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新疆20万干部下乡村后9天后的反思与质疑 -- 家何处

共:💬131 🌺996 🌵1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不错

让我们更多一些这方面的了解 。

家园 支持揭示新疆基层真实生活的内容

这些应该让上层了解到,其实还是整个队伍有问题,吃干饭看报纸的太多,孵化的太多,保暖了就不干事了,不知道不知道艰苦风斗,但也得对得起工资啊,对得起良心啊。想起一句话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家园 如果人人贪生怕死,你应该还生活在动物世界吧

马斯洛是讲了那么几条没用的道理。

现实是,如果怕死人类就不会进步,如果没有牺牲人类也没有进步。如果当兵的怕死,国家迅速毁灭。中国之立于世界,也在于有那么多不怕死的人牺牲了。用他们的死,换来了他人的生。如果因为马的理论,在战场上如鸟兽散,人类现在一定过的很平和,因为都怕死!

特殊职业的人员如果都和你一样的贪生怕死,蝇营狗苟,尸位素餐,牢骚满腹, 有些事还真的就万年完不成。我的想法是,抱怨归抱怨,有意见必须提,上峰拍脑袋搞出来的决定也必须反对的提出来,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反馈都必须提,但是官职人员不是拿人钱财替人销赃那么简单。虽然国家在不断的腐败退化,但是还是有少数的人在努力奋斗。关键的是你这叽歪的怕死方式让人不爽,就看你心里的那杆秤向哪边倾斜了。人活的并不易,如果贪生怕死,百事无成。

享受权力的同时务必尽自己之义务。

通宝推:empire2007,
家园 摘棉花这个事儿,我知道点

我曾经在新疆东部呆过半年。

我老婆的姨去新疆摘棉花好几次了。

新闻上每年都有大批河南女工去新疆摘棉花,好像新疆本地人不干活一样。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就像提起新疆就觉得新疆落后一样,实际上论平均水平,新疆绝不比内地差。南疆我没去过,不知道。

新疆的农户耕地,动辄几十亩,上百亩的都平常。

哈密瓜田,葡萄园,棉花田、麦田,动辄几十亩上百亩,白花花大片棉花,不雇人摘棉花,自己家几口人去摘,摘到猴年马月去了,出身农村种过地的就会知道人工种田的辛苦,上百亩土地,一户人家干得累死。

实际上新疆本地大中学校每年都有组织学生义务劳动摘棉花,机关单位不知道有没有,好像有吧,不清楚。

这几年不知道是不是机械化了。

新疆在90年代前,普通人的生活、收入水平要高过中部不少。改革开放前,新疆在全国来说,毫无疑问就是生活水平最高的存在。即使今天,咱们听说过各地出来打工的:河南、四川、山东、湖北、湖南、江西、陕西、河北、安徽、东北的,但是新疆出来打工的不多见。

通宝推:赵沐浴,家何处,
家园 沙湾都要派干部,所以就更显得二十万干部下乡是多么必须了。

战斗刚刚打响,从兵法上来说也是宜鼓励不宜泄气。

家园 以已度人吧,

我看你牢骚是不少,

写了这么多都是废话

家园 这位仁兄是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吧?

以我自己亲身体验,觉得主楼写的,基本上符合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基层的现状,这位仁兄如果不服,可以响应主帖中的话,自己下农村走一趟嘛。

“踊跃报名,主动请缨”下基层,也就这位仁兄想得出来,现在哪个公务员还能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邓二代时的中国基层还能吃一吃毛时代积累下来的老本---思想正直基层官员基本还是占大半数,那一代人的价值观被塑造成“为人民服务”,就算是贪,因为与自己价值观相悖,好歹也能有个底线。

江三代以来的中国基层官员,在“解放思想”的口号下成长,价值观直奔“为人民币服务”,于是乎大家都把当公务员就成了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没有价值观的束缚,贪起来更是随心所欲,毫无底线。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想做任何事情,都只有砸钱一招,而中层基层的人烂成什么样大家都知道,100W的专项资金到省级,能有100元真正用到基层就很不错了,这跟明末、清末、民国的官场之烂是一样的情形。

这位仁兄也不用怀疑我是别有心,有转基因食物的存在,就能养活现有的人口,拜快节奏商业社会对人空闲时候的压榨,中国汉族现有的人口数量也不会再增加。

所以现在的吏治虽然如明末一样坏,天下却不会再像明末那样大乱,这位仁兄可以在象牙塔里继续安心度日,最多是新疆丢给少民而已。

新疆少数民族的人口看起来还没有受到快节奏商业社会的影响,新疆汉人越来越少是事实,但是,北京那些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官老爷们真的关心、在意这些与他们的利益无足轻重的事吗?

