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荀彧与荀敱父子的功名与价值取向 -- 小戎

共:💬189 🌺1507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恰恰相反,明朝比南宋更值得痛心

兄台太看重知识分子了,因为知识分子死节少得可怜所以该痛心?南宋虽然积弱,但是从钓鱼台开始一步步抵抗。蒙元前后三次大规模进攻,历时45年,中间还配合从大理出兵分散南宋兵力。蒙元为此不得不进行历史上罕有的大迂回,仅攻打大理国损失战马四十万匹。可以说南宋虽然胜少负多,可是确实是被一步步打下来,输得不算难看。

反观明朝,正规军跟农民军死磕差不多了之后,满清入关几乎是席卷而下。知识分子有节操的自杀,没节操的投降,正经活儿没做多少。文天祥虽然打仗不行,组织能力也相当堪忧,好歹还散了家财组织军队跟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对抗。明朝可有?明朝抵抗到最后的是张献忠和郑成功,前者是流寇后者是海盗,都是原国家系统之外的力量。真正从国家这个系统中获益最大、资源最丰富、力量最强的群体却没有为维护这个体系出力,这才是值得痛心的。

通宝推:灰灵,西瓜子,王小棉她妈,知其何休,铁手,青木堂主,浣花岛主,土拨鼠yuanap,何求,年青是福,脑袋,
家园 刘烨?刘烨!!
家园 宋朝的知识分子是历朝待遇最厚的

结果当中央发出勤王令以后只有文天祥等极少数人响应,朝中群臣纷走避乱,甚至还出现了留梦炎这样的状元汉奸,这种反差显得格外讽刺。南宋末代谢太后曾说:我国家三百年,待士大夫不薄。吾与嗣君遭家多难,尔小大臣不能出一策以救时艰,内则畔官离次,外则委印弃城,避难偷生,尚何人为?亦何以见先帝于地下乎?宋代知识分子袖手的结果就是元朝时期的九儒十丐。明末的知识分子不抵抗的主要原因包括清朝给崇祯的发丧以及科举制度的保留,这给了他们下台阶的梯子,真正激烈的反抗是从留发不留头开始的。

家园 写错了,是刘晔

汗!

家园 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

荀彧未必就是汉家忠臣。他最重要的献策,一是劝曹操先定兖州,二是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兖州定策时,荀彧说得极为露骨:

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可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将军本以兗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而将军之关河也。若不先定之,根本将何寄乎?宜急分讨陈宫,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稸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今舍之而东,未见其便。多留兵则力不胜敌,少留兵则后不足因。布乘虚寇暴,震动人心,纵数城或全,其余非复己有,则将军尚安归乎?且前讨徐州,威罚实行,其子弟念父兄之耻,必人自为守。就能破之,尚不可保。彼若惧而相结,共为表里,坚壁清野,以待将军,将军攻之不拔,掠之无获,不出一旬,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困矣。夫事固有弃彼取此,以权一时之势,愿将军虑焉。

荀彧的这段话是后来“高筑墙,广积粮”的汉朝版。而“高筑墙,广积粮”后面还有一句“缓称王”。荀彧不过是要曹操缓称王而已。从当时的形势看,袁绍虽灭,但南有孙、刘,西北有马韩,西南有张鲁、益州。形势并不乐观。骤然称王必然要以付出政治上的代价。

家园 钓鱼城

明宋皆于此与寇血战

家园 元于中原士族的结合有限;清则不同。

清早期就和中原北方士族相结合,并在初期大量清洗了南方士族,一反明末东林的压制。

家园 死节明志,其实是两方兼顾

1、个人的理想和信念得以保存

2、家庭宗族得以保存,难道一定要将乡亲全部拖入灭族的境地,才是圣贤?在局势不可为之时,死节是一种大操行。

家园 学文天祥就行了啊

文天祥自己食君禄,死君事,但他不反对他弟弟的仕元。

家园 江南士林半塞北

明朝那批知识分子,以东林党为代表,核心思想是拒绝承担税赋,继续享有特权。至于边患距离他们太遥远。社会任何阶层经济扩张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政治上更多的权力,这是维护既得利益和扩张利益的需要。

东南士族的经济基础不是实业,而是特权,这就是为什么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是进步的而东林党是反动的。而明朝的皇权对此缺乏有效的制衡。厂卫在的时候还能维持局面,说白了代表皇权意志的太监下了江南还能收上来税,而崇祯这个政治白痴为获得官僚和士林的支持打压厂卫,从此万劫不复。财政崩溃后,剩下的只是以何种姿态腐烂的问题了

那批知识分子读书从来都是忽悠别人的,满清入关他们的想法很美好,无非是换个人磕头而已,继续过自己的逍遥日子。可没想到鳌拜查税收税毫不客气。

明末那个局无解,只能等待外部势力破局,满清、蒙古,甚至西藏,总之不可能在局内求解。

通宝推:天空不空,李根,高粱,何求,
家园 bug,哈哈

送花赞扬

一人对一个帖只能 [送鲜花] 一次!!

家园 这就是所谓没有一个“利益与国家一致的中坚阶层”

哈哈,中坚阶层天天想着挖国家墙角呢。挖了三千年,一直挖到今天,还在挖ing。

家园 所以黄石、陈新都穿越去了明末

看《窃明》、《晚明》看得心有戚戚焉。正好贴合了你这句结论。

家园 明中后期最大的政治经济变局是

白银资本大量流入国内,但是朝廷却放弃了货币主权,导致东南沿海富商有能力截留流入的白银,其财力雄厚能和官府抗衡,且大量东南沿海富商子弟通过科举进入权力核心,开始从政治上拱卫这种政治经济安排。

货币主权是一国命脉,现在精英公知鼓噪就是要中央政府放弃货币主权,大家绝不能上当。

通宝推:青木堂主,
家园 瓜子兄,晚明比起窃明如何?值得看么?

我只看过窃明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