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荀彧与荀敱父子的功名与价值取向 -- 小戎

共:💬189 🌺1507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最后一次挣扎”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毛主席真了不起,英雄的时代,英雄的人民。

家园 明朝的穿越小说有几个网络写手都写得不错的

按照年代不同有不同的改良方法,酒徒的《明》里面武安国是在明立国之初就改变大家的思想、三戒大师的《官居一品》沈默是在嘉庆朝,那时走上层改良派路线估计还有救,《晚明》还没看完,感觉没前两本带劲(太开挂),不过社会已经生了癌症了估计化疗都没用了。

关键词(Tags): #穿越小说哪家最强
家园 同感啊

看了《晚明》,也觉得陈新太开挂了,不过就晚明那整体形势,不开挂谁也没辙。

家园 铸币问题

秦汉以铜为币,西汉初期开放铸币权,汉武帝时彻底收回。从此中国古代国家掌握了铸币权。

但是,铜币只适合当时的时代。青铜时代,奴隶制封建制实力强大,交通运输无论是科技基础还是建设基础都很不充足,所以,当时的铜产量可以满足社会需求。

这可以说是铜本位。

铜本位到了唐宋时代就开始出现问题。

因为中国已经进入铁器时代很久了。

隋唐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丝绸布匹充当辅助性货币。

宋代因为铜逐渐丧失货币价值,铸币不但无法获益反而会亏损,被迫开始发行纸币充当辅助性货币。

铜本位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改革了。

元朝直接使用纸币。但是那种粗糙的玩法几乎将纸币玩废。

明朝再次开始使用纸币与铜币并行的制度,但是纸币几乎毫无信用,失去了辅助作用。

这一时期,大量出现的白银开始成为辅助性货币。

到了张居正以白银收税,白银正式成为法定货币。

问题在于:与铜不同,明朝国家并不控制白银。

因此也未能控制铸币权。

明神宗万历皇帝有过一些有益的想法。他打算通过进攻菲律宾来夺取西班牙人手里海量的白银。可惜这一计划无疾而终了。而且进攻菲律宾也未必能控制白银。

家园 这个问题以前讨论过

链接出处

“纯市场调整的货币供应”哼哼,美国一个1934收购白银法案,导致中国一年间流出马关条约赔偿级别的白银(1934年,2.6亿元)

1935年,上海就倒闭了 1065家工商企业,全国银行倒闭或者停业20家,当时中国最大的产业——纺纱业,开工量减少60%,农业产值也下降了46%,连当时美国国务院远东司的司长也都承认“我们收购白银快要把中国人的血抽干了”。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信用货币并非纸币,而叫“银行券”。只有具备了通过央行以利率和准备金调整总体宏观信贷总量的能力,那个货币才能称为信用货币。可不管是北洋还是南京,整个民国的历史上就不存在法定准备金和基准利率这两个东西。虽然有名义上的中央银行,但其实只是一家名字叫“中央银行”的钱庄而已。

所以虽然表面上看,民国和当时的欧美列强都在采用金或银本位,但列强实际上用的是银行券。而即便后来有了法币改革,民国依然用的一种名叫“法币”的大明宝钞。

家园 提供一种新思路

其实看多了历史的成王败寇,有一条脉络就慢慢清晰起来。简单的说,王朝更替,成王侯者,其核心竞争力,往往来源于费效比的胜出。

就古代社会而言,费的差别主要是物资、生产力和组织力,按马克思的说法就是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可以进一步简化为物资和执行力。以晚明和满清为例,满清因环境恶劣,物资成本高而人力成本低,执行了奴隶制后,短期内人力成本更低,因此执行力完全不愁。而晚明则是另一番景象,由于在农业社会里,社会监督成本很高,抽税都半路就被中饱私囊了,底层自由度和生活水准又高(相对于奴隶和资本主义初期的工人而言),导致执行力低下,当然物资丰腴度则要高得多。在费上,满清和晚明大概半斤八两,和历史上的游牧、农耕比,没有明显差别。

在效的环节,晚明走了和历史上的农耕强国不太一样的道路,两汉到盛唐,农耕都把重心放在了马上,专门针对游牧的强项——马,进行数量到质量上的压制,最终实现反超。结果,两汉在汉武的惨胜后,一步步滑落,面对来去如风的游牧,帝国的北疆成了永不愈合的溃疡;而唐在经历了初期以夷制夷的巨大成功后,很快成也游牧败也游牧,被安史之乱迅速打回原型,成了平庸的“刺史联邦国”。有鉴于此,晚明与宋的道路比较相象,大力发展高科技武备,但明的火器科技水准相较于其花费,明显吃力不讨好,甚至发生精锐火器营千里叛逃满清的奇葩剧情。结果就是火器很难成军,始终只是战场的辅助力量。于是两头不靠的明军成了四不象,在战场上被满清打成了筛子,完全丧失了主动权。

从明的历史时期而言,走火器路径,基本还是很难成功的,之前有河友分析过中国的铁矿不行,产不出优质的适用于火器的钢铁;同时农业社会的人自由散漫,无法提供合格的产业工人;再加上大部分人口偏安江南,没有迫切的变革的动力。所有这些都导致火器的生产成本被大幅抬高,以明帝国的财力,也仅够重点培养几个火器营。很多人把责任怪罪到江南财阀,但是谁又会积极推进明显赔本的买卖呢?火器对于晚明朝廷来说,实在是太贵了,而效果却又真心没那么有说服力。而由于火枪的费效比最终在那个时代完全败给了骑兵,导致晚明最终被小小的满清翻盘。人很多时候是靠希望活着的,大半个中国迅速投降满清,恰恰也说明多数人用脚选择了投奔赢家。应该说,如果晚明完全放弃火器,走汉唐之路,那么满清大概基本不会有机会,科技兴国但其实也能败国,晚明的人们只是体会了一把科技的反噬。