就715事件中北京那些官老爷们的表现来看,让北京的官老爷们借这个事件搞搞政治清洗,这个可以有,让他们真的关心少民问题?这种“有风险大投入无明显疗效”的事,他们真不会去干,连“开放二胎”这政策他们都不愿意冒风险去碰,指望他们真正的去关心新疆少民问题,这不是笑话么。

通宝推:forger,
家园 这个比喻太贴切了。

历史总是如此的相似,如明末一般,生活在北京象牙塔里的那些官老爷们,才是真正的亡国之臣。

这帮人的特点大概就是:功劳、好处自己拿,苦活、脏活基层干。

一旦看到新朝要起的迹象,立马极积交投名状------那些现在身在体制内,嘴上却鼓吹民主自由的人,就是这么干的。

通宝推:无无名,
家园 “真正的共产党干部”指的是谁呢

如果是指毛主席时代的干部,那么那个时候全国工资都是统一的,偏远地区也不吃亏。那个时候,无论是高考还是工农兵推荐,偏远地区也不吃亏。

而现在,越靠近权利中心工资越高。哪怕不考虑晋升,不考虑职业发展,也耐得住清贫,但是总不能待在学校都没几所的地方耽误了孩子呀!

家园 “你们”是谁?

您通篇都是“他们”,看来都是他们的事情呀,您就负责“表达失望”。

所谓的“他们”现在安排20万干部下基层啊,“他们”负责为这几十万人发工资了,你又干了啥?

力行近乎仁,您有空还是动动手吧,至于我,我已经赚够了活到100岁的钱了,所以不再想着钱钱钱什么的,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脱离了低级趣味,变得有理想有信仰了,哈哈。

家园 好吧说实话,我很怀疑你赚的“够活到100岁的钱”是怎么来

从这位仁兄的思考方式和判断能力来看,断不会是私企业主。再从这位仁兄对社会民情和人心人性的了解来看,也不像是有能力从金融市场捞钱的主。再看看这位仁兄对自我定位的认识来看,也不像是普通的小公务员嘛。

莫不是像“他们”一样,靠“拼爹”取得给“负责为几十万人”发工资的资格,然后顺便把自己的腰包塞满足够活到100岁的钱?然后自然不用再担心房贷和小孩教育,也不用担心将来的养老,然后自然就能在网民们讨论基层疾苦时,摆出一付“伟光大”的模样,高高在上威风凛凛的指责基层民众“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反正房贷养老教育这种普通民众的三座大山你根本就不关心,你关心的是能在网上找到那种能纵观全局所带来一点点虚假的虚荣感,就像计生委那帮官老爷们一样,“他们”根本就不关心全国人口少民越来越多汉民越来越少,“他们”只关心今年能多罚多少超生款,这样单位的小金库年底能发出多少奖金。就像北京前排的官老爷们一样,根本不关心715流了多少汉人的血伤了多少汉人的心,“他们”只关心能不能借这事件换上多少“自己人”。

哦,不好意思,你看,我一不上心,又用了一堆“他们”,看来我真是没得救,跟这种人划清界限已经成了潜意识行为,不过,如果我要是用“我们”来做称呼“他们”,估计我得连去年的早饭都要吐出来。

另外,我非常好奇的是,这位赚够了活到100岁仁兄,你现在的“理想”和“信仰”是什么?

家园 微观上看是执行力的问题,宏观上看是社会价值观的问题

组成政策执行队伍的取材自社会,政策执行的对象也是社会成员

所以,还是毛泽东一针见血:人的因素永远是第一位的

家园 舍近求远,不组织南疆的大量维族农民去摘棉花的确是个疑问

可能同一时间里,维族农民也是农忙时节,没有太多的闲散人手。(但是内地农民不远千里来摘棉花,收入更高是肯定的,这一点还不够吸引他们吗?)

也可能他们在效率上确实不如内地来的农民工高,所谓的“懒”,再加上为了照顾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而要增加开支,对追求利润的雇主来说可能更倾向于雇汉族

也可能当地政府的在其位者本身对维族雇工有排斥感,政策上也就宁愿舍近求远了

很主观的一点点推测,望轻拍

家园 老兄这个有点不厚道

中国贫穷的一面还是看得不够,如果有最早版本的央视二套的《变形记》,你会理解很多发生在中国的贴近中下层的事物。

很多事不是说你派了干部,听了心声就能解决的。地区的贫穷有时就是地太贫瘠,人太多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你用钱都反而坏事,比如淳朴的生活被金钱一冲击就变得特别怪戾,反而还不如没钱的时候。

TG放干部解决南疆,走的就是当初的知青路线,不情愿去的多了去了,当初说怪话的都很多,现在有网络这个工具,发牢骚那更正常了,不发泄那才是不正常。反正无论怎样,去了是一回事,怎么回来又是一回事,是英雄是狗熊,现在没必要下断语吧。

家园 像你这样的人有多少

你觉得你是焦裕禄还是孔繁森?

你觉得把一亿党员培养成个个都是焦裕禄容易,还是让那些成为不了焦裕禄的普通人也能在某种条件下做出焦裕禄的事情更容易?

以偏概全,基本的方法论都没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