知道了,太宗心目中的世界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较好的。”这种话少说,你没资格
云计算什么就不说了,那是亚马逊十几年前开始搞的东西,这几年总算成为热点了。亚马逊搞得其它生意,现在世界上没几个人看得懂。比如它搞什么无人机送货,到底是做什么,西西河乃至整个中文互联网有半个人能解释清楚吗?
跟高华一个路数,都是为了权力你死我活。伟人们的胸襟格调岂是这点境界!
遇到过1970年左右参军的,直言参与了对主席行动的训练,对各种情况都做了预案,包括研究火车怎么打,如何促使其停下来等方法,当然他们当时是从各单位抽调的,只知道有特殊行动,不知道是针对主席的,后来才知道
有一篇文章对林一派的写得很有意思,见联接:http://www.yantan.cc/bbs/viewthread.php?tid=107990
另外,龙眼补充两点:
第一点是龙眼从过去当过空军技术干部的一位老局长那里听来的,他说在文革时期,林在军队里独立培养了大批的、各方位的、超出军事需要的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是准备一旦国家有变来全面执掌国家的。后来林出事,很多人就失去信任而转业到了地方,包括那位未来的老局长。
第二点,林一派所代表的所谓军方势力也不是军方的全部势力,甚至不是主流势力。有很多其他山头和势力的代表在政治斗争中败给了林一派,下场很惨,比如海军的张学思、参谋长罗瑞卿、几个老帅和他们的山头,特别是贺龙和他的一派。那么如果林以政治领袖面目上台,执掌全国,定让有人在军中不服,最后难免军阀混战,林在空军和海军的势力是主流,但在陆军中有很强的竞争各派,那些人背后都有各自的政治后台,所以真要动起手来,其他各派联合起来对付林一派,那么鹿死谁手很难讲,最后很可能是长期军阀混战的局面,再如果有人拉上台湾的蒋军来登陆搅局(林对蒋是很敬重的),结果不再打上十几年,死上几百万中国人,是难以最后分出胜负的。
所以军人干政是应该被极端警惕的。当然这里有个反问,就是当年毛邀林加入文革和领导文革,难道不是利用军人来干政,这里有一个大的前提,就是毛是把几百万解放军作为人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的,希望以军队内部的文化革命行动来感染和教育人民,但没想到会被人利用来控制军队,以军队的势力来干预政治,因此,毛和这一派最后决裂是必然的。
但毛对林是'爱之越深,责之越切',所以在林死后,毛受到的心灵打击是很大的,据有人回忆是毛在林死经常半夜惊醒,健康极度恶化,如果只是玩弄权谋而整垮了林,甚至象有人猜测是毛骗林上飞机,然后让其出逃自爆,那么毛应该感到兴高彩烈才对。
但这里牵扯到一个十分可疑的角色,就是汪东兴。前面取悦林的是他,后来控制林的机组的也是他,最后解决江和秀才帮的也是他。如果说解决林是汪听从毛的授意,那么难道后来解决江和秀才帮也是汪听从毛的遗嘱不成?
