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赫克托耳史 -- 赫克托尔

共:💬264 🌺1696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家园 叫圣座最合适

忘记在哪里看过

家园 厉害,受教,送宝
家园 “教座”、“法座”啥的恐怕也是硬译吧?

“教座”、“法座”啥的恐怕也是硬译吧?“法座”原来只指传法时的座席,没有人称指代的含义。

“陛下”、“殿下”、“阁下”、“足下”等等是汉语本有的尊称。所以用来对应西方的尊称。“法座”之类的翻译恐怕和晚清民国时代动不动把军队长官叫某某座有关。例如军长就是“军座”。“法座”至少比日式的“霓下”或“猊下”之类的靠谱。

现在“霓下”满天飞恐怕还是翻译者受了日本动漫的影响,直接吧日文中这类不伦不类的称呼抄过来了。

家园 【原创】从《君主论》看1500年的意大利-3 那不勒斯

意大利五大国中,那不勒斯王国的面积最大,当然如果算上海外领地的话,威尼斯共和国最大。意大利的大陆部分的南部,以那不勒斯为首府的广大地域,也叫那不勒斯或那波利。关于西罗马帝国解体之前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历史,笔者只说一位女圣徒—圣卢西亚(Saint Lucy, 284—304)。她生于西西里名城、阿基米德的老家叙拉古,意大利名字叫桑塔露琪亚-迪-叙拉古(Santa Lucia di Syracuse)。在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的宗教迫害中,圣卢西亚被杀殉教,据说死前被挖出双眼,因此圣卢西亚成了盲人和眼疾患者的主保圣人。

此外,露琪亚(Lucia)的拉丁词根lux,有光明的意思,再如堕落天使路西法(Lucifer),中文版《圣经》译作“黎明之子”,因此圣卢西亚成了驱走黑暗,带来光明的圣女。北欧纬度高,长年处于黑夜长,白天短的环境,人们对光明的渴望非常强烈,12月13日是San Lucia的殉难日,又恰逢冬至,于是瑞典人为了纪念圣女也为迎接光明,把这一天定为“桑塔-露琪亚节”,意大利语的圣歌《桑塔露琪亚》(Santa Lucia)也就成了北欧节日的主旋律。《桑塔露琪亚》的版本极多,网上很容易找,这里只陈列歌词。

Sul mare luccica l'astro d'argento,

placida è l'onda prospero il vento;

Sul mare luccica l'astro d'argento,

placida è l'onda prospero il vento.

Venite all'agile barchetta mia,

Santa Lucia, Santa Lucia;

Venite all'agile barchetta mia,

Santa Lucia, Santa Lucia.

Sul mare luccica l'astro d'argento,

placida è l'onda prospero il vento;

Sul mare luccica l'astro d'argento,

placida è l'onda prospero il vento.

Venite all'agile barchetta mia,

Santa Lucia, Santa Lucia;

Venite all'agile barchetta mia,

Santa Lucia, Santa Lucia.

看晚星多明亮,闪耀着金光。

海面上微风吹,碧波在荡漾。

在银河下面,暮色苍茫。

甜蜜的歌声,飘荡在远方。

在这黑夜之前,请来我小船上。

桑塔露琪亚,桑塔露琪亚。

在这黎明之前,快离开这岸边。

桑塔露琪亚,桑塔露琪亚。

加勒比小岛国圣卢西亚(Saint Lucia),以她命名,圣卢西亚又是叙拉古人,所以圣卢西亚是叙拉古、圣卢西亚岛的主保圣人。

西罗马帝国解体之后,那不勒斯与西西里岛长期属于东罗马帝国。827年,盘踞突尼斯的阿拉伯人渡过地中海,征服了西西里岛,进而从西西里岛出发,征服了大陆上的若干地区。11世纪后半叶,已经定居于法国诺曼底的诺曼王公霍特维勒的坦克雷德(Tancred of Hauteville, 980—1041)的儿子们,进入地中海冒险,先征服西西里赶走阿拉伯人,再登陆意大利向北推进与罗马教皇较劲,向东登陆巴尔干与东罗马帝国打仗。霍特维勒的坦克雷德的儿子罗伯特-吉斯卡尔(Robert Guiscard. 1015c—57~85),建立起盛极一时的西西里与阿普利亚(Apulia)王国霍特维勒王朝,首都巴勒莫,其长子塔兰托的博希蒙德参加第一次十字军,做了四大十字军国家中的安条克公国太祖。

西西里王国从一开始,就与教皇的关系恶劣,因为只要西西里王国向北扩张,必然冒犯教皇国。别看诺曼人信天主教,打起仗来却从来六亲不认。同样与教皇不对付的神圣罗马皇帝,德国霍亨斯陶芬家族的红胡子巴巴罗萨腓特烈一世(Frederick Barbarossa, 1122—55~90),让儿子亨利六世(Henry VI, 1165—91~97)娶西西里与阿普利亚王威廉二世(William II of Sicily, 1155—66~89)的姑姑康斯坦丝(Constance of Sicily, 1154—98),1186年1月27日,德国王子与西西里诺曼公主,在米兰圣安布罗西教堂(Sant’ Ambrogio)举行婚礼,新娘比新郎大11岁之多,婚前做了近30年修女,此时年过30,放在任何时代都是大龄剩女。8年后,40岁的康斯坦丝生下儿子腓特烈(Frederick II, Holy Roman Emperor, 1194—1220~1250)。

1189年,西西里与阿普利亚王威廉二世(William II of Sicily, 1155—66~89)驾崩,没留下继承人,大行国王的姑姑康斯坦丝成了第一顺位继承人,按照罗马法,康斯坦丝与其夫亨利六世成了西西里与阿普利亚的夫妻国王。可是西西里和南意大利长期受穆斯林的统治和影响,更在意血亲关系,所以西西里诺曼人不认同这一继承关系,他们拥立康斯坦斯的父亲的孙子,即康斯坦斯的侄子坦克雷德为王。坦克雷德是其父的私生子,按基督教世界的惯例,没有合法继承资格,于是姑妈姑父与大侄子发生王位之争,1194年,亨利夫妻的敌人死去,两口子做了西西里国王和女王,西西里的诺曼人霍特维勒王朝(Hauteville dyansty)灭亡,亨利六世所在的霍亨斯陶芬王朝在西西里建立。1198年,康斯坦斯去世,年仅4岁的独生子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 Holy Roman Emperor, 1194—1220~1250)继任西西里王,1220年,腓特烈二世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同时拥有父系祖先留下的德国、母系祖先的西西里和那不勒斯,教皇国被夹在中间,非常难受。

