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忠魂归乡,英烈永存,爱我中华 -- 佛之战国
首先说明我对志愿军烈士无比的崇敬,一直认为他们是世上死的最有价值的中国人。
有人怀疑这篇文章的真实性。我这好对埃德蒙顿比较熟就说两句。
李刚林说的“阿尔伯特”实际上应该叫“圣阿尔伯特”(ST ALBERT)是位于埃德蒙顿西北郊区的一个卫星城。圣阿尔伯特城里只有一家必胜客,地址是410 St Albert Trail, St Albert, AB T8N 7C8。
必胜客出来沿2号路往南正好1公里就是一条小河。估计李刚林就住在小河的南边。从地理和天气的描述来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网上我狗了一下没找到叫符合李刚林描述的住在埃德蒙顿地区的叫约翰的美国朝战老兵。当然也不奇怪,第一约翰可能只是个外号而不是真名,第二美国老兵在加拿大没登记也不奇怪。
不过李刚林的英语口语真的应该是非常好才行。小弟出国这么多年,把他与约翰的对话带感情的翻成英语都觉得很难。
39军涉水过江,过江后裤子迅速结冰,参战美军的回忆中也有形容志愿军像原木一样移动,不畏死亡地往前冲锋。相比之下,38军就有经验多了,全军战士脱下裤子,顶在脑袋上涉水过江,行动就快多了。
这是非常标准的日式“万岁冲锋”,这种冲锋与其说是冲锋,不如说是“光荣的去死”,与TG的步兵战术相去甚远。你说“有的局部战斗,是有这个场面的”,你能举出哪怕一个例子么?
但“他们一个一个像原木一样地倒下,可他们总是不断地又有人冲向前、冲过河;然后,他们一个一个地又像原木一样地倒下,然后他们又不断地有人冲向前、冲过河”,这种场面,在TG的战法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以前90后流行一个搞笑段子,董存瑞:连长我靠,炸药包两面都有胶水!!
那时候TG的总攻是有时间要求的,时间一到,就是“不畏死亡地向前冲锋”,董存瑞就是看到火力点造成的巨大伤亡,才毅然决然地托起炸药包的。
记得电影《董存瑞》里有这个场景。
解放战争有的“就是靠人堆的”这时以前听到经历过的老人说到的。
那些战俘,也是英雄。
董存瑞的连长前些年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专门说过。
毛太祖给的3天,林育帅给的是2天,狗R的刘Y楼说1天(30小时)就可以。天津城外冲锋导致的尸体层层叠叠,黄永胜放声大哭。
见于吴法宪等人回忆录,黄没写回忆录,他儿子写的军人永胜里也有。
好吧,你可以说四大金刚的回忆录也不可信。。。。或者死得多不说明是那种冲锋死的。。。。
“新兵怕炮,老兵怕号”不晓得你们那有过这说法没?
意思是老兵知道判断炮弹落点,而新兵不会,所以对老兵来说,机枪的威胁更大。
至于“新兵怕炮,老兵怕号”,我也听说过,不过那是挪揄KMT兵打仗贪生怕死,和PLA没关系。
中秋快乐!!
兄弟,绿林好汉们称兄道弟,而革命战士之间的情谊,远超兄弟之谊,还是说同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