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94年北京建国门事件解密 -- Davi
这个人不是英雄,做的也不是英雄该做的事;看完后唯有一叹,可惜了。。。
一九九四年九月二十一日,加拿大各大电视台突然播出紧急新闻:中国首都北京建国门外使馆区附近发生枪战,伊朗外交官和他九岁的儿子当场死亡。人们在电视萤幕上看到,一辆黄色的面的挡风玻璃已经粉碎;一辆两节相连的公共汽车浑身弹洞;受了伤的伊朗外交官的孩子在车里大哭大叫;武警和警察在持著枪奔跑;人们抬著伤者急冲冲地撤离。与此同时,叭叭砰砰的枪声不断地爆响著。
中国政府在事件发生后,立即关闭了电视卫星传播,禁止各国记者进行现场采访。加拿大记者是因为枪战就发生在他们的外交公寓下面,而且是因为他们估计到了中国政府可能采取措施,在中国政府尚未醒过来的瞬间,抢在禁令之前转播了现场实况。这才使人们看到了几个珍贵的镜头。
国内的新闻媒介全部奉命对此保持沈默。只是当天的北京晚报被授权刊登了新华社的一条一百余字的新闻。以致于该报价格暴涨,据说最高的被炒到了原价的五十倍。
凶犯系驻守在通县的北京卫戍区三师十二团的中尉副连长,刚满三十岁,来自河南农村的田民建。该人聪明机智,勤恳好学,曾被保送西安陆军学校深造,军事技术颇有造诣,特别是枪法,是学员中的尖子。在团司令部任参谋时,深受上司赏识,上下左右的关系也十分圆滑,许多官兵在涉及切身利益的关头,常常托他代为疏通,既然一言兴邦,自然也就少不了一字千金。一次,某战士重礼贡进,但求事无成,一气之下将他受贿的隐秘曝光,田民建遂被下放连队任职。副连长这个职务,按部队惯例是负责行政管理的。此前不久,一士兵请假探亲,田未批准。该战士平素与田关系不好,知道他借职权之便作梗刁难,与之争吵不休,田盛怒之下,对他拳脚相加。不打人不骂人是部队的纪律,殴打战士更是绝对禁止的。这就成为了轰动军营的事件。田民建停职反省,但一直思想不通,拒不承认错误,并与营团两级主管言语对抗,上级遂决定予以处分,而且,公开警告说:再不悔过,将令其还乡务农。此时又发生的另一件事促成了田的铤而走险。田在农村的妻子曾与其生下一女,像大多数农村子弟一样,他一直盼望妻子能为其生个儿子,他受处分之前他妻子即已怀孕,由于农村严格的计生政策,他一直对部队隐瞒自己老婆怀第二胎的事,受处分后团里检查田的家信,得知其妻怀孕后即通知地方计生办,派人带其妻去乡里作强制人流,结果由于怀孕已近七个月,出了医疗事故,不但孩子(后证实为男婴)没了,连大人也因失血过多而死亡。田民建见似锦前程化作泡影,老婆儿子也没了,顿感心灰意冷人生绝望,他不甘于默默地沈沦,决心采取极端方式呼唤社会的注意。部队的惯例是:被停职反省而非隔离反省者,在正式处分下达前,只是不工作,不出操课,而无须办理交接。这给田民建向社会寻求报复提供了可能。九月十九日晚,他请枪库保管员吃饭,并从他手中借了钥匙。他从连队的武器库中取出一支部队刚刚装备不久的八一式步枪和满满六匣子弹。出操之前他把枪藏在检阅台旁边的椅子下面.