腓特烈二世继承了祖父红胡子腓特烈一世与外祖父霍特维勒家族的一贯传统,与教廷关系恶劣,加上他长期居住在伊斯兰风气浓郁的西西里岛,行为方式很像穆斯林,被称为“受洗的算端”,终于在晚年被开除教籍。腓特烈死后,其子曼弗雷德(Manfred, King of Sicily, 1232—58~66)继续与教皇为敌,教皇乌尔班四世(Urban IV, 1195c—1261~64)忍无可忍,决心一劳永逸的解决霍亨斯陶芬人,从法国招来老牌十字军勇士,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的弟弟—安茹伯爵查理(Charles of Anjou, 1227—66~85),任命他为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国王。

安茹查理还未抵达罗马,教皇乌尔班四世就死了,由克莱门特四世(Pope Clement IV, ?—1265~68)继位。这时查理才率领三十艘战船到达奥斯提亚(罗马的外港),下令其余军队由陆路赶来。他在罗马逗留时,罗马市民为了使他亲近他们,便推举他为元老院议员;教皇把王国赐给他,条件是他每年向教会交纳五万金币;而且还规定,从那时起,不论查理还是别人当那不勒斯国王,都不能同时当皇帝。1266年,安茹查理打垮曼弗雷德的部队并在本内文托(Benevento)附近把他本人杀死,然后就当了那不勒斯和西西里之王。1268年,安茹查理击杀腓特烈二世的孙子康拉德(Conradin, 1252—54~68),霍亨斯陶芬(Hohenstaufen)王朝灭亡。此后的西西里王室,一直是安茹查理的后裔,他开创的家族叫安茹卡佩。

随着法国的势力深入地中海中心地带,满脑子圣战思想的圣路易,打起了远征突尼斯的主意。当时统治突尼斯的是哈夫斯王朝(Hafsid dynasty),该王朝是穆瓦希德帝国在马格里布留下的3个继承国之一,奠定了后世马格里布三国—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的基础。国王穆斯坦绥尔(Abu Abd Allah Muhammad al-Mustansir ibn Yahya, 1228—49~77),是哈斯夫朝最伟大的君主,大概也是突尼斯最伟大的君主。1253年,穆斯坦绥尔自封为“穆斯林的长官”(amīr al-Muslimīn),只比哈里发—信士的长官(amīr al-mu’- minīn, 豃[hǎn]蜜莫末腻)略低。“穆斯林的长官”是马格里布的穆拉比特、穆瓦希德等王朝君主常用的称呼,对巴格达黑衣大食哈里发保持名义上的尊敬。

1258年,蒙哥和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攻占巴格达,杀死末代巴格达阿巴斯王朝哈里发穆斯台耳绥木(Al-Musta'sim, 1213—42~58-02-20),穆斯林世界失去了公认的哈里发,麦加的圣裔们—谢里夫,承认远在突尼斯的穆斯坦绥尔为哈里发,1260年,埃及马木留克算端拜伯尔斯也承认穆斯坦绥尔为哈里发。1261年,拜伯尔斯为了提高埃及和自己的地位,拥立一位阿巴斯王朝皇亲为哈里发,此人也叫穆斯坦绥尔。从此时起直到1517年,奥斯曼算端赛里木征服埃及,整个穆斯林世界东部就只承认埃及的哈里发体系。尽管如此,突尼斯的穆斯坦绥尔所取得的短命的哈里发地位,还是证明了哈夫期王朝在伊斯兰世界中享有威望,公认的稳固而强大的国家,也许仅次于马木留克埃及,版图不仅涵盖今天的突尼斯,还有利比亚东部的的黎波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东部。

1270年,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对突尼斯发动第8次十字军。圣路易不去进攻圣地或埃及,反而进攻突尼斯,真实原因至今还不清楚,也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据说突尼斯的财富给法国人以诱惑,正如伊本-赫勒敦所描述的,一些普罗旺斯的商人鼓动起这次远征,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捞回他们借给给突尼斯人的金钱。据说路易本人还相信穆斯坦绥尔会变成一个基督教徒,希望突尼斯也会变成进一歩对埃及作战的跳板。这次十字军远征是缺乏准备的,直到战争爆发前的最后时刻,圣路易的弟弟安茹查理才接到消息,与英格兰王太子爱德华一世率领所部参战。基督教十字军在迦太基登陆,但在几个星期之内就染上瘟疫,8月25日圣路易也成了军营中瘟疫的牺牲者,安茹查理接管了十字军的指挥权。

安茹查理对继续进行战争的兴趣不大,穆斯坦绥尔虽然貌似形势一片大好,却也面临巨大困境。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是雨季,夏季是旱季,越靠近地中海的地方,降水越多,对突尼斯来说,越北越湿润,越南越干燥。每到秋季,在第一场秋雨降临前,在北方沿海地区放牧的游牧民,都要赶着畜群向南迁徙,北方沿海地带的由农民种地。到了来年春季,随着旱季到来,南方没有草,牧民再赶着畜群回到北方,此时北方农业区结束收割,农田里的秸秆成了牲畜饲料,畜群的粪便作为给农田施用的肥料,成了牧民给农民让他们度过旱季的报酬,到了秋季,牧民和畜群再南下进入雨季牧场,如此周而复始。而这些游牧民历来是西亚北非最优秀的兵员,深为君王们倚重。圣路易死于8月底,随着秋季来临,突尼斯军中的游牧民“要按照他们的习惯,离开军队回到南方的牧场去”,军力遭到极大削弱。相似的事情日后也发生过,奥地利的唐璜(John of Austria, 1547—78)在1573年10月一弹不发就占领突尼斯城,是因为游牧民已经放弃突尼斯北部诲岸。相反,土耳其人能在1571年8月占领突尼斯城和拉古莱持堡,因为游牧民站在他们一边,并协助他们修筑公事和运输物品。

