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五岳派的前世今生—引子(添加目录) -- adrupal
我有同学在这个所工作,提起过摔平衡木的事情。牺牲的人是他们所的,开追悼会时候全所人参加了。也许我记错了?
六三空难中,27所的损失比38所更惨重。这还不算先前身患癌症、六次化疗未果,英年早逝的某分系统负责人栗金红。(“我为国防献青春——记二十七所的年青人”,河南省国防科工局网站)
预警机是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抓总,与中航工业密切配合、团结协作的重大工程。涉及上百家厂、院、所,前后共数万人参加。单是中电科集团,从事总体、系统和相关元器件配套的即有几十家研究所、上万人的队伍。
去年中电科集团组织“预警机精神宣讲活动”,工作团队成员分别来自电科院、13所、14所、28所、38所、54所和55所等单位。其中,电科院主要从事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和大型信息系统顶层设计、总体技术开发、系统集成和系统电磁兼容实验和评估;13所专长半导体材料、微电子封装、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以及微波毫米波模块和组件;14所和38所同为中电科集团机载雷达研制的主力军,承担预警雷达系统总体设计;28所负责空管系统、C4ISR数据链和相关软件部分;54所负责卫星链路通信与测控;55所负责砷化镓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及多芯片模块研制。
把荣誉单独记在某一个所头上,并不可取。比如,雷达和电子侦察系统在全状态首飞前,必须实现电磁兼容。系统总体、雷达和电子侦察系统总共一百多号人,利用“五一”长假,全体24小时倒班连轴转,才最终排除了信号干扰,实现设备兼容;预警机有目前国内最先进、最复杂、效率最高的机载通信系统,而通信分系统的讨论会规模庞大,常常有七八十人参加;每部雷达用量众多的微波功率管,其定型和国产化完全归功于十几个研究所数年的心血和密切协同;39所担纲机载卫通设备,成功研制实现方位、俯仰、极化三位一体的全动天线,而这仅仅是预警机上30多套天线中的一套而已;其他如“超60度相控阵天线宽角扫描”等世界性难题的破解,无不来源于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中国预警机事业的奠基人与开拓者、预警机项目总顾问王小谟院士,在担任电子科学研究院院长之前,也当过38所所长。凭借383三坐标雷达和击败美、俄产品,成功竞标出口埃及的JY—9中低空雷达,先后两度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王院士曾经少年才俊,学业优秀自不必言,还是文艺骨干和运动健将。中学时他拉得一手好胡琴,被北方昆曲院选中,要不是家里不同意,执意让他就读国防专业,梨园里也许会冉冉升起一位名角,而TG的雷达事业就要折损一员大将了。
难能可贵的是,王小谟还手把手带出了几位预警机工程的骨干,如吴曼青院士(现任38所所长)、空警2000项目负责人陆军(现任中国电科集团电科院副院长)和李超强(现任中国电科集团电科院副总工)等。参与预警机项目的主力不少都是三、四十岁的年轻人,朝气蓬勃、敢想敢干,在这一领域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乐观。
敌方的电视广播如果被干扰或被插入宣传信息,对敌方民众的心理会有巨大影响。
55所和13所都有人在做氮化镓,嘿嘿,这个只能说一句。
砷化镓是上了雷达的,这个氮化镓是第一次兔子和美、日、俄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严格地说是人家已经跑了,只是还没有到终点,我们就开跑了。东西太新了,不能多说,回家偷着乐吧。相关论文我是一篇都没有找到,这是头一次。国外的研究有不少,有兴趣可以讨论。
晶片和器件目前是艰难的孕育期,爆发性增长10年内可以预见。
民用领域包括照明、LED、汽车引擎、钻井钻头、无线通讯基站、有线电视、卫星通讯、蓝光DVD、手机投影、医学造影、太阳能电池、核电池等等;国防应用如雷达、电子对抗、航空航天、紫外探测、导弹制导、导弹预警、核探测器中的高功率射频器件和转换器。高质量氮化镓和半绝缘氮化镓材料,是研制短波长半导体激光器和高功率微波器件的基础,欧美日对中国均严格实施禁运。
目前氮化镓单晶制造和器件研发方面,国外主要有日本的日立电缆、住友电工、日亚、三菱、富士通、东芝、松下和美欧的CREE、IR、EPC、NXP、Nitronex-Gaas Labs、RFMD、TriQuint、雷声、Eudyna、STMicroelectronics等。2009年,雷声就已测试为AESA雷达T/R模块试制的氮化镓MMIC芯片,日后F35机载APG81有望换装新一代氮化镓芯片。而号称世界最大氮化镓代工商的TriQuint,则被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指定为宽带隙半导体(WBGS)第二阶段研究计划的主导机构。
国内媒体对氮化镓研究应用其实也有不少报道,通过公开渠道即可查阅以下文献:
《氮化镓在光电子和微电子器件中的应用》,中电科集团13所 袁明文
《氮化镓声表面波器件》,中电科集团55所 何朝峰等
