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一封公开信谈铁路子女进铁路就业问题 -- 忘情

共:💬52 🌺31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传言是威胁出的意外

之前几年父亲出面,要把领导从6楼扔下,解决了一个孩子进了自来水公司。现在,母亲出面,用汽油泼在开会领导身上,掏出打火机威胁,一个去抢打火机的人忘记自己叼着烟头,然后悲剧。

家园 这个比较合理,毕竟孩子还在自来水公司,如果搞这么大,孩子

以后也肯定受影响啊

家园 南方冻雨那次
家园 这就体现出全国一盘棋了

从其他地方调机车支援呗。

家园 不要动不动就愤世嫉俗,对下层要多帮助,对上层要多监督限制

这是阴阳协调,保证这个社会可以良性互动的方法。对下帮助和对上限制并不矛盾的。非但不矛盾,这样才是正途。

如果真是一滩泥当然就想扶也扶不起来。不过要问的是,如果这些子弟并不是罪犯,那么连清洁工的工作都做不了吗?

铁路真的这么高端吗?高端到连清洁工都必须向外招人而弃铁路子弟于不顾?

一定的外招和一定内置可以达到一种和谐,我想铁路子弟本身也不会个个都不愿意出去闯吧,那么有些事又何必那么急切的把人往死路上推呢?

有序的外流导致有序的外招,再加上现在的铁路系统越来越庞大,总的来说外招的多吧。

父母承认儿女不争气,不代表儿女们就真的连扫地都不会,领导不应该忘记这一点。

当初那个乡镇旅馆老板的儿子,现在被称为“铁路大王”,成为亿万富翁。再后来,为了纪念他不幸早夭的爱子,铁路大王斥巨资兴办了一所大学。由于在那些修建铁路的工人身上看到了一种安静而伟大的力量,铁路大王在他的遗嘱中附有永久雇佣这批工人的同胞在他产业上工作的条文。直到20世纪30年代,在他创办的大学中还有当日修路工人的后裔在工作。经过多年经营发展,这所大学现在已经成为举世闻名的名校,为美国的学术和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个铁路大王的名字是利兰·斯坦福,他所创办的大学,就是著名的斯坦福大学。

难道真的要铁路私有化了,永久雇佣才会成为美德?

家园 此言大谬

铁路哪里有清洁工?你太想当然了吧?铁路的保洁工作都交给了保洁公司,这些人与铁路无关。

当真要让这些大学生当清洁工,他们自己会乐意吗?要我是领导,一样倾向于招外人,因为铁路子弟仗着自家在铁路,多少认识几个人,非常不好管理,要比地方的要吊儿郎当得多。你自己吊也就罢了,要命的是这会带坏风气,让老实干活的地方子弟觉得不公平,老实人吃亏,最终的结果就是整个风气的败坏。

再说了,就算这帮人愿意来当清洁工,但我敢保证,只要他们一进来,一定会上访闹事,要求落实大学生政策,要求转干,要求调动。这种事我们看得太多了。

问题是这帮人自己并不爱铁路。真要爱,你就报铁路专业,毕业后就能同等情况下优先被招进铁路。你根本就没打算在铁路干,因此才学的其它专业。等到毕业后自己没办法在社会上生存,这才想起铁路,拿铁路当成垫背的。这些人学的不是铁路专业,真要招进来闹待遇,要转干,你是转还是不转?不转,成天闹事,你还拿他们没办法。要转,这些人学的并非铁路专业,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是你,你招吗?

什么叫往死路上推?自始自终,铁路并没有欠他们什么。铁路要生存发展,就不能自我封闭,就得引进新鲜血液。同样是需要的人才,自然优先考虑本系统子弟,这无可厚非。但不是说啥垃圾都必须要收,这样岂不是挤走了真正人才的生存空间。

按照阁下的逻辑。因为外交官们辛苦顾不了家,所以外交部子弟但凡在社会上没法生存,外交部都应该招进外交部子承父业。因为干部工作忙顾不了家,所以他们的后代就应该子承父业当官二代。是这样的吗?

家园 借忘情兄的宝地说些大家不爱听的话

用人唯亲,逆向淘汰乃国企以及国家从出生包到火葬的各种机构重要弊端之一。这类机构既没有实际的主人,也没有倒掉的风险,因此从上到下个个都愿意安于现状。并且只要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就等于给人生上了个无限额保险,因此其中就塞满了那些胸无大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庸人。大家追求的不是什么组织良性发展,而是如何不被从这个旱涝保收的桃花源中赶走。因此忘情兄想干实事,只能说是找错了地方。

国企在商业伦理上就是个死结,赢利了,就是借垄断之便利与民争利,亏损了就是昏庸无能低效浪费人民财富。让他自己倒掉吧就是国有资产流失,卖掉吧又是汉奸国贼。注定了谁当头都干不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