10月,安茹查理与穆斯坦绥尔议和,穆斯林的长官同意在征收西西里小麦进口税的同时,继续向西西里进贡;他还保证,将安茹查理的心腹大患—霍亨斯陶芬王朝的遗老遗少驱逐出非洲—他们是在被安茹查理推翻后逃到非洲土地来的。双方未曾料到的是,第8次十字军战争带来另一个后果,是双方又恢复贸易,规模比以往更大了。

病毙名王圣路易斯,赶走第8次十字军,让穆斯坦绥尔的声望更上一层楼,然而由于穆斯林国家固有的继承制度混乱的痼疾,穆斯坦绥尔死后,哈夫斯王朝王朝天下大乱,再也没恢复昔日的辉煌。

对安茹查理而言,此次东征至少不能算失败,甚至可以算做成功。法国、西西里两个卡佩国家的建立,打破了天主教世界的权力平衡,安茹查理北方的教皇、东方的东罗马皇帝米哈伊尔八世(Michael VIII Palaiologos, 1223—58~82)、西面的西班牙阿拉贡国王彼得三世(Peter III of Aragon, 1239—76~89),组成了一个古怪的反法同盟。

马基雅维利精准的分析道:“教皇阿德里安五世(Pope Adrian V, 1210c—76~76)以前那段时间,意大利一直还算安定;但他继任教皇以后,情况就变了。查理(Charles of Anjou, 1227—66~85)在罗马以元老院议员资格统治这个城市。教皇忍受不了他的权势,就退到维特尔博(Viterbo),恳求鲁道夫皇帝(Rodolf I of Germany, 1218—73~91. 其实鲁道夫不是皇帝,只是德意志国王)到意大利来帮助他。历届教皇就是这样,有时是出于宗教热忱,有时是受个人野心驱驶,不断从外部招来新势力,造成意大利境内新的动乱。他们一旦把一位帝王扶持起来,势力大了,就又嫉视他,想方设法要把他消灭。教皇们从来都不允许别人治理这个地区;而由于他们本身低能,又无法治理这个地区。帝王怕他们,因为,不论是打是逃,教皇总是得到好处;除非是上当受骗。”

阿拉贡在西班牙东北部,大致相当现在的加泰罗尼亚,最重要的城市是巴塞罗那。法国人控制南意大利、制伏突尼斯,拦腰斩断了地中海,对严重依赖地中海贸易的阿拉贡威胁很大。阿拉贡王彼得三世的妻子康斯坦斯(Constance of Sicily, 1249—1302),是被安茹查理杀死的末代霍亨斯陶芬西西里王曼弗雷德的女儿,也是“受洗的算端”腓特烈二世的孙女,因此彼得三世认为自己才是西西里和那不勒斯的合法继承人,与安茹查理为敌。

米哈伊尔八世是东罗晚期最杰出的皇帝之一,优秀的将领和杰出的外交家,原是尼西亚帝国皇帝。1261年,从法国人建立的拉丁帝国手中,收复君士坦丁堡,重建东罗马帝国。拉丁帝国的灭亡,是法国的海外扩张的重大挫折,圣路易、安茹查理都引以为憾,尤其是野心勃勃的安茹查理,以恢复拉丁帝国为己任。1270年,圣路易死在突尼斯十字军中,安茹查理接过法军的指挥权,打算扬帆东向,灭了东罗。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风暴令法国舰队损失惨重,迫使安茹查理打消了东征的打算,抱恨而归。此后安茹查理还继续打东罗的主意,令米哈伊尔坐卧不安。

1281年,法国人马丁四世(Pope Martin IV, 1210c—81~85)继任教皇,对安茹查理卑躬屈膝,毫无理由和征兆的开除米哈伊尔的教籍,为安茹查理的东征提供背书。查理则集结重兵和大量物资,准备东征君士坦丁堡。严峻的局势迫使米哈伊尔和彼得三世紧紧勾结起来,佩德罗手下的著名外交家普罗奇达的约翰(John of Procida, 1210—98),在东罗、阿拉贡之间牵线搭桥,终于促成了一场震惊世界的革命。

1282年3月30日星期一复活节晚祷时分,西西里岛首府巴勒莫的圣灵大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pirit)门外,西西里人攻击法国驻军,正在此时,四周钟声大鸣——巴勒莫全市的教堂皆响起了晚祷的钟声。在此后的六个星期里,西西里岛上法籍军民几乎被起义的西西里人屠杀殆尽,史称“西西里晚祷”(Sicilian Vespers)。西西里人在屠杀法国的过程中,喊出“Morto Alla Francia, Italia Anela”,意为“消灭法国是意大利的渴求”,这5个单词的首字母MIFIA,成了日后黑手党的名字,中文翻译译法“黑手党”来自英文的意译“black hands”。

9月,阿拉贡军队乘虚而入,占领西西里岛,从此西西里落入阿拉贡人手中,安茹查理手里只剩下大陆上的那不勒斯地区。

促成阿拉贡与东罗合作的普罗奇达的约翰(John of Procida, 1210—98),是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意大利名著《十日谈》中,他侧面出场两次,第一次在《第二日 故事第六》,书中说“阿拉贡的彼得(Peter III of Aragon, 1239—76~89)王借纪安-狄-普罗奇达(Messer Gian di Procida)之力,鼓动西西里岛人民起来反叛查理王,从暴君手里把西西里岛夺回来。”第二次在《第五日 故事第六》,一个贵族对西西里国王说:“那个青年就是蓝道尔福狄普罗奇达(Landolfo di Procida)的儿子,也就是乔安尼迪普罗奇达(Messer Gianni di Procida, 1210—98)的亲兄弟,你今天能够做上这岛上的国王,都是得力于他的哥哥”。纪安(Gian)是乔万尼(Giovanni)的简写,乔万尼则是约翰(John)的意大利文写法;迪(di)对应英文的of,普罗奇达是那不勒斯附近的小岛。乔安尼-迪-普罗奇达就是普罗奇达的约翰,此人早年效力于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腓特烈二世、曼弗雷德父子,曼弗雷德被安茹查理击杀之后,他跑到曼弗雷德的女婿、阿拉贡王彼得手下当差,立志夺回西西里岛,为旧主复仇。

