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还有比儿女教育更加重要的事情吗 -- 贼不走空

共:💬30 🌺8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的个人经历,供您参考

我小时候的样子,不夸张地说,和您女儿现在真有点儿像。所以看着您的描述,我一阵阵地心疼。不过也为她感到庆幸,因为您这个爸爸现在就决定介入这个问题。相比之下,我的父母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不过我还算幸运:在成年之后性格好了很多。

我认真思考过自己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变化。得出的结论是:因为我先生给了我非常多的爱,让我能够有足够的安全感,进而有足够的自信,不介意别人的不友善,也不吝啬对别人的赞美。

所以我现在对我家宝宝的态度,就是不溺爱她,遇到大的问题一定要讲道理;但是尽力给她爱,主要以精神的方式表现。目前为止,这个小家伙的情商和人缘看上去都还不错。

家园 欢迎,这是时间地点

3月11日(本周日)上午10:00-12:00

【讲座地点】:常青藤儿童学校多功能厅,回龙观文化东路10号,公交良庄家园站下即到。

外链出处

家园 谢谢

谢谢。

家园 这个是开放式的吗?

是不用报名注册就可以听的吗?

家园 对,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家长参加
家园 离我家好近,走路过去也就十多分钟
家园 厉害,基本上楼主所诉答案都在这儿了

我认为楼主的主要问题是关于孩子心智培养的问题,但这位给出的答案是正常范围内没有必要焦虑。我赞同。孩子前期教育主要还是大量的陪同时间和观察与引导,老人家们当然也有爱,但这是不能随意取代的,况且老人们大多到了知天命的时候了,对于儿童教育实在是有如宗教般地听之任之,容易溺爱。

小孩子第一次参加集体生活,比如初次幼儿园体验多数不会太愉快,哭鼻子都是小事,基本上逃避者有之无比惨烈痛哭却勉强适应有之一下子就成头头的孩子王也有者,实际上这就是他以后出到社会与人之间交流和适应的问题,有强有弱,基本上第一次失败率还是蛮高的。怎么改善,这没有一个标准,但开放的态度总是强于闭塞的。

在初中毕业以前,基本上都是这样的问题,书本上的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他某次成绩不好,没必要发怒,你要搞清楚他为什么考不好,一次两次的根本不是问题,这在他整个成长过程中占的比例相当小。但是你要时刻关注他的成长趋势,比如注重他的方式方法效率和态度,当某一阶段呈现大幅度的起落那就是有问题了,如果连陪孩子的时间都没有自然就听之任之,完全没可能发现。

其实有些家长的问题比儿童更严重,考试考得不好了就阴天了,考得好了各种物质奖励,你说小孩本来是白纸一张,周围的人怎么样对他的态度怎么样直接导致他的发展怎么样。其实你看看周边,很多人连自己的命运都掌握不了,下一代怎么样,谁知道,反正几十年后自己肯定不在了,能背负理想的下一代有多少,自己又承接了上一代多少理想呢?何必给自己和孩子加这么多砝码,小孩子嘛,该玩让他玩去,该学的别落下。

家园 承认孩子,就是承认自己,爱孩子,就是爱自己

孩子,是父母心血的结晶,除了从外在修正孩子的心态之外,有时间可以从内在去分析孩子,常常有长辈这样说,这孩子真像他的爸爸,或者她的妈妈,这是有遗传因素在其中的,语态、习惯都是有长辈的痕迹的。

爱孩子,是不需要理由的,同样,爱自己也是不需要理由的,每一种性格,习惯,都有优点,都有闪光点,也有缺陷,扬长避短是最好的策略。

如果有足够的勇气,先原谅自己吧,原谅了就会改变,改变了自己,也就改变了世界。

家园 这事

可以说既难又不难。

比较难的是时间问题,尽最大努力,拿出尽量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能保证这一点,其余的就不难了。

多和孩子在一起,多沟通,多引导,少批评。孩子的小心灵就是一张白纸,你给她写上什么,她的未来就可能是什么。孩子心灵的成长,没有一个自主的方向,依靠她自己的感受去形成她的性格和思维,会是一个比较痛苦且不一定有正确结果的过程。所以,和孩子在一起、和孩子沟通,就是为了引导、塑造,给她确立一个标准,让她自己能够明白哪些事可以做,哪些是不可以做,趋利避害。

