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消暑篇] 酒 啤酒(上) -- 老顽童

共:💬36 🌺20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消暑篇] 酒 啤酒(上)

文革后期我们这有人用百姓生活中常见的烟茶酒的品名写了副对联

上联:水仙乘风大前门

下联:流香色种一枝春

横批:高粱米酒

有问:怎么没啤酒?

那时我们这里的人离啤酒远着呢,不要说闽南,就整个福建省也没有一家啤酒厂,有其原因,福建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历来缺粮,早先说福建的粮仓在台湾,甲午战争后改为福建的粮仓在江西,而酿啤酒需要大量的粮食。再说本地不产啤酒花,福建又交通不便。

其实闽南人的酒风不似福建其他地方人,与广东人的温文而雅相去甚远,有中原遗风,酒品恶劣,酒桌上想方设法不让对方把已入肚的酒食带回家。

闽南人如何喝酒,说个故事大家就知道了:

早先法国人头马公司决定要设一个亚太营销中心,总裁实地考察后认定香港——自由港,国际大商会,优势多多。

然后总裁要返回法国了,在香港机场候机室候机时,对面坐下了俩亚洲人,刚坐下就有一人从行李包里摸出一瓶酒,总裁不禁眼睛一亮,本公司出产的人头马阿,接着那人又从包里掏出两纸杯,俩人旁若无人地你一杯我一杯开喝,不大功夫酒瓶见底了,总裁看傻了眼,有这么喝酒的么!问边上的随行:这俩人是什么人?随行回曰:台湾商人。总裁当场决定不回法国了,到台湾去看看。

当时的台湾社会一片繁荣,按台湾人的说法是“雷(钱)淹过脚目(踝)”,喝起洋酒来人人都象梁山好汉,就差没用碗盛,总裁看了之后的结果是亚太营销中心设在了台湾。(那是当时,若再晚些年那肯定是要设在中国大陆)

聊闽南人怎么说起台湾人的故事?

您若如此提问,说明您对台湾很不了解,台湾人百份之七十以上是闽南移民后裔,所谓的“台语”就是闽南语(也称之为“河洛语”,也就是古时河南洛阳一带的语言,从客家人鄙称闽南人“河洛佬”而来)。聊到此关心一下国家大事,大陆对台工作搞了那么多年,怎么没有闽南人当上国台办主任、副主任的,也没有闽南人成为对台办的发言人,若有,除了语言相通好交流外,还有面对同腔同调的祖源地之同胞,台独分子如何乱开荒腔。

所以台湾人的性情与闽南人相似,酒风相同,猜的酒拳也一样。不少的北方人说起南方人喝酒,常用鼻子发音,来闽南轻敌的结果往往是上酒桌是空肚子,回宾馆还是空肚子,前不久俺就见一黑龙江的一米九的彪形大汉趴下了,北方人有些莫名,脸挂不住,常托词说是气候的原因,闽南人好客,那能让客人难堪,赶忙附和说yes yes yes。

喝口茶先

关键词(Tags): #酒#啤酒#闽南#酒风通宝推:月下,履虎尾,经纬仪,
家园 闽南人最坏

喝啤酒用红酒杯,一次一个,被整趴下数回。

家园 这个倒是头回听说。

说不准闽南和河南可以一拼?

家园 太不应景了。

怎么不是“喝口啤酒先”。

家园 老是被同一块石头绊倒,是不是该反思一下自己了

以我这种半吊子的水平判断,在酒桌上,不要老是埋怨对方太狡猾,自己也要做好功课嘛

说实话,要不是看到楼主这篇文章,我还真不知道闽南人喝酒这么猛

看来,以后遇着说自己听不懂话的人,在酒桌上,还是谦虚谨慎一点的好

家园 老兄说的是“一口杯”吧

容量可能只及北方啤酒杯的十份之一,很容易下肚,不为难,不知不觉

家园 哈哈,一点不假,“喝洋酒,往死了喝”

俺一师兄对他媳妇乡亲们的酒风如是评价曰。。。。。

家园 河南人好酒!