意大利人对安茹查理、阿拉贡的彼得三世的评价都不错,《十日谈 第十日 故事第六》赞美安茹查理、《十日谈 第十日 故事第七》赞美彼得三世。

此后的200年间,西班牙阿拉贡人手中的西西里、安茹卡佩法国人手中的那不勒斯,通过复杂的继承关系,时分时合。阿拉贡王彼得三世,将西西里封给三儿子腓特烈(Frederick III of Sicily, 1272—1296~1337),腓特烈娶了安茹查理的女儿埃莉诺(Eleanor of Anjou, 1289—1341),他俩的4世外孙阿拉贡王费迪南(Ferdinand I of Aragon, 1380—1412~1416),又继承了绝嗣的叔叔的西西里王位,身兼阿拉贡、西西里两国国王。费迪南之子阿拉贡的阿方索(Alfonso V of Aragon, 1396—1416~1458),于1416年做了阿拉贡、西西里国王。

大约与此同时,安茹查理的6世孙女乔万娜(Joanna II, 1373—1414~35)继位,手下有个强悍的雇佣兵头子(Condottieri)穆奇奥-斯福扎(Muzio Sforza, 1369~1424)。乔万娜女王身边曾养着一个叫潘多尔费洛(Pandolfello)的情人,为掩盖这件不体面的事,就和她的丈夫,法国卡佩成员雅各波(Giacopo della Marca, James II, Count of La Marche, 1370—1393~1438)讲好条件:雅各波应满足于塔兰托亲王(Prince of Taranto)这个头衔,不做那不勒斯国王,让乔安娜做那不勒斯女王并主持国政。但当这位雅各波到达那不勒斯时,武装部队立即拥他为王,于是夫妻之间就打起仗来。虽然男方起初打了许多胜仗,但女王最后还是战胜了对方,从而成为教皇的敌人。见此情景,女王手下大将穆奇奥-斯福扎(Muzio Sforza, 1369—1424),在事先未把意图通知她的情况下,突然把部队撤走,不为她服役了。女王发现自己突然失掉军队,又无别处求助,只好在1421年,把阿拉贡和西西里王阿方索(Alfonso V of Aragon, 1396—1416~1458)收为义子和继承人,请他出兵支援自己;并雇用蒙托内人布拉乔(Braccio of Montone)为军队首领。这个人在军事上的名声和穆奇奥-斯福扎不相上下,而且他反对教皇,这是因为他过去曾占领原属教会的佩鲁贾等地。

后来,女王乔万娜和教皇讲和,争端结束。但阿拉贡和西西里王阿方索认为,女王可能象对待她丈夫那样对待自己,就在暗中设法要把许多要塞控制在自己手中;但女王耳目极其灵通,抢先进入那不勒斯要塞并加强其工事。二人之间猜忌日重,终于兵戎相

通宝推:桥上,环宇7504,五藤高庆,
家园 纠错,霍特维勒的坦克雷德

卒年应该是1041年,不然他就成了老妖了

通宝推:赫克托尔,
家园 阿拉贡和加泰罗尼亚合并而成阿拉贡王国

阿拉贡在内地,以萨拉戈萨为中心

加泰罗尼亚在沿海,以巴塞罗那为中心

1137年巴塞罗那伯爵Ramón Berenguer IV和阿拉貢唯一的繼承人阿拉貢公主Petronila結婚,把阿拉貢和加泰罗尼亞合成阿拉貢-加泰罗尼亞王國

以后陆续兼并巴伦西亚、西西里和南意大利,最远的还包括希腊半岛上的领地,成为地中海一大海上势力

[IMGA]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ragonese_Empire_1443.svg[/IMGA]

家园 【原创】从《君主论》看1500年的意大利-4 米兰公国

米兰在意大利西北部,位于波河平原与阿尔卑斯山口之间的交通孔道上,早在罗马帝国时代就是意大利名城了。285年,罗马帝国中兴之主戴克里先(Diocletian)册封老朋友马克西米安(Maximian, 250c—285~310)为共治皇帝,管理帝国西部,米兰成了西罗马帝国的首都。313年,东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与妹夫、西罗马帝国皇帝李锡尼,在西罗首都米兰会晤,颁布米兰敕令(Edict of Milan),宣告基督教合法化。

西罗马帝国崩溃之后,日耳曼东哥特人、伦巴第人征服意大利北部,米兰成了伦巴第人统治下自治城市。到了西历1000年左右,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地区成了全欧洲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只有君士坦丁堡和西西里才能与其一争高下,米兰更是伦巴第城市的明珠。伦巴第的富庶,也招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冒险家。

1152年,霍亨斯陶芬家的红胡子巴巴罗萨(Frederick Barbarossa, 1122—55~90),当选神圣罗马皇帝,1154年便南下意大利,首次占领米兰。红胡子继续南下,1155年6月18日,教皇阿里安四世(Adrian IV, 1154~59)在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为巴巴罗萨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之前的皇帝都叫罗马皇帝,巴巴罗萨在头衔中加入“神圣”(holy)一词,因此他是第一位神圣罗马皇帝。

