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室友父亲和中国潜艇导弹的故事 -- 巴山夜雨

共:💬25 🌺8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室友父亲和中国潜艇导弹的故事

本文是为祝萨苏喜获千金而作,因为老萨的父亲当年也曾研究潜艇导弹技术。这是靠我当年记忆拼凑而成,错误难免,请大家指正。

大学的一位从苏北来的室友的父亲是船舶工业总公司的。当年我曾见过一面,瘦瘦高高,戴幅眼镜,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形象。后来跟那位室友混熟了,便听他讲起他父亲当年的事情。

用潜艇在水下发射导弹,正有点象伏于九地之下,而动于九天之上,对于中国这样没有航空母舰的国家保持战略威摄力,维护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当年中共高层对这非常重视。

大抵来说,水下发射导弹主要有两种技术,一是用弹射器将导弹顶出水面,再点火;另一种是在水下直接点火发射。很明显,前者要容易,安全得多。毕竟潜艇本来就是个很危险的家伙,没事还要出点故障,一舰人全报销的事并不少见,要在水底下把导弹的燃料引燃,稍有不慎就会爆炸,那是闹着玩的吗?可在水下点火也有优势,那便是能比水上点火快上几秒到十多秒。而在现代战争中,这种战略性攻击武器,几秒到十多秒的时间也许便足以左右整个形式甚至胜负。因此,当时的国家领导决心一定要开发出点火发射的技术!

室友的父亲是当时项目负责人之一。他们作了无数次实验,但都不是很成功,也许是因为当时中国在燃料,氧化剂,以及引火方法这些方面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总之,在实验中,要么火点不起来,要么就是点燃后的反推力把固定在水下的发射装置(无人操作)都冲变形了,如果换了是潜艇,还不当场搞个四分五裂?

主管这个水下的领导(记不得是刘华清还是杨白冰了)把科研负责人召来一阵猛批,并下了死命令,在某年某月某日前一定要从潜艇上发射成功。

于是大家没日没夜的拼命干,deadline 一天天逼近,技术有所改进,但到底潜艇能不能承受冲力,点火是不是很稳定,大家心中仍是没底。

该来的还是要来,期限到的那天,包括我室友父亲在内的整个项目组的人都钻进了潜艇。那种悲壮的情形,当年我的室友,和现在的我,都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但当时他说话的神情无疑完全感染了我,让我至今难忘。随潜艇出海的有一艘军舰,上面乘客多是青年和中年的女性,那是科研组成员的家属。如果发射有意外,这一船的女性都将失去她们近在咫尺的亲人。

天佑中华,那此的试验成功了。我听完这个故事,意识到自己曾亲眼见过一位冒着生命危险为国家的安全作出过很大贡献的英雄,而我却没向他表达过敬意。室友的父亲再也没来过学校,我如今也已经跟那位室友很久没联络过了,希望他们都好。

元宝推荐:萨苏,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要是我们今天军工单位的技术人员还能保有前辈们的骨气,

我们立足于自身的国防现代化的脚步会更快更稳。今天的情况是国家的钱一点也没少花,可是浪费的太多了,好多花在不该花的地方。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把人的心思改歪了,气泻了,再鼓也就难了,其实今天的军工科研环境多好啊,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信息有信息,可是,我看到的情况还是令人沮丧。

向前辈们致敬!

家园 up!
家园 巴山讲得精彩

那个项目组全体上潜艇是相当真实和悲壮的,不仅是导弹部门的人,导航,救生各分组的专家全上去了,但是里面没有萨爹,这件事,我在下一节里面还要讲到。

家园 很多人都以为第一了

我有一个同学,在西北工业大学学导弹,毕业后本来在西安一个据说很有名气的军工研究所,可惜也是执意要到上海打工,这么多年了还在打工,其实做军工的人太苦了,也难怪一般的人不愿意到军队里~~

家园 同感!!!

应该让那些光拿钱不干事的人多来看看这些帖子,好好让他们受受教育。

向老前辈们致敬!!!