闽南的确有河洛遗风!!1

家园 这个口杯很害人

这么小一杯,谁好意思还只喝半杯,每次敬酒次都得干了,很容易喝过量

家园 老顽童兄,国台办里闽南人可是不少啊,

副主任郑立中,发言人范丽青,更别提厦大的一批毕业生了。国台办主任的正职类似政务官,通常由领导身边的人担任,或是出于别的目的,但是副职或是业务人员通常都需要专业人士。你看看公安部的部长几任都不是警察出身便可以看出来了。

家园 【商榷】

去过闽南,实话说,不过尔尔!

家园 应该不是一口杯

上次去泉州晋江喝喜酒,就是用那种高脚的红酒杯,一杯能装一听355毫升的……

家园 您去的是厦门吧
家园 [消暑篇] 酒 啤酒 (中)

我们这里时兴喝啤酒是在改革开放后,之前人们与啤酒的关系如何,在此说两小段子:

有俩干部到北京出差,到全聚德吃烤鸭,见一只烤鸭的价钱足以买一窝鸭,便问:“买半只行不行?”

答:“可以。”

想一想再问:“再一半行不行?”

“行。”

那再一半行不行?差钱的干部腆着脸再问。

不行!北京人回答得斩钉截铁。

四份之一的烤鸭,一瓶啤酒,高消费后一人起身要走,另一人却坐着不动,原来初次喝啤酒,不晓得怎的就头晕目眩脚发软,站不起来,嘴里直念:等一等,等一等……

我们这管喝酒喝到离酒量还远,意外就倒了叫“酒拐(拧)”,这人与啤酒犯“拐”。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有个县要建啤酒厂,地区计委招开论证会,建委、经委和轻工局等相关各路人马到齐,会上就有人讨论到经济效益的问题,讨论来讨论去,该县的县委书记不耐烦了,站起来大声地说:怎么会不挣钱,啤酒,那不就是水,到时往里多灌些水就行了……

我们这里开始喝啤酒,“清爽型”曾一度大为流行,所谓“清爽”就是酒精度较低,为2、5,麦芽度只有8,还有就是少放啤酒花,没那么“苦”,还便宜(料放少了当然成本低),够“清爽”,人们傻呼呼地大喝特喝,你灌我,我灌你,灌来灌去都没倒,皆大欢喜。

当然被灌吐的有,那不是醉而是胃容量不够,跑到卫生间或到外面吐的是上品,转头吐的是中品,头都不转就吐那当然是下品。有见有人端起一大杯(那时还没流行“一口杯”)头一仰喝了下去,头一低,端平的杯子里还是满满一杯,酒从胃里倒流回来了,只见不知名的东东在混浊的酒中作布朗运动,没在吃东西吧您那

台湾人到大陆说到啤酒开心阿,台湾一瓶啤酒要值人民币十五、六元,而大陆那时一元多、两元多就能喝到相当不错的啤酒,较之台湾的价格简直是送给你喝。在大陆的台湾人喝得很欢畅。

我有一朋友当时在本地总经销哈尔滨啤酒,度数高,入口苦,又贵,销路很不好,只能推销在酒吧、夜总会等高消费场所。我感觉不错,有机会就帮哈尔滨啤酒说好话,反应令人失望。另一朋友拿了几箱后送两箱给一经常打交道的台企老总,那老总长期失眠,夜晚不上床的,边看电视边喝啤酒直到天明,累了就在沙发上打个盹,这台湾人喝了哈尔滨啤酒后对我那朋友说:这才是真正的啤酒。

现在,“清爽型”势微,越来越多的人不喝它了,没劲,喝了半天没酒意,场面上大家要喝青岛原厂或喜力等有劲的,可惜的是我的朋友经销哈尔滨啤酒是当副业做,主业做得热火朝天,见做酒不来钱早甩了,我也就没免费的啤酒喝了。

喝口啤酒先

关键词(Tags): #啤酒#水#清爽型#台湾人#免费
家园 情兄 搞错了吧

郑立中是霞浦人,闽东话与闽南话是不通的

范丽青是原生活在泉州的山东人,好象没有闽南口音,不晓得闽南话流利否

我知道是有一帮闽南人大学生在台办里看台湾电视、做翻译,不知最长的看了几年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