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站队了站队了,贬江朱的站我这边啊(1) -- 达雅

共:💬503 🌺4969 🌵5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家园 可能我见识的没你的多,但还是不同意你的观点。

想来你是经历过一些事,而从困境中脱颖而出,所以你能挺直腰杆说话。我也很钦佩你这种人。

但是,看这个问题,我还是希望能从“人”本身的角度来思考。人,天生就有强有弱(以前我也认为人都一样,差别在努力与否),有优点也有弱点。成功的人,优点强于弱点。弱势的人,肯定是弱点大于优点。

由于自己的怯懦不好出头,看见有人出头就支持的很,...不过等警察来他家的时候,他立马就把挑头人给供出来。

个人面对国家机器的时候,有多少人能宁死不屈?国家机器,不是摆着看的,是真正能压碎对立面的。要不,哪有那么多叛徒?这些人,如果有你期望的强势,他们也不会成为弱势的人。他们也许懦弱,也许也有可恨之处,就像阿Q,但他们仍然有生存的权利啊。别说他们弱势的人,就是有能力的人,如果他们没有太祖那种革命的坚定信念,没有掉脑袋的准备,结果也是一样的。

...在监狱里是死是活根本没人知道。所谓“秋后算账”的大法屡试不爽。

这种事,哪个国家都有,大家都心知肚明,但不是每个国家的人都天天把这个事拿出来说。私下以为这种话还是不说为好。

给不给他们分蛋糕,首先来源于中央有没有那块儿蛋糕。90年代中国那个鸟样,财政空虚,去哪里弄蛋糕,...只能说,中国经济现在起来了,财政充实了,他能负担得起这个事儿

这就是我反对朱的政策。朱的政策,国家资产流失,财富在民营企业,那些先富起来的人。蛋糕在民营企业手里,那是私人财产,受保护。他们没有责任把蛋糕那出来分。而国进民退,让财富流到国家手里,才有可能分到弱势群体手里。这就是我支持胡温的做法。

难道是国家大发慈悲?国家才不会那么好,

这不是国家慈悲不慈悲,好心不好心的问题。这是国家的责任。如果想国家稳定,这个责任是一定要付的。这而民营就没有这个责任。朱把这个国家的责任推掉,才造成人们对国家没有任何信任。在此之前,多少对国家还是有寄望的。

我能说的都说完了。如果老兄再回我一棍子,估计我就彻底趴下了。

家园 老朱好像还搞了公务员下岗吧

公务员系统的廉洁高效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石之一,老朱搞加薪下岗,就是沿着个思路在走吧

另外,公务员招考制度好像是从02年开始并固定下来大的,不知道这个是不是老朱推动的,个人认为这个才是对公务员系统最大的冲击,比神马阳光工资,机构改革之类的大多了

家园 艺术其实也有自己的规律

是不是逻辑,表面上看不构成因果关系链、但俺相信背后是有因果的。比如说中国山水画西方人最早完全不能接受,这个就有一二三四五的原因,当然跟“数理逻辑”那个逻辑还是不大一样的,只能说特定背景产生的特定感受,而感受这个东西基本上不能纳入逻辑。

家园 说的很是

GCD说到底还是元老院民主集中制,站台上的就那两个、实际上都是一堆人搓堆商量出来的;政策的传承,不能说祖宗之法不可变吧、大的方向不会错,什么时候谁出来说什么话做什么事、要达到什么目的等等,我想以中国人的性格一定有计划。

当然,站台上的这两个,临场发挥的水平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比如说加快或者减弱,但我相信对新中国还谈不上决定——中国的走向。

朱的成绩很多人都说过了,说一千道一万,没有入世、中国再怎么努也不会短短十年到G2的江湖地位,就这一条就够了——中国要复兴、要在世界范围内站起来,都进不去谈什么站起来;即使是江,看着不是多打眼、但人家力挺军工韬光养晦才有今天的井喷,现在看看当年在美国唱歌跳舞装阿斗,那是正宗的扮猪吃老虎(还有人非议朱的消气之旅——我一直纳闷美国人对朱的“中国不入世、后悔的一定是美国人”这种现在看着纯属瞎掰的东西啥感想:当年的消气、后悔论如今看看,欺负美国人傻啊?!俺偏好这种装得可怜兮兮的贼精贼精的人物,如今看看中国就是这样)。

至于说遗留问题,也就是矛盾,马列毛从来都认为矛盾是常态、没有绝对的完美的平衡。只能说他们所作的,利弊看下来哪种多一些,有什么样的经验教训,最多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这个有点瞎扯了,历史无法还原,我们在屏幕前信口瞎说的什么方案都无法得到验证)。非要说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好也罢坏也罢,so what。