他们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家园 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害死人,就晚个几个月也不怕啊?

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害死人,就晚个几个月也不怕啊?

这么多专家上去,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损失点装备是小事,这些专家没了,那么这方面研究不是就得倒退五十年啊

我反对这种长官意志,实际上也是属于面子工程的一种.真的实验的时候,除非极其必要,比如说操作的时候非得专家亲自出马,专家们就不应该自己冒险.

但是煤矿的领导倒是应该每天下井.这种东西培养起来容易.

家园 【原创】好文!我也凑个热闹,说两句!

说来惭愧,军工行业,我算是个逃兵。学的是这个,可惜,从来没实际干过。我的诸多老师,同学都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记得我刚读研的时候,我的导师就是国家宇航问题专家论证小组的成员之一。那是十几年前了。大家记得几年前的宇航飞行吧,我心里非常激动,深深地为我的师长,同学们骄傲的。

国防科工委,是聂荣臻元帅的地盘,同刘华清和杨白冰没有关系。

好像聂帅以后,是他的女婿和女儿执掌了很长时间。所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同政治环境关系不大,科研的气氛很好的。当然,现在可能不同了。

你提到的这个故事中,科研人员同实际操作人员等同,是极少的例子。不是在非常危险的情况,即一般操作人员无法操作,只有科研人员才能解决;就是在非常安全的情况下,即经过多次试验,成功以后,科研人员才同操作人员见面的。

科研人员同实际操作人员的分工是不能马虎的。国防科工委做的还是不错的。我虽不是内行,但我了解一些情况。

家园 火箭点火很不简单的

你可以想象,火箭燃料都是易燃易爆的,性子烈得很,即使液体火箭也不容易安全点火,到底是先点火种(比如火化塞)呢,还是先让燃料流动起来?液体燃料的挥发性很强,先让燃料流动起来,弄不好,在火箭下形成燃气云,超过爆轰界限,不要火种也会自燃,点火也可能轰的一下子,后果当然不堪设想。如果先点火种,再让燃料流动起来,任何流体流量从零开始时,都有一个不稳定的阶段(自己试试把水龙头一点一点地打开就知道了),流量时断时续,当然也就造成点火不稳定,同样危险。搞化工的对这个比较有体会。

飞毛腿导弹的点火很有意思,它用遇到空气就会自燃的引燃液体点火。先将这引燃液体从火箭喷口缓缓流出,这已经点着小火了,然后将燃料和引燃液体的流量同步增加,点火就平顺而可靠地完成了。邻居的老爸是当年的“中国飞毛腿”之父,从他那里的资料看来的。

导弹水下发射不会在艇内直接点火,万一点火失败,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巴山所说的点火可能是指冷发射的“点火”。冷发射一旦失败,不发射就是了。发射后点火失败,海底多一个“定海神针”,对潜艇也没有危害。冷发射可以用高压蒸汽、压缩空气或受控爆炸产生的高压气体,后者也有点火这一出。高压蒸汽用起来有很多麻烦,高压压缩空气难以安全可靠地长期保存,所以现在用爆炸气体比较多。

另一个简单、安全的发射方法是用浮筒将导弹浮到海面,再点火发射。但上浮过程难以精确控制,导弹的发射精度难以保证,所以很少有人用。

家园 在军工发展的问题上,邓公有误

一句"50年不打仗",军工停了至少10年.老的退了,小的跑了,中间是文革十年断层.要不是老米炸了大使馆,现在还没回过味来呢.

家园 现代舰船上登载过

试验火箭发射成功以后

总工程师对领导说 “有喜有忧”

喜得是试验成功

忧的是项目也该下马了

要是试验失败了说不定还能再干上几年

据说以后我们就歇了

家园 现在,军工的待遇很不错了,去年去了绵阳几个单位,很好.
家园 80年代连中科院基础研究那块都要砍掉
家园 大环境使然。社会的现实让多少人失去了理想......

同心同德?具往矣.......看看现在这个人欲横流的社会,想想当年老一辈为国为民的热忱.

失落....

家园 致敬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