所以大胆猜测汪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擅自做了很多不可告人的事情。
指示性,我之前在天涯写过一个帖子,讨论有关中国为什么要把工业化的节点定在2020年,现在转过来好了:
中国之所以要拖到2020年之后,并不是因为那时候中国GDP就超过美国了,而是因为中国要抓住这段窗口期基本完成自身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所谓的GDP超越倒不如说只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之后的一个副产品而已。
GDP核算方式本来就是美国主导的,并且一直在被美国进行有意识地修改,以保持美国GDP老大的假象,即使过了2020年,相信美国仍然有办法在GDP上面压过中国一头。而中国也不会在乎这种虚名。因为始终停留于纸面之上的GDP在国家之间的博弈中没有力量。
国家真正的力量在于这个国家对外贸易的规模和影响力,这直接赋予一个国家制裁另一个国家的底气和手腕。美国频繁制裁他国的背后站立着美国作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和最大消费市场的磅礴身影。为什么中国替代美国成为最大工业国之后,美国无动于衷,而中国进一步替代美国成为最大货物贸易国之后,美国会如此焦虑不安,出面否认?原因就在于后面这个“最大”代表着国际社会中触手可及和掷地有声的真实实力。
这种实力的此消彼长已经严重侵蚀了美国在地球范围内的威慑力,甚至于让俄罗斯敢于公然嘲笑美国对它的“制裁”,尽管这种“制裁”在中国崛起之前曾经让人谈虎色变。而所谓的GDP则完全没有这样的效果,因而我们需要将2020这个时间点从GDP超越的迷雾中解脱出来,放在中国彻底实现工业化的背景之下来考虑。
虽然我们高喊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口号已经有三十多年了,但直到现在,仍然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摆在中国人的面前。我们明确地知道自己仍未有资格称为发达工业国,但在中国工业产值世界第一,多项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出口结构以工业制品为主的现在,我们也无法准确描述中国工业化的尽头到底在何处,一定有什么指标能够比人均GDP更好的解释我国人民的生活跟西方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的差距所在。
依我看来,有两个指标可以解释中国和西方发达发达工业国的差距,同时也可以回答中国工业化的终点站在哪里,那就是人均钢铁积蓄量和人均用电量。
人均钢铁积蓄量是基础设施差距和工业化水平差距的一个标志性指标,它能从根本上解释一个国家的国民住房面积大小和汽车保有数量,进而决定该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即便中国这些年疯狂地进口铁矿石和生产钢铁,中国目前的人均钢铁积蓄量4吨,仍仅有美国11吨的30%。所以中国其实不是钢铁产能过剩,而是钢铁的消费能力和蓄积能力滞后于钢铁的生产能力。根据《中国钢铁消费峰值报告》的分析,中国钢铁消费峰值可能发生在2020年前后,而人均钢铁蓄积量可以达到8吨左右(美国的2/3)。
人均用电量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变迁,简单来说就是反映了家用电器的普及程度。目前中国的人均用电量是3000度,美国(12000度)的1/4和日本(9000度)的1/3,和人均钢铁蓄积量类似。当然像美国这样用电来烘衣服的奢侈国家并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达到日本的水平就好。这里也有一个数据,2014电力规划发展论坛预测,中国电力需求到2020年之前仍会保持中高速增长,2020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8.1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5830度(日本的2/3)时,此后增速将会放缓。
以上两者的综合,基本可以量化目前中国和发达工业国正在各个方面上的差距,同时又与中国的真实城市化率(30%)相吻合,而我们的目标是2020年将城市化率提升到60%,我们花了30年的时间,通过史无前例的工程建设将4亿人搬进了城市,而现在,我们又不得不在15年时间内,通过规模更加惊人的造城运动将另一个4亿人搬进更好的城市,穿插其间的,还有我们的高铁网,特高压输电网,4G通信网……
一旦完成,则中国将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并成为这个星球上有史以来最为强大和可怕的国家机器,它的工业制造能力将超过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总和。在这样的怪兽面前,无论是GDP还是什么别的经济统计概念,都会变成浮云。
政治部主任最多排到第四号。
一任政治委员。
要理解很多人对美国的感情,看看历史即可。
一百年前的美国是这样的:
査建英做80年代访谈录里说“美国是全人类的试验场”。甘阳表示不屑。那时候是2006年。至少在那时,美国还是真正意义上的领航者,伟大的资本主义舵手兼共产主义终结者。至少在整整几代人心目中,美国就是那个永远在前方指引着的大哥,不知道怎么做,抬头看看美国就可以了。这也不仅是中国一家,凭借强大的政经军事实力及文化影响力,美国事实上引导了大部分人的思维习惯和行动习惯。就像20年前的中国青年说的:
……试想:一个生长于东方大国的孩子,即使是在他的青春期前后,他都是年复一年地过着单调的生活。……他几乎从懂事时起便经常听到一个西方大国的名字,这个西方大国的名字就叫“美国”,小人书上坦克炮塔上标记为“USA”;它的兵很怕死,每人都备有一份《投降书》,因为这样,我们觉得美国兵比日本鬼子更具人性的温馨;它最早登上月球,并且最早拥有原子弹和氢弹,它的特务使用无声手枪;它很厉害,但似乎并不残酷,它的国家意志也不像东方国家那样明显,它不是特别的迫害工人农民(像蒋帮),也不搞上层的无情清洗(像苏修),是一个有喜剧色彩的活跃的国家。——即使是在全中国都在愤怒地反美时,我们也不难通过各种类似的印象对美国产生一种——怎么说呢?……一种隐约的好感。我相信一整代的中国孩子都有同样的真实心迹。(《中国可以说不》)
自08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越来越失去了那种领跑者的风采和激情。现在观察美国最直接的一个印象是,美国那种内心的精气神没有了。看看最近的《24小时》,美国已经落到了要靠总统向恐怖分子投降来换取平民的平安,因为误炸了中国航母,满世界派特工找证据向天朝证明清白,以避免天朝的反击。美国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谦虚?这还是那个引领世界一百年的美国么?
