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安倍啊,安倍 -- 晨枫

共:💬232 🌺1884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家园 重振军工是没戏的

现在的军工是跟着民用混,没有民用打好基础,单就军工自己搞,成本会高得不可接受。

家园 俺回帖的时候还没有跟帖的
家园 听见电视里好像有一句话,日本人有85%支持安倍参拜。

什么“人民”,一丘之貉。

家园 他是去舔美国大兵的估计跪下来舔都有可能,安抚他的美国爸爸

有些中国人就别幻想美国还有西方会站在什么二战成果,道义一边了。中国幻想别人主持公道,好像从一次世界大战旧开始了,结果呢巴黎和会,才有的五四运动,二战后还不是一样。如果不是新中国,我们中国人自己站起来,自己给自己争取到公道,我们那里有今天。我就不明白了,这么明白的事,怎么还有不停指望美国来压制日本对中国的攻势的。

英国人都明明白白的把美国比成了一战后的英国,日本是一战后的法国,中国是一战后的德国。英国人对美国人的绥靖和希望祸水西引的态度是洞若观火,可是对中国和日本的比喻,就是很可以玩味的了,基本上代表了西方阵营对这场中日之争之站的立场了。

说实话,如果西方阵营不是支持小日本的狼子野心,就日本的资源、地理,如果西方不是在支持日本打断和打下中国的复兴和崛起企图,日本没有外部的能源、机械、石油、原料,日本能和中国打仗坚持几天?

所以,中国不但是在和日本打,更大的格局要看到世界的局势和背后使坏的。国家之争如人打架一样,胜负都是要看各自能力大小的,中日之战,怎样分化我们的敌人,很重要。

安培就是去硫磺岛去团结盟友的。别笑,这是妥妥的战争准备。

一个人,能惹事不算本事,能惹事并且有能力收场才算本事。就中日两国来说,任何一国,有能力开战不算厉害,最为关键的是有没有能力按照自己的规划去设计战争的方式、去主导战争的过程和按照自己的意愿结束战争。

中国要考虑的外部环境,不仅仅是美日同盟。当然我们也好像和俄国发了新年贺词,这也是我们的准备。

通宝推:hwd99,独草,任逍遥97,脑袋,
家园 看时间站在那一头吧

人类从很久以前就有上天入地,遨游玉宇的需求,可是直到现在也没完全实现,说到底还是时间不够啊,日本人能回过味来,这个我不怀疑,不过敢不敢趟儿就不好说了

家园 啊??联络各路豪杰呀。你看水浒,看隋唐英雄看多了。
家园 日本的问题不是安倍,而是培养和选举出安倍的日本大众

中国官媒集中炮火抨击安倍,以为安倍不在位了就好了,安倍倒欠了就好了。且不说这种期望的幼稚可笑,这是典型的精英思维。以为少了个右翼的精英安倍,问题就解决了。而历史证明,现在是安倍,过去还有中曾根、小泉和麻生太郎,将来还有别的不叫安倍的右翼人仍然会做同样的事。如果(曾经)每次都这样跳脚高声吼叫,不仅不能改变现状,还会让别人认为中国是得理不饶人,无理取闹。

安倍不是因为是精英就自然而然成为日本首相的,是日本人选出来的。日本的右翼势力是什么?不是一两个人,而是选出来安倍的那%的人。超过50%的民调支持率,不管这民调的可靠性如何,都是说明了右倾是整个日本的走向,是安倍的群众基础。不打掉这个群众基础,下了个安倍,还会再选个闹倍,抗议半天有什么用?

朋友告诉我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的同事去南京出差,跟一帮台湾人和一个日本人(好像是三棱重工的还是什么的,反正是个大日企)吃业务饭。期间台湾人说,日本在二战时在南京屠杀了30万中国人,你们猜日本人是怎么反应的?

他很紧张的说:那我在这里安全吗?会被杀吗?

