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事不明,请教"糯米圆子"网友... -- 副将

共:💬14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一事不明,请教"糯米圆子"网友...

在我的关于农业税的那篇讨论文中,老兄有段话,不知根据在哪,有请老兄详细说明,论证...越具体越好...最好有数据和模型...

以下是老兄的原话:

"第四.从农村问题来说.现在中国人口构成已经是农业人口11亿Vs城市人口4亿了.对比城市化初期结束后的人口结构.我们可以看到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可以说基本失控了.虽然从食物链的角度来说,农民多生孩子符合了生物本:"能,没有错.但实际上这部分多增加的人口是给全社会带来负担的.解决这种情况的一种手段就是改变农民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地位.城镇化在我看来是个一举两得的方法,一方面扩大了社保的缴纳人数,另一方面减少了新增人口."

我不理解的问题是,为什么你说:

1."现在中国人口构成已经是农业人口11亿Vs城市人口4亿了?"

2."我们可以看到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可以说基本失控了."

请指教...

大家有兴趣的请跟帖

另: 九头鸟网友,你说农业税的取消的效果,在你家乡立竿见影...切盼不吝笔墨,详细说明...我很有兴趣听...

家园 寒..这个仔细一检查发现有误

可能当时走神了.城镇总人口按照公报来说04年是5亿4千万左右,但是在城市中依然有农业人口(以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这部分人口没有信服的数字.所以我是用社保数字来作城镇人口数字的.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1634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058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823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386万人.总数为4.6亿.公报的农村人口数字是7.6亿人.为了对比方便就取了整数.但是11亿农村人口确实错了

根据人口抽样统计全国2w余家庭的数字来看,全国农村常住人口为4.09人.东部/中部为3.98人.西部为4.37人.同期全国城市家庭户规模为3.39人.考虑到全国农村每户有0.22个农民工不计入常住人口的话.就是说在平均每户4人的基础上每两户再多出一人.同时考虑城市居民购房能力限制导致三代同堂等情况略减平均城市家庭户规模.大数为三人.也就是说.在城市里大多数情况是一对夫妇一个孩子.而在农村则为两对夫妇有5个孩子.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计划生育在农村基本失控的原因

家园 问题那就更大了阿.....

老兄认为4.37人表示的是夫妇+2孩子+0.37超生

是不是没有估算赡养老人同住的情况呢?

家园 计划生育在农村基本失控这个说法显然不符事实

首先农村的政策目前是第一胎如果是女孩的话,基本上允许生第二胎

其次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在农村,而没有实行计划生育。

城市家庭户规模为3.39人:多半是因为夫妻和父母公婆分开住。“同时考虑城市居民购房能力限制导致三代同堂等情况略减平均城市家庭户规模”-其实城市居民夫妻和父母公婆分开住与农村情况相比,可能更多些。农村实际情况可能是每对夫妇两个孩子。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1号)

2001-05-15 11:01:42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0年11月1 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近千万普查工作人员艰苦努力,又经过事后质量抽查,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目前,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其中:

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下同)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26583万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678万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44万人。

台湾省和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人口为2228万人。

二、人口增长

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113368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13215万人,增长11.66%。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三、家庭户人口

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34837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19839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4人,比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96人减少了0.52人。

四、总人口性别构成

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为6535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3%;女性为61228万人,占总人口的48.37%。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74。

五、年龄构成

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8979万人,占总人口的22.89%;15-64岁的人口为88793万人,占总人口的70.15%;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8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9 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15940万人,占总人口的91.5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0643万人,占总人口的8.41%。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1692万人,增长了11.22%;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523万人,增长了16.70%。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4571万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4109万人;接受初中教育的42989万人;接受小学教育的45191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有如下变化: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422人上升为 361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039人上升为1114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3344人上升为33961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7057人下降为35701人。

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8507万人,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率由15.88%下降为6.72%,下降了9.16个百分点。

八、城乡人口

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45594万人,占总人口的36.0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80739万人,占总人口的63.91%。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9.86个百分点。

注:1、本公报为初步汇总数。

2、普查登记以2000年11月1日0时(北京时间)为标准时间,普查登记的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上常住的人。

3、普查登记结束后,全国统一抽取602个调查小区进行了登记质量的抽样调查。抽查结果,人口漏登率为1.81%。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总人口中已包括据此计算的漏登人口。

4、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人口数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的2000年6月30日的数据。

5、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人口数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的2000年9月30日的数据。

6、台湾省和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的人口数是由台湾当局公布的2000年12月的数据。

7、家庭户人口不包括现役军人,也不包括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集体居住的人。

8、城乡人口是按国家统计局1999年发布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计算的。

人民网 >> 时政 >> 时政要闻 2001年3月28日12:42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有较快增长

  人民网北京3月28日讯 记者董盟君报道:在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国务院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朱之鑫发布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结果表明: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有较快增长。

朱之鑫说,这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90年普查的8.04%上升为8.41%,表明少数民族的增长速度高于汉族。

家园 可能您对计划生育政策有所误解

计划生育从来也没有分为城市计划生育政策和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所谓"头胎是女儿可生第二胎"我不知道出处在哪里.我看了不少城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里面对于第二胎的规定都没有"只要一方为农业户口且第一胎为女性"就可生育第二胎的.平均两个子女已经是对农民超生这一既定事实无奈的妥协.更何况农村和城市情况不同,只要是农村户口成年就有一块宅基地.变成独立户口.统计学意义上的"家庭"是一个户主下挂几个户口.也就是说,从这种方式来说.农村家庭人数已经排除了老人.城市房屋的问题相对要突出一些.并不是每个独立家庭都有独立房屋以成为"家庭".所以城市家庭人数要考虑老人的问题.