其实美国这一百年来所做的,就是集差不多半个世界的资源和人力,来展示资本主义的神迹,就像耶稣基督。所以他的拳头必须是最硬的,消费必须是最多的,点子永远是最新的,承载着大多数人的希望和幻想。
所以世人看到的永远是一个孔武有力长满八块腹肌的美国,一个消费主义的美国,一个从不考虑过去只想着未来的美国,一个你从未去过却无比向往的美国。如果说小日本的AV是专事宅男的话,美国制造的AV则服务于全世界,今天在巴格达上空放烟花,明天在阿富汗炸山洞,后天又不知出现在哪片蓝天碧海,有美国在的地方,永远充满着雄性荷尔蒙,充满肾上腺素。
但是这样一个一直透支的国家总有肾亏的一天。实际上在金融危机之前,美国模式就已经走不下去了,之后一直在勉力支撑。如果说意识形态领域里中美还是各走一边的话,在经济上,中国实际上已和美国一起成为了“双核”,乃至美国的伟哥。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十亿不知疲倦的人民,有无须想着演讲稿、辩论、电视秀只要记着GDP数字的官僚,有世界上难以匹敌的行政效率,更重要的,有压抑了一百年亟需释放的欲望与狂想。10年前,我们的学者这样说:
在韦伯眼中,那个正因为大规模的工业化而从一个原本只有几万人的木材转运站朝向上百万人的大都市急剧迈进的芝加哥,在资本主义的原始动力的激励下,“像一个没有包膜的巨大心脏在有力地跳动着”。满街的汽车、琳琅满目的商品、潮水般的人流、每天七千列火车的进出,加上将那一幢幢洋溢着殖民色彩的建筑衬托得更加辉煌的既肮脏又拥挤的贫民窟,我仿佛从孟买身上看到了一百年前的芝加哥。离开孟买以后,将此种感受通过电子邮件告诉了印度德里大学的Veena Nargal小姐,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Nargal博士回信道:“我不相信中国的城市和印度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就孟买像芝加哥,中国的北京和上海呢?”其实,中国的城市也同样在迅猛地发展,也像一颗颗有力跳动的心脏,只是这一颗颗心脏有着厚厚的包膜——国家,或者说国家的控制,而这种强力的控制确实遮蔽了资本繁殖的原始动力和原始形态。(周晓虹:《白领》、中产阶级与中国的误读)
从某种程度上,中国乐见美国这部AV继续演下去。但一直这样,难免把自己拖下水,这就需要那层包膜——国家的控制来发挥作用。可全世界人民,特别是青年人的胃口已经被惯坏了,只相信强壮的肌肉,不相信坚韧的筋骨,只想永远亢奋,不想一张一弛控制节奏。所以现在最需要被洗脑的,恰恰是这个不可持续的美国模式,所给人营造的一百年来高歌猛进穷奢极欲的主观印象。所以当有人拿着近十几年的几个公司说事,继续唱引领一百年的高调时,你就知道这背后的用意是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