1158年,红胡子第2次南征意大利,2次占领米兰,为了彻底吞并肥的流油的伦巴第,红胡子在这里建立政权。红胡子的强大,引发教皇亚历山大三世(Pope Alexander III, 1100c—59~81)的不安,马基雅维利指出:“历任教皇对任何在意大利的力量变得强大起来的人一向都嫉妒;即使这种势力原来是由教会扶植起来的,教皇也不能容忍。由于他们经常设法破坏强大的势力,结果动乱和变迁连绵不绝。他们对实力强大的人物的恐惧促使他们扶持原先比较弱小的势力;一旦这个弱者变强,教皇就又开始惧怕他;由于惧怕他,就又想方设法毁灭他”(佛史2.2)

意大利各种政治势力也自动站队,分为皇帝党—吉贝林派(Guelfs)、教皇党—圭尔夫派(Ghibelline)。在教皇的支持下,伦巴第各城邦拼凑了一个伦巴第联盟(Lombard League)组团对抗腓特烈,1176年,伦巴第联盟在莱尼亚诺(Legnano)击败腓特烈一世,其城市成员也在1183年的康斯坦茨和议中得到自由的确认,1190年,腓特烈死在东征圣地的途中,伦巴第联盟没了敌人,就此解散。

在反对红胡子的斗争中,属于教皇党的拉托雷(Della Torre)家族在米兰强大起来。只要皇帝在意大利的权威下降,拉托雷家族的声望就不断增长。随着红胡子的孙子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 Holy Roman Emperor, 1194—1220~1250)崛起、重新干预意大利事务,皇帝党的势力也卷土重来。在米兰发展起来的就是维斯康蒂家族(House of Visconti),他们放逐了拉托雷家族。不过拉托雷家族并未在外边呆多久,就按照皇帝和教皇达成的协议,回了米兰。

1305年,法国人克莱门特五世(Clement V, 1264c—1305~1314)当选教皇,此君是法王美男子腓力四世的代理人,将教廷从动荡不安的罗马城,拆迁到法国的阿维尼翁,他和之后的6位教皇都住在阿维尼翁,史称“阿维农之囚”。1311年,卢森堡家的亨利七世(Henry VII, Holy Roman Emperor, 1279—1312~1313)启程去罗马加冕,路过米兰,受到两大家族族长马费奥-维斯康蒂(Maffeo Visconti, Matteo I Visconti, 1250—1294~1302—1311~1322)和圭多-德-拉托雷(Guido della Torre)的接待。马费奥本来是皇帝党,认为这是利用亨利皇帝驱逐拉托雷家族的好机会。当米兰人抱怨德意志人的举动不文明时,马费奥就抓住这个时机,偷偷地到处鼓动人们拿起武器攻击德意志人。反德暴乱发生之后,马费奥跑到亨利七世面前,控告属于教皇党的拉托雷家族。亨利信以为真,派手下与维斯康蒂家的武装攻杀拉托雷家族,拉托雷家族的成员要么被杀,要么逃离米兰,家产被哄抢一空,从此有皇帝撑腰的维斯康蒂家族成了米兰的僭主。

马费奥的继承人有加利佐(Galeazzo I Visconti, 1322~1327)和阿佐(Azzone Visconti, 1329~1339),往后是卢奇诺(Luchino I Visconti, 1339~1349)和乔万尼(Giovanni Visconti, 1349~1354)。之后是哥俩贝尔纳博(Bernabò Visconti, 1323—1354~1385)和加利佐(Galeazzo II Visconti, 1354~1378),共治米兰。

贝尔纳博-维斯康蒂以残暴和行为怪异出名,他在政治上的能力和敏锐性也是突出的。《君主论》记载了个小故事,贝尔纳博公爵遇见乡人掘墓;问之,据告,因旅行者已死,无遗产,教父及教堂掘墓人以不获报酬拒不处理遗体。公爵即传讯,二人声称:“本人应取得所值。”公爵即说:“谁人能付汝所值?死者无钱何能付汝所值?”二人答道:“不论何人付给,吾人应得所值?”于是公爵说:“我付给你们,你们所值即死亡。该死者在何处,即取来,埋于墓中;捕教父投诸墓内。掘墓人何在?投诸墓中,掩埋之。”于是公爵使教父及掘墓人与死者同葬后,扬长而去。

加利佐死得早,其子乔万-加利佐(Gian Galeazzo Visconti, 1351—1378~1402)与叔叔贝尔纳博共治米兰,1385年,乔万-加利佐杀死叔叔贝尔纳博做了米兰唯一僭主。1395年,乔万-加利佐从罗马王温切斯拉夫(Wenceslaus IV of Bohemia, 1361—1376~1400—1419)手里,买来米兰公爵(Duke of Milan)头衔,从此米兰成了正式公国,此前只是神罗治下的自治城市。温切斯拉夫是神罗皇帝、卢森堡家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 1316—55~78)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意大利国王头衔。

1402年,首任米兰公爵乔万-加利佐死,其子乔万玛丽亚安杰洛(Gian Maria Visconti, 1388—1402~1412)继位,10年后,乔万玛丽亚遇刺身亡,弟弟腓力波(Filippo Maria Visconti, 1392—1412~1447)继位为第3任米兰公爵。

在军事领域,意大利有个鲜明的特点,各国都喜欢使用雇佣军。《君主论 第12章》系统讨论了各种军队的优劣。使用本国军队的国家过得很好,“罗马和斯巴达许多世纪都是整军经武,从而享有自由。瑞士人则是彻底武装起来,从而享有完全的自由。”使用雇佣兵的国家,结局很悲催,“虽然迦太基人派了自己的公民们担任雇佣军的头头,可是在他们同罗马人进行第一次战争之后就几乎被雇佣兵所压倒(第一次布匿战争后的雇佣兵战争)。”

使用本国军队的好处自然不用说,缺点也很明显,维持常备军太烧钱。战时召集,平时解散的民兵看起来很美,却由于战争是间断的,军队无法维持训练和战斗力。百姓当兵也影响经济和民生,意大利过于富裕,人民自然惜命,不愿意当兵,宁愿花钱请雇佣兵打仗。

