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不能慢 -- 桥上

共:💬75 🌺323 🌵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也对也不对

能源确实有问题,美国说的不是假话,中国也象美国那样搞不夜城,中产以上肆意挥霍,那么化石能源确实顶不了多少时间了。而现代社会能离开化石能源吗?可见的未来都不乐观。

但是中国不做出要把化石能源提早“干光”的姿态,不仅自己不讨好,也会让美欧这些败家子继续败家。那么与其让你们慢慢败,索性我也加入早点败光,这样大家才能提早坐下来真正谈正事。

西方的发展路线,本质上就是“天顶星人路线”,吃空一地大家作鸟兽散,去找寻下一个地球。就算科技发达能保证地球不完蛋,其实整套系统依然会不停地“末日”,而且压根不用等科技发达的“外星人”来管闲事,纯正的地球人也会变成“外星人”,想不明白吗?

科技发达是为了星际殖民,星际殖民是为了科技更发达,可是有一天,找寻新的殖民星球的难度大于回去掠夺地球,那么会发生什么事呢?其实这样的事,罗马时代已经发生过多次,罗马城被苏拉和马略反复血洗,不就是这么个狗血剧嘛。所以我们以防止“外星人”开除我们球籍来确立科学发展的伟光正,殊不知,到头来,开除我们球籍的恰恰就是我们自己而已。

以杀止杀,以战止战,最后的结果往往都是杀无尽,战不休。科技也终究难逃这个宿命。

家园 有烂的,所以我们也可以烂?

我想说的就是,咱们国家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匹配不了付出的辛苦努力和代价。

家园 土地位置指数

关于房产的价值,有一个说法,起决定作用的有三个因素,第一是位置,第二是位置,第三还是位置。虽不免夸张,但确实反映了位置对于房产价值的重要性。

而在提到房价的时候,如果不考虑位置的因素,必定得不到可靠的结论。记得那位任姓房产巨头就曾指出这一点。虽然他的很多观点我不赞成,但他讲房价要考虑位置这个因素,否则就完全没有讨论的基础,这一点我还是赞成的。我孤陋寡闻,没见其他人专门提到这一点。

固然现在讲房价也引入了位置的因素,例如北京就把多少环内外作为一个考虑因素,其他较大城市也有类似的划分,但毕竟非常粗糙,在我看来对于某地房价是涨是跌实际上没有很可靠的衡量。

因此,我觉得可以制订一个土地位置价值指数,把城市内的每一个社区(地块)都包括在内,从而为房产的评估,以至城市的规划提供一个定量的基础。

影响土地价值的主要有两类因素:一类是公共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商业以及服务设施、文化娱乐等等各类机构;一类是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环境整治,环境污染等。其实这些因素主要是后天的,土地的价值是可以“人为”改变的。

土地位置价值指数可以分两步考虑,第一步是对每一个可能影响土地价值的公共设施和外部因素赋值,这些赋值可以是对某一点(例如这些设施的入口所在位置)的赋值,也可以是某一区域(例如学区)的赋值;第二步则是将这些赋值点或面按对各个社区出口的距离(到达所需时间)经过计算得到相对于那个社区的加分。

下面就分别讨论这个指数应该包括的几类因素:

教育:

这是房产价值最热门的因素,所谓“学区房”。但其实应该包括大中小学等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不同的学校按其办得好坏赋值,并且按一定指标每年调整。不同级别的学校应有不同的计算方式,如果那些划分学区的,当然学区内的价值会远高于学区外的,但学区外可能也应按距离远近有一定的加分因素。不划学区的,则按(从社区出口到教育机构入口)距离远近,主要考虑乘公共交通工具及步行所需时间,在此基础上将各个教育机构的赋值按一定概率规律衰减。不同级别的教育机构衰减规则也应不同。

医疗:

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医院则可以按其分级加上一定加权赋值,也应逐年调整。当然对于每一社区,也要按社区出口位置与医疗机构(不包括社区医院)入口位置的距离,经过将该医疗机构的加权赋值按一定规则衰减后得到该社区的加分值。这个距离的数值可以分别考虑步行加公共交通所需时间,以及乘救护车或打车、自驾车所需时间,各类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也应有不同的考虑方式。

