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普京是中俄的胆 -- 达雅

共:💬89 🌺843 🌵2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中国战前在利比亚有甚利益?

无非就是西方大公司把工程都包下来,让中国人去当苦力罢了!

家园 卡大佐树敌太多了

2006年北京开中非高峰论坛,这家伙故意派了个低级别的官员来,之后他还在西方媒体上大骂中国,说中国对非洲有野心之类,其实他不就是相当什么非洲领袖么,也不看看自己什么德行!

还有可能大家都忘了,就是80年代北爱尔兰共和军闹事的时候,利比亚可是给了不少的武器,大英帝国能咽得下这口气吗?北爱的流血那可真是对他伤筋动骨!

后来卡扎菲和西方的和解,也不过是西方列强为了眼前的利益罢了,关键是利比亚不可能永远满足西方的贪婪,你手里又没有硬家伙保护自己,只能是人家的一盘菜!

家园 去延安西柏坡都可能,唯独不可能去纪念堂
家园 很多人把成年人口和劳动力混淆了

人口是人口,劳动力是人手和人脑。

人口转化为劳动力需要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

家园 对不起

非盟阿盟都是重要的地区组织,不是不入流的角色。

美国出兵格林纳达还要拿到美洲国家组织的批准——尽管只是形式——中国在本地区以外的重大问题表态上可以不顾当地重要组织的态度,可能么。

家园 疯鸭大佐多次踩兔子尾巴揪兔子耳朵

这次倒霉了,兔子不趁机狠狠踩几脚已经很厚道了。

为朋友两肋插刀是义气,对疯鸭两肋插香蕉就可以了。

家园 选择盟友也要有个标准

不能象贾母讽刺贾琏的话:香的臭的都往屋里拉。

拉登还不是美国的傀儡呢,中国怎么不去支持一把?

狗咬狗我们可以利用,但是把狗当盟友就是自作多情了。

家园 中国在利比亚战前利益还是不少的

利比亚原油出口的十分之一是卖给中国的。利比亚的网络是华为中兴他们承建并维护的。利比亚的工程有很多是中国公司承包的。另外中国还有一些原油勘探的项目。

只不过卡扎非就是不肯给中国油田开采的项目,全都给了西方公司。

但是总的来说,中国在利比亚的利益还是不少的。所以中国后来说"水到渠成",一定要过渡委承诺保障中国利益之后,才肯承认他们,允许冻结的资金解冻。其中有一条,是过渡委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呵呵,心想都什么时候了,土共还不忘这茬呢。可见土共还是很有章法的。

家园 如果扫厕所的人不能扫外面的地的话,那就肯定替代不了。

社会各方面因素禁止个人地位上升,那么能进血汗工厂的人也不够多,能做研发的就更少。

更何况这会让很大比例的人一开始就不抱任何希望,也就没有努力的动力。

现在介绍印度的资料,有没有详细介绍各个种姓分别有多少人、整体受教育程度如何、按老规矩能或只能干什么活的?有这样详尽的数据才能讨论人口红利抚养比的问题。

资本主义生产的必要条件是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印度社会具不具备这个“自由”?

如果一个种姓生下来就是女的长大做妓女,父兄负责拉皮条。全部都是劳动人口,这样的劳动力人口数据和抚养比数据有意义么?这样一个种姓一个种姓地排除,印度还能有多少“自由”劳动人口?

平等社会和等级社会不能使用统一标准讨论同一问题。

家园 除非有亡党亡国的征兆

,否则他们是不会去参拜的.

家园 文盲能在手工业工作,但机器工业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

所以印度周边国家会慢慢取代中国在低档服装和简单玩具、家具方面的作用,这些更像手工业,对质量控制没有那么严格。其实这也正在发生。在西方,低端的服装和玩具渐渐地来自孟加拉、柬埔寨和越南,中国货越来越少。但奇怪的是,本该大现身手的人口大国印度还看不到。我想可能是楼上各位分析的印度本身的问题障碍了他捡这个漏。印度虽有不错的高等教育,但他严重缺乏合格的工人人口。他们高等的人受到良好教育甚至到西方公司进入管理层都玩得转,这些人不可能去作动手的工人活,作了也是一种心态抵触的工人,估计比文盲还难缠。但他们低等的人,不仅教育缺乏,甚至有时还缺乏自由,不可能成为一个需要技能和负担责任的工人。还有一个原因,印度和中国的对立还比较明显,这些捡漏的国家的投资商可能是中国企业,因为中国的人工成本上升,他们开始外移,但仍然他们不敢去印度大规模建厂。