曝光最多的是苏州中科院纳米所/纳维科技徐科团队,目前他们承担“973”纳米结构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非极性GaN衬底项目。用户包括中科院半导体所、山东大学、山东华光、厦门大学、南昌大学、南昌晶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电集团55所和13所、苏州纳晶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华灿。另外,苏州纳米所还闪现着汤姆森路透集团评选的世界“百名顶尖材料科学家”榜首杨培东教授的身影。
纳维科技是全球第7家,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具备氮化镓晶片商业化生产能力的公司。虽然2010年底才推出自己的产品,但产品性能已超越了几家业内有先发优势的国际巨头,并且有能力迅速提升产能。据徐科透露,纳维团队的研发能力和氮化镓晶片设备自行制造能力是他们的两大核心竞争力。其自行研发的设备成本仅为国际同行的1/10。
此外,见诸媒体的还有青岛铝镓庄德津团队和中科院半导体所“高效氮化物LED材料及芯片关键技术”创新团队项目。
根据公开资料,只能谈这么多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今天在CD看到一篇帖子,55所到北大宣讲,里面提到现在55所现在的重点就是氮化镓。
http://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87611&page=1&authorid=244137
正在参加南京五十五所校园招聘宣讲会,这哥们儿相当HKC
RT,现在还在进行,在北阁104(北大)。
这哥们儿说,J-20和空警-2000上的相控阵电子扫描雷达的T/R组件离不开他们所的砷化镓器件,还说J-20的庆功会上他们所得到了高度的赞扬。他说没有他们五十五所,J-20不可能和F-22相媲美。
他后来又说航母杀手东风21C/D,辽宁号的雷达,东风41弹道导弹,北斗都离不开它们55所。
现在正在介绍空警2000和空警200的雷达。这哥们儿说他们的砷化镓技术是国内最强,而且和美国处于同一量级。而且中国80%的军用雷达都有他们的器件,现在的科研重心是氮化镓等三代半导体。
谢谢!都是好消息呀。这里边有意思的消息是关于J-20的,正好看到一张照片,算印证了。
砷化镓到氮化镓是必由之路,我是看到桃源客楼上的贴子里边提到的徐科公司的供货情况,知道兔子开始做了。但从细节看还远不是乐观的时候,大约有10年差距,前路漫漫。
J-20的AESA应该是国内机载雷达一个,从有到成熟也还要10年左右,兔子现在和毛子,以色列,法国在一个台阶上,不会再有什么可以借鉴的捷径了,估计时间上省不了,全看空军使用后反馈,一点点改进了。
砷化镓器件由于手机技术发展的带动,应该对军品的制作有不少帮助,“和美国处于同一量级”大约是真的,但是硬指标上可能还有差距。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前朝的航空积累都在中央大学,新中国有名的飞机设计师如顾,屠出自上交,李天和宋出自哈军工,这些学校的航空系都去了西工大,所以当时航空界2/3的实力都在西工.而且西工本身就是内迁的北洋和东工,所以配套的院系最全,不但发展出鱼雷,固发着两个专业,使西工在水下兵器,和航天运载独步武林.
单说材料,师昌绪雷挺权等人都是中国在高温合金,复合材料无机材料方面的开山祖师,而飞机的静不定控制也是首先在西工取得突破.西工的计算机没啥名气吧,但机载计算机系统就是西工大搞的.
从芯片到软件,摆渡龙腾.
最近准备开始毕业设计,于是察了源于国产微处理器相关方面的许多资料,总结总结。国内微处理器研究得比较热点的地方主要就3家:1,中科院的godson,仿mips r10k;2,西北工业大的龙腾,仿power750;国防科技大的 x微处理器 ,仿itantium1。剩下的就是一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校了,比如咱们学校的java处理器,哈工大的仿ultraSPACE 2。
总的来说,这里面最能炒做的就是中科院,要说性能和设计功底最厚实的就是国防科大。中科院研制的那个什么龙芯2E就明明都是很传统的技术,国外十年前就已经普及的玩意他们拿来炒一炒就成了什么里程碑,让人家看了简直是笑话。就这么说吧,GODSON1的SPEC2K的分值还不到30分……,这也叫通用处理器?GODSON2用了90NM的工艺才让分值到达了500,还敢跟PENTIUM3比,简直是蛮不讲理。有本事的话,让GODSON2加上X86的DECODE,再用PENTIUM3的工艺作出来,然后再跑SPEC2K看看它的分值能到多高?能有100我就服他们了。总之,这中科院那帮人就能看出国内的学术风气还是非常不踏实的,宣传的时候断章取义,借机炒作。
相比之下,国防科技大仿ITANTIUM的 X微处理器就感觉非常的稳重。但但从技术的积累的上面来说,国防科技大绝对是中国的老大。其实早在2004年我就听说了,解放军在仿ITANTIUM。前几天终于查阅到了相关的十多篇论文,感觉他们的设计还是很不错的,唯一的缺点就不因该去仿ITANTIUM。很明显,基于EPIC的ITANTIUM是一个失败的设计。
最后说说西北工业大,其实他们学校应该算是非军方参与的国产微处理器最热点的地方。也许有人要说中科院呢,其实中国科学院的传统研究领域是集中在微处理器体系结构的理论方面和大型机方面,而龙芯最早的手根本不被中科院看好,就像中科院对待刚开始起步时候的联想一样。还是继续说西北工大,据我说知,他们现在同时有两个项目,一个就是863的龙腾,也就是power750,也就是所谓的G3。还有一个是兼容X86的项目,使用分离结构设计,也就是说他是一个P6的设计方案。最近几年也出了许多论文。可是无奈炒作的功夫没有中科院厉害,所以现在知名度不是很高。
摆渡吧,反正宣传时把埋入世纪坛的涡轮叶片算在他头上呢
运20的露面也该快了吧,轰十,九一九,那世界航空ABC就成三足鼎立了。
企盼中!