他又和平时相熟的老乡战友打了招呼说第二天出操他叫卧倒就趴下(事后这几人因发现徵兆却未举报受了处分),九月二十日晨,连队出操之际,他像所有因身体不适,度假,调离等而无需参加训练的军人一样,站在旁边观望,谁也没觉得什么意外。谁知,当团政委来到操场上作例行视察时,田民建突然喊卧倒然后出枪射击,团政委等四人当场死亡,十多人受伤。军营一时大乱,田民建趁机窜上公路,劫持了一辆过路的吉普车,直奔天安门广场而去。车过建国门立交桥附近突遇红灯,司机趁机将车撞到路旁的树上后弃车便逃,岂料遇上田民建这样的枪手,只一枪就把他撂在那儿再也起不来了。田转身朝迎面驶来的黄色面的冲去,出租汽车司机见凶犯朝自己来了,急忙开车门想逃,但,未容他离车,无情的弹雨就盖了过来。紧接著,田民建的枪口转向了路上的行人,车辆和建筑物,一时间血肉飞溅。大批武警持枪赶到,企图用强大的火力将凶犯消灭。田以街心交通护栏为掩体,时而卧倒时而半蹲,准确射击,数十名武警竟一时无法靠前。恰在此时,一辆44路公共汽车驶来,如果司机冷静机智,以最大油门全速直冲,本可有惊无险。但哪个司机受过这种训练呢?被横飞的枪弹吓懵了的司机,竟然把车停在了路中间,子弹成串地飞到车里,乘客纷纷倒在血泊之中。不少早晨上班的人是被从自行车上扫下来的,正在这里硝烟弥漫,枪声震耳之际,伊朗大使馆政务秘书尤素福穆汗默德皮什科纳里架车送孩子上学由此路过,一串子弹飞来,尤素福当场身亡,四个孩子中一死两伤。
田民建毕竟只是针对社会发泄不满闹事寻死,没有更慎密的思考和谋略,所以,枪战了一阵之后,便且战且退被军警围困在雅宝路的一块空地上,所带的近两百发子弹将近打光,他便用短点射压制警方火力,后来部队狙击手进入使馆区的高楼从背后向他射击他才中枪毙命。
事件的发生时间正在国庆四十五周年的前十天,这个事件的发生,使得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当年的国庆讲话中,不得不加上了我国一些地方社会治安还有许多问题这样的话。
田建明事件反映出解放军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落后的管理体制。政工干部私拆他人信件,农村计生干部视人命如草芥,长此以往,必有大乱。四名团级干部死有余辜。
巷战,起码有三件不可或忘的要领,即:一,正面对敌,背有依托;二,敌总我寡,凭险据守;三,弹勿虚发,留有后备。田选择半自动步枪而非冲锋枪是对的。
建国门枪战的全部资料所显示出来的田民建的战术动作,在低姿快速前进,利用地形地物,以及沈著冷静对敌方面相当有素养,可是,他在几十名武警和警察在街树,楼房,车辆掩蔽下向其逼近之际,竟然依旧背对对方狂奔,在最后,已经身陷包围圈中时,依然向空旷处寻求生路,而不是就近利用建筑物隐蔽自己,作困兽之斗。
田在与武警接火之后,仍然胡乱扫射无关之物体,除了表明他意在闹事寻死之外,也表现出他缺乏一个职业军人在巷战中所应有的本能。虽然他是在几乎打完所有子弹之后才被击毙的,这至少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他所在的北京卫戍部队的在巷战中的军事素养,作为城市的卫戍部队,水平如此,很难说是完全合格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好莱乌警匪片中,以及各国特种部队纷纷仿效的单手换弹匣的漂亮动作就是在这一天由田建明介绍给世界的.
题外话,这事充分表明我军装备的八一式步枪,的确优异性能。当时整个北京的警方,被田建明八一式步枪,压在马路上,不敢抬头。一名警察由于抬头过高,当场被一枪击中,造成颅内重伤。此事也表明我国当时警察部队由于没有手语,造成现场混乱,各单位互相喊话,暴露目标。事实也证明,当时北京没有一支专门的特警部队,最后不得不靠部队的阻击手。
田建明的如此猖狂,岂不是证明我国当时警察与武警极度能力匮乏吗?当时还只是一个田建明,以他的能力如果是一个我军陆军班的实力,整个北京的警察估计要死一个连!
EcoRI注:俺当时也在北京,一朋友是军队高层的家属,他说起的过程和本文相符,但本文所描述的前因后果待考,仅供参考。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好莱乌警匪片中,以及各国特种部队纷纷仿效的单手换弹匣的漂亮动作就是在这一天由田建明介绍给世界的.
