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神明等级决定事业成败--电视剧《天道》有感 -- 整合精神哲学

共:💬34 🌺20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神明等级决定事业成败--电视剧《天道》有感

  看到推荐然后203:《天道》,决定看一看到底如何。

  电视剧《天道》改编自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二者我都看了,谈谈感想。

  先看的是小说《遥远的救世主》,看完后没什么感觉。大道方面乏善可陈。小说中,和尚评价丁元英是在道的门槛上还没有入道,这个评价非常中肯。丁元英的文化自卑感也表明他自己没有入门。从他做事的大方向上看,私募基金并不是太光明磊落,扶贫王庙村从当前产业升级背景看来,也没有大的意义。只是从个人和小团体角度看,经济上有所收益而已。农民需要他来培养市场经济观念吗?不用。他们早就有小农式市场经济观念了,所以一抓就灵,不用培训。农民也没有办法靠谁,根本无法批评他们“等靠要”等“文化属性”,他们只是缺乏信息人脉和知识储备而已,一旦看到点希望也还是会主动扑过去的。总之看完小说后,我的感觉和很多人一样,评价就两个字:装B。

  电视剧《天道》很忠实于小说原著,没有大的改动。不过看了电视剧以后,观感一下子就变了。一时惊叹于音乐影像和文字的表现力差别那么大,以前倒没有刻意比较过。比起文字来,电视剧的表现力可以说是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这才体会到,原来《天道》的魅力不在于大道,而在于小道;不在于心的安止,而在于心的明亮;不在于做事的大方向,而在于做事的方法。这些所谓方法,主要并不是技巧,而是内在的神明等级,也就是所谓文化属性。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神即道的这种道,一定是小道。若是大道,则会高于神。但是大道如何与世俗相联系呢?还是要通过小道,而小道就在丁元英所处的道的门槛上,就是电视剧《天道》所要展示给我们的。小道并不意味着不重要,相反,它是大道和世俗的桥梁,很重要。若没有小道,大道可能给憋死。

  剧中主人公们常说的“不能说,一说就错”就是典型的小道的说法,原因是,行为是做给不同层次的人看的,解释起来则顾得了这个就顾不了那个,所以一说就错,只好看个人领悟了。或者说,只容易解释问题的一面,其他方面不容易解释,这时也是一说就错。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有三个人物,分别代表贪嗔痴,值得分析。

  刘冰,代表贪。不具备明察,又急于涉足自己不能掌控的未知领域,结局只能是跌落悬崖。

  林雨峰,代表嗔。由于成功的惯性,放松警惕失去明察,误入圈套而愤怒。没有韧性,过刚易折,结局是阴沟翻船。

  芮小丹,代表痴。听从天性的驱使,“因为不知道所以才是自己”。“不知道”就是痴。从小道的角度,快意生死爱恨,了无牵挂,自尊自爱,值得称赞。从大道角度,则任性失察,因小失大,国家不缺一个将淘汰的刑警,而社会迫切需要一个有品位的作家。结局是,轻易赴死,国家失去良材,爱人失去精神家园。这正是,死的容易,活的难。

  丁元英,只通小道,能明察秋毫却无法心安,犹如小孩玩火,容易伤人伤己。前面三个人的死或多或少都与他有关,实际上都有避免的可能。在和芮小丹最后的电话里他应该说:你还有更重要的启迪文化的任务没有完成。对林雨峰的拜访,也应该尽量化解,而不是仅仅自保。可惜丁元英也只了解小道,只好听天由命酿成悲剧。高品质爱情不同于普通爱情,在高品质爱情当中,男女关系其实是女王和卫士的关系,就跟照片上芮小丹和狼狗的关系相当,女性占主导地位。失去芮小丹这一让他心安的精神家园,对于丁元英来说是终身的内伤,也是对他的最大惩罚。玩火自焚,吐血仅仅是惩罚的开始。

  至于其他人,叶晓明和冯世杰虽不能明察秋毫,总算知足和厚道,没有被漩涡卷得更深。肖亚文知道进退,行事稳妥,虽不能直接明白一切,也可以获得较好结局。

  神明,包含慈心和明察两个意思,其中慈心也包含稳妥大度的意思。事业成败表面上看决定于外力或技巧,根本上看还是决定于自身的神明等级。找合作伙伴则需要观察他人的神明等级,要在同一等级的才合适。

  -------------------------------------------------------------------------

  我通过西西寨认证了,谢谢大家。又申请了西西河认证,请再次帮忙投票。

http://www.talkcc.com/home/tools/someuse.php?T=11

大概在从上往下前三的位置。

通宝推:二至,小曲线,GWA,宁子,秦桑,
家园 以前看这电视剧还觉得不错,原来是自己连小道都还没入

不过“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那时看的时候就觉得这句太生硬牵强了。

这部电视剧还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通过音乐声闻觉对道的证悟,可惜更偏向西方的文化体系,中国古人其实更能理解音乐与自然相通的地方,比方说节气与十二律,五音与纳甲,可惜这些快失传了吧。

关于证道,楼主有什么好书推荐没?