没有丝毫检讨,甚至没有“真的吗?日本人会干种事吗?”的质疑。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人的本性就是,没有是非观(杀没杀人不重要;就算有,30万人就不是个事,),只有日本人的安全重要。他的回答也说明另一个逻辑,如果中国人杀了日本人,日本人一定会以杀中国人作为回报。这是日本民族自私自利的劣根性。因为这个劣根性,不会因为这种劣根性在日本是多数,不会因为日本人在建设本国时吃苦耐劳,不会因为日本人在人前如此彬彬有礼,日本人就能成为值得尊重的人,因为他们根本不是人。

现在,中韩的抗议都被别国描绘为邻国间的争议,就像邻居间的争吵,而不是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别。中国不能总是在嘴上吵吵,应该联合韩国一起制作一个有说服力的严谨的纪录片,详细说明日本在二战期间对中国做了什么,对韩国做了什么,对缅甸做了什么,在太平洋诸岛和东南亚各国做了什么,对英、美在亚洲的战俘做了什么。采访那些幸存的英、美在亚洲的战俘或知道战俘经历的人,让西方人彻底明白日本为什么会成为挨原子弹炸的国家。就像美国让它的士兵明白为什么会千里迢迢去欧洲打德国是正义的一样。

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的盟友,多年来在西方官方一直被美化,在美国因原子弹被描绘成受害者,在加拿大日本裔公民成天为自己在二战时被驱离温哥华而叫怨叫屈。如果不是美国主导的东京审判,日本可能会被描绘成二战中最冤屈的国家了。美国主流媒体就算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也是不会向西方民众说清楚中韩在这个问题上的愤怒因何而起。所以西方民众对日本是很同情的。曾经碰到过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华裔小孩,他就认为,都过了那么多年了,中国不应该在历史问题上纠缠不休。这就是他们在美国受到的教育。如果日本和德国一样反省,中韩是不会纠缠不休的。可惜日本不是,那就一定要纠缠下去,还要让世界站在我们这边,认为纠缠下去是必须的。

以日本人的劣根性,只有在他们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时,它才会倾听或接受外来的东西。中国要让日本知道中国能怎样损害到它的切身利益时,日本才能正视中国的抗议。什么道德,正义和脸面都不是日本在乎的。能损害日本利益的,一个是战争,一个是市场。前一个选相要尽量避免,不管我们是否把日本打的头破血流,我们自己也会有牺牲,搞不好渔翁得利。第二个选择应该是上策,就是在本土对日压缩市场占有率,在外市场上跟日本人死磕,能抢日本人生意的时候就抢,不能抢的市场就去抬高日本的成本,让第三方去抢。

但中国有个短板的地方在于,汽车业被日本企业绑架,消费量最大的汽车市场,日本企业能获取很大的利润,不管是合资还是独资。我当然希望国人不买日本车了,但这也不能怪日系车的消费者。没有合适的替代国产汽车,在普通国人有限的财富中,当然选择价低耐用的了。韩国人在反日上比中国腰杆硬,主要的原因就是,韩国的日用消费品的质量和价格,跟日本的都有一拼,从手机,到汽车,到家用品如Locker的饭盒,质量都差距不大。加上韩国民族主义者的激愤,砸日本车也把日本车砸出了韩国--买日本车被砸的损失,韩国车本身的质量和可靠性综合考虑,买本国车划算啊!对中国消费者而言,少了这种可选择性,砸车只损害了本国老百姓的利益,还得花更多的钱找日本车商修理--让日系车商赚走更多的钱。所以,中国如果不在国产消费品上提高质量和服务,压缩日本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就是白说。

还是要中国人自立自强啊!

通宝推:我偏要折腾,青木堂主,all4fun,桃源客,夏级核潜艇,舞动人生,吹西门的雪,
家园 日本传统动力汽车业盘子太大

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都是在吃传统动力汽车这碗饭的。

但是电动汽车毕竟是大趋势,日本人也不是不知道,但是真要改革,必定伤筋动骨,所以现在只能先发展混合动力,能拖一时是一时。

将来电动汽车业发展起来,开始取代传统动力汽车之时,就是日本经济甚至社会文化出现巨大动荡之日。

家园 论述题:请就此案例分析人民史观和英雄史观联系和区别
家园 日本车真的就不可替代吗?

