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这车祸太惨了,坑爹的尼桑 -- 弦音醉舸

共:💬459 🌺1952 🌵10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家园 小孩没有小孩座

也是挺普遍的。

家园 凤凰网已经把相关照片和谐了

尼桑的公关水平真不是盖的, 问题全部被掩盖了。

家园 千万别这么想,安全问题是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

在你设想的情况下,如果开悍马的朋友没系安全带,轻的安全气囊弹出让你毁容(悍马有安全气囊吗?我没开过。。);要是没弹出,头撞方向盘上还是有可能去见上帝的。安全问题,怎么强调也是不为过的。越开好车、坚固的车,越不能放松警惕!

家园 为什么有统计显示日车安全排名比较靠前

首先声明我不太懂汽车。曾经看到一份关于美国百万起交通事故中各类车型的死亡和严重伤的统计。把同档次的车据此做了个分类。在compact car这一档中,我注意到carola,civic安全性排名都靠前,排名在前的还有大众的golf,福特的focus排名比较靠后。如果这份报告是真实的。这个根据车祸实际死伤数据得出的统计显然并不支持很多网上的帖子里面说的日车不安全的说法。有人说,在国内上市的日本车和在欧美上市的同款车型是不一样的,但是又没有说清楚究竟哪里不同。

此外,该份报告也表明,大一级的车,事故死伤的数字则低很多。

家园 这个重量差别太小了。

日本车省油是做在变速箱和它的程序里面的。

就是加速的时候尽量减少油耗。结果就是日本车经常加速无力。欧洲车和美国车对驾驶感要求不同,结果就是油耗大一点。现在其实都是在往中间靠,差别越来越小了。

不过,这点是很正确的:车重对安全影响极大。有条件就选大车(至少几百公斤的差别,这十几公斤就不要看,想想男人和女人的体重差。),哪里的车是风格问题。而车重是安全问题。

家园 见过几张被撞成前后两截的日系车照片。

有钢板栅栏一般是110-120。

家园 应该是救援转移到那里的,头已经用衣服盖上了。
家园 感觉不绑安全带成了一种习惯

就好像国内老人给新生孩子绑腿说是可以变直一样,是一种没头脑的迷信和习惯。

安全带完全是为自己着想,而且现代安全带扣上很方便,也没有任何束缚感,为什么就拿自己性命不当一回事呢?这种车祸要大量宣传才好。

家园 100mph以上好像幸存几率近似0

开什么车都一样,悍马也一样。

所以开慢、系安全带,儿童座椅,都是开车必备的。可惜这个事故全都没有做到。

家园 应该按照型号来区分安全性

而不是某国货。

我刚刚开车的时候也有误解,后来发现按照品牌国来区分安全性是一种懒人的逻辑。

丰田的Sequoia和Tundra比大部分车都要“硬”和重,绝对和大多数人的日本车概念相反。而GM和FORD的compact size的sedan绝不比日本车有什么更多的安全性可言。

家园 不过我们说的都是北美的情况吧。国内的可能不同
家园 只是想强调一点是

同等情况下,车越重越安全。动量=车速*车重,冲量相同时,车越重,车速变化越小,越安全

家园 这算小概率事件吧。

不过很有代表性:超载,忽视基本安全措施。

五个人的车坐了六个人,不(无法)使用安全带。13岁的可能不是必须的。但6岁的孩子没有安全座椅上高速。孩子本身的情况与成人不同,擦碰,鞭甩,任何一点状况都可能造成严重伤害。

家园 只是不能转贴。原地址中图片还在。
家园 日本车省油秘籍的全面总结

看起来5%~10%的车重好像无关紧要, 但实际上人体对加速度非常敏感, 因为早期的人要依靠这种对动作的绝对掌握来逃脱猛兽的攻击或抓住猎物,对加速度不敏感的人都没有留下后代。一般同气缸容积车之间的功率差异也就5%~10%, 但大家还是可以感觉到一种车木或另一种车轻巧, 就是这个道理, 虽然dealer总是忽悠你说差别很小, 感觉不出来。

我总结了一下日本车的省油秘籍:

1. 车轻, 城市环境下频繁启动时油耗明显占优;另外低速时风阻不大,摩擦力占很大部分,而重量和摩擦力成正比,车轻显然有优势;

2. 压缩比高, 自然吸气一般都到10~10.5:1。美欧的早期引擎压缩比一直在9~9.5:1徘徊,导致最大功率比日本车要小10~20%, 当然现在国产车如奇瑞等也做到了这么高, 美欧车要么上涡轮增压, 实际压缩比更高,要么自然吸气,但压缩比也到了10:1的水平;

3. 变速箱设定针对60~90km/h段优化, 不像德国车还要兼顾250Km/h下的动力, 比较容易设定;现在美欧车针对这一点加多档位。主流配置已经到了6前速或双离合,事实上已经反超日本车;国产车在这一块受到变速器厂的狙击,主流还在4前速和5前速, 略为落后于日本车;

4. 率先启用了电子水温控制取代了机械水温控制,冷车的时候故意延迟启动风扇,加快热车,对短行程行车的省油明显。当然现在电子水温控制已经基本普及;

5. 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在低速行驶的时候减小进气量从而推高缸内温度,从而改善低速油耗性能。现在这一点也基本普及;

6. 窄胎浅花纹。这一点很毒。窄胎可以大幅降低摩擦力从而省油,抓地力下降可以用浅花纹来弥补,至于排水抗沙和抗侧滑能力就被牺牲了。同级别车日系车的轮胎宽度往往小5%~10%,由于车轻,前向刹车距离不一定差。 杭州婚礼门事件就是典型案例:一台雅阁在时速不到80km/h的情况下在混凝土路面侧滑50米撞上护栏一分为二, 就是典型的侧滑抓地力不够和路面适应性不佳。

7. 车高度一般偏低,也是低5~10%,但巧妙设计, 路面通过性并不差。这可以降低风阻5~10%,在车速高于120km/h的时候非常明显地节油。

总之, 日本车在省油这件事情上确实做到了极致,全面采用了几乎所有能做的事情,同级车要比现在国内的美欧车省油5%~10%。当然牺牲有两个:

1. 整体结构刚性, 特别是非测试部位的刚性, 如顶棚、车尾;

2. 抓地力和全路面适应性

国产车要赶上日本车,1和6不要学习,其他都要跟上。韩国车在美国的大获成功, 我注意看了一下指标, 1到7点基本符合,甚至有过之无不及,确实学得不错。

关键词(Tags): #日本车#省油#诀窍通宝推:莫彷徨,联储主席,Javacai,远航,林风清逸,迷途笨狼,风中乱发,不打不相识,myDday,牛栏山二锅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