家园 给你推荐看哈E大对三个代表的讲述,看看这个问题到底的实质

当然你可以继续保留自己的看法

共产党换成社民党

社会主义换成资本主义

其实都不是什么大方针

对吧?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3421980

家园 问题的根本在于谁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

请定义中国社会主义的基础,组成,目标,以及由此在中国的阶级/阶层划分以及所有制(归属)问题。

另,如果你觉得北朝鲜是比较纯正的社会主义,你可以问问现在的中国人答应那么搞吗。

说到底,国富民强是第一位的,主义是第二位的。

家园 俺对朱的一个诟病

朱把医生、老师扔到了自由经济的“海”里了。。。俺认为这是中国社会“斯文扫地”的开始。

通常我们认为,教师和医生,是社会上有自尊的一个阶层,是社会德行的一个可以也应该是的一个楷模;这是古今中外的一个共识或者说共性。。。当然这个典型的白领阶层,是需要社会一定程度上“供”起来的,人家也不能成天喝西北风还能“清高”。朱的时代,说是没钱,所以搞医改教改,意思是临时性的,将来这俩个阶层还是要社会上供养的。

但是直到现在,朱之后已经第二届政府了,还没有看到整治医疗教育的迹象。。。难道,就这么将错就错下去了么?

达雅对这些有什么了解没有?

家园 不自量力,来支持一下达雅的思考

首先拍拍屁股。。。在西西河,大面上俺是支持政委、葡萄、达雅等人的;细节上,俺又偏向葡萄多一些;在某些问题上,俺又支持达雅多一些。

在这里,俺主要支持达雅的爬科技树的概念;这个概念,俺以前没有细想过,达雅提出来,俺觉着很是有一定的道理。

社会的进步,无非首先是人的进步。旧国企,为新中国培养了整一代的近代科技人员和工人,这个确实造就了中国进步的基础。但是旧国企这个结构,又确实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环境。

朱在改革的时候,没有对这些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员予以足够的关注,过程过于粗暴;这个过程,给新兴的资本家和土财主们作了一个非常恶劣的榜样,以至于有意无意的助长了这些新“有钱人”的嚣张

,东北(沈阳还是哪里忘记了)开宝马的母子欺负修车的下岗职工最后被杀的案件,以及形形色色的各类案件,甚至俺自己,在海外也亲眼见识过这些土财主的威风~。。。这些事件的源头,俺觉着与朱的粗暴改革不无关系,某种程度上说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宗旨。。。oops,跑题了~

达雅的观点,当然未必涵盖了当时社会的全部,但从这个角度的思考,是有价值的。

家园 美国总统必须是基督教徒,中国呢?

我认为中国的领导人必须是真正的无神论者,这一点老江是合格的。他既不信神怪,也不信共产教。三个代表也体现出这一点。

团干部,政工干部,本质上是新时代的神职人员。他们可以忽悠人,但做事会失了标准。

家园 据前一段关于事业机关改制的报道,好像说不搞教育产业化了

邻居有位高校老师,老朱上台时,那叫一欢呼雀跃,“我从来没听过这么痛快淋漓的报告,太好了!”人家问他:你不怕改到你头上来啊?他说:你知道KMT怎么失去江山的吗?就是因为动了学校,共产党不会动学校的。结果,哎,真改到他头上去了,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处处都要钱,天天愁的啊,他后来承认,自己看走眼了。至于“减员增效”,用他的话说,有人看着的时候还丢东西呢,没人看着都被偷光了;学生多,老师少,一个老师在上面讲,下面坐着几百号人,听得见听不见,全看个人造化了。

其实,当时很多学校已经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了,根本不需要行政干预,就让他们自己摸索道路,给予一定的扶持和指导即可。结果教改考察团说了,欧美都办综合大学,所以我们得搞院校合并;又说欧美从来不搞行政办学,所以各部委院校要么归中央,要么归地方……整得那叫一鸡飞狗跳,结果没两年,教改考察团又说,西方也有专业院校,人家也搞行业办学……所以,这之前,凡是跟着改革指挥棒跑的院校,算是给大家做反面典型了。有的校长特精,一看大势不好,赶快走上层路线,把老江的题词亮出来——以前没拿出来,是怕政治人物随时会倒,现在顾不上那许多了,再招几位果物园工作人员的亲戚进校工作,最后总算刀下留校,没伤筋动骨,好歹把这股改革风避过去了。

你说这种情况,谁有心工作啊,话说厂子改制,到底怎么改,问问上边吧,结果上边也在减员增效,了解情况的人被分流了。

有人还怀念那时候的房价低。我的天,这才几年啊,就忘得这么干净了。跟现在比,那时候房价是低(还有一句,你要是觉得低,你们家那时怎么不买啊?),但是工资也低啊,何况大家攒了几年的老本,都被房子,学费和医疗费刮得一干二净。回想那时候,都在分田分地,谁还有闲钱买商品房啊,先把住着的房子买下来要紧。