恐怕还是国内买办利益集团太强大了 ?!

反正我们家里4辆车(包括我的),没有一辆日本车,红旗、奔腾、polo、passat。

家园 俄罗斯非俄族裔的人口数量+纳粹化,会不会导致再次分裂

1. 人口问题

俄罗斯族的人口数量,在纳粹化后,能否压制住其他少数族裔,能否保持国家的统一避免内战和分裂。

如果有外部势力支持的车臣或其他地区的分裂活动,

2. 资本来源

二战前德国纳粹上台,是美国来的资本在后面资助的。

俄罗斯如果纳粹化,谁家会予以资助振兴经济以收拢人心。 貌似日本还真能拿得出这笔钱。

通宝推:all4fun,
家园 弄两箱MRE吧.

比生米强啊.还自热的.每年换新的.旧的可以捐出去或者出去玩的时候消耗掉.关键时候如果断粮了靠那个有点水顶个两周问题不大.

家园 其实日本不缺.

帮日本人说一句话:日本人现在面临的问题换非日本人也很难解决.不是精英就可以解决的.换句话,比如说,日本如今的政治人物和70年代中日建交时候的日本政治人物能力上没有根本的差别,即使安倍这样的甚至可能个人能力上还有超过的.但是日本现在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要远远超过中日建交那个年代.(打二战那些"精英"就算了,那些是十足的猪脑子,还有疯牛病)

我们举例来看,比如,70年代世界阵线分明,中日建交的前提是中美已经缓和,中日建交和发展经济关系不需要选择,是中美关系缓和的延伸.这样的决策根本不需要精英去做,一般智商都是可以应对的.跟着大哥走就是了.

我们回头再回到,你提到的日本的长远政治考量就会发现这个确实太难(先撇开制度优劣,人类良知,哪怕先仅仅只从现实利益考虑).我相信日本人自己反复的考虑过这个问题.所谓长远,其实无非是几种选择,并不完全等同于站队: 一.继续美日紧密同盟-经济利益已经呈现出不允许的迹象.二.在美与新欧亚大陆中间保持平衡-难度很大.现实中无法保持.很可能出现经济靠大陆政治靠美国的精神分裂症状.三逐渐靠拢欧亚大陆-美国允许吗?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欧亚大陆的崛起也还只是一个趋势,不是一个事实.让日本人选择,他们可能没有那么强的信心.

就这三种选择,70年代的日本政治精英穿越过来可以解决有能力解决吗?很怀疑.所以,我看日本人不缺精英.他们的反应和任何被处于他们的地位的人应该是一样的---是被夹住了.当然,日本人自私自利的本性(人类都是有的,日本人极端些明显些)显然在做这样决策的时候使得决策更难上加难.一个字大概可以概括-窘.

家园 太好了
家园 俄国纳粹化的可能性倒是不高的

想要纳粹化的条件其实是非常苛刻的,元首曾经疯狂地想从西藏寻找雅利安人的远古精神支柱。从斯大林城下开始的不准后退一步,与其说是元首的愚蠢,不如说是支配整个帝国军魂的人种至上论根本经不起这种失败。反面教材其实就是意大利,连埃塞俄比亚都搞不定的意大利把“罗马民族”彻底“玷污”了,此后意大利军队几乎纯粹成了累赘。

从民族性来说,俄罗斯虽然容易一根筋,但是他们在战场上向来是狡诈坚韧的,这和德国、日本这种难得“崛起”的三板斧民族是不一样的。所以一时意气的纳粹化在俄罗斯这种国度的受欢迎程度可能都还比不过美国(如果有一天他退回美洲的话)。所有受过挫折而挺立的国家其实都对纳粹有着天然免疫力,因为迷信自己“特长”的人都曾被狠狠修理过。

不过俄罗斯对中国来说,最麻烦的一点在于,中国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未来中国也很有可能接手美国在印度洋和东亚的利益,那么俄罗斯能得到什么?这才是中国需要好好想一想的问题,我们不可能永远只占便宜而把别人当工具。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