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千古风流一坛醋之魏晋风度--和萧让姐姐 -- 曹仲德
一说起“魏晋风度”,大家立即联想到高冠鹤氅,白衣羽扇,一副飘然出尘的模样;这群名士们整日价挥麈尾,谈玄理,悠闲得紧。玄理谈累了,还可以互相嘲弄斗口,〈世说新语 排调〉整整一章就是专门记录其中佳言妙句的,比如有个人当着孙子嘲弄他儿子说:“我不如汝……”,为什么不如呢,“……汝有佳儿(你有个好儿子)”,诸如此类妙语,让人对其思维之敏捷,措辞巧妙叹为观止之余,不得不由衷羡慕这群人日子之悠闲。但即使是这些人,有时还是免不了河东狮吼之灾,甚至还有皮肉受苦的,哎哎,晚上跪床板的男同胞,毕竟是什么时候都有哇。
我们先来看看王导王丞相的血泪史,要知道东晋能在江南站稳脚跟,和王导兄弟的苦心经营是分不开的,东晋初年各位皇帝也都把琅琊王氏倚为柱石,晋元帝曾经坚持要拉王导一起坐到龙椅上去,当时号称“王与马共天下”,从这看来,王丞相的神气似乎较皇帝也不遑多让,不过皇帝有后宫佳丽三千,王丞相就只有干眼红了,他的老婆曹夫人一直盯他很紧,连身边带个把俏点的小丫头都不允许,后来偶们的王丞相终于想出了好办法,偷偷修了许多别墅,把二奶三奶四奶五奶等等都包养在里面,来个金屋藏娇,好不风流快活,(题外话,“别墅”一词在中国文字中的最早出现,就是在《晋书》里,我很怀疑它就是王丞相的发明,西西……)。后来有一天,曹夫人偶尔看到几个小孩子在门外玩,顺口问问这是谁家的孩子,长得这么乖巧,偏偏答话的是个不识相的,竟然一一如实道来,这个是四夫人的公子,那个是五夫人的公子。曹夫人一听,这还了得,快,大伙儿操家伙,跟我踢场子去。于是一群人操菜刀的操菜刀,拿棍子的拿棍子,浩浩荡荡找小老婆们的晦气去了。
我们知道魏晋名士们是最讲究气度从容的,不管是雷电崩坏了背后的柱子,还是有一匹马迎面冲来,都应该做到面不改色,行不改步才是,夏侯玄嵇康连砍脑袋的时候言语行动都是一如平常,而偶们的王丞相在这端口害怕小老婆们吃亏,急着赶在夫人前头去给小老婆报信,这一套风度都丢爪哇国去了,三步并两步跳上牛车,居然挥动麈尾赶起牛来。要知道麈尾乃是名流清谈所用的风流雅器,被认为是极为高雅极为神圣的东西,用它在牛屁股上拍来打去,简直是焚琴煮鹤,风雅罪人。蔡谟听说了这挡子事,很是不以为然,隔天找王丞相开玩笑说:“我听说朝廷要授予你九锡”。“锡”通“赐”,所谓“九锡”就是天子赐给诸侯或者有特殊功勋的大臣的九种器物,是天子给予臣子的最高礼遇,包括车马衣服斧钺弓矢之类,王丞相当然一个劲表示谦让,说不敢当,蔡谟回答说:不用客气,听说其实赐予你的只有两样东西,一是“短辕牛车”,一是“长柄麈尾”,言下之意是说,车辕短,麈尾柄长,以后你老再要用麈尾赶牛就方便多了。王丞相这时回味过来了,心里当然很是不舒服,很有点恼羞成怒的意思,从此看蔡谟不顺眼,逢人就说:“想当年我在洛阳和众名士交游的时候,蔡谟这小子还在玩尿泥呢”,这是后话。
包二奶被老婆踢场子的倒霉鬼,并不仅仅只有王导一个,威名赫赫的桓温桓大司马也有类似的经历,桓温娶了南郡公主,但并不怎么喜欢,只有属下狂生谢奕喝醉了酒开始聒噪的时候,才跑南郡公主那避避口臭。后来桓温平蜀灭成汉,娶了李势的妹妹做小妾,把他安置在书房后面,非常宠爱。南郡公主听说过后,怒火攻心,马上操家伙前去踢场子,当时李正在窗前梳头,容颜艳绝,神态娴静,缓缓说:国破家亡,无心至此,倘若今日被杀,倒正是我的本心。辞色凄婉,闻者欲绝,南郡公主不觉弃刀抱住她,然后,说了句很有名的话: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于是一场全武行最终草草收场。
谢安的老婆也是很厉害的,除了不准谢安娶小妾蓄歌舞伎之外,连自己在房内看歌舞,一见谢安贼忒嘻嘻的跑过来,都叫人用布把歌舞伎们遮住,不让谢安看。谢安没办法,只好有意无意向侄子外甥们流露出想讨小老婆的意向来,意思无非是要他们做做思想工作,于是大家就来对谢夫人旁敲侧击,把个《关雎》讲来讲去的,说是圣人也提倡的东西,谢夫人可不和他们扯窈窕淑女君子该不该求的道理,只是反问,《关雎》是谁作的,大家答是周公,谢夫人说:这就对了,如果是周婆来写,就不会有这样的话了”
