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开心灌水]是GCD员吗?是! -- 侯登科

共:💬28 🌺93 🌵1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美国法律有明确关于GCD和纳粹DY移民的规定
家园 不止, 90年春季入学及之前的都可申请
家园 8平方后以回国会受迫害等为动因, 美国会特批的绿卡,

俗称血卡. 1990年春季入学及之前来美的都可申请, 一大批人因此拿到了绿卡.

家园 原来如此

这会儿不讲信仰自由了。。。。

家园 您老鸡昂的很不是地方

中国人群体中应该被抨击的,不是个把退休党员移民出国,更不是广大海外华侨,而是那些祸国殃民,吃里扒外的贪官污吏,以及疯狂向党和政府和人民进攻,惟恐天下不乱的脑残精英,再有就是您这种,私德修养有毛病的人。

**********************

被屏蔽了,麻烦些回在这里,当然,我也只好屏蔽他。

回复楼下 想念花开:一码归一码

主贴里的大叔和女儿,只是普通人,没有参加讨论,你对人出言不逊,这足够说明你私德修养低下。

你说“文科生才会这样不做调查研究凭想象下结论。”和“西西河不欢迎文科生”,这第一显得你无知,第二显得你无良,挑拨离间,给西西河扣帽子,这才是西西河鄙视的文风。

家园 一码归一码

贪官污吏要打击,精英不说了,你现在在中国管事儿的能说上话的人里,能找出哪个不是精英的?还疯狂向党和政府和人民进攻呢,你这话从哪个年代学来的?中国现在本就是精英的中国,在外国待久了就这觉悟,不过我也理解你,不在中国就凭想象爱国吧。

老头的行为也得抨击,老头这样算什么,国家把他女儿培养到那么大,花了多少钱,哦,大学毕了业就往美国跑?完了还滞留不归?这是爱国的表现?老头还腆着脸要往美国去?最后还能混一个“小事见风骨”的评价,风骨在哪里?有风骨别去美国阿,有风骨把女儿叫回来为国奉献阿

最烦的就是这种远程爱国的。其实吧,各人都有各人的生活方式,本没什么,不过说老实话,我如果要像老头那女儿那样,受了国恩却不思报效,在外国念了书找工作给外国政府上税,最后还能生出黄皮白心的香蕉后代的,我可没脸在网上发帖说我有多爱中国。这国爱的真便宜。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是个人自由,不过又要当那啥又要立那啥,就别怪有人骂。

最后,你就凭我一帖就能得出我私德有毛病的结论?你是文科生吧?就文科生才会这样不做调查研究凭想象下结论。我认识你么?你算老几阿评价我的私德?西西河不欢迎文科生,你要说什么,都要拿出数据来。没调查研究没有发言权。我实名举报你了,人身攻击,哈哈哈哈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其实没必要这样说,党都不是铁板一块何况精英乎?

至于去国外定居的问题,在全面比较太平的情况下,和一个工农子弟从乡下小城去北上广定居区别不大,如果真的打起来,才能看出来到底是真爱国假爱国。当然移民的后代大多数确实看不出对中国有啥台深厚的感情了。现如今不入籍的应该比以前要多了,我几个朋友在美国上学的,如今也博士快毕业了,理念基本上就是在美国干几年工作,再回来工作或者创业,就是为了回国不成为海待,呆在国外一辈子,70末80后很多人不习惯的,尤其是大中城市去了美国的,话说我一铁哥们在南卡罗来纳大学,对那个省会形容就是一穷乡僻壤,有空就要去亚特兰大开开荤,一脑子如何创业赚钱,对入籍尤其不屑。

家园 南卡那个破大学确实是太郁闷了

深有体会。

那个地方给人一种压抑感,让人在那儿呆不到一个星期就想远远逃离,那儿黑人实在是太多了,变态的中国人也多得不得了,我在美国见过的大部分变态都是在那个地方见识的,不知道怎么好像全美最萎缩的都集中到这个破地方来了似的。而且那儿的中国人的极端教会实力是我在美国见识过的最强最霸道的,你吃喝拉撒,哪个男的应该和那个女的好啊这类的破事情都要管,而且一帮子教会老娘们还特别推崇男尊女卑的思想,极端反对女人出门上班上学,关键是教会基数还特别大,因为那个破地方的中国人都很冷漠,有家的都关起门来过日子,个人都是自扫门前雪,不和外头打交道,你要没家就惨了,只有教会可以去勉强社交一下,否则就只能宅在家里发酵,因此,基本上如果你不入教,在那个地方就要做好自我孤立的准备。哪个地方风气实在是太差了,让人简直无法忍受。

其实哥伦比亚这个城市还是很漂亮的,完全是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南方城市的风格,绿树成荫,花开遍地,历史感厚重,气候也非常好,就是不知道为什么经济特别特别的差,难道因为南卡是南北战争中南方最早起头的,在战争中又被三光了几次,烧成了一片废墟,所以经济直到现在还没缓过来的缘故?

家园 del
家园 about 60k
家园 信仰自由是有, 不让你入境的自由也有.
家园 政治挂刷

以前总以为这词儿只用在社会主义国家,其实政治挂帅最严重还是西方。说话政治正确就不说了,以前的麦卡锡大家都记得。这里有两个我知道的段子,都是认识的朋友那里来的。

一是同事(白人)的丈母娘丈母爹当年住在靠近加拿大的美国小镇。老太太当年也是年轻美貌一枝花(老太太当年什么模样我从没得见,不过同事老婆现在四张多依旧美貌,想来老太太当年错不了),在饭馆当服务生,老头当年什么职业不记得了,总之没什么特别的地方。那时候正闹麦卡锡,不知道两口子哪句话说得有问题,有一阵子经常被FBI访问。老太太说还有莫名其妙的人在她工作的饭馆附近转悠。后来两口子受不了了,就搬到加拿大这边来。同事给我讲这个段子是为了要告诉我,加拿大没有秘密警察,不过美国是有的。

还有一个故事是朋友讲的,他家亲戚解放前就加入地下党,做了不少贡献。可惜解放后组织关系断了,几十年都不被承认是党员。文革的时候还因为解放前的事遭迫害。老爷子一心想找回组织关系,能想的办法都试了。八十年代末,跟当年去台湾的同学取得联系,一帮六七十岁的老人开始热心办同学聚会。因此又跟失去联系多年的同学都联系上了,总之辗转找到能证明组织关系的人。大概九十年代中找回党籍,老爷子还主动交了一大笔党费。后来也是子女帮着办移民,签证的时候老爷子不肯隐瞒政治面目,结果老太太一把签过,老头被FBI调查了一个底儿掉。据说在米国的儿子收到好多好多表格,要求给老头填这个填那个。当时听朋友讲这个段子的时候,真是哭笑不得。后来听老头说,根本不想移民,不过是为了见孙辈们方便,因为短期探亲在小孩小的时候好签,孙辈们稍微大一点儿之后,被拒签好几次。不过美国那边的子女也是孝顺,填了无数表格,回答了无数问题之后还是给签过去了。

家园 南卡绝对一个农村

南卡没去过,但是见过南卡来的一老白,做派举止就是小地方来的。刚来就跟从南非来的另一个部门的小头目打一架,那人是黑人,举止教养超好的。这南卡老农对手下几个中国人也是颐指气使,没事还嘲笑人家的口音用词等,也不想想自己一口侉美国南方乡下口音。人缘特次,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架势,得谁尿谁。没多久就被上面找个理由开了。看一个地方开化与否,就看当地人的举止就够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