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文化生活角度杂谈毛泽东主义(引文) -- 龙眼

共:💬275 🌺3296 🌵18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家园 机智如阁下定是智叟。

老毛只是愚公,让阁下见笑了。

家园 不能小看张学良的号召力

从桂系在西南的反抗可以看出,地方军阀保存地盘的动力远大于中央军.历史上看,地方军实力普遍弱于中央军,但令敌人头疼的是地方军的游击和骚扰.光头如果把张学良放出去,虽然不一定能守住东北,但很可能比中央军顽固.

家园 张学良都光杆司令了,还有啥号召力

军阀的根基是军队,张学良早就把他爹攒下的家底败光了,45年真能出山也是个光杆司令,他连顽固的本钱都没有。

家园 就凭他在九一八那阵的表现,老百姓对他印象已大打折扣了

此后十四年在东北坚持奋战的是义勇军和东北抗联,他张家在东北开始称王算起也不过十四年而已,又能有多少基础?说到顽固,东北军经历过国仇家恨,恐怕未必会对那个党国有多忠心,和红军作战期间东北军不是早就有觉悟了么?

家园 国民党掌权依靠的是军队,国民党军队依靠的是中下层军官

这部分人大多出身顽固的地主阶级,而国民党文职官僚大部分是不接地气喝洋墨水的书生,靠这两帮人去跟共产党干部比政治?国民党自己不是没有过干部队伍,大革命期间就不少,问题是其中有理想有抱负的多半是左翼,四一二之后清党大部分给清掉了(像之前某位老兄所说,国民党清党其实清的数量最大的是国民党左翼而非共产党),剩下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又跟了第三党最后也被清掉了,老蒋这个机会主义者搞搞阴谋搞颠覆还行,搞政治建设?呵呵。

家园 根本就不是号召力的问题,而是分赃的问题

东北是当时中国最发达的工业区,分蛋糕是个大学问,别的先不说,东北各大城市都有大片的日本人居住区,绝对是当时中国最现代化的街区,独栋别墅/上下水/电灯/电话/煤气,上海的什么石库门跟这比起来弱爆了。。。

眼红的人多去了,能肯定的是这种好事肯定到不了张学良及其手下身上。。。

如果抢不到蛋糕,天天看别人吃香喝辣的,就算有新奉军早晚也得投共,呵呵

家园 方式是多样的,影响是存在的

刘备还奉着刘琦还是刘琦的大哥呢,人家早就是孤家寡人一个了.冯玉祥的部下都叛变了他,但这些老部下见了他还不是得立正.就连那个溥仪不也能作为一个象征旗号吗?

张学良当然是光杆司令,但蒋介石可以派部队护送他进去,甚至给他配备左膀右臂.几位大哥没看清我的意思,我不是说张学良就一定能扭转乾坤,而是说张学良可能拖延的更长,变数更大,麻烦更多,即使解决了也会拖泥带水,起到迟滞作用.

当然蒋介石是不会走这步棋的,他是对东北志在必得.

家园 常识兄说的放弃华北东北。更不靠谱。

等TG建设少了长江以北地区,过长江的时候恐怕就不是百万雄师了。而是500万雄狮,十几万大炮了。

家园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

华北东北背靠着苏联蒙古,全部扔给tg不出一年时间tg就可能获得大批外援,五个野战军全部换上二战苏式的二手装备,国军那还打个头啊。

家园 tg未必能得到苏援的。

苏联巴不得中国划江分裂。tg和KMT搞的是两种哲学思维方法,一种是全新的。一种是大清朝的,这种对付各地的小军阀都够吃力的。所以还是常识兄说的对。早晚都得败。

家园 苏联当时正是战后恢复元气阶段

人力严重缺乏,不仅粮食本来就不够,还需要支援当时东欧的占领地区,粮食换武器的做法完全可能,东北民主联军就用这个办法换了一批苏联接受的日式武器。而且如果美国公开支持凯申帝,苏联这么搞就更顺利成章了。

家园 傅作义是能守城,这没错。

只是35军被共匪在新保安给吞掉了。守天津卫的是陈长捷。

家园 即便35军在,该守不住的城他也还是守不住。

闯锡山就曾想利用傅善守,让他守太原,结果他不还是丢下太原跑回绥远去了。

家园 45年谁先挑起内战,谁就是民族罪人

这句话没错。

八年抗战刚结束,老百姓不想再打仗,不想再死人了,这是人心所向。

要打仗也要等大家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再说。

当然您说的也没错,国共的核心冲突就是是不是要土改,这个矛盾是无法调和的,国共冲突必然不可避免。但是是不是必定发生在1945年,其实是未必。

家园 你是来讲笑话的么?

嗯,36年之后继续对日赔款,等到珍珠港之后再对日宣战,但战胜之后聘请冈村宁次的凯申常公是民族主义者:)

就算刚刚立国不久,还要靠苏联人支援才能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的太祖爷,坚决顶住苏联人合办长波电台基地和潜艇基地,反倒不算。

还能更搞笑点不?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