家园 是你不了解情况 上面说的是事实.另外 现在有的地方给第二个

指标,农村的人也不愿意生了.失控之说欠妥.可能个别地区情况严重一些.我母亲负责农村计划生育多年.我说的你可以可信.

家园 具体情况不清楚,但我估计不是所有的农村都不愿意生了,因为

象我老家,前几年的时候,还有跑到外地偷生的。现在的确是少了。这种观念的变化,一个是和经济状况有关,也和社会观念的变化有关。

我想,这种变化不会是全国同步,不同的地区肯定也会不同。从全国范围内,我想“失控”一说,也是可以成立的,特别是看到贫困地区助学的信息来看。

当然,我这些看法都是没有统计资料。

家园 铁手说的基本上是普遍现象了

别说偏远地区。

近几年年长江发洪水时的两湖灾区的录像,几乎每一个接受希望工程等援助的家庭看到的情况都是2女一男两男两女的情况。

听河南来的同学说他们那里农村生3-5个仍然普遍存在。

家园 你说的对 但是从全国的范围来看 失控一说我认为是有欠周全的

中国的特点就是复杂.计划生育情况更是如此,比如我的家乡现在的计划生育就比较好开展,原因一是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更愿意多享受一点,少些负担.所以一个就可以了.另一个方面是现在有些农村开始出现年轻男子找不到对象的情况了,换句话说,就是出现光棍儿村了.所以生男孩的欲望降低 呵呵.当然我说的只是部分地区的情况,在有些不发达地区,超生的情况可能很严重.但是要说全国都失控的话,我想人代会也好,政府工作报告也好,应该会有所提及.不知各位注意到没有,计划生育这些年已经不是常挂在嘴边的事了.

家园 其实前面提过

几年前亩平均农业税(统称,名目繁多)超过150元的时候,一个村至少有书记、村长、会计、水利、计划生育五名干部(应该还有一名妇女主任,但我不确定),甚至有一段时间由于收税困难乡一级机构(并非政府,正式名称是"总支委员会",从名称看应该是村支部委员会上级机构,职能差不多,一般管理10来个村)养了一帮打手专门收税,从02年开始亩平均农业税降低为50元后,一个村只剩下书记、会计、计划生育三名干部,一旦完全取消农业税,我认为,会计也会精简掉,甚至于只需要一名干部就行了.基本上以我的观察村支部就是为收农业税、组织农民做义务工(比如防汛)、监督计划生育而存在,一旦取消了农业税基本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关于计划生育也说两句,在我们那里计划生育到目前为止还是执行得很严的,但要么是一个男孩,要么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几乎没有两个女孩或者一个女孩的,男女比例已经严重失调了.

另外,能不能继续很好地执行下去我也比较怀疑,一方面,个人认为农业税的取消必然伴随着村委会(如果还存在的话)地位的下降,能不能执行、愿不愿执行都是问题,毕竟,这是很得罪人的;另一方面,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会有人即使罚款也在所不惜.关于罚款多少一直没有明确的概念,因为以前人为因素太大,也从来不会公开,不知道政策有没有明确的规定?

家园 这么说把....

从农村计生工作来说有几个阶段.70年代初开始的计划生育一开始被严格执行,公务员队伍里(那时候似乎还不是这个名称)因为计划生育问题被处分撤职的大有人在.农村当时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有些地方甚至扒房没收物品作为罚款,极端状况抓人也偶有所闻.但是成效极小,并且造成了严重的干群关系对立,影响也很坏,所以在执行数年后转为较为宽松的政策,允许两胎.第三胎必须引产+罚款.但是反对情绪依然不见低落.很多两胎都是姑娘的农民依然不依不饶的生第三胎.再到改革开放后,政策在执行中变成了只要交罚款,生第三胎也可商量,所以有个著名的笑话叫"三万一郎".

实话说,这种情况是有背景的.当时国家对农村投入较少,没有男劳力的家庭很难维持温饱.更别提走向富裕.而且农村中"大姓"现象极为普遍,缺少男丁很容易被欺负,为了自保,农民也迫切希望有男孩.加上农村户籍管理相对落后,部分村庄甚至只有一张身份证.谁去城里办事谁用身份证,村里开介绍信.所以农村人口统计一直是很难的.

但是说回来,从国家政策上来说.计划生育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来没有分区域和户口类别来对待.可映证的事实之一就是最近"一号文件"所提出的鼓励少生,奖励计划生育的农村家庭.里面对于"少生","可奖励"的范围就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生育不超过两个的农民家庭.如果真如你所说都只生两个的话,又何谈奖励呢?

家园 这个很奇怪啊

关于计划生育也说两句,在我们那里计划生育到目前为止还是执行得很严的,但要么是一个男孩,要么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几乎没有两个女孩或者一个女孩的,男女比例已经严重失调了.

好象不太符合概率分布.

家园 有一项规定没有执行...

性别鉴定

家园 谢菜兄,我就喜欢第一手信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