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改开以来官方对文革评价的几点讨论 -- 大汉铁骑

共:💬387 🌺3211 🌵14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6
下页 末页
家园 令尊了不起

建议这个帖子和你楼上的帖子整理了发主贴

  • -- 系统屏蔽 --。
家园 深以为然,又红又专。
家园 花明白人
家园 这种坐在家里哭的人是我们中国真正的脊梁
家园 我经历的文革

标题党一下。我只记得70年代后的几年。我父母按那时的说法是“臭老九”,被单位工宣队整过,被隔离过,挨过打。我记得我上小学头一天,我妈领我去报道,交了5毛钱的学费。一起玩的同学有很多来自工人,普通市民家庭。很多孩子的父母不是国家职工,他们生活更差点。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冬天大家都值日轮流为教室生火炉,取暖。每天,每周都要值日洒水清扫。都是学生自己干。我们班里能干的女生,小学2-3年级的时候,就能回家自己做好饭,等父母回来吃。

后来我上了大学,同班同学的家庭有小干部,小市民,乡镇职工和农民。90年代初出国留学,国外的中国同学大部分是公派生,里面也有不少普通工人家庭出来的。读博士的中国学生里面还有父母都是文盲的。

看看现在国内教育,国外的小留学生,真是新旧社会两重天啊:-)

家园 老毛不能把“失败”变成胜利,后来的人肯定能。
家园 文革的两面性

文革的两面性: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文革就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

攻击者站在争权夺利的角度、而且死死的限制在毛时代的历史背景、环境中攻击文革、评价文革,确实,站在割裂的、静止的、机械的、抽出一段的历史片段的角度来评判、攻击文革,毛时代的文革是一无是处,是错误的,是失败的,是彻底否定的。

赞扬者站在历史的长河里,站在破除封建等级文化、精英士大夫文化的角度,站在建国前、建国后、文革、改开时代、中国今后的社会发展连续的、发展的社会历史画卷的高度来看待和评价文革,确实,站在普遍联系的,发展的,运动的,连续的历史上下文的角度来评判、赞美文革,毛时代的文革就是伟大的,是正确的,是成功的,是有破有立中的破,是立之前而进行最痛苦的破,是实践在毛时代,着眼于毛后的时代的,是否定之否定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文革的对外交易

看到一份当时68年的经济短文,是这样报道的,来自香港、日本媒体,1968年4月,广州春季交易会开幕,按照香港媒体说法是中国在作另一次【67年11月的秋季交易会】巨大努力以与西方做生意。参加交易会的两千五百多名商人主要是乘火车从香港进入中国,包括一大批日本人以及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瑞典和丹麦的商人和少数英国人参加交易会。

当时的广州已经是革命委员会的天下了,二月接管了广州。

交易会,中国的主要目的是从西德和日本商人中通过2者之间选择行竞争方式采购钢材料、非铁金属、化学品、肥料和人造纤维等。交易会中中国展出了三万种不同的中国产品,这些产品从自来水笔到重型工业机器,但当时中国能出口主要是各种消费品,包括鞋、体育用品、玩具、家具、工艺品、收音机等。

还看个交易会的很多图片

说明

1:中国文革是在搞对外开放的

2:看来当时世界也不是普片发达,与中国差距也不是很大,要不然当时出国的不回国的更多

3:中国工业体系基本开始建成。文革是在发展的,平稳的发展,不是很剧烈的PPI,CPI波动发展而已。

4:文革讲政治严重,讲经济也不是很差、讲文化{主要是精神上的革命文艺},三讲正气些点,也就是大家说左点。

家园 哪些混蛋这么想,目的是什么?

离休干部标准放宽到建国前参加工作的所有人,包括KMT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大规模宣传的正面战场抗日已经不错了。照这帮人说法,那么从商那会就不该革命罗。革命本来就是商汤那会喊出了

家园 否定和赞扬都是无意义的

我在等史文公更详细的资料和解读以解我心中之惑。

老毛也是人,一个人在历史大潮中只有两种选择,再卓越的伟人在历史面前也是很渺小很无力的,我想看到这个历史的背景。

家园 对您的父亲送上敬意

失去了这种精神,再大的中华帝国也会崩塌

80年代类似的人常有,90年代开始稀缺,本世纪借彭宇案等是禁止

好一个“盛世”!

家园 查查广交会的历史你的印象会更完整些?百度一下,很简单的
家园 小人之心揣测而已,说出来只能是证明了你为人做事

比较猥琐,呵呵。

家园 想不到我的帖子居然引来著名的洗心

惶恐之至,说完了我爸,说说我妈吧,我妈的故事就简单多了,我外公是解放前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的,湖大的这个专业到现在好像都还不错,解放后任职长江水利委员会高级工程师,荆江分洪工程就是在他们手里完成的,在三年困难时期我外公还能有特供,糖啊烟什么的,应该算高级知识分子了吧。我妈这样的家庭出身,高中毕业当然要考大学,一考,还真考上了,不过让她老人家比较生气,因为被湖南财院给录取了,我妈俄语很好,那时候因为苏联的关系,大家都学俄语嘛,她的志愿就是想考一个外国语学院之类的学校,财经按她老人家的话说就是没什么意思,所以就懒得去了,不上学了干啥好了,她中学的俄语老师给她联系了一个中学,要她去教俄语,她去了几回,就不愿意去了,我妈个子很矮,那些学生个子都比她高,她害怕,哈哈。

这学校不去了,又该干点啥呢,真好赶上上山下乡,我妈就正式成为“苦大愁深”的知青中的一员,这一下就是十年,这十年她什么都没干,就是在村小学教书,语文,数学,音乐。这个东西我小时候不知道,只是在她辅导我做作业的时候有点奇怪,怎么跟我们老师讲的一样,连画图讲解都是一样的,呵呵。

然后就是该回城了,回到我们县城里了,这可能跟我爸有关系,因为我妈是市里的知青,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回了市里的,在县城就几个人。回城了从营业员干起,站了好几年柜台,然后就去了公司财务科当会计师去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的是:第一,在共和国的前四十年的的时间里,人们对大学文凭的看法是什么,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从我妈的经历里我看到似乎不那么重要。第二,在共和国的前四十年里,大学文凭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就真的那么重要吗?从我爸,我妈的经历似乎也没看出来,他们并没有因为文凭问题而做不了什么事情,第三,素质教育问题,我妈歌唱得很好,发音准,而且识简谱,这是今天很多唱卡拉OK都跑调的人,包括一些所谓的歌星都做不到的事情,而这个她是在学校里学的,并且并不是她的爱好所在,她的爱好是俄语,第四,就是文革中的教育问题了,有人说知青解决了农村小学教育的问题,我不反对,因为从我妈的经历里我找不到反对的理由,她们那学校是有了知青之后才有的。当然,我不知道这种情况在全国来说占的比例如何,而我爸虽然小学毕业,但是呢说他小学文化,还是有点夸大,他还是自学过大学课程滴,什么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力学,晶体管电路,等等,他的那些教材都是文革中出版,一堆毛主席语录,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上学学模拟电路的时候,看书老看不懂,把他那本晶体管电路拿来自修,居然能看懂哦,那里面出了一些毛主席语录外,写的那是深入浅出,完全没有现在高等学校教材那种故作高深的样子,这个感觉不是我一个人有,看过我那本教材的我的同学都有这中感觉,这让我思考一个问题,文革中的教育路线到底是个什么路线?这个可能只有洗心小姐这样的大牛能回答了

通宝推:老虎五,迷途笨狼,邻居大哥,尽量不冒泡,联储主席,朱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