雇佣兵以战争为生,战斗力自然强悍,缺点是缺乏忠诚,毫无信义可言,谁喊的价格高就给谁卖命,战场倒戈的事例数不胜数。另一方面,雇佣兵以打仗为生,目的是赚钱,真打起硬仗也惜命,战胜了抢劫敌人,失败了抢劫雇主,总之要搂一笔。例如在佛罗伦萨与沃尔泰拉的战争中,“沃尔泰拉人雇了大约一千名雇佣兵防守城市。这些雇佣兵看到佛罗伦萨军队的巨大优势,认为这个城市防守不住,于是在防御作战中磨磨蹭蹭;但在为害当地百姓方面却乐此不疲。”沃尔泰拉人无奈之下,开城向佛罗伦萨人投降,城里的雇佣兵和城外进来的佛罗伦萨人“都参与劫掠,只要抢得到的东西就决不放过。”(佛史6.5)

意大利人傻钱多速来的样子,招来一大堆冒险家来搂钱,“有许多英格兰人、德意志人和布列塔尼人在意大利各地的部队里服役”(佛史1.7)在众多雇佣兵头子中,重点说说2位。

第一位是乔万尼-阿库托(Giovanni Acuto, 1320~94),乔万尼是约翰(John)的意大利文写法,阿库托对应英文的acute,乔万尼-阿库托意为犀利哥约翰。犀利哥是英国人,原名约翰-霍克武德(John Hawkwood),作为英军的一员,参加了英法百年战争,在1356年的普瓦提埃战役表现出色,黑太子爱德华授予他爵位。1360年的布列丁尼条约(Treaty of Brétigny)签订后,英法暂时停战. 约翰没了饭碗,拉着4000人马到意大利做雇佣兵找饭吃,娶了米兰城主贝尔纳博-维斯康蒂的私生女。犀利哥的事迹见于《新概念英语第3册Lesson 14 A noble gangster 贵族歹徒》,下面全文抄录。

曾经有一个时期,芝加哥的店主和商行的老板们不得不拿出大笔的钱给歹徒以换取"保护"('protection)。如果交款不及时,歹徒们就会很快捣毁他的商店,让他破产.榨取"保护金"( protection money)并不是一种现代的罪恶行径.早在14世纪,英国人约翰.霍克伍德就有过非凡的发现:“人们情愿拿出大笔的钱,也不愿毕生的心血毁于歹徒之手.”(people would rather pay large sums of money than have their life work destroyed by gangsters)

600年前,约翰.霍克伍德爵士带着一队士兵来到意大利,在佛罗伦萨附近驻扎下来,很快就出了名.意大利人叫他乔凡尼.阿库托.每次意大利各城邦之间发生战争,霍克伍德把他的士兵雇佣给愿给他出高价的君主。和平时期,当生意萧条时,霍克伍德便带领士兵进入某个城邦,纵火烧毁一两个农场,然后提出,如向他们缴纳保护金,他们便主动撤离。霍克伍德用这种方法挣了大笔钱.尽管如此,意大利人还是把他视作某种英雄。他80岁那年死去时,佛罗伦萨人为他举行了国葬,并为他画像以纪念这位“骁勇无比的战士、杰出的领袖乔凡尼.阿库托先生。”(the most valiant soldier and most notable leader, Signor Giovanni Haukodue)

另一个雇佣兵头子叫弗朗切斯科-斯福扎(Francesco I Sforza, 1401—1450~66),其父也是雇佣兵头子,叫穆吉奥-斯福扎(Muzio Sforza, 1369~1424),在那不勒斯王国的内战中,支持女王乔万娜二世,对抗阿拉贡和西西里国王阿方索五世,阿方索雇佣另一个雇佣兵头子布拉乔,老斯福扎与布拉乔大打出手。弗朗切斯科-斯福扎16岁从军,1424年老斯福扎在渡河时淹死,弗朗切斯科-斯福扎接管军队。眼看阿方索与布拉乔坐大,教皇与米兰公爵腓力波坐不住了,雇佣斯福扎与布拉乔打仗,将后者击毙,于是斯福扎一跃成为意大利最强大的军头。

腓力波(Filippo Maria Visconti, 1392—1412~1447)公爵成天关在自己的房子里不见人,他打仗时都是派雇佣兵去打。(佛史1.7)长期为米兰公爵效力打仗的,正是这位弗朗切斯科-斯福扎。为了笼络斯福扎,腓力波将私生女比昂卡嫁给斯福扎,封后者为伯爵。腓力波也不甘心完全在军事上受制于斯福扎,曾想启用斯福扎的一个手下平衡斯福扎,可是斯福扎先下手为强,干掉这个手下,让腓力波无可奈何。

1447年,腓力波去世,无后,米兰人决定恢复共和国,自己管理自己。米兰东边的威尼斯,却把米兰当做无主的肥肉,出兵攻打米兰。米兰共和国政府派斯福扎迎战来犯的威尼斯人,1448年9月15日,斯福扎与威尼斯卡拉瓦焦之战(Caravaggio)会战。斯福扎初战不利,但很快稳住阵脚,利用防守反击大破敌军,威尼斯1.2万骑兵中,只有1千人逃出战场。米兰部队夺得所有车辆和军用物资,威尼斯军队从未遭受过这样彻底的惨败。

此役有个小插曲,战前一位威尼斯将军骂斯福扎是杂种,这厮战后被俘,斯福扎把他找来,这厮因为怕受处罚,愁眉苦脸、惊恐万状,就象通常那些卑劣的人那样(顺利时往往得意忘形,陷于逆境时则失魂落魄、畏畏缩缩)俯伏在地,哭泣着乞求伯爵(斯福扎)饶恕他过去骂他的过失。伯爵拉着他的胳膊把他扶起来,鼓励他尽量往好处想,不要害怕;然后对他说:他不明白象他这样一位慎重小心并受人尊敬的人,怎么会以言语毁谤那些不应受毁谤的人以致犯了错误,至于这位军事委员暗讽关于他本人的话,他确实不了解他父亲斯福扎和他母亲玛东娜-露奇亚(Lucia da Torsano)是怎样搞到一起的;他本人当时既不在场,又无机会对这种事进行干预;因而他既不应当受任何责难也不应当受什么赞扬。不过,关于他本人的言行,他却知道得很清楚:别人对他的行为无可指责。让威尼斯元老院和这位军事委员注意一下今天发生的事,就可以得到证明。最后劝他今后在谈论他人时要放尊重些,自己的言行则应当更小心谨慎些。(佛史6.3)

