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基地在也门建国了 -- cmosplay

共:💬33 🌺5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美国?美国已经麻爪了

历史证明,革命从来不是外力可以操纵的。但是,历史也证明,除了革命成功这个群众喜闻乐见的结果之外,革命也是可以被扑灭的,革命成果更是可以被窃取和篡夺的。

美国大概在等尘埃落定。

家园 这种国家中央也就能管下掌权的那个部落控制范围的事

总统能搞定自己叔伯兄弟就不错了,离首都远点的地方就是拳头说话了,他想打击基地估计也没那个能力

俺记得也门统一前哥俩都是联合国认证的最不发达国家,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家园 朝鲜第11特种军??
家园 呵呵,也门

那也是个好地方。跟其他国家一样,教育、医疗什么的都是免费。

家园 今天是儿童节

考虑到美帝的年龄确确实实还是个孩子,我就不说它了。

也门之变,下面肯定是好戏连台,等着看。

家园 现在变成一个最不发达的国家了

也算是给世界减少了一个最不发达的国家吧。

这个总统比较悲惨的一点就是连自己的亲兄弟都搞不定。那个支持反对派的西北军区司令阿里·穆赫辛·艾哈迈尔就是总统兄弟,好像还派坦克保卫示威者。

也门反政府阵营开始在首都部署坦克

以也门指挥陆军第一坦克师的西北军区司令穆赫辛为首的3名军方高级将领,早些时候宣布加入反政府示威阵营。

随后,穆赫辛开始在首都萨那“变革广场”部署坦克和装甲车。此外,穆赫辛还向也门国家电视台、中央银行以及国防部所在地派遣了坦克。

总统做到这份上,还有什么意思。

家园 我也是道听途说

cmosplay:我是从报纸上看的

也门和朝鲜官方都没有发表相应的声明。

家园 估计就是当地极端组织借用基地的名号罢了

阿拉伯世界,各国的极端组织应该有不少。

家园 也门对美国反恐其实挺配合的

美国的无人机在也门搞定点清除,特种部队在也门秘密行事,萨利赫就装着看不见。

家园 他就是蒋公灵魂附体
家园 也门的基地还是比较有战斗力的

“阿拉伯半岛基地”是2009年由“基地”组织在沙特和也门的两个分支机构合并而成,总部设在也门。

几百人枪还是出得起的。不过事实真相如何,还得慢慢看,各种声明实在是不太靠得住啊。现在萨利赫已经开始轰炸了。

家园 这倒是

美国在也门活动,萨利赫虽然不积极配合,但也算消极支持了。

家园 海合会强力维稳再获成功,也门新政府宣誓就职

也门新政府宣誓就职 冲突双方逐步撤军

 由总理巴桑杜和34名部长组成的也门新联合政府10日宣誓就职。与此同时,在全国军事委员会的协调努力下,政府军和反政府部落武装逐步从冲突激烈的南部塔伊兹省撤军。

  在新政府名单中,除反对派“全国委员会”主席巴桑杜任总理外,也门执政党与反对党联盟各占17个席位。其中,执政党掌管国防部、外交部、石油和矿业部、宗教基金和宗教指导部等;而反对党联盟掌管内政部、财政部、国际计划和合作部、工业和贸易部等。也门副总统哈迪随后召集不久前成立的全国军事委员会会议,讨论恢复萨那和南部塔伊兹省正常社会秩序等事宜。

  不得不说海合会还真是有两把刷子的,在巴林维稳,在利比亚搞乱,都是完胜,现在在也门维稳再次胜利,在叙利亚搞乱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方面稳固了自己的地盘,另一方面侵吞了对方的地盘,很有点逐鹿天下的意思了。

家园 【原创】海合会在也门维稳大获成功,颠覆叙利亚暂时受挫

萨利赫交权的承诺做了无数次,最后关头总是耍滑头,但是在2011年11月23日,萨利赫终于签署了权力移交协议,将权力移交给副总统哈迪,沙特国王阿卜杜拉则称“也门今天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至此,萨利赫结束了长达33年的总统生涯,虽然比不了卡扎菲连续42年执政,也算是阿拉伯世界第二强人了。在这次政治风暴中,萨利赫给自己谋得了一条不错的退路,算是体面下台,场面比本·阿里、穆巴拉克好看多了,更比身死国灭的卡扎菲强了百倍。老萨这个人,政治上、军事上都有一套,当年能够施展手段,统一南北也门,说明水平比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高明不少,危急关头,老萨能进能退,能文能武,总算跳出漩涡,算是胜利大逃亡吧。

这样,也门最高选举委员会2012年2月24日晚宣布,也门总统候选人阿卜杜勒-拉布-曼苏尔-哈迪获得超过600万张选票,当选为新总统。也门上下欢呼庆祝,海合会在也门的维稳胜利结束了。

