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求医记(一)去哪儿看病 -- 芷蘅
美国吗?哪个洲?
相比之于动辄要预约的美加体系来说,中国的三甲医院还真的是“随便上”啊!
在医院排队,真是中国的平等的一大表现!只要你不是大特权,比如可以请名医到家里来看病的那种,或者不认识个把两个医院的工作人员的。哪个中产,暴发户要看病,都要去跟屁民,外来务工人员一起去医院排队,大不了就是买号。
当然中国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相当大,是现行规则下不可避免的。
小病,预约家庭医生得几天,等到了预约时间到了的时候病都好了。体检,不像国内,国内体检后知道自己的指标。枫叶国不是,体检结果给家庭医生,家庭医生看你没有大事就不管了,体检是有风险的,抽血有被传染的风险,加拿大出过这种事故。抽血知道自己的生理指标也值得冒险,最糟糕是是抽了血一点结果都看不到,省了这份心,不看医生了。
小病,到中药店买点中成药,及时、便宜。早治病早好,也没有副作用。
美国的医疗体系,和中国的差别太大了.
美国是有医院,但发帐单时,可能是医院发一份,医生发一份,护士啥的发一份.药,医院,医生,护士是不管的.
在加州,老年人的免费保险,有两种.准入条件有区别.一般的医生都不愿接收用这两种保险的病人,因为医生去要钱时,很麻烦,有不少可能都要不到.
医院一般就负责提供场地,设备.医生是另外的.但加州凯飒系统里,医院和医生是在一起的,如何分成,我没问.有亲戚在这个系统当医生,哪天问问.
总结一下我和很多朋友在两边的一手经验:
中国大夫的好处是给治病,不要你的命;坏处是想方设法要你的钱;
英美大夫的好处是不要什么钱(在美国有保险、英国有身份的情况下,因为大夫已经通过医疗体制赚足了);坏处是要命,小病不会治,拖成要命的大病才会治;
这就是资本主义初级阶段和发达资本主义的区别。一个靠想方设法赚钱,一个靠体制赚钱。
国内去医院都有病志本,放在病人手里,没带就得买一个,为医院创收5毛-2元,但最后病人带走,病情和检查结果都写在上面,方便病人后续就诊。
德国没有,医生看完病就完了,就用嘴跟你说一说,自己偷偷记在小本上,你自己的病情自己没有记录,你不要他不给,你要他也不给,人家说了你要那个干嘛,这是我们自己的,要存档的,不能给你。这样,你换一个医生就得重新检查一次,费时费力。这种医生防病人和同行像防贼一样的思维方式,怎么可能把病看好。
签一张自己是低收入的申明就可以。不然就一次60元。 肯收免费保险的医生的办公室一般很挤,用数量创收。 一分钱一分货。
认。不过你这个就奇怪了。怎么会不给你呢,跟前台坚持一下,让他们给你个复印件。也许会遭白眼,但总归会给的,因为是你的权力啊。我觉得还是医生保持记录好。给病人自己保管的一般都会丢。我有一次需要几年前的打针证明,虽然已经不在当时那个医生那里看病了,但找他们,还是有我的记录,给了我证明。要是我自己保管,肯定丢了,还要补打。换医生的时候可以让新医生的办公室联系旧医生办公室取挡案的。
也不知啥时候起的,大概5年前?我看见的现在的病历本,写得工工整整,看到很清楚。
昨天晚上孩子肚子疼,带去看急诊,2个半小时看完,包括照了个B超,连检查带开药260多块钱。感谢辛勤工作的广大医生!
那些信息是医生的,不是病人的。怕你拿了病例本,打官司能讹医生好多钱。
所以,我好几年没有体检就是这样,我花钱费时抽血,给医生提供信息,自己却蒙在鼓里。
西方是医疗体系,不是健康体系。健康体系应该是医生和客户(不是病人,是健康人)一起讨论体检指标,提醒饮食生活习惯,保持健康。医疗体系是小病给止痛药(有点像外科看箭伤把箭剪掉完事,让箭头留在体内),体检信息不告诉客户(没病,不需要治病,不需要医疗服务),等客户病重了提供医疗服务,重病医疗服务利润高。西方医疗体系发达,因为医疗市场发达,这就是美国医疗体系拖累经济的根源。
奇怪的是,中国称为医疗体系,西方称为健康体系。但实际上中国的医疗体系是健康体系,西方的健康体系实际上是医疗体系。
去年开始,医保要想享受门诊报销必须先去社区医院首诊,让社区医院医生开一份转诊单,就可以去三甲医院看病了。很简单,其实人人都可以去三甲医院,就看住的远不远,愿不愿意排队。
另外,外省医保和新农合是可以跨省住院的,要求住院前先去社保部门填个单子,然后去外省住院,自己先垫钱,看完了拿着发票回社保部门报销。
年前去住院做了一个手术,微创取了一个大结石,总费用25000多,自付7000.其中3000多是手术器材,就是各种管子,另外3000多是按比例报销的药钱。
这都是信息财富啊!保险公司还想用来赚大钱呢!怎么能给你呢?
By JULIE CRESWELL
As doctors and hospitals struggle to make new records systems work, the winners are big companies that lobbied for the health records legislation that allowed their sales to soar.
—— NYT (February 20,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