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媒体的一场闹剧 -- 善良的恶霸地主

共:💬35 🌺28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32

不过这已经是把所有爷爷级的领导都算上了。

家园 媒体的考核指标有问题

记者发文的压力大,出错的惩罚小,这样的事情还会一出再出。

家园 千万别走

如果向您这样的人再走了,媒体可真成了混账集中营了。

其实我知道:有良心有能力的人到哪里都可以生存并且很好。而有能力没良心的人除非有一处肮脏的土壤,否则是活不下去的。

如果“集体自由化的大趋势”这一肮脏的土壤一直存在下去,则不仅仅是劣币驱逐良币了,而是劣币更劣,从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安危了。

我也知道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唉。

家园 媒体人素质确实堪忧

我夫人十余年前毕业于某一般大学中文系,她的不少同学现在就在各报纸担任记者编辑。早在她们毕业前我就替这些媒体捏一把汗。

首先,作为文科生她们中的很多人(不是全部)科学素质惨不忍睹。上文科的除了真正喜欢文科的还有不少是因为数理化成绩实在不行而不得不转入文科,作为一个工科生我只能说其中很多人缺乏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她们写出的涉及科技的文章质量可想而知。

第二,很多人专业素质也堪忧。虽然是中文系学生,但国学修养实在让我看不下去。举个例子,她们有一次期末开卷考试,有道题好像是对“诏”、“表”等文体做个定义,并各举两个书本外的例子。定义好查,例子就举不出来了,最后居然是我替她们答的。就我观察,当时我认识的几个女生里没有一个读过的古典典籍能超过我的。

第三,就是职业道德了,虽然我不太想对认识的人用上这个词。她们工作后的某年,我在某报的一篇文章中居然发现了我的名字,内容是随机采访路人对某项大型赛事的预测。姓名,工作单位,职称都对,可我从没被人采访过。一看采访记者的名字:一个认识的女孩。这下明白了,估计是这位怕麻烦,直接编了一段采访然后按在了熟人头上。从此我都对这类随机采访报道心里打个折扣。

真心希望媒体从业者能认真检讨自身问题,提高职业素质。

家园 老外的媒体道德感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

不说拍拍垃圾导致戴安娜的死亡,太阳报的那篇无良报道让海塞尔惨案死者背了20多年的黑锅,比起来这些都不算啥了。

家园 说起来还是环境和教育的问题

一个自律的媒体环境还没有建立起来。教育又人为地限制了媒体记者的来源。然后市场化污染了整个媒体环境。西方的新闻理论——就是“第四种权力”这种说法——有给予了记者们良好的自我感觉。

说起来我还就真是您说的那种文科生。高一的物理考试一次也没有及格。数学考试只及格了一次。好在历史地理和语文好,后来又学了外语专业。不过我相信我自己是合格的记者。好不好另外再说。在这个环境里要做到不说瞎话其实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你无法改变别人说瞎话和胡话。

举例说,前一阵子美国驻叙利亚大使被烧死。有报纸社论上写着:“他(斯蒂文斯)牺牲在自己热爱的利比亚土地上。”这种连自己立场都没有的混蛋社论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但任你抗议投诉,这种调调就是不变。而且很多人觉得这样的调子很新潮,很时髦。

家园 有个联合国官员在接受采访的时候

对我说,最近20年来全世界新闻媒体素质下降得很厉害。这是什么原因?我无法回答他。不过我想,媒体被拔高得太多了,然后忘记了自己本来并不代表什么。自己把自己当做道德的化身,就会缺少自省。

通宝推:乱翻书nn,
家园 标题里“中国”两个字是多余的

事实从来不是媒体的工作重点,怎么写来钱容易才是

家园 我觉得必须要在用人单位身上找原因

新闻媒体不需要培训考核上岗吗?不需要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吗?

新闻媒体不能向私营企业看齐呀。

家园 培训考核上岗和职业道德培训都是必须的

正规的新闻机构记者获得记者证之前需要参加培训和考核,拿到记者资格证之后才能申请拿记者证。

但是这种培训的主题非常陈旧。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没有和中国人固有的伦理道德和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结合,使培训流于形式,非常无聊——你想象一下大学里的马哲能够受到学生多少程度的欢迎就知道了。而且培训教师大多来自各个大学的新闻系或者学院,思想比较自由化,与主题非常矛盾。让许多培训学员明显感觉到说一套做一套,完全没有起到自律和规范作用。

记者资格证考试是开卷考的,你信不信?如果我说我开卷考试还没及格,你信不信?幸好后来交了100大洋补考了一次才拿到记者证。距离我首次参加培训已经一年半有余。距离我从事新闻行业已经有4年的历史。真是一派乌龙。

家园 有的地方不用考也行。。。
家园 呵呵,是有例外

我在为记者证望眼欲穿的时候,某些全国性大报里面上至总编下至美编和校对人手一本记者证。就连毫无人气的行业报纸,比如说研究中医的,烟草的、妇联的、海关的、化工的、林业的……总之那种除了专业科室或者党政机构专门订阅才能看到,根本进不了报刊亭的报纸的编辑和记者们,因为顶了一顶红帽子,拿个记者证是手到擒来。

家园 还有个问题,一个行业在衰落的时候还自我感觉很好

这实在是得不到什么理解的。

我一直认为大众传媒在美国现在是什么样,在中国即将是那样,或者已经是那样了——读者信任程度、经营模式等。

单纯从收入来看,这个行业能吸引到的人才我认为也是一路下坡路的,不能用十几二十年前对人才的吸引力和现在相提并论。

(这个问题从外媒的驻华记者水准上可以看出一二。比如09-10年那会儿我就听一个外媒的助手说他们那里辞掉了有经验的换成新人,为了是削减人力成本)

当然我能看到的只能是一个个人角度了。

家园 同感

不过我觉得如果将记者仅仅是写手的话,这个行当还会继续存在下去。对于写手,这个社会没必要寄予各种希望和要求了。我是没有什么新闻理想的人,只求自己胡乱说话就好。

家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有太多的报道,太少的新闻

一个教授的原话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我们有太多的回归,太少的分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