商业:

商业机构包括各种服务业,可以分为两类考虑的对象:一类是大商场,可以按销售额取得赋值并经过某种加权以及逐年调整得到当年的赋值,再根据该商场入口与社区出口的距离,对这个赋值经过衰减后得到各社区的加分。再一类是小型商业及服务机构,应该完全在步行的基础上考虑是否项目齐全,足够方便,可以按一个家庭获得所需所有各项服务总共需步行加公交多少时间考虑。

文化:

文化设施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型的,体育场馆、音乐厅,大剧场,风景名胜,博物馆,大型游乐场,赋值方式只能按名气和服务好坏来了,距离远近主要考虑乘交通工具所需时间。一类是社区小型文化体育娱乐服务设施,应是超过步行一定时间的不予考虑,在此基础上总体考虑丰富性。

交通:

首先包括各公交站点赋值,例如地铁站应比公共电汽车站赋值高,地铁成网后应比成网前赋值高,公交线路不拥挤的应比拥挤的赋值高,公交线路等候时间短的应比等候时间长的赋值高。然后根据这些站点(或其入口)与各社区出口的步行距离得到各社区的加分。其次包括各社区周围的道路建设及路上行车通畅程度,也可按一定规则赋值然后加分,并也可逐年调整。

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环境整治和环境污染等,当然都可以有量化指标,但大都是对某一区域的整体评价,也大都是“人”可以有所“为”的。

把以上这些加分因素加起来,就得到每一社区出口处,也就是整个该社区的土地位置因素指数,把所有的这些指数统合起来,就可以为整个城市的建设与规划提供一个客观定量的基础,少点锦上添花,更多雪中送炭。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个数据哪里找来的? 很有意思
家园 维基百科和国家统计局,维基百科的数据多来自IMF,WB等
家园 看不到图啊

有链接吗?

家园 中国其实可以慢,只是不知道为什么tg这么着急。

可能这种在核恐怖下的和平很脆弱,所谓的战略机遇期随时都可能结束,所以tg非常着急。

家园 你到底认为怎样就匹配了你的努力了呢?
家园 花!我个人感觉慢了就会付出更大代价,

另外我是有点担心tg中有些人正在有意放慢。

家园 你多刷几次,没有其他链接。
家园 中国的粮食自给自足的几个层次

中国的人均耕地只有一亩稍多一点,这就决定了中国要全靠自己种粮养活现有的十几亿人不那么容易。

经济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边际性,我理解就是说由于资源的限制,要取得某一种产品其成本是不同的,在同样的条件下,要获取的越多,所付出的单位成本越大。因此在我们现有的耕地和水资源的条件下,要想得到更多的农产品产出,须付的代价必将越来越高。

现在我们人均占有粮食八百斤左右,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觉得怎么也要一千斤左右,要亩产再提高百分之二三十,非常困难,从经济上来讲也很不划算。现在我们的粮食生产成本已经很高,有时候已经明显高于世界市场粮价,在这种情况下,购买一部分农产品也许是更好的选择。这方面陈郢客的网站《客舍》有一篇帖子“陈锡文:我国粮食自给率不足90%”值得一看:http://www.chenyingke.com/2012/2867/ 。

除了耕地面积外,在农产品生产方面还要考虑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水,我国同样是个极度缺水的国家。现在在很多地方,农业用水占全部用水量的百分之六七十,这部分水如果能转用于工业生产,必然产生更大的效益。

还有,也要考虑水土保持。在进行耕作时,常会产生土地劣化:土层流失、养分流失。要想再恢复,势必要经过很长时间的休养生息,中国古代就已经总结出轮作的经验,在今日也应想办法尽可能保持地力。

这就涉及了粮食安全的问题:

首先,我主张要保护尽可能多的耕地,十八亿多亩已经不得已,能增加还要增加。不但要保持耕地不变甚至增加,还要保证在必要时能够(不计成本)及时生产出所有我们必需的农产品。