可谓妙答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主要是采择的《世说新语》的内容
我就是个俗人啊
献花...流口水
再发篇上来,比这篇稍严肃一点,但还是轻松为主
如果能够的话,一定要把“戏说”用红体标出来,所谓戏说,就是穷极无聊侃大山,想到哪说到哪,没经过脑子的,绝对不是含沙射影,更不是借古非今。按照秦朝法律,借古非今是要砍脑壳的,现在虽然没这法律,但还是特别申明一下才安心,谁知道将来有什么“法律解释”或者“特别法”之类……
(一)
时代背景是西汉的伟大复兴时期,史称“昭宣中兴”,中兴中兴,顾名思义,就是衰落了再复兴的意思。这个衰落是指什么呢,时间一排,当然只能指汉武帝时期。其意思无非就是:在汉宣帝的领导下,纠正了汉武帝的错误政策,重新确立了“亲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正确方针,使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这多少有点委屈了武帝,事实上,武帝死前一两年的政策已经走上正轨,如果再能活个十年八年,可能这个中兴就轮不到宣帝了,中兴中兴,这个提法,汉宣帝的宣传作用是有的,多少有点攘人之功的嫌疑。
(二)
话归原题,来说“五日京兆”,“五日京兆”本来有个典故,就是后面要说的赵广汉同时期的张敞的,张敞当时做京兆尹,有个属吏认为他马上就要被罢免了,所以说他是“五日京兆”,现在常常说的“五日京兆之心”已经脱离这个意思了,是指到中央当官的企图,我这里是用的原意。
京兆在西汉都城附近,和左冯翊,右扶风合称“三辅”,也就相当于清朝的直隶地区。京城地区的太守,地位和其他太守当然不一样(北京市长和上海市长能一样么),官名也不叫太守叫“尹”,可以说还是相当拽的,但却是出名的难做,做不了几天就丢官掉头的不少,用“五日京兆”来形容倒颇为合适。
(三)
京兆难做的第一个原因在于离中央太近,都知道“山高皇帝远”的好处,处在天子脚下的京兆不那么容易搞猫腻,公款吃喝或者去去夜总会什么的都得提着点心眼,给认识的遇见了就不太好玩,虽然很多人自己也不是什么东西,但在发掘你的毛病上,却绝不会落后的。汉武帝时就有个杜周,管了几年刑狱,财产就从只有一匹马变成家赀巨万,但抓起别人的贪污来却绝不手软,不把你三亲六戚都牵连进去就不会罢休。即使你不想搞猫腻,也难免不给别人找出漏子来。前面说那个张敞,作官清白,除了爱逛逛妓院外作风也基本正派,只不过夫妻恩爱了点,喜欢给老婆画画眉毛,就给人到宣帝面前嚼舌头,说是“内行不修”,得,皇帝心中的印象全坏了,这官也当不长了。
另一个问题来自于京师里的高官子弟,这个是丞相的儿子,那个是大司马大将军的外甥,还有些是公主,长公主的情人,敢动他们,打死活该。这可不是唬人的,霍光当政时,盖长公主的情人丁外人就做掉了当时的京兆尹樊福,当时京兆地区的一个县令胡建是个硬骨头,居然跑长公主家去抓人,最后是被长公主家奴满街追着射,好不容易逃了性命,反被告个“侵凌长公主”的罪名,只好自杀了。
第三个问题来自于司马迁所说的“豪杰”和“游侠”,汉武帝的时候,为了便于控制,把这些人大群大群的迁徙到京师来。这些人放现代应该叫黑社会的,惹了他们说不定哪晚上头就不见了。而且他们的白道活动能力也同样惊人,汉武帝时丞相公孙贺抓了一个叫朱安世的“豪杰”,此人淡淡一笑:“你要抓我,恐怕砍完南山的竹子还不够资格写我的供状,伐尽斜谷的树木还不够资格做我的枷具”。于是直接从狱中上书,透过内部关系送到武帝手里,揭发公孙贺的儿子私通公主,公孙家咒祝主上。结果好端端一个丞相就因为得罪“豪杰”给腰斩了。
(四)
