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原创】这个挺搞笑,一个公知想暂露头角? -- 一着

共:💬31 🌺14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整理】【原创】这个挺搞笑,一个公知想暂露头角?

下面的英文翻译来自一个Shanghaist的博客。此久居中国的洋人上次在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杨锐说清理三非外国人时,给比较崇洋的杨锐扣上“反犹”的帽子。

And the greatest Japanese export to China is...

To all those people calling for the boycott of Japanese products and those using this opportunity to attack the property of your own countrymen. You need to know that the biggest Japanese export to China isn't cars, or television sets or manga. It's language. About 70% of social science terms used in Chinese today came from Japanese -- 'society', 'economics', 'philosophy', 'environment', 'arts', 'medicine', 'law', 'rights', and yes, even 'protest'. If you love this country, then strive to help this country gain respect from others instead of using cheap means of displaying your intolerance.

这段英文被在英文社交网络广为转载,用来讽刺中国反日货的人愚昧无知。当然英文读者不知道日本人2000多年从中国学去汉字,近代中国从日本引进一些诸如物理,化学等词汇,只是日本人把中国字重新组合而已,单个汉字还是中国的嘛。这就像苹果收集虽然在中国血汗工厂组装,但根本上还是美国产品一样。日本现搞工业化,接触西方学科,自然他们先找到了汉字当中的对应词汇翻译相应的西文。

下面是CCTV1节目部主任许文广的原话,其逻辑匪夷所思,比砸别人的汽车抵制日货的人强不到哪里去:

「呼吁抵制日货,甚至借机打砸同胞财物的人,需知道,日本出口到中国最多的不是汽车、电视和动漫,而是词汇。现代汉语70%的社科词汇来自日语,譬如:社会、经济、哲学、环境、艺术、医学、法律、人权…包括“抗议”。爱自己的国家,就努力让这个国家赢得别人的尊重与敬畏,而不是用廉价的愤怒证明自己的偏狭。」

-- Programme director of CCTV 1, Xu Wenguang

关键词(Tags): #许文广
家园 日!日本人借了那么多汉字也没见它们怎么谢中国啊?
家园 说点看法,关于所谓来自日语的词汇

呼吁抵制日货,甚至借机打砸同胞财物的人,需知道,日本出口到中国最多的不是汽车、电视和动漫,而是词汇。现代汉语70%的社科词汇来自日语,譬如:社会、经济、哲学、环境、艺术、医学、法律、人权…包括“抗议”。爱自己的国家,就努力让这个国家赢得别人的尊重与敬畏,而不是用廉价的愤怒证明自己的偏狭。

关于所谓的近代日语外来词,除了上文给出的,还有很多,包括电话、干部...,但问题在于,这些真的是“日语”么?这是一个长久以来存在的误解,实际上这些都是地地道道的中文,只不过是日本人翻译的而已,日本人把中文纳入自己的语言体系,然后按照中文的语法和含义,从西方翻译了一些词语和概念,得出了这些词语。所以,从本质上说,它们是日本人翻译出来的中文,而不是日文,最多算是出口转内销罢了。

举例来说,比如功夫这个词,英文是“kung fu”,相传是李小龙发明和推广的。不能因为李小龙是中国人,就说“kung fu”是中文。同样的道理,“电话”也不是日语,而是中文,是比“德律风”翻译得更好的中文。要论来源,归根到底是来自英文“telephone”,要感谢和尊敬,也是感谢和尊敬穆齐或贝尔,轮不到当文字二道贩子的日本人。

顺便说说什么才是日语。比如“start”这个词,日语里有两种翻译:“スタート”,“開始”和“始める”。第一个是现在最常用的片假名音译,读出来是“死它拖”;后面两个分别是用汉字和平假名翻译的:前者是直接被日语引用的正宗中文,后者是日语借助中文表达的结果。难道我们能说“开始”是日文么?同理,电话、经济等等也都不是日文,咱们中国人完全可以挺直腰杆、堂堂正正地说它们,至多感谢下日本人翻译的功劳,大可不必像某些逆向民族主义者那样忙着自卑。要说真正从日文里进口的词,“呀咩嗲”算一个。

