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花剌子模帝国简史 -- 赫克托尔

共:💬1076 🌺6538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2
下页 末页
家园 听说格鲁吉亚人还很推崇后来的塔玛尔女王

据维基上说,塔玛尔(Tamar)女王时期是格鲁吉亚的顶点,王子如何评价?

家园 这样编号挺好

比记名字强多了!

家园 最早的耶尼切利是基督教战俘中提拔的

因此规模也不大,后来在奥斯曼稳固控制了东欧以后才开始这种选拔的。

家园 还是生存环境太恶劣了

我有蒙族朋友,爷爷奶奶那辈还在游牧。

据他说,草原上的冬天,气温可以到零下50度。而蒙古包不是全封闭的,最上面是跟外面通着的,这样生火的烟才能跑出去。

零下50度的冬天,蒙古包只有薄薄一层布保暖,顶部还是通透的。睡觉的时候,几乎就是在地上铺了一层薄薄的木板。在这种环境下,能生存下来的人,肯定是非常强悍的。

生存环境的恶劣,造成人寿命非常短。据他说,他家里很多长辈,很早都已经得严重的关节炎了,他的姥姥,不到40岁,腰都直不起来了。

家园 不是薄薄的一层布

住过几个晚上的蒙古包,有的很豪华有的很简朴,但豪华都是在装饰上,基本的都是木头棒子围起来上面蒙上毛毡。好的蒙古包地上都打水泥地面了(很多度假村就这么做),一般的还是铺毡子,几层毡子上在铺地毯。冷肯定是冷的,所以客人都有很厚的坐垫可以享用。蒙古包顶上中心是开洞的,为了接烟囱出去,炉子就安置在蒙古包中心。在蒙古的草原,夏天室外也只有0度,甚至更低,但炉子升起来,蒙古包里能有30度,穿个短袖T恤就行了。当然蒙古朋友说,冬天冷得要命,他们早就不住蒙古包,搬到城里的房子里住,但也讲了很多冬天怎么冷,车子怎么不好发动的问题。我朋友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南部有个农场,几年前来了个奇怪的家伙,带着一堆从蒙古弄来的搭蒙古包的材料,在她农场的地头上搭了个蒙古包,住了几年,甚至还在里面种起了大麻(大麻需要温暖潮湿)。阿尔伯塔南部气候比起外蒙古大部分地方差不多,冬季也能到零下四十。我这个朋友发现大麻后,把这个家伙赶走了。总之蒙古包也不是太糟糕,当然蒙古人能在那么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生存也不是盖的。

家园 优势的身体条件是所有“蛮族”的特点

但是这个特点是保持不了几代的,在三峰山之战时,天降大雪,苦寒,金军冻得举不起刀槊,15万人全军覆灭。问题是蒙古人也是在同样条件下作战啊, 从东北来的金人不过百年就人种退化到这个地步,可叹

家园 【原创】第5章 咸海枭雄

1132年,4.1马哈茂德二世在他的首都哈马丹去世,群臣拥立其子达乌德(Dawud, 对应《圣经》中的大卫)即位,编号4.1.1。达乌德很年轻,马上就面临诸多敌人的挑战,第一个对手是叔叔4.3号马苏德,叔侄俩为了加强自己的合法性,都向久已不问俗事的哈里发穆斯塔勒席德(al-Mustarshid, 1092~1118~1135)寻求承认。自从945年布韦希王朝攻入巴格达以来,哈里发就完全丧失了世俗权力,沦为算端、异密们的傀儡,至今已将近200年。穆斯塔勒席德是个不甘寂寞的人,当他突然发现自己可以利用祖先的余晖做塞尔柱宗王们之间的仲裁者时,马上就开了自己的表演。哈里发告知叔侄俩说,你们的事最终还得东方的桑伽说了算,表面上把皮球踢给桑伽,实际上对急于夺取权位的4.3马苏德更不利,所以马苏德决定造哈里发和达乌德的反。

