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教一个关于书的问题。 -- 我来也

共:💬54 🌺53 🌵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能没有林海雪原

已经有河友提到了

史实类的有红旗飘飘丛书、星火燎原丛书。

回忆一下俺在文革后期看的红色小说:

彝族之鹰,俺看的第一部长篇,讲一个彝族奴隶娃成长为志愿军空军英雄的过程,志愿军空军成长的启蒙书,现在回过头看,其中故事都有真实的原型,印象深刻的有主人公驾驶中弹58处的飞机飞回机场、打下一架敌机喷一颗星等,好看。

敌后武工队,不用说,好看,同名小人书也非常好,这本书加上电影小兵张嘎,还有其它一些抗日故事,让俺对晋察冀十分向往,倒是前些年拍的同名电影没法看。

激战无名川,志愿军修桥的故事,老是被飞机炸,没有面对面的打仗,不太喜欢。

剑,好像是类似于奇袭的故事,印象一般。

欧阳海之歌

铁旋风,如果要当知青,就去内蒙大草原,可以骑马。

征途,上海知青在东北,好像后来拍了电影。

剑河浪,也是知青题材。

较量,讲73年左右上海工人的,已经记不清写啥了,就记得男主人公篮球很NB,可以腾空捞回界外球并转体远投空心入篮。

向阳院的故事,还不错,挺向往向阳院孩子们的生活。

三探红鱼洞,俺看的第一部探险类小说。

可能还有一些,记不起来了。

家园 那是环境所迫

小时候我就是环境所迫,小时候不讨祖父祖母一辈的人喜欢,因此由父母带大。他们上班之后,我就是一个人在家,那时候没电脑没电视,只有书和报纸,认字不多就被扔了本字典自己查。

就这样把家里的旧书刊杂志全部读了遍,上小学的时候课程完全没有压力。现在的小孩接收信息的渠道太多了,有个ipad的话,他能玩上一天不嫌累。

家园 我的一家,牛虻,震撼世界的十天
家园 中小学里应该设阅读课;阅读可以促进想象力,

开发思维空间。现在不是提倡“素质教育”吗?阅读其实是最基本的素质教育。

家园 前苏联关于二次大战的文学作品

有很多具故事性、文学性和革命性。《真正的人(无脚飞将军)》《青年近卫军》《卓娅与舒拉的故事》......,而且都是真人真事。—— 现在能找到吗?

家园 领导们的孩子们时髦在哈佛读书,P民也玩在网上了,没指望了

而且,也不宜再灌输孩子过去那种铁与火的传统革命文化了,革命,革谁的命?麻烦的有!

不信?你大街上吼两声英特纳雄耐尔看看?!

家园 现代书籍,不用舍近求远,河里就有你要的书

我推荐王外马甲的作品:战场上的蒲公英(特点是心路历程相当真实,读者如同在现场一般)、中国骑兵(红色哥萨克,真实震撼)、老兵故事(这个就不知道是否出版了,涵盖抗战、抗美援朝的老兵经历)。

说实话,从小到大,我看过一些军事革命领域的书籍,王外马甲的作品是能让我真正感到震撼的书籍之一。

此外,现代作家肖锚的《渗透》,不纪实。我最近几天无意中发现的,本来是换台,结果几个镜头后就看上了,又追到原著小说。电视和原著略有不同。作品的漏洞是有的,观点有争论也是肯定会发生的,但是要警示当代中国人(不管你是公务员还是非公务员)的立意,则相当得好。能催人泪下,也能体会到信仰的力量、金钱的作用和腐败的可怕。

家园 花向阳院的故事

怎么少的了《金光大道》?我觉得这个是毛泽东时代最棒的小说。

家园 金光大道
家园 咳咳,那时年纪小

就爱看打仗的

家园 看过《万山红遍》的同学恐怕得四张过了吧,

《铁旋风》《千重浪》写的是知青在牧区和农村人民公社。

家园 艳阳天
家园 有本字典,比我强多了

小时候什么书都拿来看,连猜带蒙,也能把一本小说看下来,那时候才小学三年级呢

家园 就十月的阳光没看过,看来也是同龄人了
家园 的确如此

我通读毛选就是在小学的时候,因为那时也没有多少书可看,毛选中说了很多打仗的事儿,对男孩子还比较有吸引力。现在的孩子,估计直接就打网游去了。当时,我还试图阅读《哥达纲领批判》和《法兰西革命》,当然最后失败了,并且一直失败到现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