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查韦斯走了 -- 大西洋14

共:💬92 🌺660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大佐如果能用自己的命换儿子逃脱也算好汉

躲苏尔特啥事不做最后逃亡中毙命才是真丢份了。

家园 有点苛责查韦斯了吧

普京也干了12年了,偌大一个俄罗斯,还有前苏联的工业底子,不也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活力的经济嘛。

要求委瑞内拉这个几乎从来没有工业的国家,在短期内建立一个有活力的经济,实在是难为查韦斯啊。

家园 不苛责不苛责

只是从一个外人的角度看看而已。经济嘛,老搞补贴是搞不下去的。我前面不也写了吗,老查本人应该也不会满足于仅仅发补贴。委国内基本情况本身又不太好,外界压力又很大,偏偏老查是个很有理想的人,他执政10多年,很努力的想改变,也确实改变了一些现象,但是很重要的委的经济社会层面的本质,仍然很难改变,尽管说这个似乎还嫌早。替佐罗本人有点遗憾吧。其实世界上是不能离开理想主义者的。不然太枯燥了。

家园 我觉得,拉美在短期内没戏,哪怕查韦斯活到100岁

纵观工业革命以来,哪个有分量的国家没有自残的血泪史(英国都有《雾都孤儿》呢,老美有南北战争,法国国内也杀得血流成河)。

作为后发国家,要想搞出点儿名堂,不自残更是不行的。苏联、中国这种独立自主的大国就不说了,就是有老爸的韩国,也有过“刺刀下急行军”的经历。

时代不同了,如今再玩儿“刺刀下急行军”,国际舆论会说三道四(如朝鲜),国内的民众也不一定能接受,查韦斯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扭转不了这个趋势,所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也。

有必要说的一点是,自门罗宣言以来,拉美就被老美渗透得七零八落,就是有一天老美不是全球霸权了,靠祖上的余威应该也能控制拉美N年

家园 短暂的幸福也比从未有过幸福强得多

如果没有查韦斯,那些穷人一辈子都过不上安稳生活,有查韦斯,至少过了14年的安稳日子。从这个角度来说,你再说查韦斯的路子不可持续(其实这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对于那些穷人来说,有这14年也比一辈子没这14年要强得多。

接着说一下为什么我认为你说的"查韦斯的路子不可持续"是个伪命题,是因为查韦斯的路子要持续所需要的不是外界因素限制不可能达到的条件,例如涸泽而渔,我们可以说他是不可持续的。或者凭着一次中了大彩的幸运来过挥霍日子,我们可以说他是不可持续的。

但是查韦斯所做的这些,是可以持续的,只要委内瑞拉的石油不枯竭,只要有另一个像查韦斯一样的侠客出来领导大家,那么查韦斯的路子就是可以持续的。这两个条件,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啊。

家园 中国建立工业化用了60+年呢。查韦斯这才十几年啊。没法比
家园 我有比吗,没比啊

我的意思是说,如今,后发国家再像20世纪中叶那样搞工业化,麻烦会很多,有国际麻烦,也有国内麻烦(国内能不能忍住工业化的阵痛)。

查韦斯提出的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打算要避开这些麻烦,但是,到底该如何走,他也没有给出答案,只是分配石油财富给下层,这是授人以鱼的做派。

我不怀好意的揣测一下,拉美人从上到下都没有为工业化付出的觉悟,大伙儿都是靠山吃山、靠油吃油的混日子,哦,还可以靠足球

家园 一个国家,首先得让大多数人看到希望

拉美那些国家集体左转,就属于在门罗主义的淫威下看不到希望的一次反动。

查韦斯拉出了解放者的大旗,就是让整个拉美看到了希望。

先有了希望,其它的再说。可惜天不假时。

家园 你真的相信工业化就必须要有自残的血泪史么?

中国有人现在这样说,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社会不公找借口而已。

这些自残的血泪史,第一批工业化的国家如英国不知道也就算了,第二批工业化的国家就应该改进,第三批如果规划得好,就应该可以基本上避免。现在中国算是第三批吧,虽然由于当政者没有在这方面作出完善的努力,致使中国仍然付出了重大的自残的血泪代价,但是血腥程度已经比第一批第二批都减轻了很多了。

如果以后再有第四批工业化的国家,而且如果是社会主义国家,当政者又做好规划努力避免这种自残的血腥过程的话,我相信他们会做得更好。

家园 我也不希望历史重演啊,问题是该怎么做

谁能给出现成的答案?!

查韦斯已经故去了,就不说了。拉美其他的左派政府,现在在搞温和左派,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拭目以待吧

最起码,现阶段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家还是在靠出口资源、能源、农产品等过日子。以前是出口给欧美,如今是出口给中国。如此温和,我看不出有什么工业化的迹象

家园 你是愿意他们自力更生呢还是等中国产业升级之后帮他们呢?

