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柞里子:说说普通话 -- 柞里子

共:💬87 🌺331 🌵1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呵呵——

唔识讲,唔识听——

家园 del

重复了

家园 说句外行话,大家评判下

金庸在《射雕英雄传》后记中讲过这样一句话:蒙古话在中文中的影响,只剩下一个字,就是“歹”字。

不知道河里的方家能否告诉俺,这个论断是不是对的。

家园 北京方言与北京音也不是一回事

lz说的北京方言受蒙古,满族,东北关外方言语音的影响这是公认的,但这是指的方言,北京音为基础的普通话又是另一回事了,官话用词自然不会有多少蒙古,满族的影响,相反倒是日本引进的外来词占得多了去了,什么革命啦,主义啦,沙发电话啦,这还早在hold不hold住很久以前就存在了。

其实中文同文不同音挺好,但是学校要教普通话,这样方言与普通话并存就是了,普通话作为官方语言,这已经比印度好多了。

不过就人口流动的趋势看,以及网络对语言文化的冲击看,方言保护是需要提到日程上来,但是也很难有效了。先是方言,然后是全球性的语言减少,大势所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顶多不过一百年,全世界也就剩不下两三种语言了,到时是不是还有中文,就要看在座各位的努力啦。

家园 这是圣经里的故事吧?

最早,人们说同样的语言,他们齐心协力,要修筑一座通天塔,上帝知道了很害怕,于是,搞乱了人的语言,交流被阻断了,隔阂产生了,塔也就没有修成。

上帝知道了怕他们爬上来,把塔推倒了。人们散落各地,四分五裂。从此肤色不同、语言不同

家园 考虑过生产力的发展了没?

秦朝统一后,假如那时生产力的水平已经使交通状况达到了现在的从南到北天上需要几个小时,地上几十个小时的话,始皇帝会怎么做?

家园 入声舒化是趋势

入声舒化是几百年以来汉语演变的客观趋势,和“华夏”、“汉奸”有什么关系?

各方言都处在这个变化的过程当中,具体过程为:

完整的ptk三种韵尾->合并到k韵尾->喉塞音韵尾->入声韵尾完全脱落,只保留入声调->独立的入声调也已经消失,按一定规律合并到其他声调

比如:

入声韵尾和独立的入声调都已经消失,原入声字派入其他声调(全部北方官话,部分西南官话);

入声韵尾已经脱落只保留入声调(湖南话和部分西南官话);

入声韵尾合并为喉塞音(江淮官话、山西话、吴方言、个别西南官话),其中部分方言(比如南京话)正处在喉塞音迅速弱化脱落的过程当中,部分方言(金华话)喉塞音已经完全脱落,还有个别方言的入声韵尾合并为-l;

基本保留-p/-t/-k入声韵尾(闽方言、客家话、粤方言),但是其中也有收k韵尾为主,或者全部收喉塞音的例子。

家园 你这个论证方法本身就是错的。

且不说金庸的话能不能做为证据,起码学术上没有这种“单点”证据方法。

家园 图片里的这几页,并不是北京话啊。

典型的书面语啊。

另外,儿化音普通话里面也有。听新闻联播就经常能听到。

家园 这很正常啊。
家园 北京方言其实覆盖面很小

以前都说,标准的北京话是京东口音。就是通州那边。如果在北京各郊区县转转,可以很明白的听出语音差别。

清代北京,还分南城北城、满族汉族、贵族平民、上层贵族下层贵族。这些人说的话都是不一样的。

到了清末民初,满汉之间的分别已经不明显了。南北城、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确别还是很大的。

解放后,南北城的差别还有。新出现的就是大院和市民的区别。

家园 这是前言,正文是北京话占多数。

而且作者在前言里也说了,把北京方言中太特别的去掉。即使这样,我第一次读的时候(初中)还有些不好理解,比如匕首不是匕首,叫“攮子”,看得我莫名其妙。里边还有些像“回门子”之类的话。如果你感兴趣,我可以多拍些照片上传,然后把地址发给你。就不在这里歪楼了。

家园 巴比伦塔

是不是圣经我不知道,我是在科幻世界上看到的,那个美籍华裔用这个题材写的一个科幻故事。

家园 同在小说里看见

后来读书写作文,写了进去。老师点评说是圣经里的故事。

家园 哈尔滨话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3%88%E5%B0%94%E6%BB%A8%E8%AF%9D

哈尔滨话 ,屬於東北官話哈阜片,被部份人認為是最接近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普通话發音的一個地方的方言。與各漢語方言相比,表達標準,有清晰、明亮的特色。哈爾濱為全國各地的電台、電視、文學藝術組織培育和提供了大量成功的播音員和主持人。

哈爾濱处於中国東北部(黑龍江省),距北京一千多公里,又相隔遼寧、河北等说浓重地方方言的省份,却和普通话類似,相似度甚至高於老北京口音及北京周邊地區和各大城市。此外,哈爾濱市的历史只有短短的100多年,却出现這樣一個標準的本地方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