面对咄咄逼人的4.3,西塞尔柱的宗王们都感到了不安,坐镇法尔斯(伊朗西南部)的4.5号塞尔柱沙率军开进巴格达,成了哈里发的盟友。马苏德则求助于正在冉冉升起的摩苏尔(Mosul, 中国典籍做毛绥勒)阿塔贝格—伊马德丁-赞吉(Imad ad‐Din Zengi, c. 1085—1127~1146)。赞吉的父亲是马立克沙手下的一个突厥古拉姆,后因故被杀,当时赞吉还是个不到10岁的孩子。赞吉(Zengi)其实是他的外号,意为黑人,因为赞吉肤色较深,按现在的说法,他有一身古铜色的性感肌肤。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Tanzania)的国名是个复合词,由叫坦噶尼喀(Tanganyika)的大陆部分和桑给巴尔岛(Zanzibar)组成,桑给巴尔岛是阿拉伯人从非洲贩卖黑奴的基地,黑人或黑奴被阿拉伯人称为Zanj或Zeng,桑给巴尔的涵义是【黑奴之岛】。赞吉幼年丧父,却志存高远,他有一帮忠于其父的古拉姆和老部下,利用马立克沙死后和十字军入侵造成的天下大乱,于1127年占据了伊拉克北部名城摩苏尔,成了一方诸侯,次年又兼并了叙利亚名城阿勒颇。堂堂的宗王马苏德求助于一个古拉姆的儿子兼地方诸侯,标志着西塞尔柱的宗王们,已经不再具备以往的神圣地位。

4.5塞尔柱沙战胜了赞吉,还没等扩大战果,就得到了3号桑伽率领大军赶来平定西部战乱的消息。面对更强大的对手,哈里发、4.3、4.5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桑伽。1132年春,桑伽和4.2突格里勒的联军,与西部联军在的纳瓦儿(Dinavar, 伊朗西部克尔曼沙赫附近)展开会战,西军大败。不过桑伽并未难为侄子们,他把阿塞拜疆分给4.3,最富庶的伊拉克和巴格达交给4.2突格里勒二世,由于伊斯兰世界的中心在巴格达,所以4.2相当于西部的最高统治者。

桑伽的东军中,最重要的将领有2位,异密阔马赤(Qumach)—他是最早追随桑伽去东方的老臣,也是最重要的异密;另一位是第2任花剌子模沙阿特西兹—他是首任沙忽都不丁-摩诃末的儿子,接父亲的班4年了。桑伽没有彻底吞并西部,除了兴趣不大之外,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东方的喀喇汗朝出事了。

坐镇河中的西喀喇汗阿尔斯兰,在1130年左右中风瘫痪,让其子纳斯尔(Nasr)监国。不久纳斯尔被权势熏天的撒马尔罕宗教集团杀害,年迈体衰的阿尔斯兰一面向宗主桑伽求援,一面让另一个儿子艾哈迈德执掌朝政。桑伽分配完帝国西部赶回河中的途中,艾哈迈德已经平定了内乱,控制了局势。然而阿尔斯兰、艾哈迈德父子发现眼下是获得独立主权的大好机会,悔不该向桑伽求援。桑伽渡过阿姆河进入河中之后,在一次狩猎中抓到12个行踪可疑者,经审问得知,他们是阿尔斯兰收买来刺杀桑伽的。算端闻之大怒,马上攻克撒马尔罕,废黜了阿尔斯兰,另立他人为汗,后改立阿尔斯兰的第3子马哈茂德为西喀喇汗,由于马哈茂德的母亲是桑伽的妹妹,所以马哈茂德也是其的外甥。总之在西辽的征服之前,河中的西喀喇汗朝是桑伽的藩属国或附庸,仅有的几次反抗,也都被桑伽粉碎。

1134年,对桑伽称臣纳贡已经16年的伽兹尼算端巴赫兰沙,因贡赋沉重而柜绝向算端桑伽支付钱财,根据1118年的双方合约,他每年应向桑伽的支付25万第纳尔。桑伽因此发兵南下讨伐伽兹尼,面对强敌,巴赫兰沙除祈求宽恕之外別无他法。算端召见他,但是巴赫兰沙由于惧怕而不敢去见桑伽。故此桑伽来到加兹尼城,并没收了巴赫兰沙的全部财产。然后又给巴赫兰沙保证安全的允诺后将他召到加兹尼来,桑伽于1135年返回呼罗珊。

在桑伽的一系列征战中,花剌子模沙阿特西兹都参加了,并有着优异表现。《世界征服者史》说:【阿特西兹以他的品德和才艺而闻名;他是许多波斯诗歌和四行诗的作者。在勇敢和威武方面,他使他的所有敌人和对手相形见绌,他为算端桑伽服务中赢得很多胜利】。在桑伽平定喀喇汗朝王公桃花石汗(Tamghach Khan)的叛乱过程中,桃花石汗豢养的一群刺客企图伏击正在打猎的桑伽,当天没有参加狩猎的阿特西兹,从午睡中突然惊醒,骑上战马去追算端,当他抵达现场时,桑伽被刺客们包围,陷入绝境。阿特西兹靠他的勇武解救了算端,后者问他为何知道自己的危难,他回答:【我梦见算端在猎场上遇到事故,我就立刻去救他】。