如果自力更生,就用卖资源能源农产品获得的收入,有选择地引进一些工业流水线,同时加大自己的教育投入,培养一批合格的工人。如果在产业选择上可以结合自己资源能源方面的优势,省去来回运费,是可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的。有了第一条有竞争力的工业之后,可以用这个工业的利润加上卖资源能源农产品的收入,再有选择地引进第二个工业产业。这样一步一步走,把外汇盈利中心一步一步从资源方向转移到工业方向。

这里的关键在于引进工业流水线的时候是“有选择”的,而产业的运作和利润要由国家控制,公平而稳步地进行,不能急迫,更不能交给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像委内瑞拉和巴西这样的国家,光是卖资源能源农产品就已经收入可观了,那么在工业的选择上,就有很大的自主权,不需要接受所有别人硬塞过来的某些高污染高强度的工业。而那些没有资源能源农产品可以卖的国家,就没那么幸运,他们是必须接受所有别人塞给他们的产业的,否则光靠自己是发展不起来的。

像英国中国等这样的国家,当初都是在亡国灭种的紧迫压力下进行工业化的,所以会有很多自残的血泪史。而委内瑞拉巴西这样的国家,暂时没有这个危险,他们可以比较自主地选择自己的时间表和进度,避免工业化的血腥发展过程。

中国产业升级之前,也没有办法帮助他们工业化。等中国产业升级之后,就会把一些初级工业转移给他们。那时候他们再跟自己的优势相结合,有选择地接收一些工业产业,对他们来说,会更容易更轻松地实现工业化。只是要等中国产业升级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在中国的帮助下进行工业化,伊朗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伊朗现在国内的工业不差的,很多就是用石油跟中国交换,在中国的帮助之下建立的。

当然了,跟沙特比起来,伊朗现在发展工业甚至发展核武器,也可以算是有血泪史的吧,但是跟那些没有石油的国家比起来,却已经是质的区别了。

家园 这个阿 你得看委内瑞拉的具体情况 江南水也请进

如果更多的了解委内瑞拉的情况,就会明白,老查在委内瑞拉所作的这些不可持续的内在原因。绝对不是仅仅能再出来一个侠客继续发石油美元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委内瑞拉的石油产品属于原油中的重油类别。美国在加勒比的炼油设施是可以满足处理需求的。委内瑞拉将其多数原油出口美国的是历史形成的局面。这一点,老查尝试了出口方向多元化,比如中国,但是很难改变根本。江南水说的老查再活100年也没戏,说出的是直觉,没有说出原因。这种自然形成的经济联系就是内在的原因。很自然,这种经济关系带来的,就是委内瑞拉主要的经济趋向要与美国合拍。所自然形成的经济利益集团及其关联自然也是依附于美-委石油贸易的。试图将这种经济关系削弱的行为,都会产生强烈的反弹。说白一点,只要委不能找到从成本上真正能够替代美国可以处理其原油能力的多元化方向,任何短期内试图改变其国内利益分配体系的努力都将是很危险不可持续的。

鸦片也是短暂的幸福,但是这种短暂的幸福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其实楼上算法man的说法有一定合理性。先看到希望,再搞实际的。不过考虑到美委之间很难替代的这种关系,除非找到替代者,或者委自己发展出足够的处理能力,否则继续老查的补贴政策,也只能是继续看到希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非常困难的。这个时限就很不好说了。而其内部矛盾解决不了,这个时限中间也可能更早的被人为打断。54%与49%其实也就是一墙之隔而已。

家园 看看巴西怎么做吧

有种说法,卢拉暂时把位子交给罗塞夫,这个任期完了以后,卢拉还会回来的(巴西版普梅二人转?),我不知道巴西的宪法是怎么规定的,也就不知道这个传闻是真是假。

巴西除了能源、资源、农产品,还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他做好了,应该会成为拉美的样板。

这种细水长流的方式,确实温和,但是,万一来一块大石头,这细水还能不能继续流下去呢?别的不说,现阶段,老美就是那块大石头,以后中国会不会也成为一块大石头呢?

巴西现在正在搞核潜艇,合作对象是法国,而不是金砖国家中的中俄,意味深长啊

ps:不说老美联合西方的制裁,单是八年的两伊战争,伊朗就不仅仅是“也可以算是有血泪史”,而是实实在在的有血泪史

家园 德美就比英国要好。苏联实际上比他们都好。

要是把工业化的规模也考虑进去,中国也比苏联好。

家园 德美都有血泪史啊,不比英国好呢

听没听过海涅的“老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如果德国真的好,怎么会有马克思呢?

《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谨以此诗献给盛泽的纺织工人

海涅

忧郁的眼里没有眼泪,

他们坐在织机旁,咬牙切齿:

“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

我们织进去三重的诅咒——

我们织,我们织!

“一重诅咒给那个上帝,

饥寒交迫时我们向他求祈;

我们希望和期待都是徒然,

他对我们只是愚弄和欺骗——

我们织,我们织!

“一重诅咒给阔人们的国王,

我们的苦难不能感动他的心肠,

他榨取我们的最后一个钱币,

还把我们象狗一样枪毙——

我们织,我们织!

“一重诅咒给虚假的祖国,

这里只繁荣着耻辱和罪恶,

这里花朵未开就遭到摧折,

腐尸和粪土养着蛆虫生活——

我们织,我们织!

梭子在飞,织机在响,

我们织布,日夜匆忙——

老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

我们织进去三重的诅咒

我们织,我们织!

再来看看维基百科上说的德国工业革命

外链出处

德國產業革命是德國於19世紀出現的工業革命,當中以機器為主體的工廠制度取代了以手工技藝為主的生產過程。德國產業革命共分三個時期:初期(19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高速發展時期(1848年革命後的50年代和60年代)和鞏固時期(自從1871年德國統一)。

1830年左右开始工业化,在这个期间,俾斯麦为了德国的统一,打了三场战争,分别跟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扫除了德国经济发展中的最大障碍,加速形成统一的民族市场。

再来说美国,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卓别林的摩登时代。除了这个直观的印象之外,历史上,为了工业化争夺劳动力,美国南方和北方打了一场内战,当然了,南方认为是他们的独立战争,而北方认为是解放奴隶的战争。北方工厂里的工人,跟南方的奴隶们相比,也许真的不算血泪吧。但若说比英国好,还真是说不上。

苏联相比之下,还真是可以算上比较好的了。而中国相比苏联,其实已经是又进了一步了。而巴西,应该会更好。人类,总是要不断进步的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