威尼斯在陆战方面一直不太给力,却很善于搞外交和阴谋,1204年就利用法国十字军攻占了心腹大患君士坦丁堡。现在威尼斯人又耍起了花头,忽悠斯福扎回头攻打米兰。老马说:“有一段时间这个共和国(威尼斯)的命运似乎是:在战争中丧失的,在和谈中又赢回来;因为在战争中失去的东西往往在和平恢复后能取得双倍的补偿。他们知道米兰人对伯爵的猜忌,又知道伯爵希望不只是当他们部队的统帅、而且还要当他们全城邦的君主。他们可以在这二者(一方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而想和他们谈判,另一方则是出于恐惧)之间挑选一个进行和谈。……于是双方达成协议:

威尼斯承担每月付给伯爵1.3万弗洛林(Florin, 约含金3.5克. 按每克黄金250元计,共折合1137.5万人民币),直到他夺占米兰为止;并在战争进行期间,向他提供四千骑兵二千步兵。伯爵答应将在最近的各战役中夺取的威尼斯城镇、俘获的俘虏以及其他一切全部还给威尼斯;他本人则只占有公爵临死时占有的领土。”

在威尼斯的资助下,10月18 日,斯福扎背叛米兰,与威尼斯人结盟,回师围攻米兰。1450年2月26日米兰开门投降,斯福扎做了米兰公爵,斯福扎王朝就此建立。后来斯福扎兼并了热那亚共和国,成为伦巴第地区最强大的君主。

马基雅维利对斯福扎的个人奋斗和能力赞赏有加:“弗朗切斯科运用适当的手段,依靠自己卓越的能力,由平民一跃而为米兰公爵。他取得其地位时备极辛苦,事后保持其地位就没有多少困难了。”(君主论第7章)另一方面,老马又把斯福扎当做使用雇佣军的反面典型,告诫君主们不要使用雇佣兵,应该使用本国军队。

1466年,弗朗切斯科-斯福扎去世,长子加利佐(Galeazzo Maria Sforza, 1444—66~76)继位。加利佐生活放荡,为人残酷。恶迹昭彰,人人憎恶。他不满足于和贵族的妻子们乱搞,而且还乐于张扬出去;他杀人还不满足,非得用异乎寻常的残酷手段把人弄死才称心。人们还怀疑他曾害死他自己的母亲—末代维斯康蒂公爵腓力波的私生女比昂卡(Bianca Maria Visconti)。因为他母亲在他面前时,他就不便以君主自居。加利佐的暴行引发公愤,1476年12月26日—圣司提反日,加利佐前往城里的圣司提反教堂做弥撒,被3个刺客当场刺杀。这3个人以为刺杀暴君能激发米兰人的革命,但事与愿违,“那些他们原先指望会起来支援和保卫他们的人并未支持他们”,老马评论道“让那些君主学会如何处世、如何使自己受到手下臣民的爱戴和尊敬,使得任何谋杀他们的人都不会有任何希望得到安全。因此,也让另一些人看明白:过多地寄希望于群众、相信他们在心怀不满时必能甘心冒险或将帮他们排除危难,这样期望该是多么虚妄!”(佛史7.6)

加利佐去世时,其子、第3任斯福扎朝米兰公爵乔万-加利佐(Gian Galeazzo Sforza, 1469—76~94)才7岁,只能由长辈摄政,小公爵的几个叔叔和母亲发生冲突,叔叔们失败、出逃,小公爵由母亲博娜(Bona of Savoy, 1449~1503)垂帘听政。

几位公爵叔叔不甘心失败,纠集外国人攻打米兰,搞的博娜、乔万加利佐母子不胜其烦。公爵太后博娜(Bona of Savoy, 1449~1503)有个情人叫安东尼奥-塔西诺(Antonio Tassino),此人来自波河河口附近的费拉拉(Ferrara),出身卑贱,早年效力于前任公爵加利佐,加利佐将他送给老婆博娜做侍从。加利佐公爵死后,安东尼奥成了公爵太后的情人,继而成了公国的实权人物,他的擅权引发元老切科(Cecco)的极度不满。切科设法减少塔西诺对公爵夫人和政府其他官员的影响,塔西诺为了报复,采用“驱虎吞狼”之计,劝太后召回几个小叔子。

于是公爵太后瞒着切科,把小叔子召回。切科看到事已如此,就对公爵夫人说,“您采取的这个步骤不但将使我丧命,而且也将使您失去政权。”这一情况不久果然发生了,切科被太后的小叔子洛多维科(Ludovico "Il Moro" Sforza, 1452—1494~1500—1508)处死,塔西诺被逐出公国。公爵夫人失去羽翼,又悔又恨,离开米兰,把对幼子的监护权放弃,让给洛多维科,洛多维科从此便成了公国的唯一统治者。

洛多维科的外号摩洛(Moro),是意大利、西班牙文的摩尔(Moor),摩尔人泛指西北非人,有时指穆斯林、犹太人,有时候指黑人,非洲西北角的摩尔人国家,就叫摩洛哥(Morocco)。西班牙人来到菲律宾,把当地的穆斯林土著也称作摩洛人,所以现在菲律宾南部闹事的反政府武装,叫做摩洛人民解放阵线(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洛多维科长得比较黑,因此外号“摩洛”或“摩尔人”。

1494年,小公爵乔万-加利佐死去,死因可疑,洛多维科做了第4任斯福扎朝米兰公爵。老马说:“以后我们就会看到,他(洛多维科)造成了全意大利的崩溃。”(佛史8.4)

