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2014世界杯笔记之一:狼狈为奸的致敬 -- 烟雨一蓑

共:💬139 🌺69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A站有个美国队比赛时美国球迷的反应

我看就热情而言,不比我朝球迷差。

问题是:我们这边,球迷再火,也没多少送儿子女儿去踢球。

美国足球球迷人数再差(相对于橄榄球棒球篮球),下午的足球训练我看也挺火~

家园 美国的校园足球课列入中学项目

天朝学校避之唯恐不及,踢出一点伤病家长就可以闹得惊天动地。

家园 视频:美国队胜加纳,美国球迷反应! A站的视频

外链出处

视频是A站的

看到那些球迷狂喊U~S~A~ U~S~A~的时候想起2001年于根伟那球的时候。

家园 对美国足球队误解挺多的

总有人以为美国是突然变强的。事实上最近二十年美国是稳定的二线强队

现在这只队伍应该说略微弱于头些年的美国。优秀的球员变少了,布拉德利可以接麦克布莱德的班,但是温那尔达和多诺万这种有才华的球员很难找了。霍华德门线表现出色,但是距离米奥拉这样的防线领袖还有不足之处。

家园 怎么没有呢

替补上来的那个格林就很有潜力,第一次触球踢进了一个很精彩的进球,不见得比那些老队员差,克林斯曼自己踢过前锋,对有潜力的苗子还是很有眼光的。未来4年以美国的足球人口,再挖出类似的新星不是不可能。

家园 不用他挖的,美国小青年其实从来都挺受关注的

多诺万就是童星成名,十来岁就是足球圈热点

你要是10多年前关注足球的话,会发现一个叫阿杜的美国孩子,被诸多国外足球网站被认为是贝利之后天赋第一人,虽然后来也没啥结果

我只是说,美国足球,其实挺稳定的,绝对不差,但是想特别好也很难。而且这波算是人才低谷了。

家园 至少在北美没有大问题

而且以美国的经济实力,本土出不了,搞一批欧洲进不了国家队的青年球员还是行的。

家园 美国年轻球员头些年是不错的

过去20年,就是靠的89年99年两拨世青赛四强的班底。但是最近青少队有点下滑,13年U17,居然连北美预选赛都没打出去。

至于归化球员,其实没啥意思的。美帝不是天朝,足球已经在一个不低的台阶上了,别的国家不要的拿来也没多大用。本届最大牌的归化球员琼斯,其实熟悉沙尔克04的应该都了解他,属于典型的问题球员,成事也是他坏事也是他,联赛里面无谓红牌不知道吃过多少。

家园 认同

再往前走需要运气了

家园 问题中场和前锋意识要提高还是得有人指点

这东西在大联盟里头单靠自己领悟还是慢。

认同
家园 是啊,就像这次的空门不进

以及打葡萄牙的最后丢球,这些不是教练能决定的了。

家园 【原创】世界杯笔记之二十:大菲尔时间到了

巴西人全场31次犯规,创下队史纪录,球场道德家们像是闻到了血腥的苍蝇一般嗡嗡起舞,如果他们知道大菲尔当年执教格雷米奥时曾经留下单场50次犯规的巴甲纪录,带领葡萄牙与荷兰打出过9黄4红的世界杯“经典”, 会不会像狂奔玉林的狗血爱好者一样,冲上去扑倒大菲尔,直接撕碎了他呢?

这不是典型的巴西风格,但却是典型的大菲尔风格----13年前第一次入主巴西时,他就曾直言不讳:巴西队踢得太娘炮,犯规太少,一时引来恶评如潮。

球场并非净土,人世间所有的美好和丑恶,都能在这里找到影子,胜者为王迄今仍是这里不变的铁率。也许早已参透了这一层,后卫出身的大菲尔从一开始就与传统的桑巴足球格格不入,他是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崇尚顽强的防守,讲究快节奏的转移,追求简洁的进攻,同时还擅长因地制宜,根据手中的球员制定相应的战术。大菲尔的实用主义气质,多年来渗透了每一支他带领的球队,他从来不在乎所谓粗野/黑脚的指责,而胜利,是他回击质疑的唯一利器。

大菲尔又是足以媲美禅师杰克逊的心理学大师,虽然没有赛前组织球员看励志电影的习惯,但他曾让球员人手一本《孙子兵法》,启发他们从战略高度思考比赛;他也曾把一本名为《如鹰一般飞》的小册子推荐给球员,那本书描述了鹰在困境中采用的20种飞行姿势,诱导球员在场上审时度势,变化求生。据说他还喜欢写格言警句的小纸条,半夜趁人不备塞进门缝,让问题球员第二天看到后茅塞顿开。

大菲尔还是个大独裁者。传说墨索里尼当年在世界杯决赛前给国家队下达的指示是:赢或死,大菲尔堪称是巴西队的墨索里尼,他的名言是:要么获胜,要么拼命。他可以用纪律原因拒绝罗马里奥,也可以毫无因由地放弃卡卡,至于赛前新闻发布会上直斥记者“去死”,而不是流氓式的You can you up,不过是用最直截了当的方式提醒大家:这是我的球队!