所谓单手换弹夹,就是左手用新弹夹把旧弹夹顶掉的动作。其实这种办法恐怕只有81上能用,说各国“纷纷仿效”实在有些勉强。
快换弹夹是很多军用制式枪械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像m16, fnc等西方突击步枪,弹夹钮本来就设计在扣扳机手指可以按到的地方。一个弹夹射击完毕,扳机指按弹夹钮让空弹夹自由滑落,同时弱手(握枪把手称为强手)持新弹夹准备,一等旧弹夹脱落就插新弹夹入弹井到底入位。在做这动作的时候眼睛不能离开射击目标。特种部队更是要训练所谓的tactical reload,就是还没把弹夹打光就进行快换弹夹的动作,要求几乎没有射击中断。手枪换弹夹也是一样,一般的弹夹钮都在强手大拇指附近,一按弹夹就向下滑落。有这种设计的枪械,根本不需要单手换弹夹。
ak系列换弹夹复杂一些,人机工程做得不够好。标准动作是弱手握住弹夹,大拇指向前扳弹夹钮松开弹井后部的钩子,再把整个弹夹向前向下转,拔出弹夹。然后弱手握新弹夹,先插入弹夹前上部,再以此为轴向上向后转弹夹,直到弹夹后部卡入弹夹钮。不过也有不少射手可以实现用强手推换弹夹钮松开旧弹夹,然后让旧弹夹落地,弱手装上新弹夹的快换弹夹动作。另外自己改装弹夹钮也很容易。
但是81式的设计恐怕没有考虑到这一点。81式和56的一大区别在于弹匣位置前移,造成换弹夹钮距离扳机圈有相当一段距离,这样强手不再可能接触弹夹钮,给快换弹夹造成很大困难。田的做法就是用新弹夹来帮助按弹夹钮,左手同时向前顶掉旧弹夹。这种办法只有81上最合适,ak上比较勉强,因为没有像81上扳机圈和弹夹间那么大的距离,不容易用力。速度上也不会比专门设计的快换弹夹枪械快。
不过和我的记忆不太一样.
我记得传言是他拦了辆出租,说是要去天安门.司机觉得他有问题,或者是看到了枪吧,反正是自己撞了树逃跑,好象没死吧.
至于是不是44路,记不清了.不过44路走的是二环主路,上不了建国门桥.不过,当天的北京晚报价格暴涨可是有点胡说.而且好象不止北京晚报有消息.这种文章动不动就嚷嚷什么中国政府封锁消息,“国内的新闻媒介全部奉命对此保持沈默”什么什么的。还扯上什么“长此以往,必有大乱”,真TMD恶俗。
驻京外国记者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巴不得中国出点什么乱子。非洲每天饿死N多人也没见他们关心过,在这里到挺来劲。B4中。
什么“一个陆军班”的实力,干嘛呀?盼着中国出兵变么?呸。
最讨厌动不动“军队高层”什么的,你以为军队的人就比老百姓知道的多么?再说了,谁知道你那个“高层家属”是真是假。
反华是你的自由,可是你多少也要有点专业水平吧。其实这篇文章总体来说还算合格,暗示的选择点和词语都很到位,不过最后一句可是有点画蛇添足,否则真能蒙骗很多FQ呢。
此评论只对作者,不对发帖人。
兄弟贴这文的意思,道听途说而已,所谓解密,所谓真相,都是当不得真的;老话说,人都是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各人凭自己立场说话;到现在六百多看贴的只有一个如此评论,兄弟知足了;ASSAIL兄也不必说过分的话反而不美;谢了。
- -- 系统屏蔽 --。
网上多的是随意打仗的论坛,最后不都是争吵结束后作鸟散,谁也没地方玩,又得换新地方;西西做到今天这样不容易,兄弟虽然资历很浅,贡献不多,也知道应该珍惜这个地方别让自己让别人给破坏了;不利于西西的言语和事情咱就别说别做了,您说呢?
对不起删错了,恢复您的帖子如下
http://www.cchere.com/article/382010
时间:2005-05-03 18:57:48
作者:加勒比超人 ( 中文论坛西西河 cchere.com
标题:o这是个牛人
战术素养相当的高。
其实此人最适合去特种部队。问题是,一个心理有问题的以及种种原因,也许死亡才是他最好的归宿。
他当时就没打算活着出去。
文中有错误,81可不是半自动步枪,只不过可以半自动射击而已。
一点都不难.
