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怎么就是不信呢――也说中医和中药(引子) -- 1001n

共:💬77 🌺7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就不明白了,你在这里到底是做学术研究还是做探索?

做研究当然要严格。但像你这样,把做研究最初所采取的尽量简化细节,把握宏观规律进而求得进步的探索方法斥为胡搞,这是科学的态度吗?

不要小看这些简化,近似。如何寻得在一定条件下满意得近似模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得学术问题。在研究之初,什么都不知道,从最简单得做起往往是最行的通的方法。老爱的相对论,最初也不过就是考虑了最简单的惯性参照系,之后历时十数年,才有新的突破,将加速度及引力场引入而发展出广义相对论。照你的严格论,老爱干脆不要做狭义相对论了,压根没意义嘛。

建中国气候的精确数学模型,不是我不相信你们的能力,那压根就不可能!世界上的事情若是都能用数学来精确描述那这个世界只能是个死板僵化的世界。

衲子用线性理论来描述医学问题的物理图景。你一句线性空间的前提条件不满足就一棒打死。我是真不明白了。这世界上,有多少系统是纯线性的?那是不是线性理论都不要用了?对于如气候,人体这样复杂巨系统,你给我一个非线性、时变、有随机性的数学模型让我来套用?对于未知的东西,我拿什么数学模型来套?还不是从已有的简单的数学模型出发,试着去探索,不断修正,最后创建一个新理论。过程没人管。那难道过程就不重要了吗?理论都是凭空掉下的?人类的科学就没有经历过简单的时代?

再有了,衲子这里说的是最后的结论吗?是写论文吗?在这里阐述一下自己对物理图像的粗糙理解,有什么不可以?非要说得别人做科研存心不严谨一般。

此是关于此问题的最后一篇回帖。两个不同学科领域的人有些学术思想上的争论也属正常。不过也不希望破坏了版面的气氛。斑竹如果觉得言辞过于激烈,但删无妨。

另外对华虎兄,如果有什么言语冒犯的,小弟先陪个礼,请别介意。

家园 这种是没什么好争的,你那个大气模型我说过针对具体问题

现在的数学水平的确不能精确复述这个世界。所以才有应用数学这个专业。有另外一套方法,原则。但是那位老和尚像这样胡乱套用数学公式是不对的。你说你只不过是试着去探索这个不管你,但是我说过的你要拿到台面上来的东西像这种东西就是胡诹。你也知道建模。我们基本就吃这碗饭。对您这种教训实在不敢苟同。我们也算天天打交道的事物就不用您来给我们定规矩了。而且您也并不知道太多。但是像您说的这种思路任何一个合作单位都不敢把项目交给你。可能在中国某些地方敢。争来争去也没什么意思。您是行家也不会和我在这个问题上绕来绕去。对着空墙非要说有东西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巴您就踏实点行不,严谨点。这和我本来没什么关系。我也就是看这牛头马嘴难受。您的信仰我不来管你。信仰就说信仰。你说是信仰我还尊重你。但是你要用科学来证明你的信仰就地按照科学的规矩办。不要动不动研究。搞研究的人见得多了,你这种属于吓忽悠根本谈不上什么研究。

家园 好。鼓个掌先。另,劝那些中医支持者们

去把那些宣传中医能治癌,治红斑狼疮,治尿毒症,治糖尿病,治乙肝,治艾滋病的人给骂个底朝天了先。为什么?因为这些病在中医里面根本就不存在,不存在你治个屁啊?还有,那些表面上是中药,实质上加了西药来骗人的厂家,就赵本山那蚁力神。

另外,来这的人,都是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人,有点怀疑精神好不好,拜托!?中医有过对自己体系的怀疑么?没有。一个不允许怀疑自己的体系,而且是几千年前就建立的体系,能不能算是正确的?另外你们也不要举科学里相互斗争的例子,举了你就不感到脸红么?人家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敢于否定自己,能不值得尊敬么?一个老实人说,这个我不能肯定,因为我觉得我没有依据来肯定。另一个人说,这些我们几千年前就搞清楚了,我们学习的是几千年前的书籍。你会相信谁?把你的命交给谁?只有被西医宣判死刑的人,才会急病乱投医去找中医。或者是没钱看西医,才去买点便宜的草药吃吃。

几千年还有相面啊,祭天啊,观音菩萨啊,还有曹国舅吕洞兵升仙啊,你怎么不跟着一块信?古人对天地的认识你知道是错的了,那他对人体的认识你就不怀疑他是错的了?

为什么不怀疑,不否定?利益!那些靠行骗的人姑且不论。信中医的多,所以全国靠中医,中药吃饭的人可太多。利益这点西医的医生也有同样的毛病,动不动就给病人开抗生素,因为这样增加病好的机会,给病人以映象――这个医生开的药好!而不管其危害性。但是现在纠正了这个错误,给人民普及知识,抗生素不能乱吃。

外国也有中医院,中医师,但是基本上都为华人服务的吧?

楼主看来学过中医,他对中医那么了解,都不相信中医,外行为何还要努力为之说话?

