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有人说下最近香港的事吗? -- 谢家堂前
而旱情严重的是粤北、粤东,香港减少供水对旱情帮助有限。实际上,当时粤府也已与香港水务署商定预案,如果旱情继续发展,给香港供水将每天减少50万立方。
看2006-2012年香港供水情况,供水最多的年份是2011年,比上年暴增20%,这是因为2011年东江流域降水较往年减少近6成,旱情严重,香港本地储水也少,所以当年供水最多。
对比06-12年东深供水给内地深圳东莞和香港供水的情况,就会发现对于供水方来说,深莞是更为“温顺”的用户。香港取水大起大落,有时比上年增加15%,20%,有时又减少8%,13%,而深莞的取水波动基本在7%以内,也就是说丰水的年份取水量不会过分减少,而枯水年份取水也可以压减。
另外,从06年到12年,在年取水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香港购水的总价增加了41.8%,而深莞增加了69%,这个事实也可以为香港受到的“冤屈”做一个注脚。而考虑汇率损失,也不知道这两个数追上通胀没有。
于水深火热之中
就是这旱情非常严重的11年,香港的配额还可以让深圳用将近3亿。
新华社的媒体讲得很清楚了:互惠互利
十块钱一度也不过分,明白为什么吗?人广东上交多少税金?你香港一个大子不掏,还想享受补贴电价?告诉你吧,港币6角的电价那也是中央恩惠香港的补贴电价,不信,现在就给你个10元一度电,爱买不买,要不你自己建核电站去,记住,核电站离广东远点啊。一帮沾了便宜还卖乖的货!
"十块钱一度也不过分,明白为什么吗?人广东上交多少税金?你香港一个大子不掏,还想享受补贴电价"
你连大亚湾核电的来龙去脉都不知道,纯粹乱扯。
先给你扫扫盲:
http://baike.baidu.com/view/56321.htm
“1980年前后,香港的电力供应曾一度紧张,为抓住此商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和广东省政府计划在靠近香港、广州、深圳等电力负荷中心的深圳市大鹏镇境内建设一座核电站,因选址在大亚湾畔,故命名为大亚湾核电站。该电站为内地与香港中华电力公司合资建设(港方股份25%),并将所发电力的大部分售予香港。
但在筹备期间,发生了因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大量香港民众集会反对建设核电站,以及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商讨香港最终归属等事件,而延迟了核电站的建设。
1982年12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第四次讨论在广东省建设核电站问题,会议确定建设大亚湾核电站。 后来,电站引进了法国的核岛技术装备和英国的常规岛技术装备进行建造和管理,并由一家美国公司提供质量保证。
1987年8月7日正式开工,使用压水型反应堆技术,安装两台98万千瓦发电机组,于1994年全部并网。”
建大亚湾核电这个项目,就是为了向香港卖电,
香港中电公司也是股东。也有向大亚湾核电投资。
不向香港卖电,根本就没那么高的利润。
些设备运转的电力需求有多大?满足这些电力供应投资有多大?维护这些投资的费用有多大?最后再算算平均到每度电每吨水的费用有多少,再来侃侃而谈。对于一个不向中央政府交税的地方政府,大陆真的不应当给予半分照顾,完全应当市场化运作,这很公道,相信香港人完全可以理解。
歌舞升平中看到危机而已。中国的历史周期率正在重演。但真到宋末明末清末时期的时候,水深火热恐怕都乐观了。中国的人口基数是每个发达国家的噩梦,秦汉唐宋元明清末的人口锐减,有史可循,也正是他们乐于见到的最优结果。崛起不只是gdp,文化,公平,有利干长治久安的制度,人口素质都是重要支撑。唐宋明清富甲世界,结局如何?——这就是毛泽东发动wg的历史教训基座。先扫自屋,再扫天下吧,这才是王道。
不是什么施舍,也别抱怨价格。
电力不足而在广东建的核电站!想赚香港的钱根本不需要这么麻烦,你香港投资为什么不在香港建设核电站?还不是因为你们征地成本高企?
么辙?
那年头广东省还不是财大气粗。高价电根本用不起。
,鄙人是被身边时常发生的n叶障目了,没看见新闻联播里面的泰山。而兄台也许一直生活在泰山里,因此没被一叶障目,或者故意对树叶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