另外跟孩子交流我有一个原则,就是温柔而坚定。和孩子意见相左而我们的意见是正确的时候,一定要坚定的纠正,态度要温和,但是,你必须接受我的正确的意见。

另外每天交流的内容可以固定几个项目。每天接回孩子来,我问的第一件事总是作业多不多,有没有学新课,今天跟谁一起玩了。作业和新课大体的了解下,谈起跟谁一起玩,每天都有很多故事,足以让我了解女儿的心理状态。

家园 我对美国那种把人体当机器的理论有天然的抵制

任何问题都靠解剖学搞定。例如《华盛顿邮报》

大脑造影显示,一个人学习和实践新技巧时,其大脑皮层神经元之间的联接会更加牢固,勇于接受挑战的孩子更容易被激发出一种对成功的控制感。

希望兮兮的讲座不是讨论这个的。

家园 18号的讲座还在这么?

11号那个看到的太晚了,没去成。

18号那个还在这,还是周日上午么?

家园 嗯,我看了您的贴子,有一点想法与您分享一下啊

嗯,我看了您的贴子,有一点想法与您分享一下啊。我个人觉得是不是因为小朋友个性外向,精力充足,所以活泼好动,由此引起了许多麻烦。比如说,她想出去玩,大人没空,老人家的体力跟不上,所以限制她出去,她在家里跑来跑去,把家里的东西弄坏了,大人就觉得她不乖,训斥她。这样的事儿发生的多了,小朋友就有可能觉得家里人不爱她。所以她才对家人夸别的小朋友那么敏感。我个人觉得,下次在她做错事的时候,让她自己善后,然后也要抱抱她,说一句爸爸妈妈爱你。不要只是责怪她。最好跟她分析一下她为什么会做错了,下一次应该怎么做。如果下一次她做了正确的事,那一定要好好的夸奖她,形成正向的反馈。还有,如果小朋友真的精力够好的话,是不要可以考虑一下让她去学习武术或是舞蹈。

我个人认为夸奖孩子与挫折教育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夸奖孩子一定要言之有物,比如说,今天小朋友很乖,帮家里大人摆放餐具,您一定要说:“宝宝今天真好,帮助大人摆餐具,知道妈妈工作一天很辛苦,妈妈很感激。”而不是很简单的说,“宝宝真乖。”您在夸奖她的时候,让她清楚的知道她的哪些行为为什么得到了鼓励。同样,如果她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您也要很清楚的让她知道这件事为什么不能做。有的时候,小朋友会重复的做一些坏事,而大人就很紧张的去阻止她,于是她发现这样就可以得到大人的注意力,就会不停的做下去。如果是这样的情形,就要想办法去引开她的注意力。比如说,小朋友正吃饭呢,突然顾意把菜扔到地上,这时大人就说,你的乱子要自已收拾啊,吃完饭要自己擦地板哦。然后,再挟一筷子她爱吃的菜给她,不再理她。这样就比大人很注意,很焦虑孩子的餐桌礼仪要好一点。当然,最后收拾地板的事,一定要让她去做。

我还注意到您提到小朋友社交的问题。我个人觉得您是不是可以试试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她学习如何跟人相处。比如说,别的小朋友们正玩积木玩的高兴,您女儿跑去说,跟我玩小汽车吧。那一定会被拒绝的。于是您的女儿就觉得很受伤,于是就哭了,这样别的小朋友只会更加不愿意跟她玩。您可以扮演您女儿的角色,在她玩的时候,用语言去沟通。别的小朋友做了什么她不喜欢的事,她要说:“我不喜欢这样,你再这样我就去报告老师。”想跟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要先说,你们搭的房子里,可以让我的小汽车停在里面吗?这样慢慢的训练她,教她用语言去表达,而不是哭泣。下一次在她大哭之后,您试试把她搂在怀里,对她说:“我的小宝贝儿,今天下午你为什么哭了那么久啊,你告诉爸爸好不好?”了解孩子哭泣的原因,再慢慢的开解她,让她用语言沟通解决问题。

家园 是,可能25号还要加个讨论
家园 嗯。值得学习,花一朵
家园 别担心,不过一定要有耐心

通过我自己的感觉,老人带孩子有一定的弊端,如果可能还是尽量自己带吧,辛苦点也要坚持。另外一点就是孩子其实就是父母的影子,孩子的问题往往可以从父母身上找出来,所以要从大人身上找原因。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