说到自卑,再来看看许文广主任的这段话:“爱自己的国家,就努力让这个国家赢得别人的尊重与敬畏”。其中折射出一种深层的自卑心理:我们要努力争取外国人的承认,只有获得了外国人的认可,国家才有面子,个人的价值才算实现。这种自卑心理在演艺界非常常见,表现为对奥斯卡奖的无限渴望等等。

其实真正自信自尊的国家和国民,应该是从自我实现中找到价值,而不是那么在意别人的目光,根本不需要向洋人证明什么,也不指望能从洋人的目光中得到什么。我们努力建设自己的国家是为了实现我们自己的理想,是为自己活着,上承五千年文明,下为子孙万代谋生存,我们只需要自己认可自己,要的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绝不是自卑自贱自残自虐。

通宝推:海外俗人,
家园 典型的“普世”和“接轨”的态度

“爱自己的国家,就努力让这个国家赢得别人的尊重与敬畏”,表明了一种“普世”和“接轨”的态度,即推崇现有国际秩序,也就是美国和西方主导的国际格局的正当性,让中国自我改造,被此秩序接纳。

这些人一般对国际上的不公,特别是美国和北约及其附庸的侵略暴行视而不见。

家园 还是汉语吸收外来语的能力最强

这个任何语言比不了,而且吸收能彻底变成自己的东西,搞到最后都看不出来是吸收自外来的东西。

家园 差不多就这么回事。

不少中国人看外文的文献喜欢一个字一个字的看,把对汉语的阅读习惯带进去,结果看东西很慢。我最初也这么干的,后来发现西文当中其实很多是为了支撑意义表达的冗余结构。看西文书看目录提纲,提取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往往都有程式化的短语提示)比较重要,咬文嚼字不大重要。

家园 对,所以我不大喜欢做学术

做学术基本上不需要动什么脑子的。大体上就是通过阅读把相应材料中的要素提取出来,然后按照自己想要突出的重点内容,把这些要素(类似骨骼)进行重新组合,最后添上血肉,对文章进行修辞上的雕饰,也就完了。

以上还是信息量较丰富的学术层次。就一般而言,人们平时写的大部分文章(特别是新闻稿、通讯稿)拉拉杂杂说一大堆,绝大部分都是废话,有的时候有用的话甚至只有一句。大部分出现在公共媒体的文章实际上的有效信息极少。

家园 模式和文科类不太一样,但是其实也差不多

大部分文章也都基本上是冗余信息。基础理论上的突破有几个人能做啊。

比如我以前的导师做认知逻辑,她导师过去做的是单主体认知逻辑,她博士论文就做双主体。其实她导师要是下点功夫,双主体认知逻辑做不出来?其实就是顺着人家开的路走下去而已,要动多少脑子?

大部分搞数理研究也就是这个路子,要么就是做做推论,要么就是搞应用数学或者应用物理学,拿基础理论上的一些新突破放到投射到相应的实际领域中去。

严格看,这些都算不上思想。

家园 translation

是三音节吧

家园 此逻辑确实匪夷所思

中国和日本是利益之争,而且是国与国之间利益的最重要方面-领土之争,而不是面子之争\狭义的经济利益之争。是否抵制日货,主要看对我们产生的利益是否更大,甚至看给对方产生的伤害是否更大。如果日本人的东西好,我们不要钱拿来用,这很好,比如词汇。日本人的东西好,但买它的会给它输送更大的利益,坚决抵制,哪怕给自己造成一定伤害。感觉中日之争距离战争越来越近了,战争是一个比较谁能给对方更大的伤害,看谁能挨得更久的游戏,所有所谓面子、道德、原则,都得放一边。还没到这个层次,那么利益的算计是根本,如果反对抵制日货的理由是抵制本身给我们造成更多损失;会让对方的报复给我们更大的伤害;会让其他的贸易伙伴产生不良印象等,这些我接受,但这位公知的逻辑实在荒谬。

我个人的观点是,现在还有更好的手段,在中国卖的车辆偷工减料,比“刹车门”大得多的事多了去了,一一曝光,集体诉讼,打死它还让它叫不出来。

通宝推:海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