但是跟也门的形势不太一样,海合会在叙利亚的维稳并不顺利,这主要是因为也门是海合会的地盘,维稳大体只是换汤不换药,一切都好商量,而叙利亚则和伊朗、俄罗斯关系更紧密,对海合会的决定不是太买账。

自从叙利亚2011年1月26日爆发反政府游行示威到现在,已经将一年多了,政治上幼稚,军事上软弱的不称职“独裁者”巴沙尔·阿萨德的所作所为从表面上看来和萨利赫差不多,时软时硬,时谈时打,但产生的效果并不相同。这家伙做一名医生倒是非常称职,做一个政治家么,就有点……

翻一翻他的简历,这家伙的理想本来就是做一名眼科医生。老阿萨德本来是着力培养长子巴希尔·阿萨德做接班人的,只是在1994年,巴希尔赶在老阿萨德退位之前就挂了,这才临时赶鸭子上架,把巴沙尔·阿萨德拉过来作为接班人充数。那么这个可怜的孩子不成熟、不给力、不称职的表现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只不过去年初西亚北非各国同时爆发动乱时,西方列强和海合会先去捏肥的流油的软柿子,把主要精力用在了颠覆卡扎菲政权上,同时还要在突尼斯、埃及、也门、巴林等国维稳,没精力对付缺少油水的硬骨头叙利亚,这才让巴沙尔的日子显得比较好过。但他并没有充分利用好日子全力维稳,打击强硬派,分化瓦解、收买拉拢中间派,稳定局势,用强有力的手段保障大多数不关心政治的普通人的正常生活,而是优柔寡断,狐疑不决,进退失据。下面不妨看看这家伙是怎么打击反对派,稳定国内局势的:

2011年3月29日,叙利亚政府总辞职。

2011年4月14日,叙利亚宣布组成新内阁。

2011年4月19日,叙利亚解除紧急状态法。

这三把火对打击反对派的嚣张气焰,使之对继续斗争失去信心,同时稳固政权统治,维持社会稳定,坚定政权支持者的信心,稳定大多数普通人的情绪有多少作用呢?显而易见,作用很大,只可惜都是副作用。

随之而来的2011年4月22日-24日,叙反对派举行最大规模示威,短短3天时间,就有超过100人在示威冲突中丧生。巴沙尔的三把火就等于签署了叙利亚普通民众的刑罚判决书,让他们在接下来愈演愈烈的暴力活动中不断遭到死亡、受伤、逃离、不能维持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威胁。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2011年4月29日通过的决议,毫不含糊的谴责叙利亚当局对和平示威者使用致命暴力以及阻碍医疗救助渠道,并且强调,叙利亚当局必须开展可信和公正的调查,对袭击和平示威的人予以追究,决议要求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办公室立即派遣一个小组,对所有被指违反国际人权法的行为和罪行进行调查。

那么巴沙尔意识到局面被自己搞糟了之后,又做了哪些努力来挽回呢?2011年4月30日,巴沙尔在大马士革主持了内阁会议。他在会议上强调,这项全面改革计划将包括政治、安全、司法改革;经济改革和社会政策;行政改革和政府工作改革。

能产生什么效果呢,当然是更多示威、更多交火,以及反对派武装对政府军的屠杀。接下来,2011年5月9日,欧盟理事会9日晚宣布对叙利亚实施制裁。2011年5月18日,奥巴马下令对叙利亚总统等政府高官实施制裁。

那么叙利亚怎么应对反对派的进攻呢?军队短暂进入德拉市等冲突热点地区,随即撤离,任由当时还不强的反对派迅速坐大,将全体叙利亚人民的生命财产置于危险之中。

2011年8月2日,意大利召回驻叙利亚大使。联合国安理会2011年8月3日谴责叙利亚政府镇压示威活动的行为,同时也呼吁反对派停止“报复阿萨德总统的行为”。那么巴沙尔是怎么应对的呢?在随后的2011年8月4日,阿萨德签署法令,宣布叙利亚实行多党制。2011年8月11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强调,叙利亚武装力量在对待示威民众方面确实犯了许多错误,指出要进行政治改革,承诺明年初完成宪法修改工作。

那么这些“维稳”努力能不能吓退西方列强、海合会和叙利亚反对派,让他们认识到继续行动前途渺茫、得不偿失呢?其答案显而易见:2011年8月1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13日与英国首相卡梅伦和沙特国王阿卜杜拉对叙利亚的局势进行了电话磋商。三人一致同意对叙利亚领导人采取进一步行动。美国和欧洲联盟2011年8月18日首次直接要求阿萨德辞职。2011年8月21日报道,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在接受国家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决不让步,坚决拒绝辞职。至此,巴沙尔下台的话题在巴沙尔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正式浮出水面。

