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报纸里的文革1966 -- 天天向上A
差异较大的有三项:
每100g
成分 长粒米 短粒米
钙 28 mg 3 mg
铁 0.8 mg 4.23 mg
叶酸 8 mcg_DFE 389 mcg_DFE
短粒米的叶酸含量是长粒米的48倍!孕妇们注意了。
其余营养成分相差不多。
来源:
http://ndb.nal.usda.gov/
张华事件发生时,我姐姐刚考上大学。在她的大学里,就进行过值不值得的讨论,且我写的,还没有完全还原当时的讨论盛况。
我当时上中学,我们学校也讨论过,且学校主流大多认为不值。
要知道,这事虽然在人民日报上登得晚,但地方报纸和学校早就开展讨论了。等讨论进行了快半年,人民日报才来个那样的结论。
就像联储主席说的那样,这种值不值得的讨论,现在回想起来很难相信没有暗中推动、没有政治目的。讨论本身就是质疑,讨论本身就是对底线的践踏。
在80年代,国内大学有些很时尚的话题,如他人即地狱的讨论、人性异化的讨论、性解放的讨论等等。那个时代的所谓思想解放,首先就表现在对人性恶的强调上。那个时候的思想主流,叫个人抬头、告别崇高。
虽然几乎在同时,学习张海迪运动也开展了,但大公无私已经不是主流了,且学习张海迪,也有学习自我奋斗意识,和张华并不一样。
就算没有骨头,挑不出骨头.不过鸡蛋已经是打碎啦.....
为自身名利、口口声声民主自由、不顾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生死、走险棋"价格闯关"引发的动乱、至今难忘。今天莫非老温(们)也想老店新开、再玩一把?
一切祸根都从30年前、以动听的打破大碗饭(其实是推翻社会主义公有制)开始。
政治教科书的扩展阅读部分。
我读到的版本里魏德志被隐去名讳,但没有死,被安排在张华牺牲后站出来“现身说法”,说了诸如“这么好的大学生年纪轻轻就死了太可惜了,救我这个没几年好活的老骨头太不值得了”之类的话。
记得当时我们的政治老师教到这里还特别提了一下说,“你(们)看,他(魏德志)自己也说不值得”。
现在很多人埋怨文革的时候,都会说这个小说被禁,那个小说被搁笔,可能是事实,但也不代表文革时期就没有文学面世,文革应该有很多辩论文面世,而这,也是文化之一。或许以后我国会出版这些辩论文集,俺家里有一本我国重新加入联合国时的文集,里面也全是这一类型的文章。
袁不是政治人物,您太苛求了。
当年的那帮子设计者还是那套办法,通胀控制下,马上推所谓的基本价格机制的改革。
能源价格市场化定价是个方向
土共若出手只有日本、它才是突破的"七寸"所在、土共不会直接单挑美俄、选别的显得外强中干、非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恶化与周边国家关系、而日本正是周边小罗罗国家的背后黑手、而自身又是美国的狗、土共若出手、它是唯一对象、没更合适的了、把它打扒了、周边小罗罗国家会立马鸦雀无声、主动保持与美帝距离、会很敬畏土共的。
不厚下台对中央压力不小啊。
希望头一炮不是哑炮
也不是麻瓜
作为当时俺们哪里从老师到学生都学生都认为不值 至少在俺的记忆中 老师给我们灌输的观点是不值得
近日,深圳警方一举摧毁香港黑社会组织“新义安”在深圳宝安区建立的分站“沙井新义安”,抓获组织头目陈垚东及骨干成员102人,扣押、冻结涉案资产数亿元。该黑帮涉及刑事案件百余起,其中命案多起;近年来还涉足房地产行业敛财。
在高中,我们就此话题,由一个年轻的语文老师引导开来,全班在课堂上大讨论,我和老师的观点一样,认为是值得的,人性本善,应该无私的帮助和给予。
可是全班大多数人,乃至主流声音,认为人性是自私的,这样做不值得。人不能无私的帮助,得有适当的经济刺激或说报酬。
这种卑劣低级的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理论,就这么潜移默化的进入了70后一代人的大脑里。我想60后80后也不会乐观到哪里去。
现在主流追逐的是什么?利益。
现在主流的价值观是什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天则经济研究所的名字怎么来的,可见一斑。其英文名称unirule,联合掌控?呵呵,意会意会。)
人类何以为人,何以区别于禽兽?人类真正的解放和自由就靠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