桑伽结束了伽兹尼战事回呼罗珊的途中,才勇过人的阿特西兹察觉到自己成了异密王公们的众矢之的,时刻有性命之虞,赶紧找了个借口回到老巢花剌子模首府玉龙杰赤。他走时,算端对大臣们意为深长的说:【一个我们再也见不到他面的人,背着我走了】。大臣问:【倘若陛下肯定这点,那么为何他获允回家,得到这种恩许呢?】桑伽回答:【他给我们的服劳使我们获得他的大恩,伤害他不符合我们的仁义之道。】

在《世界征服者史》的所有对话中,笔者认为这段最精彩。《史记》中与之最神似的,当属《周亚夫列传》汉景帝与周亚夫的对话和互动:

景帝居禁中,召条侯(周亚夫),赐食。独置大胾(zì, 切成大块的肉),无切肉,又不置櫡(筷子)。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櫡。景帝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 条侯免冠谢。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当时桑伽虽正处于事业的巅峰,但也50周岁了,以当时的医疗条件和父兄子侄的寿命来看,桑伽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他没有儿子,侄子有一大堆却都是废柴,桑伽反而最喜欢外甥、西喀喇汗马哈茂德,此人才具平庸,还不是塞尔柱皇族成员,地位很不牢靠。阿特西兹正值壮年,有才干有战功,如果不能效忠马哈茂德,他必将成为帝国的心腹大患。如果阿特西兹回玉龙杰赤造反,那么桑伽正好有借口将其消灭。

果然,阿特西兹回封地之后,再也没尽藩臣或地方官的义务,参与桑伽的征战,一直躲在花剌子模不出来,君臣之间的敌意越来越浓。不过桑伽也没立即讨伐他,倒不是桑伽好心,而是帝国西部不断出事,让他无暇分心。桑伽的核心地盘是中亚南部的呼罗珊,紧挨着西伊朗和伊拉克,花剌子模在中亚的最北方,相对来说,西部战乱更让他操心。

在帝国西部,1132年桑伽东返之后,王公们之间的战乱并未停止。占有巴格达和伊拉克的4.2突格里勒二世与4.1.1达乌德又打起来了,前者获胜。盘踞阿塞拜疆的4.3马苏德,怕4.2乘胜灭了自己,便与4.1.1和哈里发联合起来,共同对付4.2,哈里发承认4.3为算端,4.1.1则成为4.3的王储,组成3方同盟,共同反对4.2。1133年,三方联军击破4.2,攻占西塞尔柱帝国首都哈马丹,4.2失去根据地,只能带着部属四处流浪。

1134年6月,4.2势力复振,战胜4.3夺回哈马丹,4.3只得求助于哈里发,还没等再度开战,4.2突格里勒在10月份去世,这样4.3兵不血刃的返回哈马丹登上大宝。在塞尔柱的不肖子孙们混战的过程中,哈里发逐渐拥有了一支可靠的军事力量,加上固有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权威,哈里发有重掌大权的趋势。在这种局面下,4.3与哈里发翻脸。1135年,哈里发出兵讨伐4.3,在克尔曼沙赫附近的贝希斯敦山口(著名的大流士铭文所在地),遭到4.3的突袭,全军覆没不说,哈里发也被俘。

无论如何,哈里发穆斯塔勒席德还是伊斯兰逊尼派世界的教皇,4.3马苏德不能把他怎么样。1135年,双方媾和,马苏德哈里发放哈里发回巴格达,哈里发承认马苏德是世俗统治者,每年向马苏德进贡40万第纳尔,并承诺不再招募军队。这时桑伽正在讨伐伽兹尼王朝,无暇西顾,但依然派遣使节到西部询问事情经过。10月份,刚刚结束了战事的桑伽,雇佣木剌夷国的杀手刺杀了穆斯塔勒席德,其子拉希德(Ar-Rashid)继任哈里发。显然在桑伽看来,重获世俗权力的哈里发,才是帝国的心腹之患,至少比阿特西兹更要命,两害相权,应该先干掉哈里发。

阿拔斯王朝有两位叫拉希德的哈里发,上一位是伟大的拉希德-哈伦,拉希德二世继承了其父企图振作哈里发权威的遗志,一直在想办法与4.3马苏德叫板,何况他也确实没办法向4.3提供其父承诺的40第纳尔贡金。1136年,哈里发在祈祷的呼图白中不再提马苏德的名字,代之以4.1.1达乌德,同时鼓动以摩苏尔的赞吉为首的诸侯们反对马苏德。为了延续塞尔柱帝国的权威,马苏德出兵伊拉克讨伐哈里发,拉希德抵抗了一番,见获胜无望,便逃亡摩苏尔投奔强大的赞吉。马苏德也索性废黜了拉希德,另立拉希德的叔叔穆格台菲(Al‐Muqtafi, 1136~1160)。