家园 电视剧看到扶贫王庙村就看不下去,太做作,正如王志文本人。
家园 音乐的确可能成为修行的助缘。

  通过音乐达到忘神境界是可能的,不过那种境界最多也只是在大道的门槛上。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当然,说是邪道未免过重,若不执着音乐,还是可以有助益的,不过那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前次问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如何才能接近那样的状态。其实问题前面那帖已经说过了,依照它进行观想,依照泛易理论进行思辨和观想,就是在修行了。再说一遍就是下面一段,其中重点在于“即此用离此用”。

  分形螺旋在不同视角有不同显现,结合水波喻进行如理思维,是通过思辨证悟泛的方法。若思辨力不强而想象力强,也有一个观想方法可以证悟泛。刚开始想象的时候,可以把泛想象成每件事物的基本元素(比如原子)发出的一层光晕,泛就理解成泛出光晕的意思。然后,把光晕体会成内心发出的心光,也就是本体泛发出的泛光。再后来,泛光和事物合一,即此用离此用。

  在普通眼光看来,会认为原子是本体,光晕只是流动的表象。观想修行时应该认识到泛光才是本体,而原子是表象。如此就能体会傅大士的法身颂“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证道的书籍,不是那么简单。它不是一项技术,指定某些书籍就可以基本把握。要想证道就必须把证道当成生命,而不是技术。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才行,不能抱着讲效率的心态,必须全身心投入。这里讲的是心态,具体操作起来也是讲作息时间,讲劳逸结合,很多时间还是要用来谋生吧。具体来说,你可以照着泛易哲学从头看下去,看到不懂的地方就去查相关资料弄懂,现在网上资料很丰富。对证道而言,最重要的扩展方向是佛教理论。以泛易哲学的框架为线索(比如四象八卦对应表里与佛教有关的名词系列),扩展出去查资料,已经是最有效率的一条路了,可以避免很多弯路。列书单就没有必要了。

家园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不可说不可说“原因是,行为是做给不同层次的人看的,解释起来则顾得了这个就顾不了那个,所以一说就错,只好看个人领悟了。或者说,只容易解释问题的一面,其他方面不容易解释,这时也是一说就错。”受教。

家园 语言文字不能涵盖感受本身

可以不算错,但肯定不完全

家园 达到明澈境界,也许就可以冷暖互知拈花一笑了
家园 那个境界我不敢奢望
家园 剧中也有一段对于“相”的看法

说到《金刚经》,剧中也有一段对于“相”的看法。

我对于该剧的感激,一是概念的提出,如“王庙村”生产模式,“王庙村”生产模式解释了小农经济人群可以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市场经济竞争,道理很简单-----吃别人受不了的苦,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

其实在社会生活中已经有很多这样的实例。例如近来很是吸引人的电梯行业。电梯安装工人,维保工人是怎样工作的?媒体当然没有兴趣。其实从十几年前的大厂自有工人到现在的农民工承包责任制,就是活生生的“王庙村”生产模式取代原有生产结构,市场生态的典型案例。

一个概念的提出,有助于对一种现实生活的整体把握。

第二,是因为该剧始终着眼于对现实的思考。和大多数影视剧执着于光怪陆离的社会表相不同,它试着阐释对规律--“道”的理解,并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受众参与进来,折返于尘世。这比许多宣扬“及时行乐”“消费主义”的主流思潮让我感动。即便很多人都能感受得到,作者对于这个主题的把握能力不够,有些“装B”。

在“悟道”的进程中能够走多远,这不是小说或者电视剧能够完成的任务。

证道之难,以至于大多数人(所有人有点过哈)都只能成为“羔羊”。成为“羔羊”并不可怕,而是以虚妄作“真神”一辈子泥足不前。我看《天道》,有感动,有感慨,有思考,足矣。年轻人不能奢望太多,有些问题总是要自身实践到某一阶段才有“悟到”的可能。

至于您说的“神明等级决定事业成败”,感觉比“文化属性”的提法高一筹。对于文化属性的提法,由于并不了解哲学历史,对中华文化也是一知半解,只有两点肤浅的附会,1是现代文化需要对于历史文化的涅槃重生,2中华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适应力将经受考验。

另外说到神明,我还不能理解您提出的“神明等级”“大道”“小道”的内涵。但个人认为,无论大道小道,最终都需要观照社会,在社会事物发展中接受考验,相对于“坐而论道圆满自洽”,现实考验才是真正的不得不逾越的门槛。

有这样一种说法,事业上的成功离不开三条,勤奋、才华、通神。什么是“通神”?冥冥之中总会有一种暗示,能感悟和把握住这点灵犀的人,才会是成功的人。

开学典礼上,毛泽东上来的第一句话就问,这是个什么地方啊?指指背后的那座山。这是元始天尊修炼的地方!今天,坐在这里的,就算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啦!你们这些弟子跋山涉水地跑到这里来是做什么呢?是求道!求中国革命之道!不要多久,一个新的局面就要到来了,就要轮到你们下山了。今天我要说的是,你们今天是深山学道,明天要下界去普度众生!

