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金庸小说里的受伤规律[原创] -- 沧海晨星

共:💬110 🌺125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泰来是有老婆的-兼论金庸笔下的夫妻

在武侠世界里,有老婆和封山隐退是一个意思。文泰来有娇妻,注定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混不好。所以他这么窝火,我是一点不奇怪的。

君不见,金庸武侠里的风云人物都是没有老婆的,有一个老婆就是倒霉的开始(射雕里的郭和神雕里的郭相差何其大),有几个老婆那就是霉加霉,比如小宝和段正淳。小宝没老婆的时候风生水起,陆续有了几位夫人之后只能通吃岛上钓王八。

金庸显然对夫妻生活很悲观。在《鸳鸯刀》里甚至说了这样的话:“不吵架不是真正夫妻”。诚然夫妻没有不吵架的,但是天天吵架打架又有什么意思?我们可以想一下金庸竹幸福的夫妻,只有靖蓉,十六年后相遇的过龙,还有胡一刀夫妇等寥寥几对,生死冤家倒是人多势众....

不过这倒确实是现实生活的一个折射,孑然一身的时候自然可以快意恩仇纵横江湖,有家有口的人就不再适合这种生活了,所谓家累是也。

家园 书剑这个是文人武侠开端

从主角定位来说,比传统的评书要高一筹,是文武双全的定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主角文采风流武略齐备,出场确实让人眼睛一亮。但是他的优柔寡断的性格也同样明显,一番辛苦后一事无成,黯然退隐。这也算是金庸对文人的一个反思吧,也是对一句“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的诠释。考虑到成书的背景年代,往大了说,这也是金庸对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的一个反思。

但是我认为,金庸的心理投射并不是这位富家公子陈家洛,而是落魄书生余鱼同,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讨论这个有意思的人物链接出处

列位请移贵步

家园 这是黄易的套路

黄易的小说往往有多个主角,而且几个主角各有故事,互相各有光彩也不会抢镜头。

金庸笔下的小说都是单线的,就是以主角的视角观察天下。很少双线多线,天龙也许可以算一个多线的,但是这书一大部分是倪匡代笔。

可以说他太吝啬了,所有的长脸的事情都必须让主角出手。可以说,金庸小说里,主角离开的时空是一片寂静没有故事的。这也可以从侧面解释为什么金庸小说里的配角武功就没有进步过,因为只要主角一离开,他们就静止不动了...典型的唯心主义写法

家园 这一点和传统评书暗合

传统评书认为,“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总是有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小人在拨弄是非,让误会的雪球越滚越大,以至于到后来已经没有人在乎那个误会是什么了。

为了让矛盾尖锐化,只能让人的性格极端化,所以什么老变态老痴情老倔驴都出来了。孔庆东曾经指出金庸中期小说人物的寓言化,典型如康敏。他不知道这其实是金庸的写作套路,也是不得以而为之,他就这活熟....

家园 单老师的侠客书基本全这路子

永远是一个坏小子A(可能本质不坏,但是不知咋的和主人公和官府有了仇恨),被官方追捕,逃去某座山。

山大王B是武艺高强,为人仗义,不扰民,不惹官,堂堂正正公道大王。本不想收留A,哪想到狗头军师坏分子C表示不收留就不够江湖义气。于是B留下A开始和官府对抗,最后B身败名裂,身首异处,C和A继续逃走去祸害另外一处的山大王D........

另外从师承上也是,坏人的徒弟绝对没好人,好人的徒弟可能有坏人,而且坏徒弟还经常会把好师傅给带坏了。

所以我一直奇怪,以这些书里的坏水感染速度,按理说很快就会满世界全是坏人,咋还能剩下好人?

家园 不敢同意-金庸的佛学倾向

在金庸的书里,他似乎特别喜欢禅宗,也就是讲究顿悟。扫地僧出自少林,那是禅宗的发源地,倒也符合逻辑。

萧,慕容,鸠摩智三人各有执念:萧为家仇,慕容为复国,鸠摩为好胜名利之心。扫地僧的武功相当于“当头棒喝”中的棒子,敲打着帮这三位悟道。这也是禅宗的一个手段,和学历没什么关系....

关键词(Tags): #金庸#禅宗
家园 单田芳老师和金庸在视角上是一样的

在金庸小说里,只有主角经历的场景,配角才是活动的。我在某贴里讲过这事,因为大家奇怪,配角的武功基本是静止不动的。单老师的书里,也是这样的,只有书胆和他追的那个坏人是活动的,其余的人是静止的,所以整个江湖基本上还是观望状态....

家园 花!

我只是分析了写作方法上这些人受伤的必要,没想到金庸这么写还有理论的支持,赞!

家园 扫地僧就是个古希腊戏剧中的解围之神

也就是deus ex machina。在古希腊戏剧中,当矛盾冲突发展到情节无法再继续下去,故事陷入瓶颈的时候,这位解围之神就会被用一个舞台机关送到台上救场,用他的神力瞬间化解各种矛盾,使得故事能够继续下去,让主人公能够摆脱困境。扫地僧就是这样一个人物,没有他的突兀出场,这故事没法再编下去了。

比如说《雪山飞狐》的结尾,金庸写胡斐的心理已经陷入两难困境,无法决定那一刀是不是应该劈下去,故事也就到此终结。不过假设我们要把这个故事继续延续下去,那就应该安排一个人物出来化解矛盾,也就是类似于扫地僧这样的角色。

古龙的《白玉老虎》也是这样,在故事的最后剧情已经达到高潮,但又突然收尾。因为古龙认为主角内心的冲突至此已经打成了一个死结,面临的矛盾已经无法解决,所以他写不下去了。其实在这个时候,他大可以向金庸学习,设计出扫地僧这样一个解围之神似的人物,故事才能继续发展。

通宝推:注册之后,
家园 主要要下功夫

街坊八卦大婶,同门师姐师妹,厨下粗使婆娘,叽叽喳喳的梅香,还有每天生活垃圾,细节是魔鬼啊

家园 如果是这样的话,很容易设圈套抓住你们

只要用鸡血涂染“生活垃圾”,设计对话,误传情报,叫尔等这些宅男推算失误,以至于以为今日“正当时”,群起而攻之,不了反遭算计,被尽数剿灭。

依我看当效王允,以连环计使之方是上策。

家园 相对论,好坏都是相对的,比例固定
家园 文泰来的情况很复杂,推荐在网上找个叫金庸政治学的帖子学习
家园 可怜的鸟山明就是不懂得这点

所以龙珠烂尾了。

家园 我说的是扫地没武功的情况下

扫地的所谓棒喝就是把两老东西拍得让萧峰慕容复这种杀人如麻的都分辨不出死活,鸠摩智没这能力,当然靠边站了。要是耍嘴皮子,藏密不一定输给禅宗,而且院士忽悠起来杀伤力比伪科学还厉害呢

还有说到禅宗,俺就想起他们那位被传了衣钵当晚就跑路的六祖,估计他当时很郁闷,怎么就顿悟出个不打扫卫生来,要是顿悟出易经洗髓多好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