接下来,2011年9月3日,欧盟对叙利亚实行惩罚性石油禁运。这个行动只是表示一下姿态,其实欧盟并没有很多石油需要出口到叙利亚,禁运本事也就那么回事。

2011年9月10日,阿拉伯联盟秘书长阿拉比,与叙领导人阿萨德举行会谈,试图缓解叙利亚的紧张局势。阿拉比说,与阿萨德就如何制止持续了几个月的冲突的一些实际步骤达成了一致。下面,在2011年9月15日,叙利亚反对派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宣布成立一个由140人组成的全国委员会,并称委员会领导人将在今后两周内由选举产生。很好,下一步全世界都要在叙利亚问题上继续尊重阿盟的决策,认为叙利亚问题应该在阿盟框架下解决了,海合会再次展示领导力的时刻到来了,叙利亚正在沿着利比亚的光辉道路一路狂奔。

终于,2011年10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表决,中国和俄罗斯投了反对票,南非、印度、黎巴嫩和巴西投了弃权票,决议未获通过。巴沙尔自己坐得稳,觉得自己处理得不错,但是其它国家已经坐不住了。

2011年10月24日,美国国务院宣布撤回美驻叙利亚大使,同时,叙利亚决定召回驻美国大使伊马德·穆斯塔法。这个动作好像有点早,以后的示威活动美国大使就不能亲临现场指挥了。2012年2月6日,美国关闭位于大马士革的驻叙利亚大使馆,滞留的工作人员全部撤离。

2011年11月1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说,愿意与反对派会谈。他的这一“维稳”努力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能够使各方反对势力感到恐惧吗?2011年11月12日,阿盟决定中止叙利亚阿盟的成员国资格。作为阿盟创始国落了这个下场,无言以对。2011年11月22日,欧盟代表首次公开“正式”接触叙反对派代表。如果一个国家表现得像一个软柿子,那么别人也会把它当做一个真正的软柿子。2011年11月22日,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了“叙利亚人权状况”决议草案。2011年11月26日,阿拉伯国家联盟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并达成一致,决定对叙利亚实施经济制裁。2011年11月27日,由于叙利亚政府没有在最后期限前签署同意派遣观察团的协议,阿盟决定立即对叙利亚实施经济制裁。

叙利亚的反击在哪里呢?2011年12月19日,叙利亚副外长梅克达德在位于埃及首都开罗的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总部签署了允许阿盟向叙利亚派遣观察团的协议。那么观察团又能给叙利亚带来什么呢?观察团如果把叙利亚的真实情况传递给“国际社会”,会不会干扰“国际社会”颠覆叙利亚政权的努力呢?果然,叙利亚多个城市在2012年1月13日爆发反对叙总统阿萨德的示威活动。

对示威活动,巴沙尔再次拿出了他一贯的应对方式——做出更多让步,试图安抚反对派不要再闹了。2012年1月15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签署法令,大赦自去年3月15日以来所有因参与反政府游行示威活动而被捕的在押人员。至于这一行动能不能震慑国内外的反对势力,维护叙利亚的和平稳定,我想所有智商在正常水平的人全都心中有数。

相应的,“国际社会”自然会根据巴沙尔的行动来决定下面他应该受到奖励还是惩罚,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官员2012年1月28日说,阿盟秘书长阿拉比已决定暂时中止在叙利亚的观察团行动。阿盟在随后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阿拉比将把这一决定提交给阿盟外长会议裁决。在此期间,赴叙利亚观察团将立即停止所有活动。

虽然巴沙尔自以为对国内外反对势力的一次次让步都是应该的和必须的,但这些让步震慑敌人的功效实在是相当的水,还连累其它国家赤膊上阵为他保驾护航。联合国安理会2012年2月4日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和中国对决议草案投了否决票,决议草案未能获通过。除俄罗斯和中国外,安理会其余13个理事国投了赞成票。随后,联合国大会在2012年2月16日投票通过决议,对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提出的一份有关结束叙利亚国内暴力冲突的倡议表示支持,并呼吁任命一位斡旋解决叙利亚危机的联合国特使。根据现场宣布的表决结果,有137个国家对这份由阿拉伯国家起草的决议投了赞成票,12个国家投票反对,17个国家弃权。投否决票的中俄两国好孤单啊,如果是为一个铁腕强人孤单一把也就算了,结果为这个扶不起的阿斗弄成这样。

最后是巴沙尔的维稳新举措:叙利亚总统巴沙尔2012年2月15日颁布政令,宣布于26日就新宪法举行公投。按照宪法草案,国家政治制度以多元化为原则,通过投票实施政权民主;总统由人民直接选举,任期为7年,只能连任一次。按此规定,阿萨德的任期到2014年为止。如果新宪法草案获得通过,叙利亚有望结束50年一党专政的局面。不过,反对派呼吁民众抵制这次投票,指责总统在这个时候举行公投只是为了“掩饰罪行”。

虽然巴沙尔的维稳努力神鬼莫测,但叙利亚终究不是海合会的地盘,所以海合会颠覆叙利亚的行动暂时没有成功,下面叙利亚的局势会如何发展,还有待观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看成基地在建国门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