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幼童化的中国剩女? -- ftbird
说到幼童化,并非萝莉化,某些邪恶思想的挫男不要想歪了。
幼童化在这里的提法,是指思想和行为像小孩一样, 不自立,期望保护,不想负担责任,情绪化,非理性,童话现实等等。
现在很多中国女性,早已年满18,28,甚至38,但是思想和行为依然是幼童化,带有上面列举的特性。 她们对异性的向往和看法,在微博和微信里面广外流传的文字可以窥见一斑,比如这条:爱我,就照顾我,呵护我,宠我,偶尔我也会发小脾气,但是你要哄着我让我快快的消气,像哄宝宝一样的逗我。。。。。这也不知道是找爹还是找老公。
而在现实生活中她们很多也以此为信念。另外有一条很重要的共性,就是很多女性成年后,依然和父母同住,不是照顾父母,而是继续被人照顾。 这或许和生存成本有关,但是和西方社会年轻人一旦工作自立,大多租房单过成鲜明对比。
而一个成年女人对异性的正确态度, 对婚姻生活的理解,对家庭,配偶,子女,父母的看法,绝不会是一个幼童化的概念。
是什么会引起中国女性 从三从四德,到妇女能顶半边天不爱红装爱武装,最后变成幼童化思潮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男人女性化,女人儿童化,儿童宠物化,宠物亲人化。不过当时主要是指港台韩日电视剧和电影。
男人超男人化,女人够爷们儿化,儿童小男子汉化,宠物忠实助手化
"男人女性化,女性儿童化...."这些人的本质是对应当承担责任责任的推托。
而女人以前以三从四德立身,靠的是吃亏和忍让,以及自身的努力;后来能顶半边天,靠的是时代的发展,自身的努力,以及强大的竞争力;
现在很多女人发现儿童化居然活得更舒服,这是靠得女人最后的本钱--姿色和生育能力
新时代,有的女人成功了,有的堕落了。
有相当部分的剩女是这样的,只要没结婚,哪怕30岁,35岁,40岁,还跟父母住在一起,永远住在一起!她们被父母照顾得无微不至,她们在家里的身份永远是“女儿”,而非一个独立的单身女人。
很多剩女都是从小听父母话的乖乖女,大学不让恋爱,毕业工作的头两年也不让恋爱。 中学时有个男同学塞个条子,父母都会兴师动众。可是一到了女儿25,26了,父母就急了,就要问她你怎么还没有男朋友?就要张罗介绍相亲了。在他们眼里,谈恋爱是不用学习的,是象开水龙头一样,要关就关要开就开。而且,他们的观念里谈恋爱都是要一次成功,不然就没有必要谈。所以,中国剩女的青春特别短,22岁还开不了,没几年就被剩了!
乃至伪娘化...
相对于女性的社会变化,男性的异化才是最可怕的。
国内我也见过一些这样的人。。。。
我疑问的是,到底是这样的人多了,才拍脑残电视剧呢?还是脑残电视剧导致这样的人多了呢?
五笔打不出。
你能不能不这么幼稚,先?
而且现在生活中真正的剩女,并非你们所想象中的这种,往往剩下的是自身能力很高,对自我的人生定位也是有追求的女性。
但凡想靠男人为生的,即使起始定位有些失之现实,但也会在时间面前慢慢了解,然后找到自己的定位的。
女人不是男人的附庸,不要总以为被剩下就一个是这个人个人的悲剧。只要拥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职业,在现在理智优秀男性越来越少的现实之中,未尝不比那种依附在男人身上为生要悲催。
有句话,近之不逊,远之则怨,则是楼里几位男人们给我的感觉。
大家角度不一样而已。。。。
剩女中不乏世界500强公司在中国的职员,她们有个错觉,以为自己在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工作,自己也就很国际化了;如果在上海的恒隆广场上班,自己也就很高级了……其实,她们的生活方式简直跟她们母亲那代的纺织女工没什么两样。上班是只管低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下班是马上回父母家,目不斜视,每天午饭带妈妈便当,如果不结婚哪怕到35岁也跟父母一起住。
与父辈有很大的关系,所谓的剩女、剩男他们的父辈有这样的特点:
1、大多经历了物质匮乏的年代,吃过苦,所以自然就想着自己吃了苦,自然不能亏待孩子,很容易在物质上满足孩子。
2、父辈的父辈也是忙着生计,无法照顾到他们的内心感受,感情的温暖与关怀特别少,所以很在意孩子,看不得孩子受苦、受委屈。
3、大多家里都会有兄弟姐妹,而父辈的父辈给予的很有限的关爱又要分给大家,所以内心的对于情感、温暖的渴求很大,无法得到,又会投射到孩子身上,加倍照顾孩子。
4一个很致命的问题他们没有从他们的父辈那里学会去爱,去做些情感的支持,去关注孩子内心的成长。对于情感的渴求使得父母潜意识中不愿意孩子长大,离开自己,想与孩子保持亲密关系。内心特别渴望需要,但是又缺乏方向和方法,所以只能用物质的方法来满足,用无条件的方式来满足。而很多时候孩子的需要是不合理的,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害的。
5而孩子得到的是一些表层满足,而内心里一些更深层次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例如内心的自我力量的支持、价值感、成就感等,这就无法让孩子去面对挫折、面对困难。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小朋友之间打架,被抓了一下哭。很可能父母们常做的是,1、去帮孩子讨回公道,然后父母们打起来了2、安慰一下,不要哭,转移话题,带孩子去吃东西等等。3、教育孩子,以后是好朋友,不要打架等等。
却很少顾及到孩子自身的感受以及孩子自己面对挫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很多的事情,是父母代替了孩子成长,过度保护的父母会养育出温室里的花
1、 自私,不会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因为在家里大多数是独生的,父母的情绪也不需要孩子去照顾,所以孩子会认为得到别人的照顾是天经地义的,得不到才是不应该的。而
2、 即刻满足,经不起挫折,两个自私的孩子在一起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为什么你不照顾我?你们不是天生就应该是照顾我的感受的吗?两个人在一起会有很多的摩擦。
3、 选择多样,社会包容度高。
一方面是那么强烈的挫折和摩擦,另一方面是那么温暖的家,选择哪个就是很自然的了。
后文看出,同学或许是未婚有点年龄女性。可以感受到 有点火气,不过你要不是幼童化心理那种剩女,何必那么不平, 你可以是白骨精的独立新女性嘛。 对于这样的未婚大龄女性,我是十分佩服仰慕的。
同样,我认为中国电影不够含蓄,也是因为大多数观众不爱动脑子去理解含蓄背后的表达的意义。
我不是白骨精,也不具有很强的能力,但并不代表我只看到自己眼中的小小文寸。
希望你也是
“现在很多中国女性,早已年满18,28,甚至38”
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位置和角度的,我也是,我永远都是一个女性,无论当年是年轻的时候,还是现在的中老年妇女的代表,又或是未来里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我能够比没有女性这个身份的人来理解我们的性别,这世上无论什么样的性别,什么样的年纪,都会对自己的定位,或者对自己所处的世界有认识的不足,但不足以仅仅性别,就可以羞辱他人。
你的“很多”,让我感觉不舒服,所以送你个jiong。
对人要宽容一些,没什么错误,尤其我个人认为,男女两个性别都在尽着自己的努力来构画这个世界,却常常女性被误解,被打击的时代,虽然无可否认,现在的时代对于女性比之以往要宽容和平待了许多。
抛弃了性别,我们谁年轻时没有过可笑蠢笨的想法,只凭那些年轻女孩嘴里的几句话,脸上的几个表情就对她下了定义,这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