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翻译,要雅一些 -- 与往事干怀
老萨体那个简直让我笑的腰都直不起来了。
设计直齿轮的问题,你不要忽悠我,这个我有经验。
本人当年在东北某公司(名字不能说,说出来就会被人肉)当蓝领工头的时候,车间新到了一台设备。试运行不久后发现,上面的直齿轮总是出问题:修了坏,坏了修,周而复始,无穷无尽。找到厂家,他们也束手无策,说不行退货算了。
那怎么行?我停一天,损失要XX万。只好先用几个备件顶着,再迅速去北京找齿轮专家。我们说明来意,专家略一想,说:“你们的齿轮是不是噪音大,动载荷高,同时有困气和困油的问题?”
我们几人面面相觑:他是怎么知道的?
专家说,在直齿轮设计时,节圆线速度一般要限制在50米/秒以下,不然就会出问题。当然了,如果交给他设计,速度超过100米/秒也没问题。
病因已找到,我马上翻出摩托罗拉手机,给厂家打电话。厂家倒也爽快,先给免费发了几个齿轮备用,而后更改设计。之后设备再也没出问题。
不过此次北京之行,最令我感兴趣的是专家带我们去的小饭店:川菜八大金刚,居然做的有模有样。好吃都在脏乱差,这话放之四海而皆准。
==========害羞的分割线=====================
在此,小弟祝愿忙总、康总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另:忙总的文体不好模仿,那种言简意赅、收放自如的文风是很难学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油菜油菜
具有老铁特色的“云语言”,那种读后如坠云端、糊涂地清醒着的感觉油然而生:)
我闪~~~
等几天 陈mm体出来,才知道
老光叔体早有了。
是指,光叔体是早就有人求过了。
呵呵
-
葡萄体、萨苏体、陈mm体,均为形神皆似,你呀,真是个人才!
-
当年读书时,买参考书(计算机类的)总结了下:
尽量选清华的,次优选铁道的。
因为精炼——没有没讲到的,没有没讲透的,还不觉得罗嗦。
参考书要精炼,论坛灌水嘛,还是百花齐放的好!
消费两枚通宝推荐 关闭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4;铢钱:20。你,乐善:4;铢钱:-32。本帖花:4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一些重复和错字大概是必须有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要是真是陈郢客的就更妙了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如果只是发表文章的总结,短点也无所谓了。
不过怎么印象里,我觉得你是做经济的?
咱们一般叫伞齿轮吧
服了,五体投地!
齿轮这个东东,具体是那个没有被扔进历史垃圾堆的民族的先人发明滴?这些年中外关于发明权的争论不少,抢发明权的主力有印度人,希腊人和俺们,就是咱们那两个喜欢癞蛤蟆趴手背的邻居也来插了一脚。就俺的观点来说,在古代不发达的交通情况下,相隔得远的民族在不同时期自我发明的科技成果不少。毕竟古代很多原创性的发明就现在看来很多也就是在原有积累上机灵一动罢鸟。比如轮子,按说最先发明的是古埃及人,但咱黄帝老祖在与咱炎帝老祖准备打咱蚩尤老祖之前难不成还要派个差,去古埃及实地公款考察一番?只怕没有此必要,也没有这种可能。
从现代考古发掘情况看,在中国有确切青铜齿轮实物发现前(1954年在中国山西省永济县薛家崖出土了世界最早的青铜齿轮实物,同时出土了一枚秦代半两钱,实物原在山西博物馆,但俺去晋博官网没找到图),类似太阳且有芒的饰品与图案屡有发现,例如说这个。
铜齿轮形器,外径12.5厘米,内径7.5厘米,陶寺文化中晚期(约公元前2100~公元前1900年),2007年发掘的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
古人类各文明都有太阳崇拜,从太阳公公的崇拜变成装饰实物或祭器实物,再发现和创造实物的具体用途,正是人类一个渐进学习的过程,学有先后,你先我先都可以,只要能用得好,能创造效率,再推而广之,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以免被淘汰,不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就是万幸咯。俺也不争论这个先后,只说一下齿轮在中国历史发明发现和用途。主要参考书是《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
上文提了一下,目前最早的确切的齿轮实物发现于中国秦代或西汉初年,为方孔直齿,加上建国前发现的西汉的斜齿泥范,为当时齿轮的规模制造提供了依据。和现代一样,最先进的发明都用在军事上,当时的齿轮从史料和文物的大小来看,最可能的用途是弩机上的棘轮。
汉代青铜齿轮,这个不是博物馆最早那个。
再晚一点的西汉后期,在刘歆的《西京杂记》中出现在记道车的记载,所谓记道,就是指记录道路里程,记道车发展到晋代出现了记里鼓车,也就是行驶一里打一下鼓的的记道车。在宋之前记录都比较简略,到了宋代,据《宋史.舆服志》中记录就非常之清晰了,书中甚至记录到了用齿轮的规矩,例如“立轮一,附于左足轮,径一尺三寸八分,围四尺一寸四分。出齿十八,齿间相去二寸二分。”在刘歆的《西京杂记》同样出现了运用齿轮的指南车的记载,也是在《宋史.舆服志》中开始有了详细的记录。从记道车和指南车的发展来看,齿轮在西汉后期九成九运用在了记道车(记里鼓车)与指南车上。
东汉时期还有一个现代没有足够考据的齿轮运用实例,便就这几年常被小白拿来说事的发明了地动仪的张衡童鞋,这位牛人发明了水力驱动的天文仪器——浑天仪。就天文测算的精确度来推测,很难想象张牛人不使用齿轮传动机构来驱动他的浑天仪。呃,又是到了宋代,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台已经明明白白是个水力驱动,齿轮传动的高级天文仪器了。
到了晋代,大型木齿轮开始运用到水力碾磨上来,结束杀人如麻的三国时代的杜预就发明了一种连磨,使用水力驱动一组巨型齿轮来带动八个磨的齿轮来同时工作。从此,齿轮水磨的大概形态就固定了下来,并扩展到其它领域和使用风力或畜力,如提水、鼓风等。
连磨,来自宋《授时通考》
唐宋元明齿轮运用基本在以上三个方向打转,只是在唐宋时期齿轮传动被搬上了船,用于升帆或转舵,明代出现了齿轮传动的汲卤与榨糖的机器,动力使用水力或畜力。
水力翻车,来自明《天工开物》
到了煌煌我大清,西方都工业革命了,咱们不够给力,跳过,跳过,哈哈……
最后给个俺认为的齿轮原型——关键词无法显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