正是红军大学,使我系统地接受了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的道路、前途、战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以后的战争中我再也没有失败过,条件再艰难我都有信心战胜。

这才是真正的洗脑啊。

关键词(Tags): #天道#道通宝推:二至,
家园 说的很好。

人总要求索一些较深层次的东西,生活才更有意义。目前有这种求索欲望的人还不多,以后也许会越来越多吧。

引的那段很有意思,里面的通神大致相当于我说的神明的“明”,明察,而“神”的意思是慈心,跟引文相比大概相当于:就算失败了,也能稳住,屡败屡战,没有动摇。

家园 这种神通我觉得是道与人之间的感应

那些人就是被自然选择出来的执行者,但若要自比天道,替天行道,一样会自取灭亡的,即此用离此用。

家园 刨根问底,什么是道?

“神即道“

什么是神?如来是神,苏哥呢?安拉呢?他们是神么?若他们不是神,为什么不是神?

“道法自然,如来“

什么是自然?e=mc2,c=299792458m/s,π=3.14159265是自然么?

什么是大道,什么是小道?

小道是2块钱可以买一斤白菜,大道是”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本身不具有价值“。

小道是”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大道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这样的理解你说的大道小道对么?

家园 我也看了,感觉很有意思

我也看了,感觉很有意思

家园 先生,关于道有问题想请教您

河友达闻奇兄的书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别对我说谎

提到了这样的内容:

精神分析理论一贯认为人的一切言语都是有意义的,包括说错的话也是。但《我们为什么说谎》认为,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是权谋高手,都有非凡的语言天赋和体察人情的能力。

《我们》一书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是权谋专家。也就是说,所谓的社交学问是根本不用去学的,我们之所以经常在人际关系上犯很多错误,原因是由于太依赖自己的理性,而没有遵从内心的感受。

请问这里所说的内心深处的非凡能力是不是指小道?每个人潜意识中都存在,只是一般人过于依赖理性思维,基本中断了跟它的联系。而明察是不是指通过自省一类的精神修炼来重新与潜意识联通呢?另外,是否因为潜意识的非理性,所以小道有了“不可言”的特性?

大道,是不是指人体之外的宇宙中与精神类似的终极能量,人需要借助于潜意识的精神力来与之取得联系?而这种能量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宇宙中的一切发展变化都要遵守这个规律,因此它是可以被总结,可以解释的。

我以前看过一部叫做《引力法则》的纪录片,它提到每个人都可以用精神从宇宙中吸引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请问先生,这是不是某种利用小道的方法?也就是指通过加强精神力,向潜意识发出信号,并从它那得到指引,调整自己的行为来达到目标?

家园 评的非常好!

评的非常好!

我自己也很有同感。

看小说时,就感觉“孤芳自赏”式的“精英”自娱的味道很足,有些为了“自圆其说”而“就事论事”的“喧然”味。

变成面对大众的唯推视听的“连续剧”后,就有了“人间烟火”味了,那些“勉为其难”的东西也才与真正的大地接上了,多了许多“可信”“可行”的内容。

妄自推思,再乱涂几句:

实际上,在网上我们更多地是学到了别人的“教训”而不是“成功”,应该要学会透过那些“文字”来更进一步地探索和分析那些“历史”和“现实”,而不是“囫囵吞枣”地迷拜和脱离每个人自己所特有的“实践”去“仿效”。

其实,每个人把自己(我就完全如此)的东西变成文字面世时,也许都往往会在那个“原材料”上涂些表层,用意一般来说都是好的与正面的,是为了让读者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或增强一些自己的感受或结论的份量,大多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显得更光明些。

但是,在“知”与“行”,“行”与“果”,“果”与“知”这个不断循环的怪圈上,没有人能高明到“无所不在”“无所不知”和“无所不至”的。

若能在网上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学习到那些“大牛”们的“欲求而不得”的体验,体味到那些“高人”们的“检讨自己和坚信未来”的心志,再根据每个人的特点都踏踏实实地踩下自己的每一步来,才是下“河”来取“真经”觅“天道”的真修行。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