中医都强调经验,越老越有人信,知道了吧,经验!经验是什么?就是这个医生从小到老拿病人做实验的过程。西医也要拿病人做实验,但是他们的知识可以传播传承,全世界只要一个人做了实验,就不用其他人再重复同样的实验。中医呢?每个中医师都要做实验,以期能把书上的那些虚无飘渺的条条款款与病人的实际相结合。所以中医强调经验,强调师傅带徒弟。当然西医也要经验,只是在正常的范围,因为知识太多了,无法在行医之前全部都学到,且边医边学是很正常的,只是他的边医边学是有科学依据的,不是主观地今天猜测是经,明天猜测是脉,后天又猜测是腑。

我是外行,欢迎拍砖。

家园 中医还是很有意思滴

我们那里有个中医,几代传下来的了,很有点名气,据说专治中风。一日遇见我老爸,得知他因中风腿脚有点不利索,就嘱咐我爸说:“记着!再不要吃鸡,以后改吃鸭!”老爹很诧异地问为什么,该中医说:“你看那鸡走路,一跳一跳的,你难道要象那样子?鸭子走路多稳当啊。。。”

老爸回来一说,我笑得差点没岔气祖国伟大的中医事业啊,活活葬送在这帮巫医手里了。。。

家园 经络的产生来源于实践

如果好好练一练传统武术你就会体会到经络的感觉了。这是我自己的体会,我以前也不相信经脉,觉得太玄,站桩后慢慢就体会到了几大经脉的位置。我不相信气论,站桩时从不想气,只是注意呼吸下沉和放松。这些感觉是自动得来的,不是我刻意所求。

我的体会,经络就是力运行的道路,多锻炼锻炼,就会有体会的。

其实我们对于祖先实在是了解的太少,这些穷无数人心血的东西,如果不用心学,只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和知识来判定它,未免有点不够认真、不够全面。古人也不傻,没好处,没希望的东西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愿意花一辈子心血在上面啊。

西方的标准固然先进,但也并非完美,世界上有人能量化的东西,也就有人不能量化的东西存在。

家园 这么片面?

至于吗?几千年没人怀疑过中医体系?你学考古的?还是问过老神仙?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啊。呵呵,开个玩笑,请不要介意。

我想说的是,不要把现在的人想的太聪明,也别把古人想的太傻,哪代都有天才。

家园 不过有个次序问题

经络说好象存在很久了,多长俺不清楚,至少宋朝就有了,但武术似乎没那么长历史吧?俺没怎么听说过汉朝,唐朝的武术,想来应该不如明朝后出现的功夫,但理论还源于实践,这里怎么倒过来了呢

家园 错,锻炼身体打架,那是原始人都会的。

谁能说秦汉时没有武术?

家园 我所理解的气

中医有句话叫“气血调和”,这个气是跟血联系在一起的,有血才能产生气,没血就没气了

气呢,就是一种能量。该能量可分为五大类:金木水火土,又叫做五行,它们彼此之间有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最健康的状况自然就是这五种能量保持一种均衡状态。而如果其中某种能量失衡,那就得补,针对性地补。所以中医的望闻问切,其实就是在摸这个能量状况,然后就知道该给你开什么药--或许是食物。

伟大的深奥的中华文化啊,真是让人叹服。懂了这些,就知道为什么乌鸡比寻常老母鸡要补得多了,那是因为人的肾在五行中属黑。。。

家园 应该是......

精为气之本, 气为血之先.

家园 是有这话
家园 应该是……

人的肾在五行中属水。。。水色尚黑,嘿嘿嘿。

家园 谁比谁傻

"晚上为什么不能出去?"

"外面有大灰狼,专吃小朋友。"

家园 气和经络

《管子》说:“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b,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名气。”

经络是一种超越现代解剖学的形而上的人体认识,它其实就是“气”运行的道路。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明明白白地指出:“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

家园 我支持中医,支持传统武术

同时支持衲子,孤子,风满袖等

不必去学习中医,练习一下传统武术,你就会对我们祖先的智慧深深拜服,在关于人体的健康方面,说实在话,老外还真不是我们祖先的对手。

我现在对于老祖宗的一些东西是越来越佩服了,五体投地。

现在的人对于中医或者传统武术的怀疑,不在于中医和传统武术本身,而是那些庸医和所谓的武术家的糟践,我想再重复一遍,他们绝对不能代表中医,连其中的糟粕都代表不了,他们和中医毫不相关。如果真的想要了解中医,不妨了解一下一些真正热爱中医的人们的看法,比如,我所知道的刘力红先生,他所著的《思考中医》我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一些疑惑。在不然,能够拜访明师系统学习一下传统武术,当然,师缘难觅,能不能找到真正的明师就要看你的造化了,注意我说的是明师不是名师哦,呵呵,遇到江湖骗子不干我的事,不要因此把我大骂一顿,顺带把传统功夫也骂了。

楼主的问题在于它所说的门外汉可以评论行内的说话没有全错,但是它作为一个门外人看到不是真正的中医,由此而把真正的中医批了,我想这其中的逻辑问题是显而易见吧。不过,现在真正的中医是在少得可怜,这倒是真的,sigh

言尽于此,不想再做无谓的争论,没有精力和时间,您可以继续保留您的观点,无所谓。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