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商榷 马来西亚 -- 香辣鸭头
至少在这个帖子里我写的所有东西,我都是什么书都没查的。因为汉代的历史还算感兴趣,看的多点,凭印象就可以写。我说抓获吕嘉是在太平岛,也是因为有一本书看过有印象,你不查书就能记住正史里记没记汉朝在那抓的吕嘉?
汉灭南越的前因后果,你不看资料就能全记住?请缨典故出自哪个人?这个人出生在那?这个人在汉与南越之间从谈判到最终兵戎相见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你什么资料都不查就能答上来不?
反正抓吕嘉于太平岛的说法是老泉从某本书上看的,你不相信就算了。
当年背过腾王阁序,你说的这个典故还真知道,而且发现这个人居然是老乡。可惜自宋朝之后就人才凋敝了,哎……
送花赞扬。注:送花、宝推可能得宝 关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送花赞扬。注:送花、宝推可能得宝 关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看的东西也很多,背的东西也很多。但有几个人有终军那样的胆色不到20就敢挑大梁,敢为国家去牺牲的。
实际上,人才任何时候都有。赵括将军世家,兵书信手拈来比他爹赵奢还熟悉,他爹讨论兵法都讨论不过他。霍去病那个20不到的小伙,居然连孙子兵法都不看,汉武帝赐他《孙子兵法》他都不要,用现在的话说,毛头小子狂的不知天高地厚。但赵括的长平之战和霍去病的漠北之战,结果摆在那。
宋朝的人才,基本就是些赵括式的,谈起来牛的很,嘴炮比谁都牛。是骡子是马啦出去溜了,立马就耸了。之后的孔乙己之类的,也是这类人。知道茴字有4种写法,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就想在茶馆里教育伙计。伙计懒的理他吧,他还是觉得是斯文扫地。
这篇帖子我不喜欢啊,直说了您还多担待。
动武立威这东西,利弊皆有,目前来看还不是TG喜欢的方法。TG几次对外大动干戈,都是在外交拐点后,给新盟友的投名状。“一边倒”后的朝战,中苏交恶之后的珍宝岛之战,中美和解后的对越反击战……目前来看,TG已经自成一家,想送投名状也没人能接。需要的不是立威,是立一个睦邻友好的榜样。更何况,没有美国的默许,土共想动南海周边,够呛啊够呛。
当然,伴随着“反恐”逐渐落幕,美国也在转向,在此过程中是否会对TG造成非打不可的形势,那是另说。目前而言,我还是倾向于认为,兔子不吃窝边草,南海周边和气生财是主流。
泉大师,不是所有人都是像你一样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山沟沟”历史学家,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的起码史学修养是建立在通读前四史和通鉴基础上的。在啃完这几部书后,对某个朝代有兴趣,自然会再去钻研那个朝代的基本史料。积累史料是一个研史者一辈子的工作,我反复强调自己只是史学的小学生就是知道自己肚子里的货有多少。我抽你用的,从来都是最基本的史料。这些史料我随手就能找到,还用背?哈哈。
就这点货,抽你从来没有问题。因为你肚子里连这点都没有。这点不同决定了现在你只有被我摁住抽的命。
终军请缨,这种级别的小典故你就别拿出卖了。还是回家去找你那中国海军史研究从番禹到太平岛有多少海里吧,嗯,拿出于阗在昆仑山西的劲头,说不定能考证出太平岛在尼日利亚呢。这样你就更给中华文明增光添彩了。
真是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许多帝国论者,难道中国在历史上被别人侵略欺凌得还不够多吗,就一定要重复西方那些没落帝国的老路吗?
在评论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许多人都只是攻击这只不过是皇帝的好大喜功,喜欢万邦来朝的感觉,而没有西方那些探险者真正意义上的开拓和殖民,这自然是不错的。然而,如果让我选择那些西方殖民者的开拓和郑和下西洋中天朝上国的迂腐,我倒宁愿选择这种迂腐。
许多人把永不称霸当成一种当年实力不够情况下站道德高点的行为,所谓的权宜之计,然而我却觉得毛主席那些人对这些的信仰是真诚的,他们经历过那些受人凄凌的日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大棒上面吊着的胡萝卜才是小国家肯吃的胡萝卜。
我相信中国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武力投射范围内的和平才是真的和平。
不,你连证据也没找啊。
岳飞肯定也算。不好因为整个王朝比较没落就否定所有人吧。毕竟大环境放在那里。如果不是汉武帝雄才大略,谁敢让二十出头的人去担当大任?汉武帝这种帝王几千年能有几个呢。谁能说现在的二十岁的人就都是废物?就算有终军,恐怕他连个军区大院都进不去。想见皇帝?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