哈尔滨——一座常凯申从未染指过的城市。
我大清散伙以后,东三省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地盘。虽说地盘是老张的,但因为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俄双方约定以长春为界,北边儿是毛子的势力范围,南边儿是鬼子的势力范围,鬼子和毛子在东北都有驻军,两家老张都惹不起,实际上也是一出三国演义。
鬼子在皇姑屯炸死老张以后,张学良接了班,虽说小张唱了一出“东北易帜”扯下北洋政府的旗、改挂南京政府的青天白日旗,让常凯申笑得合不拢嘴,但东北还是奉系军阀的地盘,常凯申是插不进手去的。
1931年九一八之后日本侵占东三省,小张一枪没放把部队撤进了关内,丢了东北,常凯申也并不心疼,照样剿他的共,反正丢的也不是他的地盘儿。虽说1931年以后整个东北就落在了鬼子手里,不过并不妨碍国粉们把日据时期东北修的铁路炼的钢算做国民政府“黄金十年”(1927~1937)经济进步的伟大功绩,给凯申公脸上贴金。
1932年2月5日,鬼子侵占哈尔滨后,香坊区(包括动力、平房区)成了关东军的军事基地,臭名昭著的用活人做实验的731细菌部队就驻扎在这里。
关东军空军的8372部队也驻扎在平房和双榆树屯,1932至1933年这支部队抓了很多中国劳工在平房区的义发源、马家沟至小北屯一带修建了两个飞机场,负责运送军政要员和对华北、华东的对空作战,是关东军在满州空军的骨干力量。鬼子在这里建有机库和一个小型飞机修理厂。
1945年毛子在欧洲搞掂了德国鬼子之后,8月8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把日本驻莫斯科大使佐藤叫了去,二话不说,直接塞给他一份对日参战宣言,佐藤直接就傻眼了,回到使馆想向国内汇报,才发现电话线已经被毛子掐断了。7天之内,毛子就荡平了百万关东军。
土共一看苏联老大哥占据了东北,赶紧从山东河北抽调大批部队和干部接管东北,哈尔滨自此落入了土共的手中就一直没丢过,虽然国军把土共赶到北满,抢走了长春和沈阳,但哈尔滨却一直稳稳地握在共军手中,是共军手里唯一的省会级大城市。
土共在哈尔滨平房区利用鬼子留下的机场和飞机修理厂,成立了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三厂,1949年初改为东北军区军工部北满分部直属三厂。
1949年1-10月,先后有佳木斯大华铁工厂、哈尔滨实验厂、哈尔滨星记工厂、大连10纵修机厂、石岘兵工厂、辑安兵工厂、冀东兵工厂、兴山兵工厂,牡丹江兵工厂、长春修械所、北安兵工厂、珲春兵工八厂等12个工厂的部分或全部迁入平房与直属三厂合并。1949年10月1日,直属三厂改为军工第21厂。1951年5月1日,划归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领导,改为121厂。从此,这个厂成为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和飞机的联合修理厂。
1952年4月1日,开始划分为两个厂,一个是122厂,负责飞机维修;另一个是120厂,负责航空发动机维修。122厂就是后来的哈尔滨飞机制造厂,120厂则是现在的哈尔滨东安航空发动机公司的前身。
哈飞(122厂)一开始的任务主要是维修从苏联购买的图-2轰炸机,据说是图波列夫在监狱里设计出来的,是二战期间老毛子的轰炸机的主力。抗美援朝时,为了攻占大和岛,土共空军曾经驾驶“图-2”轰炸机体验了一把在美国佬头上扔炸弹的滋味。
土共的苏制图-2轰炸机:
当时在搞“远方空情自动标图系统”,第二天他带着一帮男孩女孩来了,因为到会的都是军人,很是显眼,组会的同志介绍说,三坐标雷达立项了,他们组过来旁听学习。那会儿还没院士一说,会间休息聊过两句,他关心的是雷达站的使用、编成、要求,咱关心的是好东西什么时候能装备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