赞吉虽然强大,但他的主要对手是西边的大马士革异密和十字军,没有足够的力量干预伊拉克事务。见赞吉无法指望,拉希德转投4.1.1达乌德。1138年,反4.3的联军在的纳瓦儿与对手会战,联军失利,树倒猢狲散,5月,拉希德被木剌夷杀手刺杀,结束了29岁的年轻生命。从穆斯塔勒席德的结局来推测,我认为杀害拉希德的凶手也是桑伽派来的,一个强势的哈里发不符合桑伽为代表的塞尔柱人的利益。

拉希德哈里发死后,桑伽终于能腾出手来对付花剌子模沙阿特西兹。当然阿特西兹也没闲着,他利用1135--1138年间的3年时间,积极向外扩张。向北,他进攻还是异教徒的钦察人,既掠夺精壮做奴隶和古拉姆,也与他们结盟。向南,他进犯锡尔河下游重镇毡的(Jand, 遗址在哈萨克斯坦克孜尔奥尔达[Kyzylorda]附近、锡尔河右岸),日益强大的花剌子模成了桑伽眼中的最大不安定因素。

1138年9月,桑伽率部由巴里黑开赴花剌子模,阿特西兹则在位于自己首都玉龙杰赤附近的黑扎尔阿斯普(Hezarasp)堡里进行抵御,并把周围地区都用阿姆河水淹没,以期阻挡桑伽部队的推进。1138年11月,双方在黑扎尔阿斯普附近摆开大军,准备一决雌雄。不过在开战之前,阿特西兹突然对军队的忠诚失去信心,毕竟他三世受塞尔柱帝国的浩荡皇恩,自己的军队会不会在关键时刻倒戈都很难说,于是阿特西兹脚底下抹油,率先开溜,桑伽自然而然的大获全胜,阿特西兹的军队有将近一万人被杀,他的一个叫阿惕里黑(Atligh)的儿子跑得慢,被俘,桑伽下令将其处死,这是塞尔柱帝国与花剌子模帝国之间第一次见血。桑伽趁势占领花剌子模之后,并未久留,他让侄子4.4苏莱曼留下做花剌子模沙,镇守帝国北疆。

出逃在外的阿特西兹听说桑伽撤军,马上做了还乡团,杀个回马枪,苏莱曼自知不敌,不战而逃。按照常理,桑伽应该再次讨伐阿特西兹,但他没这么做。原因不难找到,一个更强大的对手在东方出现,欲知此人是何许人也,请看下一章《长老约翰》。

通宝推:Javacai,五藤高庆,
家园 不了解这个女人,就知道格鲁吉亚的女王挺多

我对格鲁吉亚了解很有限,如果查了英文维基再回答,又有点不地道,呵呵

家园 穆斯林怎么这么有钱?

第纳尔是金币,其净重 一mithqal,4.25克,所以加色尼苏丹给桑伽的岁币价值为25*10000*4.25=1062.5千克,超过是一吨纯金,当时金银比价在中国是一比十,在西方世界是一比十五,我粗略的折了一下,按中国比价是26万5千两白银,按西方比价39万两。也就是说,加色尼苏丹交给桑伽北宋王朝初期承担的岁币(30万匹两,一匹绢大约值一两银);哈里发的岁币是40万第纳尔,大约是北宋王朝后期承担的岁币(50万匹两,辽国讹诈北宋一次,增岁币20万);考虑到加色尼苏丹和哈里发的领地都比北宋小得多,桑伽敲诈的真够狠的,但如果根本就拿不出,他们怎么答应的呢,何况加色尼苏丹还真老老实实的交了16年

关于第纳尔的价值,我看到的两个轶事(都是您正在描写的时段发生的),请王子证实一下。

1是欧玛尔·海亚姆,当时最高水平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金庸在倚天屠龙记里借谢逊之口说的“其时波斯大哲野芒设帐授徒,门下有三个杰出的弟子:峨默长于文学,尼若牟擅于政事,霍山武功精强。三人意气相投,相互誓约,他年祸福与共,富贵不忘。后来尼若牟青云得意,做到教王的首相。他两个旧友前来投奔,尼若牟请于教王,授了霍山的官职。峨默不愿居官,只求一笔年金,以便静居研习天文历数,饮酒吟诗。尼若牟一一依从,相待甚厚。”峨默就是 欧玛尔·海亚姆,尼若牟就是阿尔斯兰和马力克沙的宰相尼扎姆穆尔克,霍山当然就是暗杀派的创始人-山中老人哈桑本萨巴,此传说流传很广,虽说不太可信),他从尼扎姆穆尔克那里搞到的年金是1200mithqal,也就是1200第纳尔;折到中国是一年1200-1500两白银,大约是个中级官员的薪水。(本俸,县令180,宰相3600)

