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杂七杂八 行囊里的厨事 -- 阿辉1

共:💬62 🌺35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也是

我97年来,也还是锅碗瓢盆都带全了。一下飞机,同学带着去趟超市就能开伙。

我一个新疆的朋友专门请人定做了可折叠的烤肉炉子!上周才吃过,是比这里动不动就几百刀的BBQ炉子烤的好!

我去年还带了一个大的擀面杖呢,这里买的上下一般粗,不好用。现在经常擀面条吃。

中国人的胃,是最爱国的。

家园 就是就是

我妈来的时候,带了很多的真空包装的食品。海关的大哥翻来翻去,跳了几包驴肉收了,其他就放了。

我估计一般寻常的他们都吃过,想尝尝鲜。要不怎么都是真空包装的肉制品,只挑这里罕见的呢?

家园 关于过关

今年我的一箱子肉食被没收了。。。

不过经验是,叶子国的报关单,Seeds之类的东西和肉制品奶制品海产都是一个项目,其中肉制品不许带,瓜子和海产都可以。这一项打上对勾,然后对海关说带了很多瓜子花生。。。

这次被狗发现了,因为我打了勾,只没收不罚款。。。

家园 过去带过两瓶小瓶的红二送人

被老房东的儿子和韩国室友两个人当面一口闷了。。。

然后发生了什么,嗯嗯,听说不是什么好事。。。。

家园 太好笑了这段

一同胞,左手提溜个箍一圈铁环的大木菜墩子,有这么高,这么大,专门剁肉的那种,右手拎着几只黍杆儿做的盖帘,圆形的,摆饺子用的。我猜老美绝猜不到这是什么武器。”

告诉老美,那是最新式的摊肉的飞碟,哈哈……

家园 俺也来盘点一下。。

器具类的,最大件带过电饭锅,UK 这地界的锅碗瓢盆都还顺手,就没再费事。再就是带过一支大号不锈钢炒勺,盖因某大厨坚持自己是“掌勺的”,不肯将就用木铲。。。

可以下口的就五花八门了!以箱计的方便面是大家来报到的必修课,加虾仁肉丁香菇各色佐料以煎炒炸煮,顶顶不济了才“泡”面了事。后来地头混熟,方便面出场的次数越来越少,但大家都还是习惯性地带一些,慢慢就积攒下一柜子,各式口味,任君选择。

当年围着一张桌子吃饭的,四川人不少。于是,“老干妈辣酱”就成了生活必需品。玻璃瓶装,伦敦唐人街有售,时价两镑一瓶。但大家还是习惯从国内带。有一回二当家发了狠,带了整整一箱来,出发前还特地电邮告知。结果就很杯具,刚出机场就让另一伙兄弟给劫去他们的“郊外葡萄园”常驻了,我们这头也就断了顿。。。。晚上多闷点饭、留点剩菜(常常会有成切小丁的四川卤肉),第二天早上起来,和着“老干妈”一炒,临出锅再淋上点料酒(后来用本地白酒替了),那叫一个香气四溢啊!至今难忘!

某年中秋节领导给带过月饼,切开来每人四分之一小块,一下子就把大家的乡愁勾起来了。到了端午节,神通广大的大老板居然拎着一大口袋自家包的粽子,学圣诞老人从欧洲到北美一路分发过去!还见过伙伴公司的姐姐,热情地用一枚真空包装(尚未开封)的卤蛋,把咱一黑哥们吓得满实验室乱窜,不吃不吃就是不吃!

那时大家都刚毕业,单纯,情同兄弟姐妹过着共产主义的生活。香菇干贝蛏干榨菜肉干肉脯之类,有回国的都自觉带一些(居然从来没被海关查过),统统上交统一管理分配;大家轮流采购、轮流做饭、轮流洗碗;老大晚上习惯加班,就主动每天早起给大家做炒饭。。。直到很多年后,看到当年公司驻UK 最高领导的一篇日记:“这帮小家伙还真不错,好几个月过去了,还能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通宝推:阿辉1,
家园 有趣,呵呵...
家园 一枚卤蛋把黑哥们吓得乱窜

想象那场景,笑倒!

家园 可惜你那一箱子肉食了

据说装在真空袋里,狗发现不了。

家园 不知道其他国家的人

出国是否也像我们一样带厨具的?

家园 你带的更多也更细

连热水瓶,衣架和夹子都想到了。

我一位朋友还带过围裙和套袖。

那套袖让我很眼馋了一阵。

家园 大米也带

这个有点好笑。

美国各地边检真是说不清。

住西部的朋友,每次回美国,要么从西雅图入关,要么从波特兰入关。

据她说,在西雅图基本上没查过行李,在波特兰则次次查行李,从中国

来的旅客,在波特兰机场,基本上是一个不漏,个个查。

家园 罂粟壳应该是比较贵的东西吧?
家园 我们当年带

纯粹是为省钱。

现在的小留学生,则是父母怕他们在外面饿着。

怕他们吃不上中国饭菜肚子受委屈。

家园 同意

的确是时代不同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