巴西人最近三场的起伏表现,背后都藏着大菲尔那张貌似朴实的老脸,当你还在纳闷他们为何长传急攻,把自己搞得一团糟时,巴西又回归了去年联合会杯时的状态,而且一反前几场慢热起步的习惯,鸣哨即一通乱棒抢攻,哥伦比亚极度不适之下,节奏大乱。7分钟的进球虽然意外,但也让东道主有了更足的底气,下半场顺势放慢节奏,一则是领先之下,有意为之,二则也可以保存点体能,以备不时之需,最后10分钟换上第三名中后卫,无一不透露出精明的算计和一切尽在掌握的志得意满。

有人说,德法之战像是中世纪骑士对决,勇敢/忠诚,各自遵循着骑士精神和交战原则,巴哥交手则像极了街头混混,为了点蝇头小利大打出手。其实这种文艺腔调说明不了谁比谁高贵,骑士小说骗了无涯过客,黑帮混战,不过是另一种生活。球场不是讲道德的地方,至少不是讲看客们通常理解的那种道德的地方。德国队越来越花哨,巴西队反而越来越铁血,这个世界,有时候贵族和贫民互相换了衣服,谁也认不出来。

内马尔重伤,席尔瓦黄牌都属于计划外,就此认为德国大热,更像是赌博公司的习惯性圈套。球已经踢到这个份上,仿佛年三十打了兔子,有它没它一样过年,大菲尔,继续吧。

关键词(Tags): #世界杯
家园 【原创】世界杯笔记之二十一:纸上红魔

纸上红魔

比利时人登陆巴西时,是享受着本届比赛最大黑马待遇的。3.85亿欧元,高居世界第五的总身价,效力豪门的众多球员,预选赛里令人咋舌的战绩,甚至《足球经理》当中的妖人评价,都像街头无处不在的小广告,随时被寻医问道者拿来细细品咂。

如此事先张扬,还没露面就被冠名的黑马,在世界杯历史上实属罕见,不知道是大家电脑游戏玩多了,还是看够了老脸,期盼黑马奔腾的心情太迫切,总之,在资讯如此发达的时代,那么一匹身形矫健,亮得刺眼的白马,楞是被人们装做视若无睹,生生YY成黑马,这事,透着诡异,好象FIFA的公关给媒体塞了红包,指定发稿一样。

昔日的红魔回来了吗?红色是有了,魔字还差得远。从他们的表现来看,小组赛三连胜固然光彩照人,看比赛过程,却只是不过不失:基本能控制场面,领先后能守住,落后时能变阵,替补出场都在节骨眼上,而且一上场就能发挥作用。但并没有更惊艳的演出,与万众期待的黑马相有明显的落差。淘汰赛撞上美国,算是第一个硬茬儿,比利时人也没能一口吃掉对手,一度还被美国人的铁血踢法弄得很狼狈,直到加时,才靠着刚刚出场的卢卡库,硬撞防线得手。

比利时人稳健有余的发挥,假如是惦着稳扎稳打,一步步提升状态,把好钢用到刀刃上,当然可以解释得通,事成之后必然归功于威尔莫茨的神机妙算,但明明一支青年军,却像是老牌劲旅一般,踢得四平八稳,个别时候甚至老态龙钟,着实让人疑惑----所谓的妖人集中营,妖在何处?岂有还未兴风作浪,就被天庭招安的道理?

到了对决阿根廷,比利时人第一次遇到真正的顶级强队,按常理推断,这正是黑马一战成名的良机,没想到红魔一幅猛虎细嗅蔷薇的文艺范儿,整场不知所云,除了防线尚能保持正常水准,中前场集体梦游,几乎所有人都游离在比赛边缘,处处受限,乱不堪言。阿根廷人出色的发挥当然是主要原因,这恐怕是本届大赛以来阿根廷人踢得最好的一场,不仅防守稳固,而且还庖丁解牛一样,将对手的中前场大卸八块。但比利时人缺乏应对的招数让人意想不到,被寄予厚望的阿扎尔几乎隐身,真正能够造成威胁的边路进攻又不能持续,最后时刻甚至连象样的攻势都组织不起来。黑马活活走成了驴样,比利时死得足够窝囊,就像精锐的陆战队被塔利班民兵包了饺子。

看多了黑马小广告的人总觉得比利时实力深不可测,以他们的纸面力量,不应该这么窝囊,总感觉哪里还埋伏着一哨人马,只待令旗一挥,便哗啦啦杀将出来,看客们伸长脖子看了90分钟,那人马敢情只是纸上传说,云里雾里YY的产物。

发挥不出来的,就不是实力。比赛不是电脑游戏,排排阵容就定了江山。起手清一色的牌局,最后打成了相公,比利时人空有红魔的美名,距离当年的瑟勒芒斯们,还差点火候。

关键词(Tags): #世界杯
家园 押谁呢?

巴西?德国?

关键词(Tags): #世界杯
家园 巴德开战前不预测一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