通宝推:脑袋,
家园 《晚明》看完了

深深以为如果不开挂,女真第一次破口之后穿越的话基本无解啊

家园 一口气看完
家园 结尾急刹车。作者说写不动了。。。。。
家园 中原王朝的核心竞争力是组织能力,想把人组织起来,有钱的时

候靠钱,没钱的时候靠精神。

可是明朝末年,一方面由于制度设计上的缺失导致朝廷根本收不上钱来,另一方面则是民间思想的空前活跃和多元化,导致政府在精神层面的凝聚力也在丧失,最终导致了一个庞大帝国的组织能力还不如东北苦寒之地的一小撮部落。

陈新到了文登,一方面通过开挂赚了大把银子,另一方面利用底层对满人的仇恨团结了群众,这两样都是当时的政府无法做到的。

通宝推:金口玉言,
家园 陈新同学其实以常凯申为原型的

陈新同学其实是以常凯申为原型的。搞的那套东西其实和常凯申没多大区别。尤其是特务政治。然后加了个土改。

家园 我觉得不像,陈新其实是外冷内热

外表权谋诡诈,心狠手辣,必要时冷酷无情,但内心却保存着对民族和同胞的爱和对建奴的恨,对弱者的怜悯,对正义的赞赏(虽然他自己不是什么好人)。比如他夜袭紫金梁之后,虽然军中粮食不多,犹豫再三后还是收容下那些被掳掠的无处可去的妇女,相比之下,蒋介石可是毫不犹豫地炸过花园口,在日本战败后又对日本人关爱有加,既不爱自己的同胞,也不恨民族的敌人。

陈新对下宽宏,对上油滑,不自卑,不自大,集思广益,能够识人用人,细节上讲究但不严苛,战略上思路清晰而且深远宏大,这和刚愎自用,文不成武不就的蒋介石不一样,陈新还是一个小小百户时就开始筹划新的国家,而蒋介石当了总统还是军阀思维。

不过两者区别最大的是军事能力,蒋介石最出色的能力是给军校生讲话作秀,战争规模越大越蹩脚,而陈新是规模越大越从得心应手,早期的夜袭紫金梁一战,原型是1476年穆尔滕战役,苏黎世军团奇袭大胆查理之战,最后一战榆林堡会战,陈新决战皇太极,皇太极摆出了马尔博罗公爵和欧根亲王在1704年布伦海姆会战中的架势,而陈新化用的是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会战中的部署(这个我不敢确定),全歼建奴主力。蒋介石嘛,就那样了,文治一省之地,武功一团之兵。

通宝推:金口玉言,李根,
家园 陈新这个人物很假,其实还不如常公

陈新这人被你说的天花乱坠,但他第一桶金是怎么挖到的呢?是间接杀了自己的老丈人得到的。而且杀了老丈人不算,还把人家的女儿娶进了门。这种人品实在不敢让人恭维。至少常公没有把宋老先生干掉,夺取其家产,然后再娶宋美龄吧。

《晚明》这本书看上去很过瘾。但是仔细看看,金手指实在开得太大。陈新间接杀自己的老丈人挖到第一桶金也就算了。后头简直太一帆风顺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看着是过瘾,但也太把古人都当白痴了。

《晚明》这本书的手段基本照抄土共的土改革命路线。这没啥问题。但是到现在为止,我还没看到一本穿越小说能解决如何让部下在没有眼前物质利益的情况下忠心追随的问题。《晚明》也不例外。从一开始就是利益捆绑。似乎除了物质利益捆绑就想不出别的招了。

利益捆绑可以解释很多问题,也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利益捆绑解释不了当年红军艰苦卓绝的情况下,尤其是被迫长征后无钱无权的情况下,根本没有任何眼前物质利益可以给自己的战士,很多人逃跑了,但最后还是有近十分之一的人跟着走到了底,成为了这个组织的中坚。

而《晚明》除了物质利益,没有一点精神上的探讨。虽然也模仿土共搞什么“训导员”,但别忘了,国民党一样也是有政工干部的。这就是为什么《晚明》只是一部金手指大开的YY小说而已。

当然,《晚明》比《窃明》还是好了不少。至少注意到了要建立一个政权需要什么步骤,需要得到谁的支持。

家园 部下有眼前利益啊,分田和军饷都是实际的利益

思想方面,杀鞑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凝聚力,毕竟招了很多的辽东流民,物质利益对他们相对不是那么的重要。但是对谁来说,当下10亩地,每月1.5两的银子也都不少了,更何况是饭都吃不上的流民和纤夫呢。我倒觉得陈新没有给部下许诺什么长远的利益,最多也就是发个股份什么的,主要就是杀鞑子。倒是手下看他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越发的死心蹋地而已。

不过确实陈新也太顺利了一点,他也承认那些官员都是影帝级别的,可是他一个小小百户就能把督抚都玩弄于掌心,也未免太容易了。毕竟穿越就是YY,这也没有办法了,不过立意还是很不错的,写的也认真。

家园 我说的是如果没有眼前利益怎样才能让人追随

土共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有一个经过了千锤百炼的核心。这个核心是在长征中形成的。长征中红军被到处追着跑,中央不能给任何士兵任何眼前利益。到了陕北之后也分不了田地。所以这长征剩下来几万红军是真正不为任何私利而追随土共的。

那么是什么因素让这些红军死心塌地一往无前呢?

所以《晚明》只能用利益捆绑是等而下之的,和常公其实没有任何区别。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