当然这不标准,教官是不允许的,但我还没听说谁不会做的.
谢过一直兄了!
西方监狱里,犯人的通信是受监视的,监狱可以合法地拆验信件内容。中国军队的管理更严格,对停职反省人员的信件拆验并不是不可思议的事,尽管这可能没有法律依据。拆信不构成死罪,何来四名团级干部死有余辜之说?田民建找村干部才是怨有头债有主。
先把田民建说得兰博再世,好凸现赶赴现场的武警的无能;再把田民建说得缺乏巷战基本常识,把解放军贬一顿。除非他事先勘查好射击现场,他如何实现文中所谓巷战三原则?在军警四面包围上来的时候,他在街中央无险可守,不边打边跑,寻找有利地形,还能怎么办?
持枪犯罪当时在中国是罕见的事(上天保佑,最好一直这样),警察怎么会有狙击手?
人都是吃一堑长一智,先知先觉的西方也是吃了亏之后才建立专业的反恐特种部队的,没有慕尼黑机场的惨案,就没有GSG9,就没有后来的Delta,和SAS的反恐分队。中国不是现在也有专业的反恐特种部队了吗?何必指责呢?
和猫元帅一样,只对文,不对人。请大卫兄海涵。
要是衲子兄能在此谈谈因果就好了。
并不赞同田之所为,但是在他身上发生那样的事情之后不知道他应该怎么办。
只是觉得其之前妻,子惨死实在令人垂泪。
因为暗示的主要手段就是细节的突出、隐没或者改变。
比如文中的打胎一段。先突出“盼望生个儿子”和“像大多数农村子弟一样”,调动读者的同情心。然后再强调“农村严格的计生政策”,暗示他的隐瞒是被迫的。随后连续推出“查信”和“强制人流”,要知道,在一些人的思想里,这两点都是属于“侵犯人权”的(强制这个词很刺眼)。这样,作者不留痕迹的把视点从“个人遭遇”转到了“体制压迫”。如果读者顺着这个思路看下去,那么就会自然的把母婴的死亡归因于“强制人流”和“计生政策”,这样一来,“中国政府肆意侵犯人权”的暗示就成功了,还附带着把计生政策贬了一通。
我们换个思路看。首先,他明知道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却仍然要二胎。这算什么?至少是违法吧。其次,既然是违法,就要受到惩罚,那么强制人流就不是错误的。第三,作者也说了,母婴死亡是“医疗事故”。医疗事故不能算侵犯人权吧。(注意,作者在这里特别强调了“男婴”。为什么呢?)
其实中国人都知道,计生政策执行的最宽松的就是农村。例子就不用我举了吧。
对了,这里有个容易造成混乱的地方,就是“强制人流”。了解中国农村实际情况的人都知道,在农村超生其实很容易,因为二胎只罚三千块,交了钱,政府也拿你没辙。所以,在很多地方,只好采用强制人流的办法,因此才有了“超生游击队”。可是,不强制人流又能怎么办呢?几千年的思想是不容易改变的。可是强制人流是需要点暴力的,因此经常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然而,我们仔细想想,这到底是体制问题还是执行问题呢?很多人经常把这两点搞混。就象前几年的孙志刚事件一样,一个博士被打死了,全国上下群情激愤,想都不想就把《收谴办法》给废了,结果怎么样呢?这件事情到底是法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呢?
还说我不能容忍不同观点,遍观网上,只要有人骂政府,马上会有无数跟贴支持,只要有人反驳,马上就会有无数跟帖开骂。骂社会主义可以,宣传马列主义就是左奴,大谈基督教可以,信奉无神论就是宗教压迫。大喊我爱美国可以,声明爱共产党就是走狗。靠,到底是谁不能容忍不同意见?到底是谁乱戴帽子?
那个人应该叫田明建吧。
据说事发之后,首先赶到现场的高级干部是张震,事发后8分钟即到现场,比北京市公安局长到的还早。看过现场后立即命令去通县,据说嘴里还嘟嘟囔囔:“看他们还怎么蒙我?”
关于田明建的死因,据说是他后来躲在绿化带里,别人看不见他,就往里乱打枪,最后算是乱枪打死的吧,无法确定是谁立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