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莫言应该感谢刘晓波 -- 大西洋14

共:💬257 🌺2939 🌵3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家园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1通宝=16铢你的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1通宝=16铢你的积分需达到5000以上,作者才能获得声望。

作者,声望:0;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家园 我喜欢路遥的作品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小说。

同样是小农作家,同样是说个人生命的渺小,但区别是:

路遥认为人生就像小动物一样伟大;从路遥的文字里,我读出的是一个普通人顽强的生存意志。

莫言认为人生就像小动物一样猥琐。从莫言的文字里,我读出的是一个农村二流子的虚无主义。

通宝推:蜜饯,
家园 莫言这道菜......

在莫言同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也遭到了幸福式提问。

莫言直接回答,“我不知道”。

主持人追问,“绝大多数人认为您这时应该幸福。”

莫言的回答是:“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心忡忡。能算幸福吗?”

我觉得这是莫言的真实感受。在其获奖后,很多人已经举起了放大镜、架起了望远镜要来考究一番莫言是否担得起诺贝尔奖。莫

言在聚光灯下已经全裸,还得摆出符合世界文学大奖形象的pose供官方、同行、媒体、商家、粉丝取其所需。

总之,莫言成了供大家品尝的一道菜。下面,容我也对这道菜絮叨几句。

莫言配得起诺贝尔奖。

这好像是废话。奖都发了,说明发奖委员会里多数人对莫言是认同的。就好像,要发个“普鲁托”奖。只有我普鲁托本人才能说得奖者配与不配。

那么他们看中了莫言什么呢?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颁奖词认为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成功地)融合了传说、历史与当代。

仔细品味,这个评价并未有多高。颁奖词吝啬到了连“成功地”三个字都未给出,虽然他们多数认为莫言是成功的。

伟大的文学必须包含伟大的思想、优美的文字、崭新的表达方式。莫言只具备了三分之一。也就是说,莫言成功地实现了一种写作方式。诺奖对莫言文学作品的思想、文字未给出溢美之词。这些暗示了在其视角下今年没有伟大的作家(过去?明年?),莫言是相对具备获奖条件人选中最佳的。

为这事,我去买了本《生死疲劳》。“驴”、“牛”那一部分读完了,“猪”、“狗”的刚开始。感觉很淡。

家园 还冤枉啊?你的意思是说《废都》不是黄书啊?
家园 问题就是黄色的内容都被吞了啊
家园 用美国独立战争来讨论可能不妥

美国独立战争其实是英国的分裂,英国人没有很大的感觉,丢了就丢了,纺织所需的棉花没有了就去埃及长棉花,结果搞出长绒棉,质量比北美还好。

应该讨论的是法国革命。直至今天这个革命还在法国人民中造成思想对立,赞扬和反对的观点同存。

中国革命包括那个60年,都值得探讨,看看在这个革命后面的本质是什么?

如果对美英法俄中诸多革命的本质看不清楚,觉得都有其特殊性,那么可以去读一读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家园 现在帝国主义入侵了吗?如果入侵了,他们用炮吗?
家园 看看莫在颁奖礼上的发言

回忆他母亲被打得历史,就知道为什么要颁奖给他了。一个充满仇恨的人,终于找到出气的出口了。

瑞典人说通过莫了解了中国的现代史和人性。貌似除了他母亲,别人都没什么人性似的。

家园 以后中国文胆们就摸着诺奖的屁门了

那就是人性,拿人性做文章,脱离历史和现实背景,抽离出绝对人性,然后影射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及其文化一无是处。

说实在的,他那个作品绝对是可以伤害智商的玩艺,年青人看多了就神经兮兮的了。

家园 路遥确实不错

很喜欢《平凡的世界》,人生的意义就应该积极向上。莫言的小说没看过,不好评价。不过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诺贝尔好歹也算是给了中国人几百万的奖金,也该鼓励一下

家园 莫言作品获奖折射出诺奖对一国民族文化的罕见歧视

今天,看到莫言自己承认文学也是富含政治的,且表露了隐忍色彩浓重的怨恨,而这样的怨恨在莫言的作品中是以一种“平淡”、人性的手法“侧露”出来的,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扭曲和矮化能够获诺奖,这在以往诺奖文学作品中是罕见的,有段时间我集中看过一阵诺奖文学作品索尔.贝娄、卡内蒂、高行健、帕慕克以及曾被诺奖提名的林语堂的《中国人》。这些作品没有一个是如此“文化自虐”的,同样是站在人性的角度,有揭露后现代性冲击下人性自私、冷漠的,比如贝娄的《赫索格》;有对文革伤痕的过度揭疤,却对中国旧土仍保持一份深深地眷恋,如高行健的《灵山》;有对德国文化保持深刻冷静的观察的,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和批评并重,如卡内蒂的自传体三部曲;有对西方文化冲击下的土耳其传统文化日益衰落的感伤和激愤,满怀着对故乡伊斯坦布尔浓浓的“呼愁”,如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和《我的名字叫红》;有被当年的诺奖得主赛珍珠高度赞誉“这是一本写得骄傲”的书,如林语堂的《中国人》。

同样都在刻画人性,却极少将人性抽离到脱离历史和人文背景的“绝对人性”的地步,还美其名曰“魔幻”手法,然而,当外国人读这本书时,他们可不会认为你是魔幻手法,他们不可能体会到中国人读莫言作品时的“时空错乱”的魔幻感,他们会自觉地将这作品刻画的故事背景无意识地置于一个存在过或存在着的国度——旧中国或者中国,因为谁都知道一个基本道理: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文学作品或多或少都内含着本土文化的基因。

看到国内大肆宣传莫言的作品,莫言必将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标杆,我们有值得骄傲的五千年文化,却只有这自我矮化的作品才能得到诺奖,这奖对中国人来说还能有什么意义呢?

通宝推:瀚海黄沙,五藤高庆,
家园 真的只是中国?

我想他们希望发展中国家全都悲哀绝望听天由命是理所当然的,我看过《百年孤独》,好像就是这样。当然他们对中国是特别歧视,不过诺贝尔奖在中国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这也是他们自己造成的,谢天谢地。

家园 道士下山是徐浩峰的。

你这张冠李戴的真顺溜啊。从莫言到苏童到徐浩峰。

哈哈。。

家园 妈被人打了,他去报仇,是人之常情

这仇恨分明得很,算不上充满吧。

家园 西方就希望这种文艺在中国取得主导地位阿

不如此,不足以维护白人在世界的统治地位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