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辉煌军史中的小故事 1 -- 侧翼
无非三种出路,要么被消灭,要么变成伪军,要么事实上投靠了共产党。日本人对共产党在敌后发展有个评价,薄弱的兵力还要分散,这在一般军事原则中为疯狂而自取灭亡的动作。而共产党就是在这个“疯狂而自取灭亡”的动作下发展壮大了。日伪清剿的教训是共产党和民众的关系非常紧密,无法割断。所以日本讲谈社出版的《中国的历史》第九卷称共产党在敌后面临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进攻,不但不被消灭还能发展壮大为“人类历史上未曾有的奇迹”。
在谈论王明博古这些人的时候,首先要把他们当作中国革命的领袖来看待。他们不管曾经犯过什么错误,至少一没有叛变革命,二没有投降敌人。仅此就可以证明他们是彻底的革命者。至于他们在党内斗争所扮演的角色以及造成的后果,只能说这些不过是在他们的革命生涯中的一个失败的侧面而已,不影响他们身份的归属。你比如中共的文件里至今也没有说他们是反革命、叛徒嘛,换言之他们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不容抹杀的。
被访者对夏有怨言不想施救,但不代表其他人当中就没有想的,更何况当时战事紧急,那有那么多时间还不停打小九九私念?战友遇险,伸手是本能。居然还能直指太祖庇护?以夏的革命履历,评烈士足有余。改开之后直到今天,只要涉及到与太祖相关的回忆录多少都有些主观代入,个人保留看法。
革命队伍中的同志关系也决非后人所以为的毫无条件毫无保留。当杀害自己亲兄弟的始作俑者恰好失足在自己身边,你能当即放下芥蒂、出手施救的动力会有多大实在令人怀疑。至于主席,个人认为他既是当初错误路线的受害者,也是后来在某种情形下“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加害者。远的不说,“文革”中曾有多少历史上与他有过过节的人最终下场悲惨,不就说明了这一点吗?刘源曾经说,纵观主席一生,四个字足以概括,所谓“革命+权术”是也,虽然未必准确,但也失之不远矣!
还不算证据吗?知道“邓毛谢古剩小平”是什么意思吗?
俺从不把王明博古等人看做中国革命的领袖,他们之所以当上中共的领导人完全不是对革命起过任何领导作用,有过任何贡献,而只是因为在莫斯科上过大学,与共产国际的代表米夫关系亲密,他们连李立三都比不上。而且王明在上海被捕获救后立即逃到离中国革命离流血牺牲的危险远远的苏联,在那里遥控他的同窗兼死党博古来为自己在共产国际赢得名誉和地位,回国前尽管季米特洛夫指点他要和国内的同志搞好关系,要尊重中共的新领袖,可他的表现完全看不出一个革命者应有的公而忘私的精神,有的只是争权夺利,在这一点上同为二十八个B的张闻天、王稼徉、任弼时要好得多,当年在上海如果王明如果没有被营救出来并逃往苏联,谁知道他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向忠发?建国后他干脆逃到苏联,死在苏联,这不算是叛变,也是叛国吧?从他的行为完全看不出一点革命者的痕迹。博古比王明也只好那么一点点,在被夺权后什么工作都不做,直到王明回国后便立即投入王明的怀抱,追随左右,直到王明被解除长江局书记职务,但毕竟是因公死亡,对死者就不说坏话了。
从历史文献中完全看不出这两个人对中国革命有任何贡献。
至于说中共文件中没给他们定性,这并不说明问题,公道自在人心。
你比如把陈毅留在苏区并不意味着宣判陈毅的死刑,而是让他留下来继续领导苏区的革命,而陈毅后来也确实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至于有人说留下来后风险极大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云云,甚至阴谋论地认为这几乎是“借刀杀人”,那请问跟着中央红军大部队走的人就一定安全吗?长征途中不也牺牲了几万人,那又怎么说?解放后中共中央(包括毛)从没有说当时的决定是一个阴谋。所以还是要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这个问题。
一个老一个病,不是让他们留下来送死又是什么?不但他们必然会死,还会连累他们身边的保卫人员一起死。陈毅没死是命大,他当时脚有伤,被留下也是准备好要死的,幸好临走这前给他做了手术,人又年青,身体有活下去的本钱。当时的人后来的人,都知道,被留下的人等于是被放弃了,不想死只有自求多福。
至于长征也会死人不假,但博古等人在决定离开中央苏区时可从未想到他们会走那么久那么远的路,路上会死那么多人——绝大多数都是无名小卒,他们肯定不会认为上路会比留下来更危险——至少领导人有红军主力保护死不了,过湘江时为什么会死那么多人?还不是几红军主力军团抬轿子拼死保着中央纵队,自己去查查历史档案,除了军事指挥员,有哪一个中央苏区的中共领导死在长征路上?
后来的中共文件和中央许多决议都考虑党的团结对某些问题都不做定性,不定性不意味着没有那回事。
这说明直至今天中共仍不认为当时的政策是故意“借刀杀人”的。争议归争议,某种说法说这还为中国南方的革命留下了火种呢!
说实话我们都是外人。啊啊
按说不能迷信。记得小时候主席逝世,有天要塌下来甚至国将不国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就是迷信,将主席神话了。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看看主席包括中共所走过的道路,特别是把中国从亡国灭种的险境中拯救出来,以及对现代中国的质的改变。说主席是三两千年一出的伟人也未尝不可!
不同,自然会延续到对其他人的理解,对我来说刘源此语放在他父亲身上更合适。所谓争权夺利,就在于有某些权和利没有得到,放在太祖和刘少奇身上来说,客观的情况都更偏向于刘在争权夺利,因为他不是一把手,有些权与利他还没有得到。而太祖则已是中国第一人,权利本就在他手中,不需要额外的跟人争权夺利。
革命在任何时候都是复杂的,人心当然也各有不同,这位红军老战士的私心我也没有否定。但同时我更相信人在危难时刻,人性善会有更大的发扬。
但无论怎么样评论夏及太祖,做历史学问的基本底线应该就是一家之言或自由心证不可替代正史在多方资料汇集下得出的相对客观结论。
安好,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