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略谈文革 -- 史文恭

共:💬1222 🌺12102 🌵36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历来就不缺乏敢于闹革命(或造反)的人。
家园 强烈反对断章取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的歌名是1950年由毛主席钦定的。

毛主席是改定了这首歌名,但针对的是原歌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而加了一个“”字!

而楼上的只能理解为“更”新--思想的彻底革命!绝大多数老百姓不再对读书人、官老爷由衷敬畏的新中国--一个“日新,日日新”的新中国!

家园 顶起,宝推!
家园 从分配说起

“1965年,中国农民年平均从集体分的收入是52.3元,1976年为62.8元。十一年间增加10.5元,每年增加不到一元。到1978年,至少有两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不得温饱。

1965年,全民企业职工月工资年合计为652元,1976年下降到605元。“

注意到统计口径是“从集体分的收入”,其实文革期间对以自留地为代表的小私营经济进行了非常彻底的破坏,我认为这才是文革对农民(注意,是农民,不是农业)的最大损害,农民如果有点自己的副业,生活水平会高很多。贫困线那个,手头没有相关资料,不好说。城市里面,由于这一阶段没有权威的GDP相关数据统计,不知道城市工资占GDP比例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也不好说。

对于城乡分配来说,前三十年城乡二元化对农民的剥削,其严重程度是不亚于后三十年的。但是,在这个经济发展阶段,是否必须要进行这种剥削?有没有更成功的方式?拉美模式已经证明不可行,日韩模式要看山姆大叔有没有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再想找别的模式的话,也只有印度模式更加温情脉脉了……

通宝推:史文恭,
家园 印度模式只不过是苟延残喘吧,搞到现在游击区解放区

印修当政区一片一片的……,不过大多数外人感觉印度就是孟买和加尔各答

家园 上海淫说

钞票进了囗袋里、没有压力是出不来的。

....
家园 没有文革的思想解放及文革后右派的

精采"表演"带头成为一部分先富的代表的现实教训、印度化的概率会很高、可如今被当成p民的十几亿人觉醒了、把精英看成p了。

题外话、国内某同学毕业搞园林绿化、据说身价至少五千万朝上、最近移出去了、其父原上海某区书记。

家园 这个问题我也觉得难以理解

TG发家靠的就是土改,给农民分土地,激发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革命热情,不知为何后来却又搞这种变相的没收土地政策?

当然,从理论上说,小农经济很落后,被束缚于小块土地上的农民的狭隘与远大无产阶级革命理想有差距,但没收土地把有地农民变成无地农业工人就会提高革命觉悟?把中农变贫农,把小资变无产中国就纯洁了?当年的共党真的相信这种简单的逻辑?这样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也太投机取巧了。

家园 ....

..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主席经常这么干

修改别人的文章,中间插入几个字,删减几个字,甚或仅仅调整一下字词的位置,往往新意豁然“跳”出,格局大大提升。

....
家园 东京在发生什么啊,不是很理解呀……
家园 农民还有自留地等副业收入

注意到统计口径是“从集体分的收入”,其实文革期间对以自留地为代表的小私营经济进行了非常彻底的破坏,我认为这才是文革对农民(注意,是农民,不是农业)的最大损害,农民如果有点自己的副业,生活水平会高很多。贫困线那个,手头没有相关资料,不好说。

农民每家都有自留地,即使在最“左”的时代,也没有被禁止过。当时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交通不便,农副产品卖不出去。

家园 最多?这个有数据比较么?

他是当时搞女人最多的高级将领。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题哈

话说陈再道也是一堆堆的这个,大字报的主要内容。

花帅官太大,反倒说的人不多了--本世纪初去烟台,听中央党校烟台那个分校的人八卦过某人的“生活秘书”的事,嘻嘻。

家园 ....
家园 至于文革成不成功你问问铁杆的反文革分子茅于轼吧。

1. 至于文革成不成功你问问茅于轼吧,为什么感慨大多数的中国人还处于文革状态。

2. 至于造不造反,看看逐渐增多的群体事件的趋势吧。

3. 至于新时期的文革,看看政治局委员俞正声最近对文革不同以往的解读吧,新时期的文革就是要肯定毛时代的文革破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时期,解决立的问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