另一方面,我还主张要在算账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购买粮食,让我们的一部分土地得以休息,同时保护我们的水土资源。即使因此而推高世界粮价也在所不惜。推高粮价不一定对发展中国家不利,也许倒是他们搞好自家农业的契机。当然中国增加粮食进口会在多大程度上推高粮价是另一个问题,这方面陈郢客的网站《客舍》有一系列帖子“【解读】《经济学人》:廉价食品的终结”值得一看:http://www.chenyingke.com/2012/2908/ 。

第三,我认为农产品的供给要分几个层次,第一层是基本不饿死人,第二层是保证温饱,这两层都是必保的,绝不可以依靠进口。第三层就是小康水平,可以有一部分进口,甚至可以大部进口。第四层是发达国家水平,完全可以进口。

农业生产的特点就是靠天吃饭,涉及因素众多而复杂,很容易产生波动。我国当年曾经长期在第一层附近徘徊,一旦发生波动就会产生悲剧。所以现在我们还得有足够的粮食储备以及必要时可以随时加入的休闲生产能力,在世界农产品市场产生波动时保证供应温饱水平所需的全部农产品。这就需要国家采取类似退耕还林还草那样的政策保持所有的耕地,即使不种,也要随时可以投入生产。

让我们用工业品和美澳加换农产品吧,这是从他们那里进口我们所稀缺的水和土,何乐而不为,这才是自由的世界贸易的优越性。

通宝推:老虎五,
家园 中国这么多人绝对不可靠进口的

目前世界粮食贸易量每年也就不到3亿吨,中国年产量不到6亿吨,就是说世界粮食贸易量大约是中国年产量的一半,中国进去埃及这种国家就得饿死了。

但我觉得中国粮食不是个大问题,提高百分之二三十的产量看着难,其实也不是不可能滴,下面提三点,每点提高产量7%,那就是20%。第一可以靠科技提高亩产,这个就不细说了。

第二靠水利,一半的耕地还没有有效灌溉呢,水可以通过节水和跨流域调水解决。节水的潜力不小,近年来中国灌溉面积有所增加,但农业用水基本没变。说起节水,中国不少喷灌都是固定式喷灌,西方浇草地的方法,地上铺好PVC管子和喷头,成本低不了,所以一般只用在高档经济作物生产。美国农场用的喷灌设施其实很简单,一个铁架子装上轮子,上面放着喷水的管子,拖着架子走一遍就把地喷完了,中国因为土地比较零碎,这种设备貌似只有大型农场才用,所以土地流转问题也很关键,这就不能深说啦,要不左右两派又打起来了。

第三,可以考虑压缩经济作物面积,中国每年的播种面积是24亿亩--因为南方可以复种,所以比18亿亩耕地要多--但粮食的播种面积只有16亿亩,蔬菜3亿亩,油料2亿亩,棉花糖料1亿亩,其它2亿亩。油料嘛,自给率已经很低,再降点问题也不大吧;棉花嘛,有化纤在也不怕没棉花穿不上衣服,可以考虑大幅压缩嘛;至于糖,中国年产量1000万吨,古巴苏联解体前产量800万吨,现在只有100万吨,主要原因是没化肥,如果中国能帮助古巴把糖的生产恢复,就能得到一个糖的稳定来源,糖的种植也可以大幅压缩。剩下的,烟草2000万亩的播种面积,完全就是害人嘛。当然,蔬菜水果的播种面积难道就不需要增加嘛?但我觉得吧,蔬菜水果等相比粮食非常不便于机械化,所以人工贵起来以后这些东西绝不会便宜,中国很快也会出现西方那种猪肉比菜便宜的情况(现在就有苗头啦),因此消费量不会有显著的增加,喜欢吃素的这几年赶紧吃,很可能再过几年就吃不起啦。。。

家园 花!谢谢回复

我的意思并非全靠进口,只是在算账的基础上尽可能多进口,到底能在世界粮食市场上占多大比例合理要算了才知道,当然一咬牙我们也可以全部用进口,但未必划算,当然您说的不进粮食进糖之类的也是一招,不过本质上还进口由土地生产出来的东西,与我说的不矛盾。

家园 这个没必要,该怎样就怎样吧,没必要故意惯着谁。
家园 现在美国的日子的确不好过了

头几年疯狂消费甚至浪费的感觉真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