机器工业,需要质量控制较严的工业,说实在话,中国现在沿海大量采用农民工的工厂,也不太能胜任,所以有的领域国货的质量不敢恭维。这个领域的工人,不仅需要识字,还需要技术学校或是厂内师傅带徒弟方式培训一个不短的时间。培训的不仅是技术技能,还有专业素质和荣誉感。许多高中毕业的农民工之所以作不好技工,一个原因是农业经济养成的习惯,还有中国城市和工厂也没有对农民工负起长期福利责任,他们缺乏归属感,所以表现得散漫、无纪律、不重视质量、责任心缺乏等等。中国产品可能需要等到有一天国家和工厂平等对待农民工,他们找到了在城市中的归属感,这时由于现在的物质激励制度比以前更好,农工也许会胜过50代国营厂的产业工人。

现在的中国想产业升级,我觉得产业工人的素质其实是一个短板。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而且受到过初中以上教育的人口比例很高。民工短缺,可能是缺乏足够的合格产业工人现象的一个反应,因为我们许多工业,需要更多的技能了,农民工已经不能完全胜任了。把农民工成功转型为产业工人,这些印度周边国家对中国不会形成有效的竞争威胁,大家找食的范围不一样了。

家园 俄罗斯“七寡头”的命运

俄罗斯“七寡头”的命运

俄罗斯寡头是在20世纪90年代私有化过程中一夜暴富的大资本家。1996年3月的一天,时任俄总统叶利钦秘密召见了7名金融寡头。双方达成以金钱保权力、以权力酬寡头的协议。从此,俄罗斯出现了一个新的政治词汇——七寡头。当年叶利钦的总统就职仪式上,“七寡头”坐在一排的场景令人难忘。

“只要我愿意,我可以让一只猴子来当总统。”这些寡头不仅把握住了俄罗斯的经济命脉,甚至把触角伸到了政坛。他们操纵媒体、左右选举、干预决策和立法,甚至亲自出任政府机关要职。

俄罗斯总统普京20日突然赦免入狱10年的前“寡头”霍多尔科夫斯基。而昔日可以呼风唤雨、与他并称为“七寡头”的其他金融巨头,有人流落他乡,有人散尽家财,也有人审时度势、低调度日,总之,他们的时代已落幕。

获特赦的霍多尔科夫斯基(简称霍氏)表示不会再涉足政治,也不会重返商界。他明确表态不会资助反对派,也无意重新夺回被剥夺的一切。不过他也声称,将尽力争取让俄罗斯其他“政治犯”获释。霍氏表示不恨“老对头”普京,称两人无须多言就能明白对方的想法。

2000年,普京上台后,开始向寡头开刀。当年7月,普京曾召集七寡头“约法三章”,首先便是“不得干政”。与多数寡头的俯首听命相比,霍氏并没有被普京的强悍气势所压倒,公然与普京唱起了反调:当众指摘普京,支持反对派。

2003年,风光无限的霍氏被捕。当时他年仅40岁,坐拥80亿美元资产,是俄罗斯首富,他的尤科斯公司是俄罗斯第一、全球第四大石油公司。随后,他因各项罪名被判刑14年。

别列佐夫斯基

流亡伦敦离奇身亡

别列佐夫斯基曾是俄罗斯亿万富翁,开启了俄罗斯寡头政治时代。别列佐夫斯基前半生是名出色的数学家,苏联解体后,别列佐夫斯基开始利用转型期的混乱发财。他靠收购多家国有汽车企业起家,并把企业转为汽车进口商。

自普京上台后,别列佐夫斯基便成为克里姆林宫的首要打击对象。2000年,别列佐夫斯基流亡英国,继续从事反对俄罗斯政府的活动。今年3月,别列佐夫斯基在伦敦寓所死亡,死因暂时“无法解释”。一时间,人们对这位昔日“克里姆林宫教父”、“普京的

头号敌人”的死因众说纷纭。

古辛斯基

传媒大亨流亡他乡

古辛斯基是“钱多震主”的典型,他非常精通控制舆论,拥有多家媒体,以影响政治。

古辛斯基设立了俄罗斯第一家私有电视台——独立电视台。1996年,古辛斯基的传媒帝国力助叶利钦赢得总统之位。据说叶利钦曾劝诫古辛斯基,“钱多不要紧,但不要从政。”不过后者的政治野心显然是俄寡头中最强的,他后来和叶利钦翻脸。

2000年大选中他站错边,借媒体丑化普京在车臣围剿非法武装,随后他被迫卖掉媒体帝国的股份,远走以色列。

维诺格拉多夫

破产后郁郁而终

1988年10月,维诺格拉多夫成立了私人银行——莫斯科国际商业银行,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在1998年金融危机中,莫斯科国际商业银行遭到致命打击,欠下23万名储户的存款,无力偿还,1999年维诺格拉多夫申请破产。

破产后的他一贫如洗,后来又经历过几次脑梗和中风,全家只能搬进租来的两居室。21世纪初,他曾创办了若干公司试图东山再起,但却未能如愿。他喜爱的收藏后来被贱价卖出,用于装点他人的客厅。

