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看南科大学生不参加高考随想 -- 大西洋14
虽然他们的文凭铁定得不到教育部承认,考公务员肯定没戏。
反正是精耕细作,到时候拿了校长的推荐信出国留学,最不济还可以当公公知识分子嘛
就好比党校的文凭教育部不承认,可是只要组织部承认就行了嘛~
相信还是有人会卖他的帐的。只不过我觉得他是拿这些人当实验品,来成就自己的事业,这有点像一个政客的所为。
四十年代我父亲上海中学毕业,要读大学。那时候是没有高考的,各个学校自主录取。不过,考试还是有的。每个学校自己出题目。报了名之后,每个学校挨个考。
我父亲一个多月里面赶了5场,上海交大,复旦,大同,南京的金陵大学,北京的清华。每次考一到两天,还要去外地。虽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父亲除了金陵大学,其他都录取了。不过,家里的负担还是很大的。当时,家里是典当才得以支付父亲的考学费用。
这种模式,可不是一般人家可以承受的。就算现在,大家富余了,交通发达了,贫苦的山区孩子也是一点点机会也没有。
美国有SAT、ACT,德国是Abitur,虽然功能和高考不一样,但都是全国性的统一水平测试,作为中学生进大学的参考指标。
中国的会考不是全国统一,质量也不高,完全是走过场性质。
目前中国完全撇开高考,搞大学自主招生,非常不靠谱。
老毛不也是富农出身么。
李白可是终生未参加科举考试
一个学校自主招生而已,不高考,教育部不承认不就OK了,何必非逼着人家去考呢?人家有资源有能耐教出来NB学生,那时这一个学校的事情。和高考制度和全国公立学校统一考试有一毛钱关系
公立学校是公共资源,当然要在高考这一公平制度下,共享。依我看,以后高考改革就是取消全国不同地区划线,分数线统一。尤其是湖北北京上海的学生自己选择去清华北大科大等公立学校还是上南科大这种私立学校。
學校理念是很好,而且我也支持他們不拿教育部的學位,畢竟教育的目的是樹人,不是文憑。
不過,我認為政府全資支持的學校應當考慮如何回饋社會。現在投入這麼大,在其他地方很難進行複制。但是可以預計的是,學生畢業之後,有很小的可能會為自己國家服務。他們中的多數將會赴西方國家繼續深造,但學成回國的可能性不大。南科大恐怕又會變成一個赴美培訓班。這樣的大學教育,是對現在的教育體制是一個反動,但是他們的目標又在哪裡呢?
做任何事情确实都要考虑到中国的现实。
朱校长确实是在做实验,很有些风险的;学生们,家长们好像也都知道自己或自己的孩子是试验品,且也接受了这个现实。
有一点我没搞清楚,你说朱校长应该先和教育部沟通好,我怎么觉得他应该已经做了这点。
因为该校是市政府全额投资,市长是董事长,既然是政府办的,如果不与相关单位(教委和教育部)沟通,不符合现行体制内的作法啊。难不成深圳市政府真的是敢为天下先。
学校管学生的吃喝拉撒睡确实是一大弊端,改起来也难啊。
各有利弊,难以取舍,难啊。
工作中接触了一位清华的硕士,好像他的导师就是清华招办某负责人,前几年一手推动了清华自主招生的发展。还很美好的跟我说,我们清华自主招生还是非常严格的,制度是非常严谨的。。。。。。但谁能保证5年,甚至10年之后呢
公立学校则一定要搞高考,公立学校的目的就是保证国民的普遍教育机会,公平是最重要的。
私立学校则可以搞得自由点,有钱或者有特殊才艺的,可以去上私立,高不高考由学校自己定。也许可以一部分学生通过高考入校,一部分不通过高考,而通过各校自己的特殊程序入校,光靠交钱也行。
相应的,非公立学校的文凭,教育部当然也没有一概承认的必要。承认不承认,得由这个学校通过参加教育部的教学考核来拿到授予学位的资质。或者由学生参与全国统一考试(比如四六级,或者全国汉语水平考试,或者某些全国专业考试)来决定学生是不是有资格拿教育部劳动部承认的本科毕业证。
把高考跟拿本科文凭挂钩,本身是不合理的。4年前检验高中教学的一个考试,怎么能用来说明4年后的学生有本科水平?
当然我说的这个想法在当今的中国未必完全行得通,只要一开始搞,一定是乱象丛生,呵呵。
但是反正其实现在本来就已经够乱了嘛。现在的现实是,假如人家有钱,根本就不用上国内的私立高校,直接出国去个野鸡学校,比如西太平洋那个,文凭反而更值钱——跟本不需要我国教育部承认。
(补充一下,其实“公立”也很复杂,比如某些国有单位自己也办学,有些正规大学也办各种班,这些都是要受到资质审查的,当然现在猫腻也很多。理想情况下当然是学校不应该卖文凭,不过很多公立名校正经专业也是公开卖文凭送文凭的,大家都知道。)
毕竟,高中三年内发生变故的,不多
其次,如果现在的学生,连会考都过不去,有必要高考吗?
最后,会考,和学校内部的期末考试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考试
先是我忘了,现在改版之后只出现最近回复的帖子,所以家园里帖子里少不意味着没有贴
更郁闷的是,16朵花砸下去,也没砸出个宝
但在现行体制下总怕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