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东山顶上的酥油茶】之川藏屠夫:赵尔丰开边二三事【上】 -- 京华烟云AMIP

共:💬166 🌺1182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多谢王树兄捧场

王兄的大作其实更正规、学术价值更高,在下写的其实有点儿偏于八卦了,只希望能给读者加点儿阅读的快感。

民国藏学家任乃强先生写过一篇《德格土司世谱》,对这家土司的历史记载得相当详细,可惜篇幅太长而且在下看的又是纸版,无法贴上来共赏。

家园 京华兄,大作拜读。有一个小小的意见跟你商榷,这篇的题目

“引狼入室的古老家族”中“狼”应该是指赵尔丰了?这似乎语带贬义啊,老赵应该是本文中歌颂的对象啊。可否换个标题,例如“兄弟相争,老赵得利”之类的(这词太俗,不够雅,在下文思驽钝,见谅!),或是给狼字加上影号——引“狼”入室的古老家族。是否会更合适一点?

家园 您还真问住我了

这样吧,把“引狼入室”整个引起来可能好一些。

赵尔丰是个复杂的人物,本文也不想去刻意歌颂或贬低,只希望能通过各方面的材料和有限的几个事例,尽可能全面地还原一个人,至于他是开边的英雄还是冷酷的屠夫,相信大家自有仁智互见。

前面也一再说过,在川边攻略问题上,由于成文的史料基本上都倾向于赵一方,因此写出来很可能有偏颇,有的地方只能用民间流传的反面说法补充一下。

本文已经发了一半,后面的部分主要侧重于汉藏文明的冲突以及经济文化方面,可读性大概不会有前面这么强。

家园 写得生动有趣,赞

老赵还真是身先士卒,百折不挠,毅力过人,是个干吏啊

家园 好像最近来河里的人少了好多

发了两天了点击量才三千,通常一天就比这多。

莫非海内农历年底忙,海外公历年初忙,呵呵

家园 一颗玉米引发的血案

突然想到了这个名字,既吸引眼球又故弄玄虚,典型的天涯体标题。

鬼知道堂堂土司夫人怎么被翻译成这个名字,古人其实相当缺德,甚至把她的头衔也写成了“土妇”。

家园 小疵而已,无关大局

期待早日更新!

家园 还是洋和尚好念经。前几天看中央台的节目,

《人类星球》之山区,是部国外的纪录片,讲环境的,里面就有天葬,在节目末尾的地方。

主题是高原地区因为缺乏木材,所以不能火葬。又不能土葬,所以要想办法消灭尸体,不然污染环境,所以就有天葬。

天葬师是少数不信佛的人才能担任,目的就是肢解尸体,给秃鹫什么的吞食、打扫提供方便。

拍摄的地区记得应该不是西藏,而是尼泊尔。播放的画面也不包含天葬师傅干活的情景。

家园 京华兄捷才,不过“玉米”怕是也要加影号才较好理解。

家园 这个好!

听上去以为春哥来了尼!

家园 嫌花少了不成?一切都是烟云
家园 哈哈,和尚此言甚知我心也!

不愧镇南军节度使,花少影响跳水啊

家园 谁是镇南军节度使?是我?老想着跳水为哪般?

我待在西西河这些年里,看到那些急于投水跳水的都是些乳臭未干,刚刚出毛的小朋友。中老年人对那些不值钱的花没啥兴趣,对那些什么将军涵头没感觉的。

家园 嗯,记得完颜陈和尚赠镇南军解毒使

对于花和头衔倒是没啥兴趣,但跳水却是一乐儿

有人喜欢花,有人爱当将军,但有人喜欢找乐子,如果写了只有自己看,乐趣无疑少了许多

比如写作,其实按照通常区区几千本的量,即使出书也赚不了啥钱,但写的过程却能让自己乐一下

再比如说您对这些虚拟的官衔确实没兴趣,但一说镇南军节度使没准就好奇了,没准就问问,探究和发现也是一种乐趣

家园 一把年纪了,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心。

上星期才被同事笑我。他见我拿个普通的折叠式电话打电话,很惊讶,说:什么时候了,还用这种电话。我说我又不是高中生,又不是白领,用iphone, ipad, ipod 干什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