我父母的老房子折价3万多,但就是这3万多,还有一部分是跟亲戚借的,毕竟你总得维持生活吧。我厚着脸皮跟同学借,结果同学家也要买房,房价每平米1650,按工龄折下来整整7万,好在厂里慈悲,允许大家分两次交,一年内交齐就成。有的地方干脆先交3万,不交的话,取消最后一次分房资格。

其实,那时候很多机关根本不想卖房,你想啊,高校学费涨了,不包分配了,你连套宿舍都拿不出来,怎么吸引大学生啊?但是房改考察团说了,人家老外都自己买房……有的厂按兵不动,职工还投诉到市里,你猜那里的同志怎么讲,“买什么买?你别听共产党的,共产党说的话都是骗老百姓的,以前骗大家上山下乡,现在又骗大家买房。”听完这话,你震惊不震惊?这就是机关下岗的后果,连共产党的官员都不再相信这个党了。当时就有人讲,老朱不仅毁了国家信用,还透支了下级对上级的信任。所以说现任政令不出中南海,老朱也是要付很大责任的。就在这时,房改考察团又说了,原来人家西方也有租房的,买房的不是百分百。

就像我妈同事说的,拿一辈子低工资,起早贪黑,到老了,眼睛瞎了,干不动了,被骂成废物不说,还得花钱买原本属于自己的房子。

到2000年前后,别说羊毛剪光了,连皮都恨不得扒了,房地产商想剪,也得等羊们恢复恢复吧。

老朱前些日子一出来,我就担心,别是又要深化改革了吧?

家园 好贴沉在口水贴后面,可惜了。

俺帮你人工置顶

家园 你放心好了!

老朱前些日子一出来,我就担心,别是又要深化改革了吧?

老朱前些日子出来大声吆喝,是有人给他解围了:不要经济危机来了,算旧账,把错都算在人家身上。用改革否定过去三十年,是错误的。同样,全盘否定改革以来的三十年来反衬前三十年的正确,也是错误的。这三十年实践“四个现代化”,让国家富强起来的探索和做法,也应获得肯定。历史就是在一代人一代人的努力下前进的,全盘否定历史,就是否定我们自己。像军队经商、教育医疗产业化,这些已经被否定,至少是在当前的形势下,已经很臭了。

家园 朱是没搞清楚哪些可以扔哪些不可以扔就把大家全扔进去了

哪些领域市场经济好,哪些领域不行,是一个到现在也没搞清楚的问题。老朱以前是很谨慎地尝试,“摸着石头过河”,水太深了就退一退。老朱是连石头都不摸了,大家都扔河里去,你是游泳、裸泳还是淹死,他不管了。这本质上跟“文革”逼每个人“过关”,把大家扔政治的河里是一回事。

我的看法,在相当一部分物质生产领域,市场经济是好使的,竞争是一个“寻优”的过程,例如国内的家电是越做越好越来越便宜了。在资源型领域,就要慎重了,承包商对矿产资源的破坏性开发比比皆是。在非物质生产领域,例如科教文卫,市场经济是要坏事的。因为这些领域的产品数量不是越多越好,质量也不是一眼就看穿跟电视似的。在这种情况下搞市场经济,很容易搞成“比烂”,比谁更黑心更无耻,就斯文扫地了。

举个例子,医生看病,那理想状况当然是大家都不生病,医生乐得清闲。但是市场经济了,大家都不生病医生收入怎么提高呢?于是医生只好给你开些不必要的检查和吃了不会好但是也不会死的药。再比如,科研部门,理想状况当然是努力研究有成果就发表没成果就算了,但是市场经济了,只要有成果写好文章没成果也写垃圾文章,最后垃圾文章就把好文章给湮没了。再比如打击犯罪,理想状况当然是警察把犯罪都打没了,但是没有犯罪了警察就被下岗了,于是警察和犯罪就形成了荒谬的共生关系,犯罪率就上升了。

这些问题其实归结到经济学,都是一个“外部性”的问题。一旦“外部性”强了,就要引入某种机制削弱它,不然市场经济一搞准砸。但是我怀疑老朱这个“懂经济”的,根本就不记得“外部性”这个西方经济教科书中的基本概念了。

但是具体到医疗教育,这两件事情又很复杂。首先,当年大受诟病的高校收费,在今天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反而不是问题了。高校学费十多年基本没有涨,当年一年五千的学费把二老逼疯,现在已经不再是多么了不起的数字了。另一方面,医疗倒也真在改,例如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越来越大,看这趋势搞全民医保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么“供养”科教文卫,也是个没解决的问题。很可能出现的一个局面就是,你供着他了,他照样很黑心很无耻,照样给你开不必要的检查发垃圾论文,这我也没什么好的想法。所以我很怀念80年代中期老邓自己的“双轨制”,我觉得如果恢复到“双轨制”,然后把“计划”这一轨的人员大部分“供起来”,可能是个好的办法。

通宝推:watomi,
家园 普陀山的老方丈笑了
家园 泰山,普陀山,都江堰,骚人墨客观山玩水罢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