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律师,人民日报,高跟鞋,超模 -- 淮夷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经常处于“鸡同鸭讲”的状态。且不说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更多的时候,即使同一语言下,不同专业的人之间也很难理解。
把全人类放在一起看,我们有一个共用的语言包,我管它叫“自然语言”。这里,语种的差异不是问题,比如中文说“红色”,英语red,法语rouge,都是一个意思,拿本字典就解决了。
但是,不同的人,根据各自的专业,职业和文化背景,有着各自的“子语言包”。子语言包里的内容不是为了炫耀产生的,而是有历史的,文化的,技术的原因。对特定的人群而言,子语言包是通用的。
于是,就产生了主贴里阐述的现象。普通民众看不懂《人民日报》,非数学专业的看不懂数学论文。还有,外国人看不懂《天龙八部》(即使翻译成外语)。
具有迷惑性的是,很多子语言还用的是“自然语言”里的字,但意思已经完全不同了。比如日常对话里的“收敛”和微积分里的“收敛”完全不是一回事儿。类似的,外交部发言人说“遗憾”,“强烈愤慨”等词汇和我们平时说的也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子语言的使用可以起到“信号”的作用,告诉别人“咱们是一个圈子的”。就好象简历上写北大清华比较管用,因为名校确实是一个高效率的区分人群的标签。
事实上,专业词汇的合理运用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所以的确可能帮助人们辨别同类。比如下面三句话:
A,正弦函数的拐点是布朗运动。
B,存在处处连续但处处不可微的函数。
C,因为上帝是宇宙的单点紧化。 --- 格罗腾迪克。
A完全是胡说八道。B是数学专业的学生能理解的。C是数学家开的高级玩笑。
这种信号,可比律师穿名牌西服有效多了。
但信号的作用只是副产品而已。“子语言包的产生”更多的源自技术和历史的原因。
比如上面的B,短短一句话,信息量非常丰富,要把它解释清楚的话,需要一本书。有了这套子语言体系,同行之间交流会容易很多。否则,每次都要把很多大家都了解的事情再从头说一遍,太累了。
主贴中提到的另一个例子,B-S公式,对大部分人来说,既没用,又难懂。但对于某个特定的小圈子的人(比如Quant们)来说,这个公式就是ABC,入门级的.那些能用B-S公式定价的产品,一律被称为
“vanilla”产品,意即“大众的,大路货的”产品。
归根结底,“鸡同鸭讲”是人类专业分工导致的必然。
老由着走资派们想怎么HIGH就怎么HIGH,那可不中,
主席他老人家心明眼亮,这事儿,还真得7、8年就来一次。。。。。。
不合格。
中国课堂上教的政治(中学,中学学的才是最重要的),其本质是思维训练,不管其表象是政治体制学、哲学还是政治经济学,其本质都是为了加强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说真的,中国的政治课本,特别是老的课本,相当经典。
所以,不管学生们,和长大后的成人们,是反感还是喜欢这一套,思维烙印都不可避免地留下了,身处海外的筒子们大概更能深刻理解这一点。
学了这些,就可以明白为什么一切经济学都是政治经济学;学了这个也可以明白为什么宗教只是西方国家统治基础的皮相而不是根本,更能明白为什么西方真正的精英并不真的信仰宗教……
为什么中国人可以比较容易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理论?其实看看中国思想史就明白了,唯物主义也好,辩证法也好,在整个中国历史中,特别是春秋以后的文明史中,一直在深刻表达着,也就是说,中国人其实骨子里是辩证的,是唯物的,是信仰政治经济学的,所以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发芽。
说实话,那些嘲笑中国学堂里的政治教学的人,七窍通了六窍,而已。即便未来中国发生改旗事件,辩证唯物主义依然是中国绝大多数人的思维根基,虽然那时的根基可能埋得比较深,且很可能套上西方的或儒家的外衣。
这本身就是西方来的,马可四,恩歌四那时候琢磨出来的一点思想,总结前人的出来的思想,还都是西方原发出来的。没有啥中国货在里的。所以不用说穿上西方的外衣,它本身就是西方的思想,不过是西方的异端思想而已。
马克思主义只是系统化了,当然,也提升了。
我曾经研究过一段时间中医,和现在把中国巫术化的人不同的是,我从中医里看出了朴素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
再看看其他方面,就可以明白为什么中国文化是成熟的文化了——早在2000年前,我们其实就是辩证的唯物的。
说这个并不是贬低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来美国后我才第一次通读资本论,也因此更加觉得马克思伟大。中国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只是朴素的,也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马克思主义,讲的就是那个所以然。这就是马克思为什么伟大的原因。
而是其实中国没有必要害怕国人被西方的思想洗脑-其实早就被洗过一次的了。国人都回自己独立思考了,他们自己知道怎么接受新思想,怎么改变自己, 怎么推出新思想。
固执的前提是择善,西方有善自然会去择,不怕的。
送朵花给你吧,我也没有其他的东西可以送了。在西西河的等级制度下,我每次发言都得静待被回复者的确认,这个制度,可以理解,却不太好接受。
小牢骚一下,呵呵。
政治课当然可以上得很好玩,我高一有幸上过一个学期
人家《人民日报》的意思太简单了:
只有坚持。。。坚持。。。坚持。。。坚持。。。坚持。。。才能得到高潮也。。。
这事儿在天朝每个成年人民都知道的呀。
当然不是每个成年人民都有本事坚持五把的,所以先进性教育就是必需的了也。。。
你大学里逃了多少堂政治课?==>
一堂也没有逃过.
中国的政治课能学到政治学吗?==>
不容易. 关键是很多政治老师自己都搞不懂.也不排除象我的政治老师那样的.你没见过不等于没有呀
根据常识,政治课是乏味的,==>
你可以挑战老师呀.也可以不理老师呀.你如果能把中学讲的政治课本的内容的脉烙给整理出来,你就初步发现政治课有意思了.大学政治课?那就更不惧了.直接挑战老师. 都大学了,还唯唯诺诺?不会吧?大佬.
“政治课是很深刻很有趣”碍==>是讲政治课的内容很深刻很有趣.不是"“政治问题是很深刻很有趣”.老师不怎么样,你可以自己搞清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