2008年6月29日,他中风不治,享年53岁,成为“七寡头”中第一个离世者。

弗里德曼

低调听话守住财富

弗里德曼是俄罗斯阿尔法集团总裁,在当年“七寡头”中资历最轻也最低调。他羽翼未丰便逢普京上台,所以行为收敛,做生意还算守规矩。

弗里德曼在政府和企业之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平衡,他把企业国家化和俄罗斯国家利益、政府意志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俄罗斯,他是位明智的富豪。弗里德曼2012年的财产为134亿美元,全俄排名第六。

他也成为“七寡头”中成功保全财富的唯一一个。

马尔金

丢掉政坛“金饭碗”

马尔金原本是“七寡头”中由商入仕的典范,但最近其在美所拥有房产和以色列国籍,与作为布里雅特自治共和国驻上院议员的身份引发反腐争议。

今年3月25日,马尔金赶在上院收入委员会讨论自己收入申报的前一天递交了提前放弃议员资格的申请,以免自取其辱。

1998年,他的俄罗斯信贷银行也没能逃过灭顶之灾,如今他的资产缩水至6亿美元,仅拥有一家不大的银行和金属投资公司,与当年的“富可敌国”不可同日而语。

斯摩棱斯基

弃商从文度余生

“七寡头”中,目前生活相对安适的是首都储蓄银行总裁斯摩棱斯基。1998年的金融危机中,他的事业遭遇毁灭性打击。因非法经营收到逮捕令,他只能仓促地将生意出售给其他寡头,逃往奥地利。而后逮捕令奇迹般地被取消,据说是叶利钦为了报答他当年的助选之恩。

2003年6月,他宣布全面退出生意,转做寓公,令他最欣慰的是他在2005年终于偿清了所有储户的损失。2006年,他与跟随自己多年的公关经理携手出版了一本政治侦探小说《人质》,而后又出版了《卢布大街》。据说如今他仍笔耕不辍,并不时出国度假。

这些人随着苏联解体暴富,然后又接二连三破产甚至入狱。看了令人唏嘘。 其中有好几个是犹太人?

家园 被你说中了,撒花得宝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家园 胡没有胆,就不会把海警船开进钓岛,就不会当着美国防长的面

试飞j20。该国防部长后来出版了回忆录,仔细回忆了当时的细节,并且充满愤懑地认为这是在全世界面前打他的脸。

胡连这种事都敢做,还会担心区区的安理会反对票?你也太小瞧天下英雄了,也太小瞧能够从水利观察员成长为共和国主席的人的胸襟和气魄了。

回到利比亚的问题上,根据卡扎菲的对中国的各种失礼举动(中国举办中非峰会他是唯一不参加的非洲国家领袖)以及他与台湾的特殊关系(他的好儿子2006年就访问过台湾),不管是出于民族感情还是国家利益,我都看不到他对于中国的一丁点价值,中国凭什么为了这么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浪费自己在联合国积累的资源?难道胡仅仅为了向您证明自己其实是有胆的就非得无谓地开罪美欧投下反对票?

而叙利亚,不管有没有俄罗斯的因素,中国必然会投反对票,因为叙利亚的背后就是伊朗,就是阿富汗,就是中国的西大门,就如同台湾的背后就是中国的东大门一个道理。连这两者的区别都不知道,阁下在地缘政治上的眼光何其短浅。

温没有胆,就不会在汶川地震当天就亲临灾区,并在接下来的5天内冒着大小余震不短的风险走遍了几乎所有的重灾区,亲身指导救灾工作。对比在卡特里娜飓风期间外出度假的小布什,以及福岛核电站之后第三天乘坐直升机在远处“视察”的菅直人,我不知道在阁下的世界观里,什么样的领导人叫做有胆量?

普京那样的?欺负一个国土不到自己百分之一,军队不到自己五十分之一的小国家叫做有胆量?

我难以理解,以阁下和那107朵花为代表的一部分国人总是看着国外的月亮圆,却对自己的领导人百般贬低和耻笑。

殊不知,正是阁下以及那个不知从哪块石头蹦出来的“巴基斯坦友人”眼中“没有胆”的胡温,在短短十年内,把世界第七的不起眼经济体变成了世界第二的庞然大物,把二代机和二代半强撑门面的中国空军打造成三代和四代全副武装的亚洲强权,把曾经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制造如同打桩一样嵌入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同一个十年中,阁下推崇备至的普京做了什么?抓了几个寡头,收回几个油田,打了几个小国,借着石油涨价的东风过了几年好日子,这就叫有胆量?

俄罗斯的经济结构不仅毫无起色,更是在去工业化的歪路上越走越远,俄军的吃老本现象同样没有任何改善的迹象,新技术和新装备迟迟不能面世。

如果这就是胆量的代价,那么我们宁愿不要。

通宝推:今宵多珍重,fuxd2002,日月光,逍遥蜀客,泉畔人家,金口玉言,慧诚,jent,太极,田仲明,
家园

我要给你花,就为这不一般的见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