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向邵逸夫先生致敬 -- 肥猫

共:💬38 🌺12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嗯,这个看起来还是挺好的。
家园 三万座逸夫楼,总花费25亿元,平均每座投资多少?

1、首先,我说的加多宝的一亿,特指汶川地震时一次性捐助一亿的事件,冠名好声音是之后的事情了。您看,您都完全不记得加多宝捐过一亿了,说明同样做慈善加多宝的做法得到的名声就小得多。

2、我没说邵先生的慈善行为是十年前开始的,恰恰相反,我认为邵先生轻易拿到冠名权差不多结束于十年前。之后教育投资就大幅增加了。

3、在我身边的三座逸夫楼,确实是投入10%左右拿到冠名权。我没做调查,只是陈述身边的事。至于普遍性,我认为全国3万座逸夫楼每座投资1000w的话邵先生是投不起的。

如果还有什么我混淆了或者想当然的事,请您不吝指出。

家园 我的确对加多宝在汶川地震时捐了一亿没印象,

因为他们那个时候还叫王老吉。

家园 如果冠名既能得名,又能获利,那应该有人竞争吧?

不完全是价高者得,也至少是价高和政府关系硬兼备才行,这种港商多如牛毛。

也许,邵逸夫老先生在教育这条线关系最硬也不一定。

家园 理解理解

那时是以加多宝集团的名义捐助的,王老吉只是他们旗下的一款产品。

加多宝靠爆炸性的巨款赢得眼球,而邵先生会被人民长久的铭记,算是各取所需了。

家园 不太清楚竞争者的情况,希望大牛科普

邵先生确实在教育界声誉不错,全球总捐助额30亿元,85年以来差不多一年一亿。并且捐助集中于医疗和教育,应该是比较专业的吧。

冠名这个东西声誉挺重要的。前几年“真维斯楼“都被骂成什么样了

家园 同意冠名者的名声很重要,“英东楼”也不少,

却不太见“嘉诚楼”“兆基楼”“裕彤楼”,事实上,在广东这边谁都知道邵老先生是搞娱乐闻名的,其名声反而不一定比“商业奇才”型人士要盛。

当然李嘉诚这种皇帝级别的可能不在乎这个名声,但其他人未必,且财力人脉比邵老先生都强。

家园 我们有个楼就是外国人给投的,冠名

东北的学校,外国是哪国就不说了。不是本人的名字。

但是,在楼里有个半身像,下面说明了是冠名。

开始我也以为逸夫楼是全款呢,后来看的不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