米兰公国的继承权之争,是引发1494开始的几次意大利战争的导火索之一,战争中米兰又是列强的玩物和棋子,老马在《君主论 第14章 君主关于军事方面的责任》,归结为斯福扎家族不像祖先那样注重武功和军队,借以警告君主们必须拥有关注军事、掌握军队。

“弗朗切斯科-斯福扎由于讲求军事,于是由平民一跃而为米兰的公爵;而他的孩子们由于躲避军事的困苦,于是由公爵降为平民。因为不整军经武,就使得人们蔑视你,这是君主必须提防的奇耻大辱之一。这一点容后说明,因为武装起来的人同没有武装起来的人是无法比较的。指望一个已经武装起来的人心甘情愿服从那个没有武装起来的人,或者没有武装的人厕身于已经武装起来的臣仆之中能够安安稳稳,这是不符合情理的。因为一方抱着蔑视的态度,他方抱着猜疑,这两者是不可能好好地相处共事的。所以,一个君主如果不懂军事,除了已经提到的其他不幸之外,他既不能获得自己的士兵的尊敬,而自己也不能够信赖他们。”

通宝推:被明月兮佩宝璐,环宇7504,五藤高庆,
家园 最后一句话没写完?
家园 好文,上花,接着纠错

“1448年9月15日,斯福扎与威尼斯卡拉瓦焦之战(Camvaggio)会战。斯福扎初战不利,但很快稳住阵脚,利用防守反击大破敌军,威尼斯1.2万骑兵中,只有1千人逃出战场。”

中Camvaggio当为Caravaggio,又 威尼斯当时可有12000骑兵?那步兵是多少呢(疑惑)

“威尼斯承担每月付给伯爵1.3弗洛林(Florin, 约含金4.8克),直到他夺占米兰为止;并在战争进行期间,向他提供四千骑兵二千步兵。”

中应少一万字,否则一个月才一块三太少了,而常规的弗罗林似乎含金3.54克

通宝推:赫克托尔,
家园 宝推,霍克伍德领的部队是不是叫白佣兵团或白色兄弟会来着?

然后这一段好像没发完,有吞字的啊,到字数限制了?

贝尔纳博公爵遇见乡人掘墓;问之,据告,因旅行者已死,无遗产,教父及教堂掘墓人以不获报酬拒不处理遗体。公爵即传讯,二人声称:“本人应取得所值。”公爵即说:“谁人能付汝所值?死者无钱何能付汝所值?”二人答道:“不论何人付给,吾人应得所值?”于是公爵说:“我付给你们,你们所值即死亡。该死者在何处,即取来,埋于墓中;捕教父投诸墓内。掘墓人何在?投诸墓中,掩埋之。”于是公爵使教父及掘墓人与死者同葬后,扬长而去。

我擅自改了一下嘻嘻,因为我觉得这更文一点

贝尔纳博公爵行于乡间,遇乡人掘穴;怪而问之,乡人乃以告,外乡旅者死于路,其人无遗留,本区圣师携掘墓者以无所得,乃弃骸骨于野。公爵即传二人,二人曰:“吾人应取所值。”公爵曰:“旅者无遗而亡于路,安以能付汝所谓之值?”二人对曰:“无论何人以付给,无吾人应得之所值,吾人无以可为。”公爵曰:“既此,吾偿汝之谓所值,汝之所值者,当死尔。乃问诸人死体何在,即命取来,埋于墓中;先捕圣师以投墓内。又问掘墓者何在?复捕之,投诸墓中,即命掩埋之。于是葬仪以行。仪礼毕,公爵与诸仆绝尘而去”

家园 君主论说过乔万尼阿库托

《君主论 第12章 论军队的种类与雇佣军》说:

然而,威尼斯人和佛罗伦萨人先前都曾经利用雇佣军扩张自己的版图,而这种军队的将领们并没有自立为王,却保卫了他们,这又怎么理解呢?我回答说,在这种场合佛罗伦萨人是托福于侥幸的,因为在那些本来可能使他们感到可怕的能干的将领当中,有些人没有打胜仗,有些人遇到了对立的力量,另一些人则把他们的野心用于别的地方了。没有克敌取胜的那一个人就是乔万尼-奥库特①,因为他没有打胜仗,他的忠义就不能够获得证明。但是任何人都承认:假如他得胜了,佛罗伦萨人就得由他主宰了。

  ①乔万尼奥库特(Giovanni Aucut,1320—1394)是英国武士约翰霍克伍德在佛罗伦萨用的名字。此人曾参加英法战争,由英王受勋,后纠集队伍到意大利备国作为雇佣军,成为著名的“白衣连队”,参加多次战役,死于佛罗伦萨。

确实遇到了字数限制,待我删掉《高贵歹徒》的英文版。

家园 《佛罗伦萨史》、英文维基都说威尼斯军有1.2 万骑兵

步兵只有几千,斯福扎手下的骑兵也远比步兵多。后面威尼斯为斯福扎出兵反攻米兰,资助的军队中,骑兵也比步兵多1倍。看来那时候雇佣兵中骑兵多于步兵是常态,为啥这样我不清楚。

弗洛林的金含量,我查了英文维基,说佛洛林含金 23.875 克拉,折合 4.8 克。

Camvaggio 确实写错了,我把 pdf 版《君主论》ocr 成 doc,产生了错别字,谢谢指出。

家园 这么说威尼斯人策反敌方大将的代价不过是每个月6.24克金

这也太便宜了吧。随便找个小兵的工资应该也不止这点子钱。

家园 23.875 克拉似乎是纯度

即所谓的 23.875K金

维基的文字似乎是“ gold with a purity of 23 carats and 312 grains (or 23 78 carats)”

不过叫做florine的金币很多国家都制造过,重量不一

家园 王子殿写的这几个人物在成吉思汗四第四剧本里都有

可是却把米兰说成是帝国

而且那个米兰帝国的三个人物(或四个):

加莱佐阿

吉安

霍克伍德

都很牛。如果运气好,还可以招到美第奇家族的始祖乔瓦尼-美第奇,然后就东灭威尼斯,南灭那不勒斯,真的做起帝国来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