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这次动车事故与前次药家鑫案 -- 酥油茶
虽然事件根本不是一个性质和尺度的,但"民意沸腾",越演越烈的程度,却颇有可比较之处.
由此观之,其背后由于经济等原因导致的相当部分人的不满情绪,也是各事件背后的一股推力,不可小视.
不评论
动车的沸腾,倘真沸腾了,恐怕是被人卖了还在帮着数钱了
一有风吹草动就瞎激动,前两年管这种人叫恍然大悟。
我分析救援现场埋火车头, 立即有个人大声说:"你没有资格谈论这个问题!"
刚刚在泥塘里为起重问题战斗了半个月的我, 面对这个从来没下过工地的人, 只能无语~````
干干活才知道翻嘴皮子是最容易的事情。
很多小孩子就是在家长的挑剔中长大。父母抱残守缺,怨天尤人,缺乏长者应有的理性和宽容,教育孩子时,往往头脑一热,随便动用家长权威,一味地批评和强迫,甚至诉诸于体罚;孩子长大后,也有样学样,为人处世诸多挑剔,缺乏合作精神和客观态度。
有自省精神的,后天还可以矫正;没有自省精神的,就这么下去了,甚至变本加厉。很多时候,成年生活就是童年的再现和重复,幸福的孩子重复幸福,即使遭遇挫折,也对将来充满希望,不幸的孩子重复不幸,即使抓到满把好牌,也会输得精光。所以,你会惊愕地发现,有的人在黑暗里坚持了那么久,偏偏在黎明到来前绝望地死去,因为他们心里早就没有了希望,所以眼睛也发现了不了光明。
青少年固然不谙世事,但就因为不谙世事,他们的残忍往往超出你的想象,因为30岁之前是为父母活着,身上积累着太多父母等成年人,强加给他们的消极和不公,语言暴力是他们反抗世界的一个手段——有时候,你分不清他们是对社会不满,还是对原生家庭不满;而到了30岁之后,才算是为自己活着,这时候借自己的双眼,发现生活中的亮色和积极,建立起和外部和平共处的模式,赢得内心的平静与和谐,算是化茧成蝶,浴火重生吧。
如果有机会,我们这代人宁愿把学工学农的时间拿来推翻这个政权倒是真的.不是所有人都畏惧流血流汗和牺牲.
一定程度上,扩招和废科举的意义也许是异曲同工的吧.让本只可以一辈子敲槌子的阶级开始有机会接触新的思想和知识.
就像当初九一八的制造者,日本唯一一个清醒的鬼子石原莞尔阻止那群年轻的小参谋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那些小参谋对石原说的那句话一样:前辈您不也是靠着对满洲的侵略而功成名就的么?只准老家伙们州官放火不许小家伙们百姓点灯?
茉莉其实并非是危言耸听.一代人中不会所有人都会永远愿意当干电池当到死的,毛的少年,不也是中国的少年么?谁敢肯定现在这代人的青年,不是未来中国的青年呢?呵呵
从狭隘个人利益来讲,不比当干电池悲惨多了? 所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这个词不是白说的,很多人是为了更大的理想很清醒的选择了绝非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道路,这是中国革命能够成功的一大原因。
而历史上为了个人利益试图忽悠别人去当炮灰的,常常是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今天梦想着茉莉花的, 恐怕更多的是后者。
媒体和某些集团也无话可说。问题是这次做得相当差。
由于财富积累感受到的代际压迫,在这一代人身上感受的尤为强烈...
公关大概是一塌糊涂。
不过某些集团无话可说是不大可能的,公关也好放消息也好最多也只能让讲道理的人没啥可说的。
可能成为一个革命者
一定程度上,扩招和废科举的意义也许是异曲同工的吧.让本只可以一辈子敲槌子的阶级开始有机会接触新的思想和知识.
茉莉之后会是什么情景想过吗?只要有阶级存在,谁又能敢保自己、自己的后代及亲朋一定不是干电池呢?
想造反至少也要目的清楚啊。
学工学农就是学怎么流汗的,你不畏惧你为什么不愿去?
毛可不是不学工学农,就靠喊口号推翻旧政权的吧。
我看你是不畏惧别人流血流汗和牺牲吧!
主题是这一代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