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研究中国革命战争史为什么聚焦基层士兵 -- gaogeli
俺喜欢在对方认同的道理上开始掰活,把对方诱入坑儿里,再……
呵呵,吃酒不吃菜,各人心头爱,先生有更高的招,亮就是了!兄弟肯定是乐观其成滴!
249的三部曲我都是看完后又专门买书+碟收藏的。个人感觉三部都是诚意之作,但团长和生死线遗憾大一些,除了题材和上文提到的事故因素外,似乎作者自己想表达的东西也多了一些,都舍不得砍,结果反而影响了主干。
一时间也想不好怎么说,感觉是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国军下层的无奈、悲壮,上层的无耻、无能,民众的苦难、抗争,还有TG的影响,鬼子的残暴、狡猾,等等等等。。。就好像一个大厨希望能尽可能在一道菜里呈现出酸甜苦辣咸,可火候有点没掌握好,再加上外因干扰,尝起来就是想要的味道都有,可总觉得有点不够,离期望有点距离。当然,这个题材本来就比士兵要难拍的多。
不用怯生生,我看您一点都不“怯生生”
强调“党的领导”的现代军队太多了;即便“支部建在连上”也不只PLA一家(其中还包括“那个后来烂得无比的国军噢!”以及在东北乱折腾的毛子)。
一支会把张思德,雷锋,罗盛教,张华抬高到和战斗英雄同等地位的军队肯定有它与众不同的地方。兄台弄拧了,党的领导只是形式,党章是可以与时俱进的,资本家是可以光荣入党的。“为人民服务”才是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的“实惠”所在。强调“为人民服务”才是防止有人挂羊头卖狗肉的有效手段。老百姓不是傻子,“大东亚共荣”贴满脸的小日本骗不了咱;喊“为人民服务”口号,行与民争利之实的自然也不能瞒天过海。
我只是想和您探讨pla不断创造奇迹的根源。您不稀罕,那就算了呗,也犯不着动不动给人贴标签啊。
有意思么?不是跟你说过了么,党变质的问题并不能证明口号比由实体实施的实际行动更重要!!!你还不明白?
要不,你去翻翻国民革命军的宗旨和委座的那些讲话,瞅瞅胡司令长官进了延安以后挂的那些“为人民服务”的羊头? 啥是本,啥是末,你当真拎不清爽?拎不清爽就学习一哈古田会议决议噻!
俺可是忒不愿跟那些囫囵背下了太祖只言片语,就以为得了太祖正宗嫡传的左派讨论问题了,烦死了!烦得要死!
打住吧,打住吧,让俺多活几天,好在普世右派那儿多找点乐子,成么?
我爷爷当年不知道多么艰难的逃跑,就是为了躲避该死的拉壮丁。幸运的是,巍巍群山给了他无数的藏身之地,直到1950年才安居下来。凭这个他也就会拥护当时的GCD了。
这个有题材的问题,不是那么好把握,也有兰编自己的积累的问题,说是三部曲,其实觉得后两部沉淀不够,尤其是团团,感觉上的仓促了些,总觉得差一口气,不像士兵行云流水,浑然天成
... ...
为了让这些影视剧的编导们走出解读中国革命历史的认识误区,有关部门在纪实文学的选题上,需要重视尽快填补我军战时基层政治工作这一空白。这里的内容太丰富了,有"打开连队工作之门的三把钥匙"——团结互助运动、立功运动和诉苦运动;有尊干爱兵运动,拥政爱民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的群众性练兵运动,瓦解敌军工作,"即俘即补即教即战"工作,改造起义部队工作;还有"支部建在连上","党管干部"及民主生活会制度,"三大民主",政治工作"三大原则",等等。
所有这些,都是敌视人民的"国军"不可想象的,更是背叛人民的"公仆"不愿面对的。
据说,新中国之初,党中央曾规定,宣传英雄人物原则上限定在连以下指战员。如今看来,这不是什么"谦虚"问题,更不仅仅是理论水平问题。超凡脱俗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我们望其项背60年后,才能猛然回过神来!
可以预见,当反映我党我军战时基层政治工作传统的民本主义艺术形象大量回归"主旋律"舞台,并形成强大舆论氛围时,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对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将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
我一人,仅仅是出版《心路沧桑——从国民党60军到共产党50军》就历时6年,先后找过17家出版社,这还不说,自费采访,工余写作。
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投入这类工作。
连海军军歌都把毛泽东删除了!老毕有两篇文章谈到这个,总统可以去看看。
新贵的眼里,哪还容的下毛哦!
删了那三句,我觉得像纳粹军歌
能否举个例子?
东德人民军现在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