所以说,除了溜须拍马外,做好京兆尹的必要条件,一是要保证绝对的清白,即使是小时侯偷了个甜瓜或者抢了小伙伴一块面饼都必须谨慎遮盖。二是绝对要有本事有手段,夹在高官,高官子弟,游侠之间的生活,如果没有足够的精明,早给人玩死了,当然,手段狠一点也是很必要的。
大多数人都没这素质,所以京兆尹是换了一茬又一茬,西汉官吏的升迁是考课制,每三年考察一次政绩,按考察结果决定升迁还是黜退,考绩优异者称“高第”,地方官做得好,就往往拿来做京兆尹,结果还没做到一两年就犯事了,再换一个考绩优异的,往往还是做不合格。换来换去,三辅地区就简直和国际米兰一样成了优秀官吏的黑洞了。
顺便说说,现在黑洞早以克服了,陈熙同都可以做这么久北京市长,这大概就是现代比西汉进步的表现了。
(四)
再说传奇太守赵广汉,所谓传奇,当然是说这个人有相当的戏剧意味。此人的戏剧性表现在他的多面上。
他无疑符合清白正派这条,史称其为人“通敏下士”,在官“廉明”,连对手下吏属都是殷勤备至,每次有功劳,总推给下属,说:这是某某掾属的功劳,不关我的事。发现掾属舞弊,也总是先旁敲侧击的敲敲警钟,教而不改,才系狱处理。
但你以为他是老好人就错了,此人精明无比,对郡中情况了如指掌,才到京兆时,郡中有个“豪杰”不法,给他关了起来,其他的坐不住了,一起偷偷的集会准备劫狱。会议才散,赵广汉派人带的口信就送到了每个人家里:“若计如此,且并灭家”。大概这群家伙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赵广汉哪弄到集会者名单的,都给震住了,几天后,这个“豪杰”就给赵广汉砍了脑袋,他的同伙谁也不敢闹事。又有几个家伙穷得慌,准备在京兆绑架个人捞一笔,商议尚未定,赵广汉派来抓人的官吏已经到门口了。
不仅对于不法分子,手下官员的一举一动也都不能逃过他的眼睛,有次他派手下官吏找个亭长办事,亭长办完事后,顺口说:“帮我向赵府君问好”。这个官吏回来向赵广汉交代完公事,转头想走,赵广汉就问他:“亭长不是叫你向我问好么,怎么忘说了”。估计此人汗毛一竖,从此断绝了耍小动作的念头。
他又是个审讯方面的天才,如果他想知道某件事,总不会直接问。比如他想知道马价,总先问狗价,再问猪价,再问鸡价,再问羊价,然后才问马价,把杂七杂八的东西综合起来一比较,猜测总是八九不离十。蒹以其人精力惊人,常常可以通宵达旦不睡觉,东一锤西一斧蘑菇几天,谁都招架不下来,常常不小心就漏嘴了。他这套工夫,只有他用得,谁也学不了
(五)
赵广汉在京兆几年,政治清明,盗贼匿迹,父老称不容口,推为汉兴以来治京兆第一。每次抓到盗贼,一审问,往往是左冯翊和右扶风盗贼从京兆路过的。时间一久,名声大了,连匈奴都知道有这么个赵广汉,不法分子更是闻而丧胆。
曾有两人劫持了个郎官,正在一所破庙里商量勒索多少钱时,赵广汉已经到了庭院中,叫人在门外说:“赵广汉赵府君已经在门外了,他要我告诉你们,你们劫持的是宫中的郎官,放他出来,束手就擒,今年也许要大赦,这样还有机会保住性命”。最后,两人果然乖乖束手就擒,赵广汉敕吏厚待两人,给其酒肉。最后当年没有大赦,两人临斩东市,犹曰:“死无所恨”。
实在是绝妙的传奇题材,国内枉拍了这么多“**名捕”,连抄书都不会
(六)
最后写赵广汉的结局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简单说吧,他被宣帝判处死罪,当时京兆百姓守阙号泣者数万人,甚至有要求自代其受死的,当然,宣帝不会同意。
似乎
大概
可能
也许
不要拍我
我就说了阿
那个啥阿
怎么说呢
太取巧了一点阿
左冯翊,右扶风 这个到底什么意思。是说,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
古代汉语“冯”和“凭”相通,这里应该是凭靠,倚靠的意思,“翊”是护卫的意思,“冯翊”大概是它作为京城长安的屏障而言。
扶风么?实在猜不出来了看看哪个高人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