2 是当时最牛的诗人菲尔杜希,他写的王书,献给加色尼苏丹马哈茂德,相传最开始的估价是一行一个第纳尔金币,王书全诗5万行,(还原文照抄了前面一位作者1000行),据说马哈茂德不太喜欢,一行只给一个迪尔汗姆银币(只相当于第纳尔的20分之一),菲尔杜希就写了一篇序言讽刺马哈茂德,而后逃跑了,他是不是要价太高了点儿(这个传说是我最初在安徒生童话的一个注解里看到的,虽然比较搞笑,但说明流传很广)

家园 最开始都是这样

德意志皇帝的七个选侯,也名义上分管皇帝的宴席、沐浴、出行(马匹),虽然实际上不这么做,但在皇帝加冕典礼上,就有类似的分工,做做样子

家园 塞尔柱克帝国的财政如何?

刚才的帖子里,我提到穆斯林国家有钱的一面,但从希提的阿拉伯通史对科尔多瓦哈里发的介绍来看,“皇家的岁入,达到六百二十四万五千第纳尔;三分之一用作军饷;三分之一用于土木工程;其余的三分之一,留作储备。科尔多瓦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繁荣,安达卢西亚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富裕,这个国家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威武。”则1000年左右的白衣大食,岁入不过700-1000两白银,只有北宋的6-7分之一(白衣大食辖境约北宋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看起来也没有中国人会搂钱啊(阿卜杜勒·赖哈曼三世时期的白衣大食是同时期治理最好的穆斯林国家了),所以桑伽太心黑了,从外甥那里刮钱也毫不留情(马哈茂德从印度抢了很多很多钱,估计都被自己的败家子孙交了岁币了)

家园 第纳尔的问题我也注意到了,《伊朗通史》原话如此

我也觉得太多了,能说服我的有2个解释:

1 译者把银币迪尔汗(Dirham)错翻译称金币第纳尔(Dinar),不过又想想似乎不太可能,因为《伊朗通史》虽然翻译的稀烂,但还不至于犯这么严重的错误。

2 金银的比价没那么邪乎,伊斯兰世界的比价不清楚。时间上比桑伽晚 200 年的明朝对金银比价的官方规定是:

《明史 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说,官方规定【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1000铜钱 == 1 贯 == 1 两白银 == 0.25两黄金;金银比价为 1 : 4。

《明史 志第五十四 食货二》又规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金银比价为1 : 5。

如果中亚和中国的比价一致的话,桑伽时代的金银比价也是 1:5。比你的 1:10 高一倍,折算的白银就少一倍。你讲的2个故事,我听过第2个,觉得菲尔多西喊价太高,当马哈茂德是冤大头呢,有点像传说中刘嘉玲在空白支票上写1千万,惹火了黑帮老大,被强拍裸照的段子。

家园 花,阿特西兹这回怎么又信任军队了?

出逃在外的阿特西兹听说桑伽撤军,马上做了还乡团,杀个回马枪,苏莱曼自知不敌,不战而逃。

话说阿特西兹这把怎么又信任自己的军队了?不信任的话肯定当不了还乡团啊。

家园 桑伽是阿特西兹家的两代的领导

1 阿特西兹、摩诃末一世父子两代,都是桑伽一手提拔的,世受皇恩。爷俩为桑伽服役的时候,都不是光身去,而是要带兵组团去,花剌子模从军官到士兵都认识桑伽。阿特西兹本人是桑伽看着长大的,算上他爹,为桑伽服务38年,面对桑伽肯定有心理障碍,手下官兵倒戈的可能很是不小。对苏莱曼,阿特西兹和部下就没这个心理问题。

2 桑伽上任以来,百战百胜,威名赫赫,许多敌人根本不敢与他对垒。苏莱曼就不同了,标准的废柴,桑伽被古兹人俘虏之后,苏莱曼一度来呼罗珊摄政,因为颟顸无能,没过多久就被迫离开。这次面对阿特西兹,表现就很差劲,打一仗再走不迟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