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抛个砖,胡侃一下大型弹道导弹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 constant

共:💬1454 🌺9773 🌵1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7
下页 末页
家园 好详尽的回复,多谢!

国土防空真不便宜,还要截击机24小时滞空

即使TG现在只打算防卫从黄海到南海的四分之一圆弧,也是快4000公里的距离。八爷作战半径大约600公里,那么仅仅为了警戒巡逻就需要在天上保持至少7组的八爷。一架八爷只能带2枚霹雳-11,所以遇到战斧饱和攻击,需要八爷的这个数量就不知要翻几番了

战斧射程2800公里,远远躲在TG防空反潜圈之外,而且据说从Block 4开始造价降到不足60万美元。八爷24小时滞空巡逻的花费也不菲吧

当然了,据说盾的造价一般是矛的九倍以上,所以战斧的费效比高也不奇怪,苏联国土防空军也这么忍了。只是忍不住在想,有什么办法能扭转这种花大钱做小事的窘境呢

家园 都用核弹了,也不在意电磁脉冲辐射了吧?

难道是破坏威力,当量非常小的战术性核弹专门用来搞电磁脉冲辐射?

家园 大气层内拦截5M的导弹似乎还不存在。
家园 很不少啊?

外链出处

看Maximum target speed。

家园 所以美国空军在911之前基本放弃国土防空了

想省钱还是搞攻势防空最合适。至于自己国土的防空警戒任务,还是交给空中国民警卫队练手吧。所谓的北美防空司令部,其实改名为北美防天司令部更合适。

-------

俄亥俄级实在是太好用了,以前驼着三叉戟D5能让其他核大国恨得牙根痒痒,现在换成战术战斧依然让人睡不安稳;不管是国土防空还是远洋舰队防空,对其都不能掉以轻心。

战术战斧搭载沉重的常规战斗部时射程达不到2800公里那么远,装很轻的核战斗部飞这个射程都有点困难。我估计装450Kg常规战斗部时,战术战斧的射程应该也就是1500公里左右。这个射程也有足够的威胁了,在TG领海外300公里左右发射,袭击海岸线后方1000公里内的目标。

-------

花小钱办大事的办法我还真想不出来,恐怕也只能踏踏实实发展国土防空力量了。好在这钱也不算只花在拦截战斧上了,毕竟TG空军没有明确的前线航空兵和国土防空兵的区分;八爷还能在巡逻时顺道练习一些战术侦查、对地攻击甚至高速突进袭击预警机加油机啥的。

不管怎么说,建立一支强大的战术空中力量,总归有让其彻底发挥作用的时候;就事论事谈论效费比恐怕还是不太合适的。

通宝推:什刹海良民,
家园 即便是同一种核弹,引爆高度不同毁伤力也有很大差别

何况为了突出电磁脉冲辐射效果,核弹也要进行针对性改进。

至于当量,美苏装备的战术核武器都是可调的;同一枚核弹的当量可以在千吨级到十万吨级之间灵活改变、以适应不同的打击目标。

家园 很有之前忙总的那种乐观劲儿。花~~~

有时候,我们就是被自己的小脚女人心态蒙蔽了双眼,缺少一咬牙,一跺脚的狠劲:往死里弄。

家园 平头为啥阻力小在水中?
家园 可否这样考虑?

中国近岸大陆架比较平缓,水太浅,俄亥俄级是不能进东海的;而极端重要目标(北上广)都在沿海繁荣带。所以美国的潜射巡航导弹所走的绝大部分“人生路程”应该就在海上,进京的路线选择不多。

如果如苏联的传统做法,以“全国自动化截击指挥系统”指挥大批值班截击机轮班兜圈子,太奢侈了,而且连西德的小飞机都没防住(估计也就是偷鸡省油钱,结果正巧人家飞进来了)。

所以我的建议,是以海面防空阵地为主,空中值班巡逻为辅,多道扇形防线,纵深防御,由“全国自动化截击指挥系统”统一指挥。

海面防空阵地,由圆心(北京)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扩展,第一道是岸上的“陆盾-2000”。第二道是12海里领海内侧,设置一批“蘑菇寨”(人工岛或海上平台)。第三道是200海里经济专属区内的“乌蒙舰队”,2艘一组,来回巡逻,这一区是中国的“防空识别区”,受岸基空军保护。第四道是200海里以外的公海上,零散部署“科考船”,不带武备,负责侦察,公海可以自由航行嘛。

至于美军从陆地或空中发射导弹,那必须由中国的邻国向美军提供基地。中国陆军正闲得慌,这不找抽吗?

这样子开销较小,可持续发展。

本嘉明:《茗谈》113-3:乌蒙支队

本嘉明:茗谈(91):蘑菇寨

通宝推:constant,
家园 高功率微波武器十年前就有了

2002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建军专稿:新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发展追踪》,在第四次飞跃中提到了一句微波武器:

“空军随着一批批新型作战飞机和防空导弹装备部队,基本形成了高中低档搭配,歼击、对地攻击、运输和多种支援保障飞机相配套的体制系列,构成了高中低空、远中近程相结合的防空火力配系和覆盖全国的对空情报雷达网,使防空作战、空中作战和空降作战手段有了显著提高,形成了以一种大航程、大载弹量、速度快、兼有战斗机及轰炸机功能、技术先进的战斗轰炸机为主强大的空军力量,如“飞豹”FBC-1歼击轰炸机、歼8新型战斗机等。一种新型的非杀伤性武器即高功率微波武器已研制成功,并可以随时投入战场使用。”

http://www.people.com.cn/GB/juns ... 0020722/781457.html

其中一种是将爆炸的化学能转化为强大的脉冲电能,比手提箱小,8公斤,一次释放10GW高功率脉冲和100MJ的能量,主要用于攻击飞机、导弹、C4I系统。

http://www.docin.com/p-49776649.html

家园 S-300反5M

就让俄国人吹吧。

家园 你说多少?
家园 Another Scenario

Logically, it is possible to extend a Sanger's Trajectory at 20 Mach speed with a Hsue Shen Tsien's trajectory at 10 Mach or below. However, the most difficult job is that, when the missile is skipping off the outer layer of atmosphere like a stone skipping on water on a Sanger's trajectory, almost no material and/or equipment can survive such a multiple-reentry mission (say, 4-6 re-entries for 16000 KM missile range at Mach 20 speed), let alone maitaining effective control over the missile. Tsien's trajectory is a lessor nightmare for engineers--only one re-entry and then gliding at 10 Mach--at least China has made it.

Assuming current technology is advanced enough for engineers to make material and equipment that can survive at least one Sanger Skip-off without losing control. So why not make a missile that firstly re-enters atmosphere and gliding on Tsien's trajectory, ignites the engine(scramjet?) to accelerate the missile from 10 Mach to 20 Mach, following Sanger's trajectory, and then, bouncing back from outer-layer of atmosphere, dives into its target at 20 Mach speed, which no one can intercept?

家园 鲁斯特的小飞机不是没防住

一直在空情网的监控下,但是如何处置,要不要打下来

层层请示,没人敢拍板

所以才闹了笑话

家园 土共暴兵是进攻势态的,还是防守势态的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